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才能美化死亡這件事讓我們不再懼怕它?

雖然我知道人都會死,也知道每天都有很多靈魂離開了這個為之奮鬥的人世間。

但內心始終無法坦然接受這個結局,因為現在身體也有病,所以非常恐懼年紀輕輕就離開這個世界。

我知道當死亡來臨時,沒有一個人是可以拒絕和與之抗衡的,這讓我覺得生為人非常的可憐和無奈。

生活中的其他困苦我不怕,我可以通過努力去克服,唯獨懼怕死亡,因為我知道這個是自己無法通過努力最終取勝的。

那我應該如何看待死亡,使其沒有那麼恐懼,或者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經歷從而讓自己更有勇氣接受這個大Boss。

死亡,讓我覺得無力,無價值,似乎無論自己多麼努力,也抵不過命運的捉弄和安排。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死亡只是軀體的消亡,靈魂是不滅的,「換件衣服」就又出來了。至於換什麼「衣服」,就看你此生的造化了。軀體=電腦,靈魂=軟體。

人們總是以自己五官的感受和認知來判斷這個世界,豈不知這就是典型的盲人摸象:試問,地球自轉這麼大的動靜你感覺得到嗎?你反而覺得是太陽在升落,不是嗎?可見人的感覺太有局限性了,如人的嗅覺還不如狗!而科學是人的作品,且永遠是置後的,在高級生命看來只是小兒科罷了。

這世界就是一個學校,畢不了業的就繼續輪迴,夠格的去更高級的世界。不要懼怕死亡,而應為死後去哪裡做準備,做一個真正的贏家!


死亡是世界予我最大的溫柔與慰藉。

它意味著所有的苦難都會有結束的一天,包括對死亡的恐懼,這也是生之折磨的一種。


在一首題為《傳染病醫院之路》的詩歌里,作者寫道:「人類最完美的行為是自殺。」像這樣的詩歌就不實地浪漫化與美化了自殺。在媒體中或網路上,也很容易找到有關浪漫化和美化自殺的實例。不過,這些不是我要說的(抱歉,下面要答非所問了)

我要說的是,浪漫化和美化自殺是危險的,因為別人可能有膽去嘗試!

關於勇氣、無畏,以及它們同自殺行為的關係,有一個很有趣的構想。

心理學家斯坦利·J·拉赫曼,把在面對真正的威脅時喪失恐懼定義為「無畏」,把「勇氣」定義為一種趨向行為(針對威脅),即使面臨恐懼。那些已經形成自殺行為能力的人(關於他們是如何形成自殺行為的能力,可以參閱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他們是如何學會自殺的?》可能更無畏,可能變得更有勇氣(恐懼也許仍然存在,但他們變得更能承受),也可能二者兼有。

問題是,為什麼自殺會讓我們感到恐懼呢?那是因為我們被自我保護的天性束縛了。這一觀點在那些首次實施嚴重自殺行為、後來很快後悔的人們那裡可以得到印證。

比如,在2003年《紐約客》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一個從金門大橋跳下沒有死亡的人的話:「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原本以為不如意,卻都變得如意了——除了我剛剛跳下這件事。」

金門大橋的另一個倖存者,文章同樣援引了他的話:「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該死的我做了什麼?我不想死。」

事實上,那些真正將自殺付諸實踐的人,在實施的那一刻,對生與死是很矛盾的——他們想死去,他們同時又期望被救。

遺憾的是,有些人因為自殺被美化,或別的原因,鼓起了勇氣,採取了過激的方式,那時後悔就已經太晚了!

(資料來源於《為什麼要自殺》;[美]托馬斯·喬伊納著)


死亡的本身不可怕,恐懼是人為製造的。不醜化就行,不需美化。


人死如睡,無需美化。肉體長眠,魂在陰間。創世之初,天主造人。肉體魂靈,三者合一。不食禁果,永生不死。魂體分離,非神本意。靈魂遊盪,焉會長久。基督復臨,廢罷天地。聖徒復活,魂得新軀。新天新地,人再不死。魂靈肉體,不相分離。世無死亡,才算正常。


天亦有情天亦老


把生變成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鬆一點?並且慶幸並且感激這樣的安排?

——《我與地壇》


謝謝邀請。

提前選擇好死亡的時間,地點,形式。

例如選擇穿什麼衣服,骨灰海葬,花葬,火葬還是樹葬還是壓制唱片,使死亡變成一件合心且豐盈的事兒,令其得控。人懼怕死亡,更多的是懼怕虛無感和失控感,只要控制好這兩點,死亡便不足為懼。


站在世界外看這個世界,能做到這點基本就不會對死亡恐懼了。可以學習一些道教文化(但是我不提倡道教的戒律)。心靈的舒適才是最重要的。還有,多讀書。書讀多了你會發現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學會滿足,做自己喜歡的事。就這麼快樂的過一輩子。你可以不結婚,不談戀愛。輕輕鬆鬆的過一輩子。


美化:生命科技取得巨大進展人類有很大希望獲得永生。


沒法回答

因為如果我真的一點都不怕死我現在不可能在這回答問題,我早和世界say goodbye了


既然那麼怕死就讓自己變得跟強壯!不僅是身體還是內心,你要是經歷過很多磨難就不會害怕死亡了,但不要患上抑鬱症了這就感覺很病態了


美化?死亡就是死亡,不該去美化。應該做到去正視死亡,坦然面對,絕大部分的恐懼來源於未知,這是進化的過程中銘刻在基因中的。


與其美化死亡,不如保持著對死亡的恐懼努力珍惜活著的時間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理論上未來你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讓自己永生。

P.S.為了避免被認為文不對題,我還是補充一條我自己以前用過的幫助自己克服恐懼的方法吧:「死亡其實就是重新回到自己出生以前的狀態而已。」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