你認為小米在國內市場份額上能戰勝OV嗎?

目前小米的國內市場份額不是很理想,假設再過3到5年,小米可以打敗OPPO和vivo嗎?


依照目前的情況,幾乎不可能。

在此開一個腦洞吧:三星資助小米。

三星目前已經基本上失去了國內市場,因此可以採用「曲線進軍」的策略,也就是從國內現有的手機廠家中選擇一家,全方位進行扶持,在其壯大後,消滅掉其他廠家。

按照這個思路,華為作為三星在國際上的頭號對手是肯定不會被考慮的,OV銷量很高,又手握龐大的渠道,要價絕對低不了。

再看小米,既沒有錢又沒有渠道,在供應鏈上的話語權也不夠強,如果三星伸出橄欖枝,只要條件不是太過分(比如不得進軍國際市場之類的),小米應該會選擇合作。

小米的短板就在於資金,如果三星採用戰略投資、收購股份等方式進行資金上的扶持,就可以解決這塊短板。

三星管理線下渠道還是有很多經驗的,再調整一下屏幕和鏡頭等零部件的供應優先順序,讓小米可以獨佔一段時間的新技術,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讓小米去衝擊高端市場,在國內挖華為的牆角,而且還可以將渠道下沉,挖OV的牆角。

對於三星來說,實施這個策略所需要的資金並不算多,而且絕對是可以盈利的,還會把小米徹底綁定在三星身上,三星就能以間接的方式佔領中國市場,OV及其他手機品牌到時候可能都得算在OTHER里了。


絕無可能。

不僅沒可能,今年反而會是小米手機最為危險的一年。

手機行業現在是寡頭競爭,當寡頭開始呈現,三四名是很危險的。

呈現寡頭的行業,最終局勢穩定後,除了第一第二名,其他基本上都是others了。

目前來看,華為無論是品牌力還是產品力,基本穩居國內第一,地位短時間是無法撼動的。

ov兩家你追我趕,不相上下,再加上兩家同源的關係,未來如果局勢惡化,不排除聯手的可能性。

反觀小米,要生產力沒有生產力,要研發力沒有研發力(我說的是整機研發,整機研發是建立在長期穩定的生產能力和大量經驗基礎上的,比如vivo造出的升降式攝像頭,華為的50倍變焦,甚至接下來5G網路的適配,這背後涉及到產品硬體的底層設計到上層軟體設計,不是買了元器件就能實現的出來的),供應鏈上也沒啥話語權。如果今年內小米不能趕上大部隊的步伐,那麼很快會被前面幾家拉開距離。

其實直到今年,我覺得業內人士會很明顯的看出來,手機產業成敗的關鍵在哪裡。

手機產業本質上還是實體經濟,考驗的是企業的綜合實力,獨立的研發和生產,穩定的貨源和良好庫存周轉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各方面不能有短板。在此基礎上,如果可以在某一方面有長板,則會更有競爭優勢。

目前華為的長板建立在拍照,並且在布局自己的下一個長板——5G,ov沒有短板,但是到現在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長板。

所謂的綜合實力在於,庫存周轉良好,才會有充足的現金流和準確的銷量預判,才能在供應鏈有強的話語權,在供貨緊張的時候也能確保自己有充足的貨源;強大的研發和生產力,才能確保在競爭激烈的時候,爭分奪秒的上線具有優勢的產品,強佔市場銷量;暢通無阻的渠道和有力的價格管控,才能確保可以在市場紅利期快速的銷售產品,獲得利潤,並快速投入到下一代產品的前期研發。這是一個閉環,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無法儘快解決,一兩代產品後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上面這些能力,小米都有欠缺,而且這麼多年了,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市場是沒有耐性再等了,如果小米還不趕快調整,估計再過兩代,絕對會被對手壓到淘汰圈。

當然,這只是單純圍繞手機這一品類來說,小米生態鏈的布局還是很不錯的。

畢竟手機現在入局門檻越來越高,成本也在不斷增加,其實本質上,並不適合小米的模式。如果小米最後決定棄車保帥,專註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說不定也可以獨霸一方。


太難了,只說一點 供貨量, 因為這一點小米被噴了多少次

沒有足夠的供貨量怎麼佔領市場

ov的市場份額為什麼高,因為他們有自家工廠 可以迅速佔領市場

小米有什麼 怎麼提供貨源

舉個例子來說 IQ與米九 發布近20天的小米被發布七天的銷量追平

這樣怎麼超越ov


這年頭,能不能贏全靠同行襯托

B站一群給skr吳道歉的假轉粉,然而吳一波下來口碑起飛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ov不犯錯,小米真的難翻身


如果是手機方面的話需要滿足幾個條件。

連續三款旗艦,必須都是全面無短板的旗艦

連續三年保證供貨充足

連續三年不出什麼什麼門的質量問題

如果是iot方面

搶佔先機,從貼牌改成生產。

實體合作,整裝行業(相關從業者,表示市場非常大。

ov在手機方面最大的優勢就是現貨和線下。

手機要超越ov必須得從這兩方面硬打。

至於iot,ov還沒開始布局,正面打的只有剛起步的華為,所以先機很重要。

瞎寫一點


很難,ov線下優勢太強大,小米能維持現在的出貨量就不錯了


小米線上,完全能吊打OV,但是線下反被OV吊打。


不能。

不看廣告看療效,看看目前的市場佔有 口碑 品牌形象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子品牌手機之戰」愈演愈烈
AnandTech對Gpu Turbo技術的解析(第四篇)
傳華為因研發麒麟980處理器 不僅耗資巨大 且耗時差不多3年
官宣:華為 Mate 20 發布會帶來四款新品!
高通855跑分反超華為?晶元之爭再升級,它的布局才是關鍵!

TAG:市場 | 華為 | 小米手機 | vivo手機 | OP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