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死亡極度恐懼無法放下?

看過了知乎上幾乎所有的關於這個內容的回答,還是感覺很恐懼,主要在於死亡之後意識的消散,記憶的消散,行動力的消散。

今年20歲,深知自己還有很長的一段人生要走,但近幾個星期止不住地去思考這個問題,知道死不可怕,每個人都會死,死之前和死之後是對稱的,可就是難以想像自己不能陪伴著最喜愛的人,做喜歡做的事,就會很心疼很難受很想不開,甚至會有想法體驗一下死亡,怎麼可以開導自己,好好正視死亡,擁抱當下的生活。

持續了三個星期了,越想會約難受,甚至噁心乾嘔,又不知道如何不想。


這是我曾經在「學佛的人怕死嗎」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怕是一種心理活動,死亡是一個客觀事件,怕死這個詞表達的是,對死亡這一事件的看法,以及由此心理活動而產生的情緒。

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繼而產生不同的情緒,非常之正常。所以,如果一些人,對死亡,比普通人有更深刻的體驗認知,是完全有可能,對死亡產生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一種複雜的混合體,不是單一「怕」字可以表達的。

怕死,到底在怕什麼?無非肉體痛苦和精神痛苦。

1、關於肉體痛苦,首先我們要明晰一個概念,死亡前的肉體疼痛,不是死亡所帶來的,而是生的某種狀態,這種狀態,在你出生、生病、遭受創傷、手術後.....生命的許多時候,都會出現。很多人,把害怕這種疼痛,混淆為害怕死亡。而死亡,卻恰恰可能是這種痛苦的終結,從某種意義上說,死亡是上帝送給你的一個禮物。所以,如果你因為害怕死亡前的肉體痛苦,而懼怕死亡,顯然是害怕錯了對象。

想想看,隨著我們步入老年,身體越來越虛弱,對環境越來越難適應,各種病痛找上門折磨你,當這種狀況發展到極致,身體無力承擔之時,死亡就會降臨,這難道不是一種解脫嗎?如果這種無助的狀態,持續到永遠,怕不怕?你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痛苦的活著。這種痛苦的活著,前邊連接著,青年、中年、老年一切的所作所為,後邊,連接著死亡。而這種痛苦,完全是因為前半部分所引起的,與死亡有什麼關係呢?死亡只不過恰好是,痛苦後的一個終點而已。讓你害怕的,難道不應該是前生今世所造作的因嗎?所以,因為害怕肉體痛苦而害怕死亡,在邏輯上,並不成立。

對於這一點,佛家從兩方面看:

(一)這些都是業,不能更改,必須承受。是肉體存在的必然,生命存在的代價。我們這套感官系統,時時刻刻都被心識,訓練用於追逐快樂,吃飯、泡妞、聽音樂、看藍天白雲,都會產生快樂,但很不幸,對快樂越敏感,對痛苦也會越敏銳。所以,減少對快樂的追逐,才能減弱對痛苦的感知。平時生活里,有意體味平淡中富足與幸福的能力,而不是過於追逐,外在的感官快樂。

(二)正確的感受肉體疼痛。我們的感官,只是負責感知刺激,並不解讀信息。解讀是心識的功能。同樣一種刺激,在不同的環境下,得出不同的結論。比如同一杯20度的溫水,在40度的夏天室外,摸起來是涼的;在-40度的冬天室外,摸起來是熱的。對感官刺激,心識會綜合周圍環境背景,給出一個解釋,這種解釋,摻雜很多主觀成份,情感干擾,從而將刺激信號放大、縮小甚至扭曲。比如一進醫院大門,聞到消毒水的味道,看到戴著冰冷眼鏡的白大褂醫生,鋒利鋥亮的手術刀具,剛剛推過一具手術失敗的死亡患者……,此時疾病本身的疼痛度,可能只有3、4級,但是心識在獲取大量環境信息後,放大了身體疼痛的感覺,立即竄升至10級。

所以佛家認為,業力產生的果報,只需要平靜的接受感知即可。可我們普通人,會透過分別心,一刻不停的搜集外在信息,運用觀念組成一個牢固背景,來強行解讀這個果報,往往導致不正確的感知。或是誇大了痛苦,或是增強了快樂,總之都是邪見帶來的過度感知。練習弱化分別念,擺脫用觀念知見去評判一切,可以減少很多情緒,導致的餘外感知。

2、對死亡精神層面的恐懼,也同樣全部來自於人們的想像。至今人類沒有從死亡本身,獲得任何信息,死亡是絕對的黑洞。沒有任何信息,就形不成有效判斷,所謂的情緒都成了無稽之談。人們對死亡的印象,全部來自於生的信息獲取,然後延展出的想像。什麼車禍、鮮血、掙扎.....,全部都是生命信息的獲取,形成某種觀念,作為一個背景,來產生對死亡的看法。試想如果死亡之前,是另外一些信息,如人忽然聖光閃耀,滿面幸福狀;或者芳香四溢,或者變成一隻蝴蝶,慢慢消失.....,人對死亡的印象肯定大為不同。後者不代表死亡一定是好,前者也不代表死亡一定是壞,這些都是生的信息,所產生的印象。人們把對這些信息產生的印象,錯誤的貼在了死亡的標籤上。

所以,恐懼是對生的信息,產生的看法與執著,如貪愛、潛意識裡的觀念、執著於自我等,只是這些信息,在死亡面前,被扭曲擴大,而產生的心理效應,如果能對這些信息認知處理好,死亡就是一個自然而然地奇點。

所以,佛法從來不是為了死亡,而單獨強調需要做什麼,而是從超越生死,本體的視角來修行,生死都是一些緣起的現象,不具有永恆性,生命每時每刻都可以開始,剷除那些內在的效應。死亡就如同睡覺一樣,如果把這些效應加在睡覺之前,同樣會對睡覺產生恐懼。我們之所以恐懼,是因為不正確的看問題的方式造成的,而不是死亡本身具有什麼。

西方宗教則是基於,某些死而復生的人,如耶穌,帶來的死後的信息,發展出的一套指導生的理論。和佛教的著眼點不同,他們把生,作為死後天堂的基礎,死後才是永恆,才是真正的生。所以你如果接觸一神教的人,會發現他們大多比較極端。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文化比較強勢,喜歡征服,到處傳教的原因,所以你看,他們把恐懼與痛苦,當成進入天堂的資本。天堂存在與否,他們並不知道,但是通過這種強有力的想像信仰,把肉體、精神的痛苦,轉化成贖罪的資糧,可以有效對抗死亡的恐懼。

佛教則認為,生死是平等的,都是表現形式。本質是形而上的某種結構,在不同的因緣環境下的顯現。這種結構,會自動吸收環境里的信息和能量,從而改變存在形態。就如同一顆蘋果種子,和蘋果本身是等價的,只是不同環境下的顯現,是蘋果基因處於不同信息和能量流轉下的狀態。生遇到的問題,死也一樣存在,只有將結構消減,生死現象就失去了內因。這種形而上的結構,就是我執、分別、貪嗔痴慢疑。所以學佛的人,不會拘泥於生死,為生或者死,特意做些什麼。而是從著眼於從內在,徹底的改變自我。

所以,學佛的人,不對抗死亡,而是試圖理解,貫穿於生死背後,主宰世界的結構和規律。心理痛苦,佛家說放下,放下有三層含義:

(一) 原諒,原諒別人、原諒自己、原諒這個世界的一切。精神的痛苦,在原諒後得到解脫,肉體的痛苦,隨業力即來即去,沒有了精神痛苦的渲染,肉體的痛苦,恰如其分。

(二) 戒除貪心,對世間人情、事物的不舍,來源於貪愛,來源於心識追逐快樂感受的負效應。所以,對財、物,要修鍊布施,不要管對方是不是騙子,重點在借物修心;對情、事,要學習看破,把對情愛的執著,轉換成一顆有愛的心。

(三) 修鍊禪定,控制「想」,一切痛苦,皆來源於想像。人是有夢想的動物,夢想帶給人更多的未來和現實,但同時帶來許多的痛苦和煩惱。執著於夢想,會造很多業,承受很多五陰炙熱之苦。舉例,你的夢想是當總統,但你實際的業力,可能是州長,如果隨緣而為,當個州長不會讓你付出那麼多的心力,可你心識非常執著於總統職位,讓你的五陰炙熱煩惱倍增,不擇手段讓你產生新的業力,即使夢想成真,也是通過造業、透支業力得到的結果,以後還要還。業力就如同銀行存款,正常有多少花多少,如果非要買超出存款的東西,就要借款透支。所以人要悟天命,隨緣而行。

最後,真正學佛的人,不怕死亡,因為放下一切後,心中是廣闊的大海,痛苦如墨汁,滴入大海,只有瞬間存在,隨即了無痕迹。


怎麼說呢,我不打算安慰你,沒這個必要。但請你慢慢讀,認真思考。因為我打算告訴你些真實的東西。

我曾有過一段時間沉迷想像死亡,最典型的是:如果我突然死了,她(暗戀)會不會也會難過,為我哭泣?然後各種腦補苦情劇,連台詞都想好了,我陪著想像中哭泣的她一起哭;我要是突然死了,我最愛的爸媽該如何是好?我想像著他們悲痛欲絕的樣子,自己也深感悲痛欲絕,深夜裡把枕頭給哭濕了;我要是突然死了,對於社會上的人有什麼影響?毫無影響,宇宙照常膨脹,太陽照常升起,想著想著就莫名悲哀,空虛,精神恍惚夜裡失眠,覺得此生無望。

沒錯,這些都是我真實想像過的,不知道能否喚起你的共鳴?

我們都太在乎自己,太在意自己的價值了。都認為生命只有一次,實在是太過短暫;而本來就如此短暫,卻還有可能因為種種意外而草草收場。覺得自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無比重要,每當想到美好的未來可能突然就此終結,心中的悲哀恐懼就難以言喻。

我喜愛讀羅素,也喜愛王小波。

羅素曾在五歲那年想過,「如果我能活到七十歲,至此,我才熬過了一生的十四分之一,於是我感到眼前那漫長的苦悶生活幾乎不可能熬過。」在青年時期多次想到自殺,但「對於多得到些數學知識的渴望拯救了我。」

王小波的書里曾經描述過王二小時候看到的文革時期被迫害的老知識分子賀先生跳樓的景象:「他腦殼朝下,直挺挺的摔在地上,腦漿撒了一地,滲入泥土裡,身體下面的小和尚卻昂首挺立。」 那究竟是在死之前就勃起的?還是在半空中 才挺立的?王二百思不得其解,我也一樣。直到後面種種,他的一位老前輩劉先生因為貪吃一隻雞饞死了;他的父親給身在美國的王二寫信討論相對論時突然死去。究竟這些生命的死亡給王二帶來了什麼?死亡對於每個生命來說究竟具有什麼意義?

賀先生跳樓摔死卻勃起,劉先生貪吃雞子被饞死,王先生寫信半途中猝死;甚至對於書外的我而言:王小波臨終前心臟病發,痛苦的咬著牆皮死去。

死亡對於生命最大的不公,在於有些生命在還飽含著生命力時死去。在於他們在還有著生活的慾望時死去,在於求生而不得。

求生而不得,不僅是生命對於死亡本能的恐懼,還是死亡對生命的否定。對自身越是肯定的人,越是懼怕死亡,越是容易幻想死亡。為什麼會對自身非常的肯定呢?無非是因為見識短淺,尚未能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罷了。

放下對自身肯定的執著,試著去發現外界更多更美好的價值。那些理性的思想,瑰麗的想像,令人讚歎的創造,都會在提升自我的同時,讓你能更清晰的認識到自身的價值。

當然,我的本意不是讓你自卑,如果我鋪墊這麼多你還是不能理解,拋開我自身表意的不足,只能希望你能閱讀多一些書籍,去領會前人對於死亡的思考。


按理你這個年紀不應該對死亡有這麼重的思想負擔,應該是受到什麼思想或事件的影響了。由淺及深說,最簡單的方案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就像軍訓一樣,倒頭就睡,醒來就忙,沒時間胡思亂想。次之安排自己的社交生活,多找朋友,家人互動,本質上也是放棄胡思亂想。重度的搜尋關於死亡的書,狠下心來看看死亡意味著什麼,我沒看過類似的書,倒是聽道過臨死前遺言鼓勵人熱愛生活的。最終,尋找你的信仰,超越生命的意義.......


謝邀!

生、老、病、死人生必經階段,沒有人會因為怕而躲過去。傳說中秦始王煉不死葯,到頭還是一死。既然生死無法避免,那想這些有什麼用呢。認真活好每一天,每一刻,讓每天都活的有意義。就算下一秒死亡,這一秒我還是笑著的。

世事無常。世上沒有一件事物是不會變的。今天你最喜愛的人,或許就是你明天最討厭的人。君不見現在離婚率有多高,當初他們也是認為對方是自己最喜歡的人。人要做的就是當你還在喜歡對方的時候,好好珍惜這份感情。當你變的討厭對方時,洒脫離開。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人生匆匆數十年,認真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不要輕易讓自己留下遺憾。在美好的時光,好好感受美好。在痛苦的時間,真正理解痛苦。把人能感受的東西都經歷一遍,等你有一天老的不能動了,回想以前人生,跟自己說一句:我今生無憾了。這豈不是一件美事。


放不下就端著,端不住就放下了


推薦閱讀:

你什麼時候真正懂得自己需要什麼,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
我一想到死後一切意識都消失了,就感覺很消沉,一生都沒有意義了?
為什麼對親人特別容易心理崩潰?
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活著其實是一個很真實的夢,等死去那一天是夢醒的時候?
請問這是不是一種強迫癥狀?

TAG:死亡 | 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