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覺得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不靠譜的細節,有很多想問大家的。?

已經進行了快30次的心理諮詢,但現在越發覺得諮詢師不靠譜;難受的時候想起諮詢師的話會更難受,覺得狀態比接受諮詢之前更差;但我還想補救一下,跟諮詢師好好探討這些問題。

已經探討過幾次了,但有一些還沒解決,然後又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還有以前不覺得是問題的現在想起又成了問題了。

現在我把一些能在這裡講出來的問題和細節在這裡一一列舉一下,不過邏輯可能不太清晰。

1、諮詢師相信一些不科學的東西,當我提起來的時候,她卻堅持說這東西跟科學理論是對立的;不過最後也說了這只是她的興趣。

2、穿著坐姿方面:她經常穿各種漂亮的連衣裙,也經常穿走路響聲很大的高跟鞋(我對高跟鞋走路的響聲有點反感,也跟她探討過,但她仍然會穿);坐姿方面我是開始意識不到現在才意識到的問題,她坐著的時候是翹腿的,身體挺直,頭的位置比我高,手托著筆記本在胸前,我坐著的時候通常是彎腰頭低著的,感覺上就是她在高處審視我記錄各種信息。

3、經常以相反的立場反問我、對我發出疑問,我覺得這樣並沒有受到尊重。

4、有時會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儘管我已經對此表現出強烈的不滿。

5、經常只是在字裡行間之中討論和詢問,很少回應我的情緒。

6、經常用類似「就是這樣的呀!」這種語氣回答問題。

7、經常感覺到需要我去回應她的問題,而不是她回應我。

8、我表達出對她的不滿時,經常收到的回應是「我沒有那樣做,是你把我的話語體驗成那樣了。」也就是經常把我對她的不滿解釋成移情。我的體驗就是:我受到傷害結果還是我自己的問題,她沒有任何責任。

9、我體驗上覺得她經常是依賴我對她說出不滿而不是她覺察出我的不滿。

10、她經常表現出各種情緒,而我有時候會被她的情緒影響。

11、經常性超時,有幾次還是我提醒她超時了,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問題(她說過她的督導也批判過她,懷疑她是不是有分離性焦慮)。

12、她說她有自戀,表現在愛美,但我懷疑沒那麼簡單,她的自戀可能不止這個。

13、很少被共情、理解、支持。

14、有時候感覺她在控制我。

15、覺得價值觀相似度並不高。

16、在開始諮詢之前跟她有過其他接觸,但她並沒有主動提出探討。

17、她對我感覺變糟糕的問題並沒有多少回應。

18、有幾次諮詢前在大廳等待,諮詢師在我在場的情況下跟別人聊天,坐得也很近。

19、經常諮詢結束後,我在大廳準備離開時諮詢師會主動送我出門口,並說幾句下次見之類的話。

20、諮詢沒有效果,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錢。

21、在前幾次諮詢中跟我說可以參加她主講的課程(不過我沒參加),最近跟她提起了這個問題,她說督導是反對來訪者參加的,然後說是因為諮詢機構的老闆希望我參加,我問為什麼,她說因為老闆也想盈利。後來想了想,覺得這裡絕對有問題,為了盈利而打破諮詢設置?是不是違背諮詢倫理了?

22、覺得諮詢師不夠真誠,有些話總覺得她沒實說,有時候也覺得她有點作。

23、有時候會直接說我有什麼問題(負面的),我覺得很不舒服。諮詢師不是應該保持中立,不隨便評價的嗎?

24、我問她為什麼老是問我問題的時候她說諮詢中有一種方式叫面詢(忘了是什麼詞了,大概是這個意思),精神分析流派真有這種方式的嗎?

25、當我問她為什麼說我們的諮詢進度比較緩慢時,她說她有點心急了。現在我有點懷疑她為什麼會心急?

26、有一次諮詢前,一位來訪者跟機構的老闆吵架了,在諮詢室裡面也能聽到吵鬧聲,而諮詢師並沒有出去提出意見維護諮詢(她打開門看了一下,又把門關上了),最後還是我主動出去提意見的。

27、由於我對諮詢師的第一印象是在機構的活動中建立的,我覺得還不錯,但後來我再看她的介紹頭像,覺得不順眼,表情看上去有點作,姿勢上感覺是為了凸現自己身材的,臉上也化了濃妝。我跟她探討過這個問題,但她只是以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這個觀點敷衍了過去,並沒有做進一步的探討。我現在懷疑這也跟她的自戀有關。

28、該諮詢機構並沒有設置給每次結束後的來訪者記錄反饋。

29、現在覺得諮詢的效果比我比我自助(看書,學心理學和心理健康相關知識)還差。每次諮詢結束後我覺得很舒服的原因是我好好地跟別人聊了一頓(平時比較孤僻很少跟別人聊天憋著難受)。

30、有一次諮詢我記錯日期了,由於平時助理會提前一天提醒我有諮詢,但那一次沒提醒。助理回答的內容大概是「提醒會減少來訪者參與諮詢的主動性」,而我當時也相信她的話了,並沒有跟諮詢師探討。現在想起來也覺得懷疑,真有這個理論嗎?

31、諮詢師使用的是化名,而該機構的其他諮詢師都是用真名。

先提供一下相關的信息:

坐標在廣州,諮詢機構在住宅小區里,收費方式是如果一次交齊4次諮詢的費用會有優惠。諮詢師說她本來的費用是500一次,但由於機構的優惠制度變成了300一次,後來由於我當時跟她討論過自己經濟比較緊張,她跟督導商量過後又降到了250一次。

諮詢師是教育學專業畢業的,不過她說那專業里也會修一整套心理學課程;她參加過中挪精神分析班培訓,還有完形治療、家庭治療等等(不太記得了),二級證書,諮詢資歷5年,1000小時以上,有個人體驗,督導好像是張勇(沒聽清楚),也是屬於權威機構,一對一督導1000一次。更詳細的信息我打算在下一次諮詢中了解。

我已經產生想換諮詢師的想法了,而且我想讓對方退回部分諮詢費用(因為諮詢效果不理想),但又擔心失敗的諮詢很難要回正當權益。現在我想知道如何維權,如何應對這種情況?

31、剛發生沒多久的事兒,我由於有了疑心,向助理問了有關諮詢設置的問題,得到的回應讓我非常失望,覺得不靠譜。下面是微信截圖:

後來我提出不滿,得到了稍微好一點的回應:

覺得不太尊重來訪者。。

怎麼辦?好無助啊。。。


從實踐的經驗來看,做諮詢的時候,來訪者的需求是會變化的。

最早是有人陪伴、傾聽、回應可能就會感到很好了,有人耐心的陪著自己,願意回應,這份關注對很多人是寶貴經驗。

得到了想要的關注之後,隨著自我感的增加,可能我們的方向會明確,會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甚至欣賞。這個地方會產生一些衝突,很多諮詢師或者諮詢流派,會站到你的對面,呈現和攻擊你的防禦,你感覺得不到對方的理解。

隨後,隨著自我感的進一步增強,情緒穩定之後,理解也有了,我們希望跟進一步,生活可以變得越來越好。這個時候諮詢師需要能認可你的進步,處理自己的分離焦慮。因為你變好、變強之後對諮詢師意味著對諮詢師的情感依賴會降低。這個時候諮詢師能看到/接受你的進步,並能給出更有力量的指導和領悟,從而改變生活。

通過你說的那些細節來看,你們在第二個階段出了問題。

你的感覺你的情緒都是真實而且需要被理解和尊重的,從你的描述來看,似乎沒有這樣。你感覺到不舒服,也確實告訴你,他沒有理解到你。

但是你們之間有近30次的諮詢,所以我也有點好奇,這30次都感覺不被理解和共情還是現在才有的。

另外是什麼樣的動力讓你堅持到現在?

這兩個問題可能有助於你更好的釐清這段諮詢。

另外,20次以上的諮詢並不是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諮詢了,和諮詢師之間的情感互動到這個階段,已經開始考驗諮詢師的人格完善程度了,我們都知道,諮詢師最終需要靠自己的人格做諮詢,而不是技術。

當然,技術也是有一定價值的,但是價值有限。

人格層面和培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了。我認識有做了多年心理諮詢的,仍然存在一些人格上的問題。

心理諮詢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於人生存在的,所以對於尋求諮詢師幫助的人來說,要做出判斷和取捨,需要回到自己內心,看到自己的需求,尊重和相信自己的感受,選擇自己想要的諮詢師,也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關注話題,感覺這是來訪者越來越專業的典型案例,這一屆諮詢師要專業上要努力提升啊!


瀉藥。

首先申明,我不是專業心理諮詢師。我是屬於自己遇到問題過不去了,自學成才+久病成醫。我也不懂精神分析,認知療法等主流心理諮詢的技術和要求。我是做成人學習研究的,對心理問題的理解也是以學習為導向的,可能不適用於變態心理和嚴重身心疾病的情況。

學習導向是指:任何人的問題都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過往習得的成功模式不再適用新的變化。解決問題就是發展新的應對模式的適變過程。包括心理,生理,靈性的模式。而這個過程的激發和推進,需要個體額外付出努力,擁有強烈的自我探索發展的意願和動力。諮詢師的作用是提供安全的人際空間,對來訪者做出動力的激發。

說起來很簡單,在有心理問題時要能夠做到,是需要去經歷和體驗,直到新模式發展出來。

現實中新的模式發展不出來的根源有兩個:

第一,不夠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感受,不理解自己作為個體的深層決策依據(深層決策依據是通過感覺給出信號的),重視他人意見超過自己的意志。

第二,無力或者不願承擔自己該負的責任。出了問題先找環境和他人的錯。無法把環境和他人視作是客觀存在,生存條件和資源。把自己的決策權放在環境和他人「對不對,好不好」上,而不是自己期待什麼,如何運用環境,他人與資源在不違反道德法律和自我價值判斷的條件下達成內在的渴望。

在知乎心理這個話題下,最多的是討論別人有什麼問題,如何令答主不舒服,誰對誰錯,誰好誰壞。這些權力爭奪和道德評判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這是問題導向的,把自己人生選擇的責任推給他人的表現。

問題導向好比一個人站在那裡高呼:"我不喜歡這裡!"請別人評論這裡有多麼不好,有什麼不妥當。如果你不喜歡一個地方,最好的辦法是知道自己要去哪裡,走出來就好。實在不清楚要去那裡,先走出來再決定也可以。萬一不行,最多退回去嘛。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還是會有人被困住?這涉及到第二個問題,人能不能,願不願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是在換個地方更不好的恐懼里?還是能把選擇視作一次有趣的探險?

簡單說,大到要不要離婚,和誰戀愛,選什麼工作,換不換心理諮詢師,小到去哪裡吃飯,買哪件衣服,必須是通過你內心的感受和理性判斷同時認可才可能平順的。不然你就有情緒,感覺自己被欺騙,被操控,你就總是受害者。別人的意見,對對方的評判,都只是做理性判斷的依據之一。摸著胸口問自己感受是什麼,才是根本。不要管對方是對是錯。理解自己的需要是心理成長最重要的一步!

心理諮詢師一大堆諮詢技術,什麼投射,同理回應,移情……都是為了協助諮詢師建立起和來訪者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從而令來訪者擁有一個安全的空間,和自己的感受深入連接,激發自己天然的療愈能力和成長動力。

這些術語本身不是諮詢師水準判斷的根本。也不是諮詢有無效果的根本。諮詢本來就是一個彼此互動,彼此成就的過程。好不好,不是看對方的技術學歷,是看你們互動中你在適變環境上有多少成長?拿到多少內心的力量?

——————————分割線——————————

我的對題主的回答是幾個問題,題主得出結論後自己判斷該怎麼辦?

1.感受你對現在諮詢師的感覺到底是什麼?這份感受傳遞給你什麼信息?

2.你現在對這位諮詢師的感受是促使你更深的看到自己內在的模式?更加打開自己?還是令你更加封閉自己?感到不安全?兩種情況都會令人感到不適,有負面情緒。但是第一種是學習突破的痛,第二種是喪失動力的焦慮絕望。

3.無論感受好壞,你在諮詢的過程中內心成長有多少?對人生,世界,社會的理解和深層感受有多少變化?(癥狀減輕不應是長程心理諮詢的請假標準,癥狀減輕是心理成長或者穿越創傷的必然結果)。

4.遲疑不換諮詢師真正的理由是什麼?同樣是問問自己必須換諮詢師的話,有什麼感受?有沒有緊張令你內心不願換諮詢師?這份緊張如果能開口說話,會怎麼說?

5.如果換諮詢師,你期待怎樣的諮詢師?期待彼此之間有怎樣的互動?(如果更換了,需要回頭看看自己的期望哪些實現了?哪些沒實現?自己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不僅是對諮詢師,對一切決策都可以這樣問自己。

最後祝願題主:有力量改變一切可以改變的,臣服與一切無法改變的,並有智慧區分這兩者。


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找到合適的諮詢師其實就跟找對象一樣,還是要靠點運氣的。實在感覺不舒服就結束吧。拖的越久,結果越糟。

我自己的慘痛經歷你可以參考這個鏈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3409973


====2018.2.9更新===

結束了,也不想再回想起來了,想起就覺得難受,坑爹的諮詢師。在想要不要暴露一下諮詢師名字,不過還是算了。但不靠譜的諮詢機構還是要暴露一下的。快樂天使心理諮詢,坐標廣州,坑爹的團購收費模式,助理不盡職,老闆也不支持維權,根本不能保護來訪者權益,就特么會做買賣交易,賣出去之後就不管諮詢質量如何了。現在想想,這種設置下做心理諮詢,得冒多大的風險?不如去醫院或者是其他正規的機構。唉,想想就覺得生氣,但生氣對身心不好。算了吧,吃一墊長一智,諮詢師也不是完全不靠譜,以後擦亮眼睛就是了。

====2018.1.19更新===

更加失望了。

最近一次諮詢,諮詢師居然再次試圖規範我的想法、給我洗腦,說什麼發生了誤會來訪者需要背負全部責任,然後舊事重提說什麼我以前對她說過的意見,還有就是給我灌輸「外界是不可改變的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想法」這種消極觀念。我又跟她吵架了而且也狠狠罵她了!

收費模式問題,仔細問起來居然是不靠譜的團購10次模式(我是特例,團購4次),而且中途中斷諮詢的話已諮詢過的按原價收費,簡直是變相留住來訪者!諮詢師之前也跟我說過很多來訪者只做一兩次就不來了,用這種方式可以繼續讓他做下去。這不是變相宰客還是什麼!諮詢師還說是否團購是來訪者的自由,然後責任也得是來訪者背負。我已經不想說什麼了。越想越氣!

感覺心理問題更嚴重了,諮詢師給我造成了二次傷害!我現在很氣,胸口很難受,呼氣吸氣也不順暢。

我已經決定要投訴了。

請大家評評理,鑒別一下這樣的諮詢師,我需要一個公道!

====2018.1.3更新===

1、有時候覺得諮詢師已經對自己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當我跟諮詢師探討時,她卻質疑我這些是否是不良的影響,好像在這個關係裡面她都是沒有錯的,需要我去體會和領悟她的話。當我罵他的時候,她卻表現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2、她總是說她要保持中立,不能帶有主觀的東西。但有時候我問她真的能保持客觀嗎,她又說不能完全客觀。我覺得這都是她逃避責任的借口。

3、當我跟她提起她以前說過的話時,她老是說以前沒那麼說過,暗示是我記錯了。我也狠狠地罵了她這是她的問題。

4、我現在迫切需要維權,我想知道如何維權?跟機構反應我覺得是不太可靠的了。

====2017.12.13更新===

1、現在給我的感覺是諮詢師根本不想去深入理解我,不想跟我共鳴,還要我去跟著她的節奏、配合她、滿足她。這大概就是我不舒服和不安全感的來源。諮詢師自己的人格問題還沒解決,記得有好幾次諮詢師都超時了,現在猜測是她在享受我滿足她的過程(那時候還是我主動配合她,她問什麼我就回答什麼),但我罵她的那幾次諮詢,特別是最近的一次,她都是準時結束諮詢的,最近的一次還會主動提醒我還剩多少時間,明顯感覺到她不太想給我諮詢了(最近那次態度是真的惡劣,艹她MB的)。

2、我不想終止諮詢的原因的我還沒罵夠。我怎樣也要把我虧了的東西拿回來,不想吃虧。所以我還要狠狠地罵,最好是罵到她主動提出終止諮詢。

====2017.12.10更新===

又完成了一次諮詢。

這次非常失望,我估計下次得申請換諮詢師了。

1、我表達我對她的不滿,她卻沒有澄清,一直問我是怎麼想的。幾乎全程都是這樣。

2、我表達對她的不滿,包括罵她,她也沒有任何令我滿意的回應,一直堅持說心理諮詢不是讓來訪者舒服的,也說什麼這是她的流派。感覺一直在吵架,我的憤怒沒有得到回應。真特么操蛋!

3、我越來越不信任她了,她的態度也越來越差,絲毫不表現出對我的理解,老是固執地說要探討我的想法。

4、我說她只堅持自己的治療技術,說她只是滿足於這個,這是自戀的表現,缺乏基本的對人的理解和關懷。她說或許就是這樣,也就是承認了。

5、我說我們不太匹配,她回答或許是,問我要不要換個諮詢師。

6、整個過程她都表現得比較冷淡,也不怎麼回應我的情緒。感覺就像是翻了臉一樣,固執己見,不尊重人。我真特么想打人了。

7、我自己也做了一下17題的心理諮詢師評估量表(知乎上也有),總分35分以下最好換諮詢師。我在上周做了一次,38分;剛做了一次,32分。或許我真該換了。

放上心理諮詢師評估量表的問題與答案:

1 和他/她相處我很自在。

2 和我相處時他/她很自在。

3 他/她比較隨興,不拘小節,不會拘泥形式、不知變通。

4 他/她不把我當病人看,不會像對精神病人那樣待我,也不會覺得我要崩潰。

5 他/她很有彈性,很包容意見不同的新想法,不會特別堅持某一種觀點。

6 他/她很幽默,看起來很愉快。

7 他/她願意很我溝通他對我的想法和感覺。

8 他/她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很誠實,不會裝出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

9 他/她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會為犯錯或不夠體貼而道歉,不會狡辯。

10 他/她會直接而明確地回答我的問題,而不會只是反問我怎麼想。

11 他/她會談有關他自己的事,但不會自誇,或對不相關的事情喋喋不休。

12 他/她鼓勵我,希望我能覺得我跟他一樣正常、一樣好。

13 他/她表現出只是顧問,不會自以為是想管理和左右我的生活。

14 他/她鼓勵我提出不同意見,而非一旦意見相左就說我拒絕改變。

15 他/她想要了解和我生活有交集或重要的人,至少表現出願意如此。

16 我覺得這位諮詢師說的話很有道理。

17 大體來說接觸他/她後,我更能接受自己,也比較樂觀了。

評分標準:每題以0-4評分,從不=0;很少=1;有時=2;大多時間=3;總是=4。

總分超過45:不錯的選擇;35-44:有待考慮;總分低於35:最好換一個諮詢師。

註:量表及評分標準皆轉引自喬爾.布拉克著《誰偷了你的信任與自信》。

我剛做的,以下是答案:

1、3分。

2、2分。

3、1分,覺得她挺固執的。

4、4分,這點沒什麼問題。

5、1分,這個我挺不滿意的,她來來去去也就說那幾樣東西。

6、1分,一點都不幽默。

7、1分,很少,老是說精神分析是不能說自己觀點的。

8、3分,這個她也承認過。

9、1分,很少認錯,就算我已經很多次表達對她的不滿甚至罵她,她也沒有好好回應,只是強調我是怎麼想的。

10、1分,同上,老是反問我怎麼想的,我都想打人了。

11、2分,有時會談一點。

12、1分,很少鼓勵我、支持我,也很少理解我。

13、4分,她也說過怎麼做是我的自由。

14、1分,覺得她挺固執。

15、2分,一般般吧。

16、2分,偶爾是有點道理。

17、2分,效果還是有的,但現在覺得她能力有限,不能陪伴我進入更深的探索了。

總分32分,低於35分。況且最近幾次諮詢我已經對她表現出很多的不滿和憤怒,而她並沒有好好回應。

諮詢次數也不少了,雖然是有點效果的,但我也覺得自己浪費了不少錢。我想維權,想退回一點錢。我該怎麼做?

這次諮詢我並沒有慎重地選諮詢師(如果慎重的話我就不會選她了)。如果要換諮詢師,我想慎重一點選擇。那我該如何選呢?

唉,選諮詢師真是要慎重啊。。

====2017.12.5更新====

在這之後又進行了一次諮詢。這次諮詢我的情緒比較激動,諮詢過程我也沒少罵她。以下是一些疑點(同樣沒啥邏輯,想到啥就說啥):

1、有關諮詢師的相關證明。上次我說錯了,她並沒有參加過中挪班。諮詢結束後看了一下資歷,她參加的都是些1-3天左右的短期培訓,證書有10多張,但加起來的總時長也就1個多月,參加過最多的是廣州上馨公司的培訓。主要流派是自體心理學。督導屬於廣州仁觀公司的。個人體驗和小組體驗加起來250多小時。我想知道只有這些短期培訓靠譜嗎?

2、當問到她為什麼不參加中德中美中挪的時候,她說學費太貴,然後又說了本來家庭的經濟情況有點困難,但她以前也說過她是全職做這個的,全靠家庭資助。我的疑點是,經濟困難真的能做好諮詢師嗎?經濟會不會對她的工作產生不好的影響?

3、這次諮詢印象最深的是她很激動地說了一句:「你必須治療!」,我問為什麼,她回答說我以前提出過這個目標。這個在下一次諮詢還得探討一下。

4、當我提起狀態變差了,她只是引導我認識狀態變差也是屬於諮詢的一部分,也沒有承擔任何責任。我覺得這加深了我的自我懷疑,感覺好像她比我更懂我。

5、當我說她不尊重我的時候,她卻問我什麼是尊重?好像有不少類似這樣的情況,我有時候直接問出的問題,被她這樣繞了一下之後,我連自己想問什麼都不清楚了。

6、她說她的流派是自體心理學,不能滿足來訪者想感覺到舒服的需求,但當我已經覺得難受憤怒把矛頭指向她了她還是這樣說。真的是這樣嗎?

7、感覺她經常把我的一些需求解釋成我自戀,要世界圍著自己轉,動不動就給我貼這個標籤,但我自己並沒有這樣想。

8、她也承認自己有很多局限性,也說了考慮要不要換一個諮詢師。

9、也懷疑過性別差異帶來的影響,性別差異導致很多東西不能互相理解。

暫時想到這麼多,有的話再補充。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師會給我直接的答案嗎
被手機毀掉的年輕人
幼年的心理創傷,支配人們的一生
我的躁鬱症康復總結
日漸清晰的心理諮詢師職業路徑

TAG:心理治療 | 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 | 心理諮詢師 | 心理諮詢倫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