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現在很多人都眼高手低,自命不凡?

總是覺得是自己身處的條件差,而不是自己的問題。羨慕別人這個,羨慕別人那個,唾棄自己所處環境的這個和那個,覺得我要是在那個環境,我可以做的更好。

而且很多人都看不到眼前的苟且,只是單純的幻想詩和遠方。自己可以有這個成就有那個成就。

其實不僅是周圍人,感覺自己也有點。

這種不踏實,心比天高,為什麼這麼嚴重,而且明明都是接受了挺多教育的,也有時根本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說句不愛聽的:你不讓這些人幻想一下,現實的重擔恐怕就把他們先壓垮了。總要給人一個幻想,一個可以自我逃避的空間吧?

難道人人都要認識到:我就是個廢柴,我環境不好,我也不願意努力,我就應該是這個慘樣。

這樣真的好嗎?看破不說破,是最後的溫柔了。


不是現在,這種人歷來就有,只不過現在信息發達了你知道的多了。以前也多只是你不知道。


世間的人通常都是自命不凡,自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常輕視他人。佛陀曾經說過:「能夠不去輕視未學者是很難的。」因為一般世俗凡夫稍有一點名氣,便會或多或少有貢高驕慢的心,甚而目空一切,起惑造業,結果是為害別人,也為自己招來苦果。

在《雜阿含經》中,有一段記載:

有一天,波斯匿王來到佛陀座前,疑惑的問道:「我聽說佛陀您自稱已經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真的嗎?」

佛陀面帶笑容的對他說:「大王!我確實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波斯匿王還是不相信的再問道:「現今有許多年高的沙門、婆羅門等等,他們都出家修行很久了,可是他們並未成道,為什麼佛陀您出家修行才沒多久,年紀又輕,卻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佛陀開示說:「大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見緣起法,同證三世諸佛法印,並不是在年紀多,也不是在修行時間的長短,是在於精進息滅貪、瞋、痴煩惱,自己清凈意念。要知道,世間有四項不可輕視的事:

第一、王子年歲雖小,不可輕視;因為有朝一日,他將繼承王位,成為國王,號令天下,權勢無限。

第二、龍子軀體雖小,不可輕視;因為所含的毒性能殺人。

第三、小火雖然微弱,不可輕視;因為蔓延擴展,終成大火,會燒遍山野家園。

第四、沙彌雖然年少,不可輕視;因為隨著年事的增長而修持,終能得聖道,成為法王子,作眾生的福田。」

以上是佛經中敘述波斯匿王對佛陀出家未久,便證得無上菩提表示懷疑,所以佛陀對他開示不可輕視幼小,當存有一分尊重他人的心,乃至對世間很多微細的事物,也都不應輕忽漠視。

環視現在的社會情勢,實在令人不安。因為社會上有太多自大自滿的人,他們總覺得高人一等,自己比別人優秀,於是就引起一些同樣自負不肯屈服認輸的反對者站出來抗爭,示威的聲音此起彼落,導致整個社會到處充滿一股暴戾之氣,人心也跟著浮動煩躁,接著而來的就是拳打腳踢,就如電視畫面上時常可以看到的暴力事件,這種吵吵鬧鬧的情形時有所見,也難怪很多人對當前的世道人心感到擔憂。

社會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命不凡的心態在作怪。其實,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平凡平實的風氣,若是人人謙沖自牧,說話的態度與聲調就會柔和,彼此也會虛懷若谷,互相敬重,如此一來,生活的環境品質就會提高,自然呈現出一片平和安祥的氣象。

平凡是偉大的本質,人要以平凡自處,心胸才能寬闊,行為才能謙恭,能夠這樣克己寬人,偉大的事業由此建立,所以真正的幸福是自然無為、平淡、平實、平易。

由於大部分的人都想不平凡,結果好高騖遠,攀緣妄求,最後卻變成一個最平凡的人。如果能時刻觀照自己,不斷反省,勇於改過,慚愧精誠,利益眾生,落實於平日,這種人必然會增進福德與智慧。如《妙法蓮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此菩薩凡有所見,不問四眾,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凡此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自誇,也不自滿,謙和寬容,恭敬順承,實實在在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反過來這才是真正的不平凡,也才能成就崇高的人格,完成菩薩自度度他的事業!


首先抱抱題主,我想我明白你的心情,感覺自己也在被這個問題困擾。

進入高中以來見了太多這樣的人,把自己的一點小聰明,一些憑藉家庭地域優勢得到的教育資源,當作是自己自命不凡的資本,當作是自己吸引萬千少女的迷藥,卻不知道自己那副嘴臉多讓人噁心。

比起這樣的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心比天高,看到自己的不踏實已經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情。反觀自己,又何嘗不是。可在一味追求里只會越來越迷失自己。

我以前也曾認為環境對人的影響會大於自己,可我現在也深深的明白,無論什麼時候最重要的都是自己的內心。我的一個室友下學期要掉出實驗班,晚上在宿舍哭著跟爸爸打電話,她爸爸告訴她平行班和實驗班的同學不一樣,身邊的人都更加優秀。我聽到我室友哭著喊著跟她爸爸說:他們優秀又不是我優秀,我只能做到這樣啊。如果你不夠優秀,你的同學你的朋友願意搭理你嗎?捫心自問,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感覺現在這個環境,一切都勢力的可怕,成績好又代表什麼,成績差又代表什麼,我徹底迷茫了,自己一直以來苦苦追求的又到底是什麼?我真的不知道了。

感覺自己也處在瓶頸期,看不到努力的盡頭和方向,有時候好想像以前一樣和你們無拘無束的說自己的想法,可現在卻顧及這個顧及那個和身邊人什麼話都說不出口。晚上在天台上,明明一群人站在我身邊,可感覺自己還是孤零零的。我真的好想你們

寫著寫著就跑偏了,我是想說環境的影響都是相對的,而那些自始至終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的人遲早會清醒過來。而比起幻想未來的成就,過好每一天最重要。題主一定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我一直在你身邊

超愛題主的的某某某?


沒有被社會毒打過,不知社會這口深淵的厲害。


有些是自己沒那個能力還覺得自己不比別人差還有些是在某個領域比大多數人優秀 聽多了誇獎 把別人的誇獎當真。

說到底就是沒有自知之明。


有一句話說得好,越聰明的人越覺得自己無知。

這裡的聰明說的就是能夠更全面的認知世界,反而能體會到世界上有那麼多厲害的人,也就不會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了。

還有一部分原因,大概是因為家庭教育吧。過多的溺愛教育是極有可能導致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認知不準確,自命不凡的原因。

不過大多數人進入社會以後工作個幾年,八成都慢慢積累沉澱下來,也就很少有自命不凡了。能夠出現這樣情況的,大多都是閱歷不深的孩子吧。


感覺是被寵殺的

多半就是經常被人誇

或者經常被人捧

時間久了,就迷失了自己

還真的以為自己很厲害


大家都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平凡的人,都覺得自己應該是那種干大事的,而不碌碌無為在上班。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人呢。


因為這些人覺得自己一定會是普通人中的那個例外。


我感覺我也在自命不凡那一列,眼高手低我覺得倒是沒有。

我的室友也是這樣的,我在跟她的相處中發現,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經歷,叫做「從小被誇聰明」。

而這種誇獎,正在逐步毀掉一個人,還是從幼年時期開始的。

用我舉個例子。

從小經常被誇聰明,這讓我給自己貼上了一個聰明的標籤,這個標籤給了我極大的自信心與滿足感,而當我一旦想到這個標籤可能崩塌,就會陷入了惶恐,我開始有意識的想去塑造這個標籤,而與這個標籤相反的,叫做努力。因為智力帶來的高效率也讓我不需要像其他同學那樣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理解學習,我可以更容易且更快速地掌握那些知識點,而這樣的不努力,讓我養成了習慣。

我沒有寫完作業再完的習慣,也沒有預習複習的習慣,我沒有「努力」這個習慣。但當我上了高中時,我發現,在這一批擇優了的同等級選手里,要不就是遠比我努力,要不就是智力差不了多少,但也很努力的人

我的優勢,徹底喪失。

而很顯然,我很難走出這種長期被誇,被羨慕的氛圍。一下的那種心理落差,讓我很難走出去,然後我就抑鬱了,之後轉學到國際學校,讓我保持這種虛榮感,同時,我也開始深刻的反思我這種心理,但我最終的決定是,因為這種包袱性的東西,我很難去徹底拋棄,所以選擇輕鬆一點,更適合我的環境,以此心理為一個動力激勵自己。

雖然這算是飲鴆止渴,但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自命不凡,但當結果與心理預期有差別,就會產生極大的落差,解決辦法叫另一種形式的逃避(還好我家小有資產,能讓我選擇更適合的平台)

而現代社會,誇獎不要錢,批評壞人情。哪個好聽誇哪個,批評倒都是委婉含蓄。而這種誇獎的氛圍,給很多人一種錯誤的信息,他們在腦海中構建的自我形象,與自身實際能力是不符合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旁人自然覺得他們這是眼高手低,自命不凡

特別是這種現象很容易出現在一些家庭重男輕女的男性身上,父母加上濾鏡的誇獎與寵愛,都很容易形成錯覺或養成壞習慣

還有一些自卑轉換為自負的,只要自我認識有問題,想像的自己高過實際的自己,都會養成眼高手低的


推薦閱讀:

總是不由自主的自命不凡怎麼辦?

TAG:平庸 | 人生追求 | 自命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