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於印度,但是為什麼佛經的四大名山都在中國?


因為附會

普陀落迦山

觀音住在落迦山,這是《華嚴經》入法界品提到的,但是按照經里的敘述,善財童子的路線,從古印度的憍薩羅國舍衛城一路往南跑,這能跑到天朝來嗎?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

順道,親身遊歷印度的玄奘表示,這山在南印度某處,這倒是姑且對的上入法界品所說的大致方位了。

大唐西域記卷10:十七國——秣羅矩吒國

秣剌耶山東有布呾洛迦山,山徑危險,岩谷敧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流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游舍。其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厲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蓋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請見,或作自在天形,或為塗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願。

那麼,現在盛傳觀音菩薩道場的那個普陀山,是怎麼來的,這是跟日本求學僧人慧鍔的感應傳說聯繫起來了,大約是說,慧鍔來中國學習佛法,回國的時候順便帶了一張觀音的畫像做紀念,結果船在舟山群島就走不動了,於是覺得這是觀音菩薩的旨意,就乾脆停在當地,建了一個寺院,靈驗事迹一多,就成觀音的道場了[1]

這也是為什麼,大眾對觀音的普遍印象是住在南海……而普陀山卻在東海的原因。

五台山

文殊道場的名頭,也是從華嚴經來的,在32諸菩薩住品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按照「七處九會」來算,這是第七會,在摩揭陀國普光法堂——然後往東北……好吧,這次方位算是對上了,但是上文中,經文原文提到的地點叫什麼呢?清涼山,哦,五台山舊名清涼山,可是這名字就忒大眾了,你猜猜天朝有多少座清涼山?

所以為啥是現在(最著名的)這座五台山中獎了呢?這就要靠顯靈事迹和傳說加持了。

比如唐代道宣的《律相感通傳》

去歲長年師子國僧。九十九夏。三果人也。聞斯聖跡。跣行至此。尋清涼山。國家供送。今夏在彼。所願應遂也。

余問曰。自昔相傳。文殊在清涼山領五百仙人說法,經中明,文殊是久住娑婆世界菩薩。娑婆則大千總號。如何偏在此方

答曰。文殊諸佛仙之元師也。隨緣利見應變不同。大士之功非人境界。不勞評泊。但知多在清涼五台之中。今彼見有五台縣清涼府仙華山。往往有人見之。不得不信。

又問。今五台山中。台之東南四十里。見有大孚靈鷲寺。兩堂隔?猶存。南有華園。可二頃許。四時發彩。人莫究之。或雲。漢明所立。或雲。魏孝文帝作。互說不同如何。

答雲。俱是二帝所作。昔周穆之時。已有佛法。此山靈異。文殊所居。周穆於中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請帝立寺。

道宣就專門問了一個問題,說是清涼山,世界這麼大,怎麼就知道是這個清涼山(五台山)了?得到的回答是:

1、菩薩功德威力不可思議

2、(經常有顯靈事迹)不得不信

還順道把山上的佛寺附會到了周穆王時期所建[2],還有阿育王建的佛塔(阿育王:我一個印度人怎麼就跑到震旦了咧)

不愧是來自斯里蘭卡的三果聖人(阿那含),厲害厲害。

(關於文殊住在五台山的「經證」,還有一處明確指出在天朝境內的,是在菩提流志的《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3],不過考慮到菩提流志這位法師,十分擅長於天朝的本地化工作,比如他翻譯的另一本《寶雨經》里還出現了暗示武則天是不退轉菩薩的經文[4]……所以先把這一條略過不論吧,華嚴經好歹先後二譯,經得起考驗)

峨眉山

說是普賢道場,可似乎沒有佛經可用了……就硬凹唄

(舊)峨眉山志

峨山應化,始於漢明帝時,里人蒲公採葯,見麋跡似蓮華,詢諸千歲寶掌菩薩。掌令往洛陽問摩騰、法蘭二尊者,蘭曰:「《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有文:『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與其眷屬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所謂賢勝,即普賢也。」蒲歸,乃建普光殿,供願王菩薩像。菩薩示現始於此。

但這裡先不說竺法蘭和迦攝摩騰有沒有讀過華嚴經,縱然讀過,也讀的有問題,按他引用的原文,那個「西南方」當然是法會地點(摩揭陀國普光法堂)的西南方,怎麼就跑天朝來了?(顯然是按天朝的西南方來算了)

民國的印光和尚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說到不少後人以為這就是編造的傳說

〈菩薩住處品〉乃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菩提道場所說,其西南方自不在震旦。又菩薩名為賢勝,而非普賢。引經為證,豈可改易經文?故此說頗啟後人之疑,而不少辨論。但普賢菩薩既以法界藏身,無往不在,又恆順眾生之願,無感不應。峨眉從漢以來二千年,大小寺宇莫不崇奉普賢菩薩。四方信士禮敬普賢者,亦莫不指歸峨眉。則此山為大士應化之地,更復何疑?正不必有經文作證也。

但是話鋒一轉,普賢菩薩,菩薩的心腸,那是大慈大悲的,就算是弄錯了,又怎麼會不給你這個面子呢?不就是顯顯靈嘛,對菩薩來說,那是小case啦。也不必一定要有經文為證嘛。

大勢至菩薩化身說的話,就是不同凡響。

九華山

至於九華山嘛,那當然也是感應顯靈的套路,有傳說就行了

唐開元末,新羅國王子金喬覺,至九華棲止,苦行十餘年。至德初,諸葛節為之建殿宇。厥後僧徒日眾。貞元十一年,趺坐而逝。逝後靈異,與經中所載地藏菩薩瑞相相同,知為地藏菩薩降世。朝廷賜寺額曰「化城」,遂為「地藏菩薩道場」,今咸稱「金地藏」雲。

這樣

四大菩薩道場的五台(文殊)、峨眉(普賢)、普陀(觀音)、九華(地藏),就湊齊了。

題外話

實際上這類情況還有不少,比如,就算是法顯、玄奘親自跑到印度實地考證的雞足山(按傳說,在印度的靈鷲山附近,傳說摩訶迦葉在此地入滅等待彌勒下生),不知不覺也「搬」到我國雲南省來了。

參考

  1. ^補陀落迦山傳:日本僧慧鍔。從五台山。得菩薩像。將還國。抵焦石。舟不能動。望潮音洞默叩得達岸。迺以像舍於洞側張氏家。屢覩神異。遂捨居作觀音院。
  2. ^這是因為,古代中國的僧人,為了跟老子化胡說撇清干係,又急於證明佛教早有傳來中土,乾脆採用了《周書異記》的觀點,認為佛陀出生於周昭王時期,入滅於周穆王時期……當然周書異記這書,現在基本認為是偽托
  3. ^爾時世尊復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4. ^天子!以是緣故,我涅槃後、最後時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滅時,汝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摩訶支那國,位居阿鞞跋致,實是菩薩,故現女身,為自在主。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佛經中的所有名山都在古印度,有《阿含經》為證。中國的佛教四大名山,只是中國的四大名山。


這就跟國內的小區名字似的,什麼巴黎世家,蘇荷時代,柏林愛樂。你能說法國國家在地中海為什麼首都在北京通州么。


?我今當引譬喻。智者以譬喻自解

?牟子曰:江海所以異於行潦者,以其深廣也;五嶽所以別於丘陵者,以其高大也。若高不絕山阜,跛羊凌其巔。深不絕涓流,孺子浴其淵。麒麟不處苑囿之中,吞舟之魚不游數仞之溪。剖三寸之蚌,求明月之珠,探枳棘之巢,求鳳凰之雛,必難獲也。何者?小不能容大也。

?問曰:夫事莫過於誠,說莫過於實。老子除華飾之辭,崇質樸之語。佛經說不指其事,徒廣取譬喻。譬喻,非道之要。合異為同,非事之妙。雖辭多語博,猶玉屑一車,不以為寶矣。

牟子曰:事嘗共見者,可說以實。一人見一人不見者,難與誠言也。

昔人未見麟,問嘗見者:麟何類乎?

見者曰:麟如麟也。

問者曰:若吾嘗見麟 ,則不問子吳。頁雲麟如麟,寧可解哉?

見者曰:麟,麏身、牛尾、鹿啼、馬背。

問者霍解。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老 子》云:天地之間,其猶槖侖乎?

又曰:「譬道於天下,猶川穀與江海。豈復華飾乎!

《論語》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引天以比人也。

子夏曰: 譬諸草木,區以別之矣。

《詩》之三百,牽物合類,自諸子讖緯、聖人秘要,莫不引譬取喻。

?蓋釋尊說法,巧用譬喻,諸經論多處舉示譬喻以說明法要旨。 一般而言,譬喻大多舉示現今之事實,然亦間有舉示假設之例證。 如以滿月比喻某人之容光煥。顯示諸現象之存在悉無實體、一切皆空之譬喻。

大品般若經卷一舉出十喻:即如幻喻,譬如魔術師,以幻術變化出諸物;謂諸法本非實有,但以見之故,能識別諸相,此稱如幻假有、如幻即空。 如焰喻,焰,即指摩影,日光 照射時,因風吹動而令塵埃飛散,譬如在曠野中,因見塵影,誤以為水,遂生取執 之心;謂煩惱纏縛眾生,中,令起男女等相,而致愛著沉淪。

loadina譬喻略稱「譬」或「喻」。 為使人易於理解教 說之意義內容,而使用實例或寓言等加以

說明,稱為譬喻。 其梵語有四,即:

upamā, drstānta, udāharana,avadana。 四者之間有所差異,upama為類推、比較之意,表示比較、相似、

梵雲阿波陀那Avadāna,以了知之法,顯未了知之法也。法華文句五曰:「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也。托此比彼,寄淺訓深。動樹訓風,舉扇喻月,故言譬喻。」涅槃經二十九說八種之喻法:

一,順喻,隨順世諦,次第自小向大而喻也。天降大雨,則小坑滿,小坑滿,故大坑滿,大坑滿,故乃至大海滿,如來法雨亦如是,眾生戒滿乃至解脫滿,解脫滿,故涅槃滿,是名順喻。

二,逆喻,逆於世諦,次第自大向小為喻也,大海本為大河,大河本為小河,乃至溝澮本為大雨,如是如來涅槃本為解脫,乃至持戒本為法雨,是名逆喻。

三,現喻,以現前事為喻也,如說眾生心性,猶如獼猴。

四,非喻,假設非實事之事為喻也,如說佛告波斯匿王,有大山自四方來,欲害人民,則王如何?是假設四山譬老病生死也。

五,先喻,先設譬喻,後以法合也,如說有人貪著妙花,而採取之時,為水漂流,眾生如是貪愛五欲,為生死之水漂沒。

六,後喻,先說法,後設喻而顯之也,如經雲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滿大海是也。

七,先後喻,先後所說皆是譬喻之意,如經雲譬如芭蕉,生果則死,愚人得養,亦復如是,如騾懷妊,命不久全是也。

八,遍喻,始末皆假喻而顯之也。如具說忉利天質多羅樹生長之狀,而遍喻佛弟子等。


有些傳說、故事、附會的過程.....

這是宗教的特色,從來都是,並不需要一定的歷史事實作為依據,只要有信,它就有了,它就是了。

作個假設:

比如題主你老了去出家修行,八九十歲時沒死,然後裝模作樣的在山裡打坐什麼的,就會有人信服,你已經差不多得道了....然後就會有很多人向你請教,有的會送錢送米供養......

當你歸天之時,可能還是對於佛道迷迷糊糊,但就是會有人夢到,你已成仙得道了,仙名某某.....大家就會集資建廟了,然後你的傳說就會普及開來,有不少人可能夢到你,得到開示、指點、救助。

那麼你成仙得道的事,就作為事實確認了。如果你死後有知,會不會對這神奇的事,驚訝地跌掉下巴.........不,不會,你已經是仙了。

***

大家相信有哪吒,哪吒必定存在。

大家相信有孫悟空,孫悟空也必定存在。

****

現實的情況也是:

你相信了,你相信的東西就可能存在。

你不相信了,結果也可能是你所不相信的。

真作假時假亦真,假作真時真亦假。

假話說了一千遍,就成了事實。不信?可以試試....


推薦閱讀:

南懷瑾《南禪七日》—— 三十九、楞嚴經總結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十二,十三
學處|佛經中的隨喜文
佛說「簡修」
斷際:不識自心,盡名邪行(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佛經 | 佛教文化 | | 佛教經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