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嗔痴體驗夠了是不是就不會再貪嗔痴了?

有一個課程宣說人之所以輪迴是對一切事物抱有執念,而破除執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反覆去體驗,體驗夠了自然就放下了。比如愛吃肉就一直吃肉,總有吃肉吃膩的一天,當你不想吃了就是放下了,對肉的執著就消失了,這樣的說法屬於附佛外道嗎?


比如愛吃肉就一直吃肉,總有吃肉吃膩的一天,當你不想吃了就是放下了,對肉的執著就消失了,這樣的說法屬於附佛外道嗎

這種說法是否附佛外道我不知道,可是這肯定不是佛陀的教法。

你試想,就算給你一天暴里飲暴食豬肉,吃到反胃了,你對豬肉厭倦、感覺膩了。可是這種厭倦可以從時間淡去,比如說一個、兩個月,然後這種厭倦、膩的反應都淡去七七八八了,你難道不會再吃嗎?如果一兩個月不夠,給你一兩年時間,始終還是會碰會豬肉。我們再把反感度提高八度,也就是對豬肉恐懼了,以後也不再碰豬肉。可是,恐懼並非佛陀教法。

這種方法,基本上屬於貪嗔痴中的。痴往往被形容為無明愚痴,是因為相信不真實為真實的意思,或看不見真實卻當為真實。你現在提到的那種教法就是很典型的痴了。


生在欲界就有欲界的身體。

這個身體很具有物質性,很沉重,色法有的人稍微好一點,有的人很差,但終究都是很低劣的。

欲界的身體呢,就是喜歡欲樂,熱衷於放逸。依靠吃,依靠更多的睡眠,可以通過補充好一點的色法,更多地依賴結生心的善心,讓身體感受好一些。但這些終究是依於外緣的。

一方面外緣實在太容易動搖,像在古代,儲存食物很難、新鮮食材很難、出門旅行更是讓人受苦,在路上生病、不適應是常事。今天的人雖然條件空前地好,但也因此特別矯情。

另外一方面,依賴物質之後,心的正勤、獨立、自我提升的意願會被限制、閹割。以身的放逸,帶來的常常是心的追悔、無法集中、無法提起正勤。

像是被父母以貪愛、渴愛、溺愛束縛那樣,心在需要舍掉舒適,開始努力時,會遇到如同溺愛自己的父母那樣的阻力:

這樣自討苦吃地有出門去,追求獨立,舍斷欲樂,早起禪修,捨棄居家,出離乞食,飲食不定,資具簡單,啊?只有一套三衣?一天只吃兩餐?四點半早起?不允許娛樂,不能享受舒適?

會不會這樣掙扎呢?

會不會在被身體打敗的時候,欲樂、縱慾、心亂、心無力、心追悔呢?

這就是欲樂的過患,依於身體的放逸,即使有時候心受苦嚴重時,好的飲食、洗澡、卧具能帶來緩解,但長遠來看,確實會令心喪失正勤。與這個低劣的欲界身體的搏鬥如果過多,總是失敗,很容易喪失對自己的信心,讓心導向更亂、更苦、更加依賴所緣、更加無力。

欲樂會不會因為對所緣的已經熟悉、已經接觸過多而不再被心喜歡呢?

確實是會的。即使是強烈刺激的欲樂,也會因為心覺得它已經不新鮮了而不喜。

但這樣經過放逸的心,很容易黏著所緣——習慣了依賴,習慣了沉實的自我感,習慣了像石頭一樣推不動地留在原地享受欲樂不可能精進,自然會繼續黏著其他所緣。在沒有主要所緣的時候更加散亂不定。

輪迴是這樣,心如果常常有不好的心路過程生起,像是放棄不了喜愛的食物、遊戲、沉迷的孩子那樣,會輕易地被慾望的洪流帶走,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得生活資料,以不善的心賺一點點可憐的金錢,煎熬著過導向更苦的生活。

而已經培育心的人,多做福德善業的人,對於聖者、寂靜者、正直者有信心的人,已經培育了禪那的人,已經親自證得了心的清凈解脫的人,會按照自己的善或解脫,往自己真正希望的地方去。

在活著的時候,他們也會因為自己心的上利,而對應的,有清凈的生活,輕盈、色法殊勝的身體。

禪林的路邊靜靜地立著這樣一塊牌子:

不以金幣雨,

慾望得滿足。

慾望少樂苦,

智者如是知。

——法句經


不。。實話告訴你

貪嗔痴不是體驗夠了就能沒的,因為我試過

可怕的是,貪嗔痴這東西,你甚至發現不了,所以一些人體驗其中,樂在其中而不自知。。。

就算你有幸發現了,你也不知道自己對這三樣東西的執著有多深

我試過,嘗試過玩一整天的手機,遊戲,動漫,各種論壇全部刷遍,甚至是小電影,從輕口味看到重口味,再看到接近變態的口味,然後自己手。。結結實實的墮落上幾天。。。累的連眼睛都虛了,看東西都有點模糊了,早上起來,眼睛都花了,我才二十幾歲哎。。結果你猜怎麼著

我第二天爬起來,腦子裡第一件事,依舊是想要拿起手機,想想要刷些什麼

我當時腦子裡甚至都不知道要玩什麼了,但是我內心深處有股無形的力量在作牽引。。。

即使我的理智已經知道,這一切其實並不好玩,但,你內心有股無形的力量催促著你,讓你墮落

貪嗔痴這三樣東西,真的太可怕,太恐怖,要放下,真的太難,猶如毒品,體驗,是永無止境的黑洞

唯有持續性的精進努力好好修才行。。。。


握著拳不放是執著,僵放著手不握拳也是執著。

為了禁慾先縱慾。

和因為禁慾(積累過多的能量)引發縱慾。

是一樣的。

都是在兩個極端,兩個執著間搖擺。

不要管它是不是外道。(我主觀的認為)肯定不是正確的法門。

推薦大家看看《壇經》

六祖說得好,煩惱就是菩提。煩惱來,菩提度。

自性自度,沒有止境。煩惱無窮,菩提無盡。

不要妄想一朝大徹大悟,再無煩惱。都是傳奇而已。

另外,我們都知道要放下執著,放開執著。

但是要注意,該放下放開的不是手不是拳不是握,不是肉。

該放下放開的是執著。

執著和執著的對象(例如肉)是兩回事。

所以沖著碗里的肉使勁,還不如反省一下是誰在使勁,誰在執著,

(答案請自己尋找,找到了才是你的,不是我的。

反正肯定不會是碗里的肉。)

知乎用戶:求用心內(了義)法解釋一段《楞嚴經》經文?

...何期自 性本無動搖...

我們看到是平面,不是立體。

牆角的三條線是後加的。

由像的動搖推知鏡的不動不搖。

像一直在動搖,像的不動不搖是假相。

看不出前後的不同,我們就以為不動不搖。

只有鏡是真的不動不搖,真的靜止。

像的動搖與靜止,都是我們的執念(妄念)

不是風動,不是旗動,是……

動靜是執妄之念。同異也是,

看不出差別,我們就以為是同一個

……

如此解「搖」。

「堅」是「搖」的反面,看著似乎是靜止的,我們就以為是堅固的。

……

估計你們已經學會了,

其他的,諸如生死,來去,得失,取捨,順逆,肯否,是非,……請自己解吧

知乎用戶:《楞嚴經》第二章里有一段關於見性的我很不理解,誰幫我解釋下?

古人們客觀上在說什麼,我是沒本事知道的。我想借題發揮,談點個人的主觀觀點與體會。

唐突之處,還請見諒。

我常對我兒子說:飯要自己吃,書要自己讀。

一人吃飯,旁人會飽嗎?每個人的每個當下,見與所見,覺與所覺,怎麼會不是自己的?

為什麼佛的弟子會問出這種似乎弱智的問題。佛還要費那麼大的勁解釋。

結果似乎還沒解釋清楚。

(我主觀地認為)因為《楞嚴經》所討論的「見」「見性」「真性」,只是個例子,一個比方,或者說一個類比。其實要討論的是第一因。(第一因超越時空,包涵一切時空,所以其實也無所謂「第一」,也是個類比)。

佛學的基本原理是「緣起性空」。緣起是空間上的因果,因果是時間上的緣起。兩者是一回事。

時間與空間也是一回事,空間上的遠近也意味著時間上遠近。(年是時間單位,光年是長度單位)

所以一切問題都會歸結到「第一因」。楞嚴經也是要討論的見與所見的源頭,真正能見的所謂「真性」到底在哪裡?

為什麼不是「到底是什麼」不是「到底怎麼樣」,而是到底在哪裡呢?

這就是《楞嚴經》的高明之處。因為第一因是看不到的,見不及的,知不道的。

關於這一點,請看我的其他回答,我轉帖在下面。

「見性」在哪裡?見性周遍。容易理解。

但是這是我獨有的嗎?本來似乎是毫無疑問的。但這可是第一因,應該是無所不在的。怎麼可能被某個人獨有。就好比是上帝,上帝只有一個。怎麼可能每個人各有一個?

這問題佛能回答。我回答不了。因為對我來說,第一因到底怎麼樣是不可知的,連名字是什麼都不能隨便取的。

我曾經開玩笑說現代社會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因為他說「吾有一物」「我有一物」。

其實「物」這個字有問題。「我」「有」「一」這三個字沒問題嗎?

一般佛門常用「真性」,不提「真我」,認為那是外道的說法。

我們的自我意識從哪裡來呢?《楞嚴經》: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那就是一種憑空的想像,虛妄的想像,一種執著。

「我」是這樣,「有」「一」「物」也一樣,都是虛妄的,憑空的想像

緣起性空,哪有什麼孤立的獨立的靜止的全面的「我」,「有」,「一」,「物」呢?

有這些念頭也就罷了,念念不忘,念念不休,就太執著了。

請注意「不立文字」四字也是文字。

我們要放下的,要放開的,是執著,不是執著的對象。

不要向文字或念頭開戰,我們要對付的是我們的執著,

到底是誰在執著,是我們的思想在執著嗎?是我們的身體嗎?

我們到底是什麼?是身體嗎?是思想嗎?

更確切地說,我們到底在哪裡?我們到底該把什麼圈定為我們自己?用皮膚圈嗎?圈念頭嗎?圈「無念」這個狀態嗎?

答案請自己找,找到的才是你的,不是我的。

其實我也沒找到。我基本上放棄了。不找了。只有在怕死時,或太煩惱時,才又想起這個話題

聽說過「覓心了不可得」「與汝安心竟」這個禪門對話嗎?

知乎用戶:《楞嚴經》七處征心第一處如何理解?

我主觀地認為,這個「能明了的心靈」指的是第一因(「明了」究竟是從哪來的?)

真正的第一因,包涵一切時空,從而超越時空,

無數列可排,談不上什麼第一,第二,第三……

所以(能明了的)「心靈」「第一因」都是個比方

究竟是指什麼呢?請看我的其他回答,轉帖如下:

知乎用戶:楞嚴經里老王觀河這段,得出見精死後不滅這個結論,不能理解,求指導?

什麼是楞嚴經討論的「見精」,能覺之心,能見之眼,能知之我(例如演若達多丟失的頭臉面目)?

古人客觀上在講什麼我是沒本事知道的。我只想談一點個人的體會,觀點。

我主觀地認為,這些都是比喻,楞嚴經要討論的其實是第一因。(請看我的另一個回答,轉帖在下面)

第一因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樣,是不可知的。但我們知道它在哪裡。

西方人常說:上帝與我們同在。我們會死,上帝會死嗎?

如果會死,他還是上帝嗎?還是造物主嗎?還是第一因嗎?

知乎用戶:楞嚴經中開篇七處征心,都說心不在哪裡,那到底心在哪裡?

你有沒有看到過鏡中的自己快速地變化。我看到過。也許只是幻覺。

我見識過更神奇的幻覺。(如果電腦有病,我們看到是亂碼。為什麼我看到的幻覺很穩定有序呢?例如我見過巨大的純金色的佛像,大佛像上裝飾著小佛像……)

到底是不是幻覺,是不是一種病,並不重要。重要的這事給我的啟示。

我在鏡中看到的是自己嗎?為什麼我覺得不像呢?

仔細一想,也不奇怪。因為光的反射是需要時間的。我看到的是另一個時空的我,不是此時此地的我(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在運動中,時間不同,地點還會一樣嗎?)

那麼,我們看到是過去嗎?好比我們看到的黑夜中的明星,多少多少光年以外,就意味著多少年以前。

也不是,因為時間空間媒介……會增減扭曲信息。

我們看到的自己或星星來自過去(而不是來自現在),但是不就是過去。

我們看不到現實,在未來看到的是不是現在呢?也不是,未來來自現在,但不就是現在。

金剛經: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

未來,還未來到,是看不到的。

現在,現實也是看不到的。

過去也是看不到的。因果是無法倒置的。

那麼第一因是什麼呢?

上帝或真主為什麼自有永有?物質為什麼不滅(不生)?佛,道……為什麼永恆?

因為簡單的回答(例如「有病,該吃藥了。」)另人心安。

但是我是個怪人,狂人,瘋子,我不喜歡偷懶的哲學。

《楞嚴經》里也有個瘋子,也是照鏡子,發了瘋。他也認為鏡子里的不是自己,

那麼「我到哪裡去了?」到處狂走,要找到自己。

回到題主的問題,楞嚴經所討論的是能覺能知能見之心,不是心腦之心,更不是心腦的功能--思維意識。

也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真實的我,所謂真我。要找到第一因。

只有腦,沒有心,沒有供血,沒有能量,會有思維意識嗎?

光有心腦,沒有其他物質,其他的能量,也不行。

緣起性空,能覺的生命,與所覺的世界,都各有各的因緣,

每個因緣又各有各的因緣。

在思維念頭,心腦身體,世界宇宙,……,一切相,一切像,背後的鏡到底是什麼,是怎麼樣的,

是看不到的,見不到的,不可知的。(因果無法倒置,三心不可得,真相不可見)

美國電影《Metrix》里那種藍色或紅色的藥丸,在現實世界裡是沒有的。

得道高人們只存在於傳奇傳說中。

我認識一位高人,據他說,他在收我的一位老師做弟子前打坐入定看了他的過去未來,看了一夜。

我聽了以後,就有個疑問,他看到了全部了嗎?

假設他要看到全部,他還出得了定嗎?

假設定中是能看到全部的,為什麼要一夜呢?一夜和一瞬間對於入定這種超越時空的事有意義嗎?

如果有長短之別,不說明看到的還是有限的嗎?

好在我們的問題不是第一因到底怎麼樣,而是能覺的心,能知的我,能見的眼,在哪裡?

答案是無所不在,又無所在。楞嚴經: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關於無所不在,請看我的另一個回答

補充一下為什麼「又無所在」。因為不可指。即便假設指的不是像,是鏡,也不可指,時空在運動中,你要指一個地方,等你指時,無論是你的指還是被指都變了。物理世界是這樣。意識世界也一樣,月與指月之指不是一回事,都在變,文殊,與「文殊」一詞的內涵外延也不是一回事,同樣都在變。

知乎用戶:《楞嚴經》里有句「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怎麼理解?

有一天我跟我兒子瞎聊天。我問他「天是藍色的嗎?」「假設來了個外星人,例如超人,他的眼睛是紫外線眼或紅外線眼,對他來說,天是藍色的嗎?」。天是無所謂顏色的。沒有生命之眼,宇宙再大,再漂亮,也是毫無意義的浪費。我們該懷疑的是宇宙的意義,不是人生的意義。

(扯遠了,抱歉。)

我們常常過於關注客觀事實,客觀真相,忘了我們自己。(我也一樣,雖然我時常提醒自己)

回過頭來說一說「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

古人客觀上在說什麼,我是沒本事知道的。我只能說點我的主觀體會。

我們見到的覺到的知到的,都是所見所覺所知。能見能覺能知,我們是見不到的。

能見(比如眼)是因,所見(比如藍天)是果,(只是個比方,真正能見的不是眼,眼也是所見)

我們只能見到果,是無法顛倒因果,去看見時間的起點的。

(信息的傳遞需要時間,空間,媒介,必然增減扭曲信息)

得道高人,在我看來,只存在於傳奇傳說之中。即便有,也不可能真的「遍知全知」,只是他們自以為自己全知道了而已。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老是潑冷水也不好,說點好消息。

好消息是,雖然我們見不到能見的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樣,但是我們能知道它在哪裡。

它無所不在。好比水對於魚,空氣對於人。人要知道有空氣,只要憋住氣就可以了。魚沒有手,堵不住腮,所以不知道有水(打個比方而已,請莫較真)。除非它可以躍出水面。而我們沒有什麼「水面」讓我們突破,所以我們不知道有「道」或「自性」。

那麼能見的是「道」嗎?還是「自性」?

早期的六祖大概會回答是「自性」,是「摩訶」,是「空」,……

晚期的慧能就不同了。

《壇經》: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我曾經開過玩笑,現代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

還好他沒說吾有一帝,或吾有一主……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蘇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有一個從小灌輸給我們的故事,叫做盲人摸象。

為什麼只能有一頭大象,只能叫大象,這頭大象為什麼不會動,不會變化

萬一這就是頭變化無端,荒誕離奇的,喜歡給聰明人,給大智慧人,給得道高人們開玩笑的大象呢?

真的不可能嗎?


二種「第一因」

《楞嚴經》第一卷 第十三章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

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

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

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這裡提到了「二種根本」,也就是二種「第一因」。

一般來說,我們(包括我在內)總是有一種執念,第一因只能有一個。

所以各教各宗各派各黨……才要拼個你死我活。

這個本質上是不是名詞之爭?我也不知道。

承認無知,才是真正科學的態度。

以為已有的經典或理論或經驗已經能解釋一切的都是宗教,無論其是否有宗教之名。

(打住,又扯遠了)

回到二「種」,不是二「個」。

也就是說,這二個第一因,二個根本,種類不同,是分別在不同領域的各自的第一因,各自的根本。

其一,「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好比鏡子,或影像背後的屏幕。但是這面「鏡子」「屏幕」太大了

,大到無限(至少它的妙用是無限的),所以才無所不在(又不能在任何一處指定它)。不僅是物理世

界的無所不在。哪怕你睡熟了,連夢都不做,或者冥想入定,看似超越了時空,也不可能脫離它的魔爪

。因為它是能覺能知能見,是一切所覺所知所見(包括無所覺無所知無所見)之因。

因為因果無法倒置,所以我們只能知道果是什麼,「影像」是怎麼樣的。無法知道這「鏡子」「屏幕」

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樣,用什麼做的,是什麼結構……

過去,我喜歡用大海為喻,暗含著(暗到我自己都沒意識到)把第一因等同於所有因緣的集合。

這就是想用「不知未知無知」的無限大,知這個過程的無涯,來解釋為什麼我們到底還是不知「道」為

何物。

現在我覺得這個解釋不好,不如「因果不能倒置」這個解釋。

為什麼不好呢?

因為以前的這個解釋肯定了積累,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肯定了有為法,學無止境,實修實證實得無止境,參悟無止境(悟不是追求來的,不需要參,或者說不

需要苦參,差不多就行了。莫求神聖,莫求完美,莫求極致),

肯定了追求生命的長度,追求不死,追求永恆

這些都是基於一個假設,那就是有一頭(有且只有一頭)固定不動的不會變化的大象,在等著我們慢慢

摸。

有一個(有且只有一個)固定不動的不會變化的真相或真理,在等著我們慢慢接近。

當然,我也不能說肯定沒有。

我也不能因為自己沒錢沒能力,就否定別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反正對我這個懶人來說,因果不能倒置這個借口很好。我也不用努力了。

慢慢地隨便地看好一本書《楞嚴經》,也許就夠了。

(又扯遠了,下次再來寫另一種第一因,另一種根本)

繼續寫(我打算改變寫作風格,寫得啰嗦點,盡量避免誤解)二種「根本」,二種「第一因」。

前面的(上面的寫的)的「第一因」,所謂根本(好比樹木的根,萬事萬物從哪裡生長出來?)其實是

個包涵一切時空,從而超越一切時空的概念。

既然沒有被包涵在時空內(反過來包涵時空),那麼就無從排列,哪裡來的「第一」「第二」「第三」

呢?

就像古人解釋「先天」時說:既然先於天時,又哪裡來的先與後呢?

以前為了說明什麼是先天,什麼是後天,我打了個比方。

好比一部電影(的膠捲),一格格放映,就是後天。

拆開來,一眼看到全部的膠片,就是先天。

(假設你真有這個本事,那麼就等同於還沒看開頭就已經知道結尾了,

徹底劇透,這部電影的意義何在?你真的要修鍊這種本事嗎?)

現在我覺得這個膠片之喻與上文提到的大海之喻一樣,是有問題的。

昨天我只覺得問題只在於武斷地把因緣的集合(集體整體全體)等同於第一因。

今天才發現其實是從根本上搞「錯亂」了。更確切地說,是正好顛倒了。

正所謂今是而昨非。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顛覆。

「顛覆」或「顛倒」在哪裡呢?

最好是先賣個關子,讓你們自己搞明白。

我寫的是我的。你們自己想明白,自己悟到的,才是你們自己的。

我究竟客觀上要說什麼,在說什麼,是很難(準確)傳達的。

曾經有人抱怨我「偷換概念」。

相信我,我肯定不是故意的。

學過英語的人大多有體會,看美劇要比背單詞的效果好。

同樣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涵義完全不同。

隨時隨地隨人都在變。

還曾有人指責我為什麼不查字典,不按字典的定義說話寫作。

(很抱歉,我本是個馬虎的人,實在不適合做什麼「善知識」,或什麼什麼「師」。請莫錯愛)

字典是死的,語言是活的。

我寫的文字是死的,你們自己是活的。

六祖說得好:不是慧能度,各個自性自度。

(待續,我會慢慢寫,先給些提示。)

過去我一直以為佛學的基本原理是「緣起性空」。   最近才發現搞顛倒了,念反了。應該是「空性起緣」才對。   這裡的「空」不是無,不是沒有。   不是「緣起性無」。不是「因為眾緣所起,所以沒有自性」。   這裡的「空」,是空白之空,空口袋之空,虛空之空。   《壇經》: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所謂「虛空」就是古文的「宇宙空間」。   古代沒有宇宙大爆炸起源說,他們認為宇宙空間是沒有邊界(無有邊畔)的,   所謂「摩訶」是無限大的意思。重點在於「無限無量」,不在於「大」。   所以慧能才說「心量廣大」,又說「亦無方圓大小」,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信心銘》: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大到無限大,或小到無限小,就無所謂大小了,達成了某種「圓滿」。   因為一定要有比較,才有所謂大小。   我們可以做兩個思想實驗。   假設你所在房間的牆壁就是宇宙的邊界邊畔邊表。   如果這個房間和房間中的一切及你自身,一起同比脹大或縮小,你會發覺發現這種脹大或縮小嗎?   我認為是無法發現的,因為你用來測量的工具或儀器也一起同比脹大或縮小了。   再假設(其實不是假設)你眼前看到的是個平面。這個顯示屏與你眼睛的距離大約為0。   就好比人人自帶一個一樣的平面電視。   你會因為有的在放映《星際穿越》就認為這台電視比較大嗎?放《昆蟲總動員》的就小?   放農教片的就比較賤?放宮斗片的就貴?放《平凡的……》就真的平凡?放《蜀山》之類的就比較神聖?   之所以能「妄絕境界」,就因為實無差別。

  《楞嚴經》第一卷 第十三章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   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   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   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識精元明」「本明」都是指「空性」「自性」。   是佛家認可的先天第一因。   先天,既然先於天時,又哪來的先與後呢?   第一因,一切未生,包括時空,又超越時空,無從排列,哪來的第一第二第三……   都是假名。   晚期的慧能對「自性」一說有所修正。  知乎用戶:《楞嚴經》里有句「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怎麼理解?   有一天我跟我兒子瞎聊天。我問他「天是藍色的嗎?」「假設來了個外星人,例如超人,他的眼睛是紫外線眼或紅外線眼,對他來說,天是藍色的嗎?」。天是無所謂顏色的。沒有生命之眼,宇宙再大,再漂亮,也是毫無意義的浪費。我們該懷疑的是宇宙的意義,不是人生的意義。   (扯遠了,抱歉。)   我們常常過於關注客觀事實,客觀真相,忘了我們自己。(我也一樣,雖然我時常提醒自己)   回過頭來說一說「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   古人客觀上在說什麼,我是沒本事知道的。我只能說點我的主觀體會。   我們見到的覺到的知到的,都是所見所覺所知。能見能覺能知,我們是見不到的。   能見(比如眼)是因,所見(比如藍天)是果,(只是個比方,真正能見的不是眼,眼也是所見)   我們只能見到果,是無法顛倒因果,去看見時間的起點的。   (信息的傳遞需要時間,空間,媒介,必然增減扭曲信息)   得道高人,在我看來,只存在於傳奇傳說之中。即便有,也不可能真的「遍知全知」,只是他們自以為自己全知道了而已。   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老是潑冷水也不好,說點好消息。   好消息是,雖然我們見不到能見的到底是什麼,到底怎麼樣,但是我們能知道它在哪裡。   它無所不在。好比水對於魚,空氣對於人。人要知道有空氣,只要憋住氣就可以了。魚沒有手,堵不住腮,所以不知道有水(打個比方而已,請莫較真)。除非它可以躍出水面。而我們沒有什麼「水面」讓我們突破,所以我們不知道有「道」或「自性」。   那麼能見的是「道」嗎?還是「自性」?   早期的六祖大概會回答是「自性」,是「摩訶」,是「空」,……   晚期的慧能就不同了。   《壇經》: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我曾經開過玩笑,現代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   還好他沒說吾有一帝,或吾有一主……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蘇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有一個從小灌輸給我們的故事,叫做盲人摸象。   為什麼只能有一頭大象,只能叫大象,這頭大象為什麼不會動,不會變化   萬一這就是頭變化無端,荒誕離奇的,喜歡給聰明人,給大智慧人,給得道高人們開玩笑的大象呢?   真的不可能嗎?  我曾經開玩笑說現代社會拜物教盛行,始作俑者是慧能,因為他說「吾有一物」「我有一物」。   其實「物」這個字有問題。「我」「有」「一」這三個字沒問題嗎?   一般佛門常用「真性」,不提「真我」,認為那是外道的說法。   我們的自我意識從哪裡來呢?《楞嚴經》: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那就是一種憑空的想像,虛妄的想像,一種執著。   「我」是這樣,「有」「一」「物」也一樣,都是虛妄的,憑空的想像   緣起性空,哪有什麼孤立的獨立的靜止的全面的「我」,「有」,「一」,「物」呢?   有這些念頭也就罷了,念念不忘,念念不休,就太執著了。   請注意「不立文字」四字也是文字。   我們要放下的,要放開的,是執著,不是執著的對象。   不要向文字或念頭開戰,我們要對付的是我們的執著,   到底是誰在執著,是我們的思想在執著嗎?是我們的身體嗎?   我們到底是什麼?是身體嗎?是思想嗎?   更確切地說,我們到底在哪裡?我們到底該把什麼圈定為我們自己?用皮膚圈嗎?圈念頭嗎?圈「無念」這個狀態嗎?   答案請自己找,找到的才是你的,不是我的。   其實我也沒找到。我基本上放棄了。不找了。只有在怕死時,或太煩惱時,才又想起這個話題   聽說過「覓心了不可得」「與汝安心竟」這個禪門對話嗎? 所謂「識精元明能生諸緣」就是「空性起緣」。 我們比較能接受「緣起性空」,緣起性無,「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太能接受「空性起緣」,「識精元明能生諸緣」,「佛性常清靜,何處惹塵埃」   例如有人這麼解釋「緣起性空」   如果你看到一座森林,你必須知道這是假象,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單數形   式的東西,所謂一座森林,其實是由無數樹木構成的集合體。 那麼,一棵   樹總該是單個的東西吧? 當然不是,它是樹葉、樹枝和樹榦的集合體。   集合形式永遠在變,這一刻的森林一定和下一刻的森林不同。   這符合我們的思維習慣。   因為我們都是玩積木搭房子長大。   更符合我們的日常生活。   因為如果不聚焦在我們眼前或手中的事物,不用所謂的「攀緣心」,我們怎麼生活?   為了一棵樹,一根樹枝……,遺忘整個森林,似乎是我們的宿命。   「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為了一棵樹,一根樹枝……,遺忘遺漏整個森林,似乎是我們的宿命。   「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所謂「漏盡通」的「漏」一般解釋為「煩惱」。   為什麼掛一漏萬的漏會導致煩惱呢? 懶得寫了。   自解其奧的過程比問題的答案更重要。 「我」可以有很多定義。   肉身我,思維我,「不念的我」(以念與念之間的空白為我),……都來自「攀緣心」,是一種執著,一種聚焦(焦慮),一種概括(概念),屬於在心鏡的像上畫圈的行為,來自第一個在岩洞上畫圈試圖以此定住獵物的人,他可能是受水聚在一起自然形成的圓圈的啟發。   共同的特點是有限   自性,空性(如同虛空,如同宇宙空間),法身(以一切法,一切事物為己身),大我,真我,真正的自己……,都來自想像,來自對無限的想像。來自光線的無限延伸。   牆角三條線的無限延伸讓我們想像有個無限大的宇宙   看得清變動就是光明,看不清變動就是黑暗。(不知道,想像不出黑暗裡有什麼給我們帶來恐懼。)   像動鏡不動,像變鏡不變,讓我們想像鏡的永恆。   不聚焦於眼前、手中,我們就無法生活。「攀緣」執著是我們的宿命   累了,總要閉眼放手,休息,睡不著,就會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思索「我」從哪裡來,第一因是什麼?妄想也是我們的宿命。   為什麼是「虛妄」的想像?因為無法證實,只能從果推想因,無法直接顛倒因果見到「第一因」。個體怎麼實現無限,怎麼得到無限?都是妄想。   知道「不可知」,就該放下妄想。不肯放下,就是「法執」「法我執」。   有位哲學家說,因果關係是最大的迷信。如果真的如此,那麼一切都是巧合。都是老天爺的安排。無論是誰的安排,無論是怎麼安排的。   你眼前的一切,所謂的當下,動中有不動,變中有不變,是可以記憶的,記錄的,這就說明都是註定的,都是宿命。   各人各有各的哲學信念信仰,妄想或不妄想,執著或不執著,努力或不努力,都是命。   人有人的命,魚有魚的命,鳥有鳥的命。因為身體不同。   物質皆執,能量皆想。兩者結合,陰陽動態平衡的是生命。 物質,肉,腦,理智,概念(「執著「)屬陰   能量,血,心,感情,想像(「妄想」)屬陽   過陰,帶來煩惱痛苦   過陽,容易發狂入魔   過陰時,一緊一松,一陰一陽,   過陽時,一放一收,一陽一陰,   陰陽動態平衡,苦樂動態平衡   平衡就是完美,莫求極致 風金火水,四大皆空性之妙用

《楞嚴經》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 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 彼金寶者明覺立堅, 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何期自 性本無動搖...   我們看到是平面,不是立體。   牆角的三條線是後加的。   由像的動搖推知鏡的不動不搖。   像一直在動搖,像的不動不搖是假相。   看不出前後的不同,我們就以為不動不搖。   只有鏡是真的不動不搖,真的靜止。   像的動搖與靜止,都是我們的執念(妄念)   不是風動,不是旗動,是……   動靜是執妄之念。同異也是,   看不出差別,我們就以為是同一個   ……   如此解「搖」。   「堅」是「搖」的反面,看著似乎是靜止的,我們就以為是堅固的。   ……   估計你們已經學會了,   其他的,諸如生死,來去,得失,取捨,順逆,肯否,是非,……請自己解吧  「...何期自 性本無動搖...」「不是風動,不是旗動,是……」出自《壇經》   《楞嚴經》堅覺寶成,搖明風出, 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 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金輪表像之「堅」。   風輪表像之「搖」。   那麼為什麼火輪表像之「變」呢?   水輪表像之「含」又是怎麼回事?   「風」之「搖」,「金」之「堅」是明顯的   (古人迷信金身不壞,不知純金是柔軟的)   「火」的變化,「光」的變化並不明顯。   「火光為變化性」是指什麼?   如果是指把火光視為物體,看到物體的移動晃動,那不是和「風」之「搖」重複了嗎? 為什麼我們喜歡光明,不喜歡黑暗?   為什麼光明意味著希望,黑暗意味著恐懼? 懶得寫了。   。。。。。。。。。。。   物質皆執,能量皆想。兩者結合,陰陽動態平衡的是生命。 物質,肉,腦,理智,概念(「執著「)屬陰   能量,血,心,感情,想像(「妄想」)屬陽   過陰,帶來煩惱痛苦   過陽,容易發狂入魔   過陰時,一緊一松,一陰一陽,   過陽時,一放一收,一陽一陰,   陰陽動態平衡,苦樂動態平衡   平衡就是完美,莫求極致  「我」可以有很多定義。   肉身我,思維我,「不念的我」(以念與念之間的空白為我),……都來自「攀緣心」,是一種執著,一種聚焦(焦慮),一種概括(概念),屬於在心鏡的像上畫圈的行為,來自第一個在岩洞上畫圈試圖以此定住獵物的人,他可能是受水聚在一起自然形成的圓圈的啟發。   共同的特點是有限   自性,空性(如同虛空,如同宇宙空間),法身(以一切法,一切事物為己身),大我,真我,真正的自己……,都來自想像,來自對無限的想像。來自光線的無限延伸。   牆角三條線的無限延伸讓我們想像有個無限大的宇宙   看得清變動就是光明,看不清變動就是黑暗。(不知道,想像不出黑暗裡有什麼給我們帶來恐懼。)   像動鏡不動,像變鏡不變,讓我們想像鏡的永恆。   不聚焦於眼前、手中,我們就無法生活。「攀緣」執著是我們的宿命   累了,總要閉眼放手,休息,睡不著,就會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思索「我」從哪裡來,第一因是什麼?妄想也是我們的宿命。   為什麼是「虛妄」的想像?因為無法證實,只能從果推想因,無法直接顛倒因果見到「第一因」。個體怎麼實現無限,怎麼得到無限?都是妄想。   知道「不可知」,就該放下妄想。不肯放下,就是「法執」「法我執」。   有位哲學家說,因果關係是最大的迷信。如果真的如此,那麼一切都是巧合。都是老天爺的安排。無論是誰的安排,無論是怎麼安排的。   你眼前的一切,所謂的當下,動中有不動,變中有不變,是可以記憶的,記錄的,這就說明都是註定的,都是宿命。   各人各有各的哲學信念信仰,妄想或不妄想,執著或不執著,努力或不努力,都是命。   人有人的命,魚有魚的命,鳥有鳥的命。因為身體不同。   物質皆執,能量皆想。兩者結合,陰陽動態平衡的是生命。 物質,肉,腦,理智,概念(「執著「)屬陰   能量,血,心,感情,想像(「妄想」)屬陽   過陰,帶來煩惱痛苦   過陽,容易發狂入魔   過陰時,一緊一松,一陰一陽,   過陽時,一放一收,一陽一陰,   陰陽動態平衡,苦樂動態平衡   平衡就是完美,莫求極致

知乎用戶: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或世界都有什麼? 最近的感想:作為一個比較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現代人,我比較難想像一個無限大的無量壽的永恆的空性。

我比較能想像的是無限多的宇宙

為什麼要想像「無限」?請看我即將發表的文章《空性起緣》

---------------------------------------

謝邀。世界是由每個生命每個當下的覺構成的。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我根據我自己遇到的怪事,設想、想像存在著無數的世界,時空,宇宙,遠遠不止三千個大千,

(有的唯物,有的唯心,有的二元,有的甚至是荒誕的)

它們並不平行,而是交織在一起的。

我們以為自己一直處在同一個世界,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差別太小,

但是好比一個定格可以用24幀組成,我們能因為它們看上去一樣,而說它們是同一幀嗎?

所以,也許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穿越中,只是自己不覺得而已。

以我看(同樣是主觀的),沒人知道客觀真相或先天真理。

一切知,都是主觀的,後天的。

  各家各派都以為自己掌握了客觀真理,先天真實

  在我看來,不過是各有各的想像而已。

(客觀真理,先天真實是不可知的。一切知都是主觀的後天的)

  想像,就是願望,

  當願望特彆強烈時,就成了信仰

  而願原是第一因。(有兩種「第一因」。即楞嚴經說的「兩種根本」,一種是不可知的真正的第一因,嚴格地說來無名無字,不能稱為第一因。另一種就是我們的想像,尤其是我們對第一因的想像,信念,信仰……)因此各家各派的想像都會得到各自的各種程度的「證實」

  於是反過來堅定了其信仰。

  每一派都各有各的固執的信徒。

  外人看來似乎不可理喻,那是因為你不知道他們是有他們自己的「實證」的

  而你沒有他們的想像,他們的願,因而「無福」得知這些所謂的「境界」,

  在他們看來,你是很無知的,甚至很可憐的

  甚至於,連精神病患者也是如此。

  他們擁有的想像及其「實證」更獨特,往往只屬於他們自己

  因此才被人視為「瘋子」。其實他們是各有各的理由的。

  並不缺乏理性,只是缺乏「同道」(共同想像者)而已

 現在看來,易經是基於1=0的古代東方科學,現代西方科學是基於1=1的哲學。   兩種科學,同樣是基於現有的已有的(已知的)證據與現象,按各自的哲學,各自的邏輯,來推測未知,推測知背後的不知,更重要的是推測這些知或已知是從哪裡來的。   推測得出的結論都是猜想,還需要小心的實踐。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如履薄冰,摸著石頭過河,在假設自己的方向(哲學,邏輯,信念)肯定是對的,假設彼岸就在對面。   我現在認為很可能各家各派各宗各教,都在精衛填海,而不是愚公移山,   瞎子摸象在假設只有一頭(只有一個名字,不會動,不會變化的)大象   其實未必。   信願(基於信念的願望,想法)是因,這個摸,移,填的過程及路上的風景就是彼岸,就是正果。   --------------------------------------------------   知乎用戶: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1=1與1=0的區別。   所謂1=1,就是一個蘋果=另一個蘋果,所以都叫蘋果。   1=0比較難解釋,套用金剛經的句式,蘋果,非蘋果,所以蘋果。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看看《楞嚴經》   (我估計楞嚴不是從印度傳來的,是中國人在唐朝寫的)

  簡單地說,可以這樣理解   果不是由積木搭成的城堡,是從種子來的。   第一因是什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不可知,因果無法倒置。   又可知,把所有的積木都找到就行了。   1+1=2,是愚公移山呢?還是精衛填海呢?不知道   1=0,堅信蘋果是從非蘋果而來的,堅信人天本一,堅信五蘊本空(1=0),堅信上帝與我們同在,堅信萬物非主唯有真主,……   ……

  -------------------------------------------------   (下面是以前的回答)   易經不是科學,但可能比科學更接近真理。   現在連我還是蒙童的兒子都會說:"這不科學"   言下之意,不科學就意味著不可能或不正確   好似,科學是等同與真理的。   其實不然   只有可證否的才是科學   所謂可證否,就是可以被檢驗,可以被推翻   在筆者看來,所有科學理論都註定要被推翻   因為它們是建立在1=1這個邏輯基礎之上的   人的理性必然要簡化現實,(不然的話,是無法思考的)   然而現實是真的可以簡化的嗎?   比如1=1,看起來很對,是基本的   但是我們能找到兩片相同的樹葉嗎?   1個蘋果+1個蘋果真的等於兩個蘋果嗎?   所謂相信科學,這個口號是說不通的   科學的精神就是懷疑   沒有懷疑,就沒有科學   「相信科學」的潛台詞是相信專家,相信權威,相信標準答案,……   這恰恰是反科學的   如果一定要讓筆者選擇的話,   筆者更願意相信1=0的邏輯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極陽生,陽極陰生,   物極必反,過猶不及,苦盡甘來,樂極生悲……   實際,筆者任何理論都不會選擇相信   迷信經典和迷信權威一樣,會扼殺可能性,扼殺夢想   使人失去生活的目標,(常問: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   人雖未死,心先死了,直如行屍走肉一般


這種說法不是佛教的說法。按照這種說法,每個歷史上權利極大並喜歡奢侈享受的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他們體驗的夠多了,他們放下了嗎?他們沒有貪嗔痴了嗎?他們脫離輪迴了嗎?相反,他們因為因為貪嗔痴生起,並跟著貪嗔痴去造作(被美其名曰體驗),比如因為貪而山珍海味,因為嗔而動怒隨意殺人,福報耗盡,福報被折騰的差不多了,罪業也造夠了,死後不去地獄去哪裡?

對治貪嗔痴和各種習氣的唯一辦法,是證人無我,法無我,空性是對治煩惱習氣的唯一武器。這也佛教之外的所有外道不能認識到的內容,也是佛教區別於外道之所在。

執著於吃肉,這是習氣,跟著習氣走天天吃肉,就算有一天吃膩了,不想吃了,不想吃也是執著,也是習氣。而且佛教認為,證了人無我就能消煩惱障,證了法無我才能真正有力量對治習氣障,不是那麼容易的。


推薦閱讀:

惠能: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圖)—道德真源
佛學基礎丨聲聞行果 —— 三十七道品
《地藏經》背後的秘密!(校對版)
佛法能改變命運,一點都不迷信!(轉載)
藥師七佛所發大願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貪嗔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