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打坐禪修能得智慧嗎?

不聞思法義,只通過打坐禪修的方式能得智慧嗎?


觀香 念咒 打坐

可開啟自性光 擴大能量場

東華禪寺方丈 ┃ 萬行大和尚

養正堂開示

觀香,可聚精會神

打開自性之光

觀香的方法是五千年前從印度流傳下來的,後來被出家和尚帶入佛教,從印度傳到了中國,唐朝以後又被帶進了禪宗的禪堂。

坐禪時,有些人的心很散亂,無法集中。因此就在禪堂中央燃一支香,大家盯著這支香,盡量做到不眨眼。盯一會眼睛就會感到刺痛、流淚,這時最好還是不要眨眼。

這樣觀久了,會使身體的氣和神凝聚到一個點上,從而達到一心不亂。訓練久了,就是閉上眼,也能達到一心不亂。

而且眼睛一閉,眼前一片光亮,是一片光的海洋。因為心中沒有雜念,自性的光明就會出現在眼前。

古印度有觀夜明珠的,其道理也一樣,也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光點上,通過這種方式讓自性之光顯現。

當自性之光顯現後,就不必再觀外在的光,而可以觀內在的光了。常人閉上眼,眼前一片漆黑,觀不到光。

什麼時候閉上眼,眼前一片光亮,身心自然變得敏銳,智慧自然會打開。

從治病的角度講,白內障、青光眼、散光等眼疾,通過觀香,會有奇特的療效。治療近視眼則需要一段時間。

長期靜坐的人看遠處看得清楚,看近處反而看不清。黑眼珠對應腎臟,眼白對應心和肝。如果通過坐禪把腎水激活,首先滋潤的是肝,眼睛會很清澈、明亮。

如果生理上沒有協調好,這股力量上來以後,眼睛會充滿血絲。如果不會對治,持續的時間會長一些。

為什麼有些靜坐的人會眼睛充血、牙疼、耳鳴、頭疼呢?因為頭頂這朵蓮花未開。

若開了,頭頂就會像煙囪一樣,下面的力量上來後,就從頭頂出去了。這時頭就不會脹痛,眼睛就不會紅腫了。

念咒,可靜心開慧

擴大能量場

為什麼佛教傳入中國後,許多經偈、讚頌、咒語、唱誦等要保留古印度的梵音,而不翻譯成漢語呢?

因為翻譯成漢語容易使原來的意思出現偏差,甚至錯誤;另一方面,咒語的力量翻譯後會喪失很多。

眾所周知的「阿彌陀佛」,現在很多人都把它念成「a彌陀佛」。實際上念錯了,把古人的內涵都改掉了,也喪失了意義與法力!

你們現在就可以感受一下念「e」和「a」有什麼不同。念「e」,力量是從頭頂出去;念「a」,力量是從嘴巴出去。

發音不一樣,力量出去的地方就不同,相應的維度空間就不一樣。凈土宗特彆強調臨終時神識從頭頂出去,才能往生西方。

古人傳下來的咒語發音,都是給過禪定修證後才確定的。而現在的人念咒語都是根據自己的想像。古人是一代一代口耳相傳下來的,即便寫出來,也還是要口授親傳。

現在的人誤以為自己識字,只要照著經書讀就對了。經咒都是古聖先賢的願力,心誠固然能感應。但如果讀音準確,豈不是感應更快?

如果僅憑心誠就能入道,那還要法門、師父幹什麼?當然,如果心不誠,師父傳你一個法,你自己去修也只能達到四成,絕對達不到五六成,七八成更不可能。

因為越往上修,越需要誠心才能感應。越往上修,越要靠內在的改變。內在不改變,層次無法提升。因為方法是屬於有為法,而「道」是無為法。

《金剛經》中講:「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就像一根拐杖,是用來幫助你學習走路的。當你學會了走路,還要拐杖幹什麼?必須把拐杖扔掉。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修了十幾年還修不上去的原因,他們只在方法上下功夫,被法轉了。

大家天天觀香、念咒,就像走程序一樣,心根本沒有入道!就大家目前的狀態,在方法還未掌握嫻熟之前,不能拋棄方法直接進入心態的修鍊。

做任何事情剛開始都是有規有矩的,掌握之後才不需要規矩,才可以直接進入核心。

學習靜心,剛開始必須藉助一個方法。當心能隨時靜下來時,就不需要方法了,也即可以拋棄方法,直接讓心靜下來。

如果你還需要方法,說明你的功夫還不究竟。如果在這個山洞裡無人打擾,很安靜,你才能靜下來。離開山洞,到了十字街頭,你就靜不下來了。說明你的靜是靠環境生起的。

這樣的靜心功夫又有什麼用呢?住山洞只是一個階段,最終是要到紅塵中去用。

真正的靜心,俱足禪定

不被環境所轉

學佛的人幾乎都有這個毛病:打坐怕人吵。剛開始這樣可以理解,學佛多年了還是這樣就不行了。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和修行方式。

一個人獨自在屋子裡靜坐,打妄想了自己都不知道。大家在一起靜坐,別人驚擾了你,實際上是打斷了你的妄想,說得好聽一點是打斷了你的思想,不可能干擾你的禪定。

我曾經講過,如果修行十分為圓滿,在山洞裡只能修三到四分,剩餘幾分要在紅塵中才能修圓滿。

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不住山洞,直接到紅塵中去修,被紅塵轉了還不知道。

所謂「沉迷於紅塵」,所謂「不被境轉」,是覺知在與不在的結果。「覺」是不迷,「知」是不亂。

就像遇事昏了頭,不知怎麼做,叫「亂了手腳」一樣。如果我們通過某種方式把覺知培養出來,就會感到有個無形的東西像呼吸一樣永不間斷。

呼吸斷了,人就會死去。覺知斷了,人就會迷失。

有的人在這兒坐了幾個小時,突然醒來,不知道剛才在幹什麼。這與打坐入禪定,超越時空是兩碼事。

後者是清醒而又在定中,覺知像一面鏡子一樣,一直保持著一個清凈的畫面。即便偶爾出現一點雜念,也會在畫面上顯現,根本破壞不了這面鏡子。

修行人有時候也會發火,但只要功夫夠,根本影響不了心靈的這面鏡子。就像一堆火燒得很旺,潑一瓢水下去根本撲不滅。相反,火焰會更高,就如同澆了油一樣。

這就是處處能定、個個能定的功夫。

對於有禪定功夫的人而言,周圍發生的一切他都聽到、看到了,但不會被所聽所看所干擾。這就是功夫,不是理論。沒有這個功夫,是感受不到這種不被境轉的寧靜的。

要達到這種境界,一方面是靠靜坐,另一方面要靠做人做事來修鍊自己的心態。

為什麼過去的修行人要閉關、參學、再閉關、再參學……呢?就是要靜了動,動了靜,互相交替著修鍊。

靜心開慧後,才能知己知彼

出世入世都圓融無礙

如果大家修得很好,通過你們的眼神就能看出來——內心一絲不掛,提得起,放得下,眼睛非常空洞,而不是炯炯有神。

如果一個人處於深層的禪定中(我曾經見過一個這樣的聖人),你與他對視,會感到一切都空了,什麼都沒有了,你與他都消失了。有時候甚至會空洞得讓你感到恐懼,就像孤身一人置身於茫茫的大海中。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很難度眾生,必須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才能接近眾生。

可以想像:眼睛裡沒有一絲生氣,就像寒冷的冬天一個人走在荒僻的曠野里,沒有一絲暖氣的空寂與蕭條。

但是,一旦從這種境界中走出來,又是一片動人的風光——自信、溫暖、和藹、慈祥,全都在他的眼中呈現出來。

你們每天晚上有沒有打坐?一定要養成習慣,睡前打坐30分鐘,時間越長越好,直到不能堅持。

關掉燈,閉上眼,眼前是不是一片光明?內心的雜念是否能看到?

如果看不到,說明離道還很遠;如果看得到,降伏不了,說明禪定功夫還不夠,但已上路;如果能降伏,說明已經有了一定的禪定功夫。

繼續這樣深入下去,不但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同時也能看到別人的起心動念。我們現在之所以看不到別人的起心動念,是因為我們比別人還浮躁,還混濁。

就像兩面鏡子對照,乾淨的能照見不幹凈的,而不幹凈的照不見乾淨的一樣。沒有妄念,內心自然清凈。

當你把身心都靜下來,心臟的跳動聲、血液的流動聲你都聽得到,看得見。動一個念頭不僅看得見,還聽得到。

達到這種境界後,要想繼續往上修,就必須靠內在本質的改變,否則不可能。

吸氣時,氣沉到丹田。但思想不停留在丹田,仍然放在頭頂上。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就可以達到一心多用。

剛開始時,呼知道呼,吸知道吸。如果思想隨著呼吸,吸進吐出,你就沒有機會分神,妄念就產生不了。

當你的思想與呼吸合為一體,就不會有妄念。平時有妄念只是覺察不到,若能覺察到,實際上是妄念減少了。

明白了修行的方法,還要通過一段時間的真修實煉,才能掌握方法。

就像學開車一樣,只要5分鐘就可以把開車的方法告訴你,但要真正學會開車,必須反覆練習才能掌握。

大家要養成一種習慣,在睡覺前和起床後都坐一坐。因為這時候雜念比較少。

修行要養成習慣,每天不做這件事就像缺少了什麼一樣,要感到不習慣才行。

要修就真修,不能摻假,稀里糊塗,自欺欺人,功夫不會自己出來的!

心不敞開,心態不放平,境界上不去,是因為有假的東西存在。

萬行大和尚簡介: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9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六祖慧能的高徒南嶽懷讓初次見到馬祖道一,一眼就認出馬祖足以繼承他的法脈。

他見到馬祖在寮房裡打坐,「大德為何靜心打坐?」馬祖答:「為了成佛。」於是南嶽就地拾起一片瓦,當著馬祖的面磨了起來。馬祖問:「你幹嘛磨瓦?」

「我想磨瓦成鏡。」馬祖發笑了,「磨瓦怎能成鏡?」

「磨瓦既然無法成鏡,那麼打坐又怎能成佛?」馬祖問:「那該怎麼做?」

「就好像牛車一樣,如果牛車不動,你會打車還是打牛?」馬祖默而不語。

「學打坐靜心,」南嶽回答,「你學的是坐佛還是坐禪?如果是坐佛,那麼佛並無固定的狀態,如果是坐禪,那麼禪也不在於坐或卧。法永不停駐於萬事萬物,所以你不可有任何取捨。想打坐成佛就是在殺佛,如果執著於打坐之相,那就誤解了其中的要旨。」


於是智積菩薩。時在彼會。前白佛言。

菩薩云何逮寶曜時。已能獲致不復忽忘益於眾生。以總持力而自立業。

佛告智積。

族姓子。其有菩薩。住於智本而為智慧業。爾乃逮得寶曜總持。不復忽忘益於眾生。

智積菩薩復白佛言。

善哉世尊唯為解說。何謂智本。何謂慧業。

佛言

且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智積菩薩受教而聽。

佛告族姓子。

諦聽義旨 思存心懷。是為智本。

如所聞法則以具足 為他人說。是為慧業。

觀察分別 是為智本。

啟發眾會 令得開解。是為慧業。

隨順觀察 知其根源。是為智本。

隨時開化 建立眾生。是為慧業。

修平等行 而無偏黨。是為智本。

奉平正行 不為邪疑。是為慧業。

心無所生 都無所著。是為智本。

雖心不生 能宣經典。是為慧業。

閑處靜思 其心寂寞。是為智本。

身心宴然 而無憒亂。是為慧業。

心常樂一 萬事不起。是為智本。

識一乘道 而不違舍。是為慧業。

專修憺怕 而普觀察。是為智本。

得明解脫 蠲除眾冥。是為慧業。

遵乎專一 三脫之門。是為智本。

證明三達 去來今事。是為慧業。

篤信道議 而無疑惑。是為智本。

度於一切 諸所掛礙。是為慧業。

其心不怯 志懷勇慧。是為智本。

身心休息 離於汲汲。是為慧業。

其意安詳 而不卒暴。是為智本。

思惟懸曠而悉識念。是為慧業。

如有所毀 尋即覺制。是為智本。

心常正定 而得其所。是為慧業。

遵修意止 申暢意法。是為智本。

意無所存 亦無所念。是為慧業。

奉四意斷 令舍根源。是為智本。

則已凈本 蠲除眾瑕 曉了諸法。是為慧業。

修學神足 忽然輕舉。是為智本。

已無所行 而遠神足。是為慧業。

習化五根 根源常寂。是為智本。

分別諸根之所歸趣。是為慧業。

住於五力 勢不可動。是為智本。

降魔塵勞 令欲不起。是為慧業。

曉了七覺 逮柔順忍。是為智本。

分別諸業 一切自然。是為慧業。

合集由路 勇暢無滯。是為智本。

若以識別浮筏譬喻。其非法者 立之於法。是為慧業。

明識苦習 而修道業。是為智本。

明證盡諦 智本無盡。是為慧業。

諷誦經典 識其句誼。是為智本。

已通經典 而能奉行。是為慧業。

一切所聞 皆能執持。是為智本。

道御眾義 不違其理。是為慧業。

於受音響 而無所著。是為智本。

順其經典 而識正旨。是為慧業。

觀諸萬物 一切無常。是為智本。

而悉曉了於無所行 一切諸法。是為慧業。

觀諸萬物 一切皆苦。是為智本。

一切諸法 計本空無。是為慧業。

察一切法 而無吾我。是為智本。

觀諸眾生 本悉清凈。是為慧業。

聞真諦法 不懷恐怖。是為智本。

分別諸法 之所歸趣。是為慧業。

觀察寂然 泥洹憺怕。是為智本。

一切諸法 本凈寂滅。是為慧業。

聞於經誼 不懷猶豫畏懼之難。是為智本。

曉了義理 知其正歸。是為慧業。

聽如審法 不疑深洽。是為智本。

分法辯才 剖判其本。是為慧業。

於一切音 聽不恐懼。是為智本。

隨時宣暢 各令得所。是為慧業。

聞佛辯才 不懷弱怯。是為智本。

識其辯才 而遍頒宣。是為慧業。

為眾生故 慈奉法行。是為智本。

不舍慈愍 以慈加眾。是為慧業。

自為己身 亦為他人而興愍哀。是為智本。

俱於二事而無所著 發無蓋哀。是為慧業。

愛喜道法 而懷悅豫。是為智本。

不舉不下 無所違失。是為慧業。

離於結縛危害之事 而以觀察。是為智本。

曉了己身舉動進止。是為慧業。

常念於佛 心無他思。是為智本。

明識法身 而無所猗。是為慧業。

常念經典 識其義理。是為智本。

而能分別 離於欲法。是為慧業。

常念聖眾 供養諸道。是為智本。

逮於無為 觀察無塵。是為慧業。

常念惠施 濟諸窮厄。是為智本。

舍一切塵 而順道意。是為慧業。

常念戒禁 而自謹慎。是為智本。

而已習行於無所識行別禁戒。是為慧業。

常念於天 使意開解。是為智本。

其法清凈 離於穢塵。是為慧業。

若有所聞 覆疏其議。是為智本。

與諸世俗 無所覆挍。是為慧業。

所作事業 安諦無失。是為智本。

而悉曉了 無作無報。是為慧業。

不懷貢高 而不自大。是為智本。

得無極慧 而成大智。是為慧業。

所行為已自省其身。是為智本。

為已亦及二事俱興。是為慧業。

若能執持 八萬四千 諸法經藏。是為智本。

分別八萬四千諸行。是為慧業。

曉了隨時 而宣經典。是為智本。

如應講經 無所違失。是為慧業。

開化眾生 建立於道。是為智本。

智度無極 善權方便。教誨眾生 立不退轉。是為慧業。

未曾畏懼 五趣所生。是為智本。

所生之處 多所將護。是為慧業。

精勤自修 逮音響忍。是為智本。

常以修行 無所懷生。是為慧業。

自將其節 得柔順忍。是為智本。

若以逮得 不起法忍。是為慧業。

發意勤修 不退轉地。是為智本。

超然進前 阿惟顏地 是為慧業。

其已行成 坐佛樹下。是為智本。

所當曉了 斷除疑礙 解是平等。皆以一時發心之頃。隨時順誼。成於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是為慧業。

佛欲重解宣暢此誼。爾時頌曰

若聽受其法 啟問無放逸

斯清凈眾人 咨奉於智本

聞之則能演 慈心布諸民

其菩薩殊勝 為造慧之業

善意而思惟 是為明智本

分別說所行 是為慧之業

行如所順念 是則為智本

此行為人說 是為慧之業

逮心無所生 此則智之本

心行無所趣 是為慧之業

凈修正真行 是則為智本

宣轉造所行 是為慧之業

專一寂道行 是則為智本

身心不計我 是為慧之業

畏難生死習 是則為智本

愛樂一乘道 是為慧之業

好樂寂然觀 是則為智本

思惟明脫事 是為慧之業

精勤三脫門 是則為智本

明證三達智 是為慧之業

精修四意止 是則為智本

念無意無我 是為慧之業

棄惡修善行 是則為智本

本凈除此法 是為慧之業

勤致四神足 是則為智本

不貪習神足 是為慧之業

篤信凈解脫 是則為智本

度一切掛礙 是為慧之業

精進不猗息 是則為智本

身意已休息 是為慧之業

其志了安詳 是則為智本

不住一切處 是為慧之業

自覺識定意 是則為智本

行本凈正受 是為慧之業

善建立五根 是則為智本

知眾生諸根 是為慧之業

奉行於五力 是則為智本

殷勤得聖慧 是為慧之業

覺意柔順忍 是則為智本

解了一切法 是為慧之業

勤修道精進 是則為智本

棄捐法非法 是為慧之業

方便苦自然 是則為智本

於證不滅盡 是為慧之業

修持隨誼典 是則為智本

導御從誼理 是為慧之業

不厭惓諸聞 是則為智本

履順其要行 是為慧之業

如應求其議 是則為智本

奉行於聖達 是為慧之業

不猗於壽命 是則為智本

所念如法教 是為慧之業

求觀物無常 是則為智本

於是知無生 是為慧之業

信脫萬物苦 是則為智本

諸法悉無為 是為慧之業

解諸法無我 是則為智本

其性以清凈 是為慧之業

信脫泥洹寂 是則為智本

眾生永滅度 是為慧之業

觀察其誼理 是則為智本

覺誼而分別 是為慧之業

若篤信經典 是則為智本

暢達於經法 是為慧之業

不畏一切音 是則為智本

曉了諸歸趣 是為慧之業

不離佛辯才 是則為智本

曉了自恣說 是為慧之業

建立眾生慈 是則為智本

得無緣之愍 是為慧之業

哀己及他人 是則為智本

不想著我人 是為慧之業

常得歡喜悅 是則為智本

不悅無所起 是為慧之業

不造為恩愛 是則為智本

心不得二脫 是為慧之業

其意常念佛 是則為智本

若隨法身教 是為慧之業

常思惟經典 是則為智本

明識法報應 是為慧之業

念聖眾功勛 是則為智本

若覺了無為 是為慧之業

若心好布施 是則為智本

設舍一切塵 是為慧之業

思戒具清凈 是則為智本

住無漏之禁 是為慧之業

念於大神天 是則為智本

若念凈復凈 是為慧之業

所聞而覆疏 是則為智本

不與世同塵 是為慧之業

善修謹敕業 是則為智本

於作無所作 是為慧之業

謙遜不自大 是則為智本

不計吾有慧 是為慧之業

己身常精勤 是則為智本

為眾生造行 是為慧之業

若持諸法藏 是則為智本

曉了眾生行 是為慧之業

度一切諸惡 是則為智本

歸三處眾生 是為慧之業

惠施為仁愛 等立益眾生

開化使離穢 是為慧之業

皆以等利之 視如佛功德

正士則如是 是為慧之業

畏所有然熾 是則為智本

思惟生於彼 是為慧之業

不嗔得盡慧 是則為智本

興無所生慧 是為慧之業

若得音響忍 是則為智本

其行如所念 是為慧之業

致柔順法忍 是則為智本

無所從生忍 是為慧之業

住不退轉地 是則為智本

得阿惟顏地 是為慧之業

坐於佛樹下 是則為智本

已逮諸通慧 是為慧之業

計其智之本 是曰為道心

依怙於此心 所作為慧業

常諦住道心 則能不動轉

是業為慧事 所行常隨時

若修行佛道 是心道之本

佛神力如此 亦分別辯才

若於無數劫 咨嗟此功勛

佛德及光明 不可得邊際

其過去諸佛 現在亦如是

若當來安住 十方不可計

其有欲供養 此無量最勝

當順隨道心 則成無放逸


希望能夠有所幫助哈

01

提起陳坤在娛樂圈一帆風順的成名史,不知道被多少藝人羨慕,但在這太過順利的成名後,卻是陳坤個人的低谷。

陳坤在十幾歲時給自己定下目標:租個房子,去賺錢,分期付款買一個房子,努力還房款,去旅行,去吃好吃的,去吃涮羊肉……這是他的人生計劃,但他的計劃卻在《金粉世家》一劇成名後全部都完成了。

在他原有的預設中,月薪八千就已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事了,但成名之後,金錢一來就是五十萬、八十萬,來的太多,來的太快。

他在北京買了房,接來了母親、兄弟姐妹,他們對陳坤關懷備至,家就是他的天堂。但每當陳坤離開家,就變得特別恐慌。總覺得得到了財富,就會失去一些什麼。

而突如其來的名聲與財富,更是將他從小定下的目標全部打亂,消滅了他通過進取獲得的快樂與希望。

02

在陳坤看來,這一切都不是他所想要的,自己只不過是在被環境拖著走。再稍微冷靜之後,他又覺得自己彷彿置身空中樓閣,一切都是不真實的。

他沒有辦法坦然接受所獲得的的一切,更無法承受自己所獲得的猛烈的,與付出不成正比的回饋。

2003年到2006年,他整個人都充斥著不安、厭世與迷茫的,他將自己的銀行卡與密碼全部交給家人,就怕自己哪一天會突然死去。

那幾年,他整夜整夜的失眠,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他說:「有幾次我靠近窗戶,差點跳下去。」他的同學、朋友都很不理解,該吃吃,該玩玩就好了!陳坤內心的慌亂、無助、痛苦,只有自己明白。他覺得內心還缺少一個核。

2007年,他開始尋找讓自己安靜、放鬆、平穩下來的方法。他起初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逃避,但這樣的方法卻治標不治本。慢慢的,陳坤的經驗告訴自己:解決問題,不是由外而內,而是由內而外。

03

他終於找到了那個方法:禪坐。

陳坤從十幾歲便開始打坐,沒有人教他,他好像天然就是會的。但最初成名那幾年,因為內心的浮躁,他停止了打坐。直到有一天他反思自己時,才突然想起打坐,於是自己在家中又開始打坐。

打坐讓人的內心變得安靜。在打坐時,人能放鬆下來,專註於呼吸,使內心歸於平靜,身體和心靈才有了真正的對話與接觸。

就是在打坐的過程中,陳坤才明白,坦然面對現實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古人云:既來之,則安之。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他說:「如若不是禪定打坐,我早已迷失在名利場了!」

陳坤覺得,或許財富與資源的擁有是命運對他的一個考驗,他應該藉助自己所擁有的去幫助更多的人,這樣他所擁有的財富與價值才有意義,自己的人生也才有意義。他明白了一個更深的哲理:幫助他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從2003年的患得患失,迷失自己,到2008年走出困境,重獲新生,陳坤通過打坐禪定,擺脫了抑鬱症,成為了新的自己。

他並沒有止步於此,除了自我的禪定,在2011年他也發起了「行走的力量」(心靈建設類公益項目)。

他認為行走也是一種禪定,他希望通過行走的方式,將正面的力量傳遞給更多人。

04

前不久刷微博時看到陳坤發微博說到:打坐時,背一定要直。並在評論區說道:臀部後半部,要求墊高一些,可墊棉墊或較薄的枕頭。這樣,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避免打坐時因腰肌疲勞,慢慢彎腰曲背的弊病。頭正頸直、下頜微收。舌抵上齶。 可以坐好以後,在面前放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頭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狀態,找到頭正頸直的正確感覺。這樣可自動糾正體內的不平衡與氣脈。

陳坤通過自己的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了解,並加入打坐行列。

打坐就是如此神奇,令他靠著打坐讓自己變得清醒,現在的他更加衷於自己的內心,懷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面對生活。

熱愛行走的他也變得越來越陽光!


有個前提:靜坐要得要領。

100人靜坐,只有兩個有明顯身心改變的效果。這裡指的就是智慧。

身心舒服的感覺大多數人都會有。

為什麼?

因為,其中只有清醒意識升起才會出現洞察力。

只有大腦放鬆,配合清醒才會出現智慧。

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有。


推薦閱讀:

禪宗故事 · 周末版(一)—達摩祖師一葦渡江
有兩種人不能隨意欺負(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真的不忍心告訴你(圖)—道德真源
學佛者為什麼要從事公益(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佛陀:當勤精進,早求解脫(圖)—道德真源

TAG:佛法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