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青春期的孩子哪一種更令父母不省心?

第一種:學習成績很差,天天被老師叫家長;生活中經常和父母對著干;偶爾還會和別人打個架。但是有自己的愛好,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還有一兩個真心朋友。

第二種:學習成績一般;基本上很聽父母的話,偶爾會和父母吵個架;沒有任何不良嗜好。但是沒有什麼興趣愛好,也沒有什麼朋友。


第一種只是與父母不和,但有自己穩定的內在,在父母和學校這種小世界裡生存的不是太好,但去了外面世界,發展空間很大,是一個有生命力的孩子。第二種,生命是空虛的,沒有內在動力,抑鬱,現在不爆發而已,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毀滅,不是自己就是別人,要麼來一次遲到的的叛逆,30歲,40歲,80歲都有可能。婚姻,家庭,工作都會成為導火索,而正真的行為模式在童年就定型了,同樣是犯錯,第一種孩子可能覺得沒什麼,再來一次就好,第二種孩子開始自我攻擊,自我否定,或者充滿抱怨,指責,破罐破摔,很難振作


因為家庭不同,成長的經歷不同。每個人理解和想法不同,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展現。


我怎麼覺得都不怎麼省心呢,倆人都是又要操心學習又要操心社交


感謝你的邀請。

有句佛語「惡人轉念便是佛,善人預果修千年!」

不是因為佛陀不公,而是因為經歷過。

惡人經歷過世間險惡,看破其中道理。所以只要放下,便可一顆良善照世間。

同理,有理想,且可付出努力。這種孩子,即便父母管不了,他也有自己的目標。只是理解父母的方式走了分歧。

而第二種,唉!不說平淡無奇,但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與自暴自棄無異!

希望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種好好引導比第二種有發展前途。


實話實說,孩子怎麼樣無所謂,主要看父母。

父母心大,你就是上天入地,他們依然淡然處之。

父母多慮,你就是天天掛他褲腰帶上,依然擔心繩子緊了鬆了。


其實跟孩子無關。

都是家長自己的心理作用。


謝邀

怎麼說呢,就現階段而言,更不省心的肯定是第一種。

提取一下第一種孩子的關鍵詞:首先第一個關鍵詞,學習不好。現在的家長關注成績的程度令人髮指,成績不好,天天恨得牙痒痒。

第二個關鍵詞:有自己的愛好,有愛好是好事,但是學習不好+有愛好就在很多時候別有一番意味,所謂「不務正業」。

第三:有一兩個朋友,交的是什麼樣的朋友?會不會帶壞我家孩子?是不是混社會的?……凡是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擔憂,又談何省心呢?

接著看第二種孩子,同樣提取關鍵詞:

第一,學習一般,一般這個詞很有意思,在我們這邊稱之「中等生」的存在,可謂是班級的小透明,沒有優等生那種光環,令家長老師格外關注,也沒有相對差的學生有那麼多問題,就很難被關注吧,論「省心與否」,那必然是省心。

第二,沒有興趣愛好,興趣愛好是培養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興趣愛好,那麼他的家庭對此到底是否關注,必須打一個問號,不關注,自然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省心」。

第三,沒有朋友,呃,其實我覺得不太現實吧,畢竟沒有誰能完全沒有朋友。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了,我也想問到底會有多少家長關心有沒有這種問題呢?也許關注更多的,是基於有朋友的情況下,然後追問交了什麼樣的朋友吧。

回歸問題,兩者哪個更讓家長省心,前者,所有特質幾乎都落在了家長最敏感的關注點上面,後者卻出現在了很大一部分家長的盲區。從是否被關注的層面上看,前者無疑完勝後者,相對應的「省心」顯然也是前者更讓家長不省心。

當然,從孩子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前者顯然比後者更有潛力,但是如何正確引導前者走上正軌,如何處理好家庭關係,如何做到最基本的提高成績,都是需要費心費力的,而後者特質的影響大都會在很久之後才會顯現出來,更別說在青春期過去之後可能產生的種種變數,比如開始有了自己熱愛的東西,開始有了一群朋友,都是可能性及其高的,吳下阿蒙不可能一直是吳下阿蒙,士別三日都應當刮目相看,更別說創造性及其強大的青少年。

最後,提一下,現實不可能把兩個選項擺在家長面前讓家長分析,家長有的時候也不能看到具備這些特質的這些學生的這些特質,這對家長素質有十分過硬的要求,至於現在這一屆青春期的家長,可能不能保證能達到這麼高的要求吧。


青春期常見的兩種不良表現,一種是成癮,一種是叛逆。這兩種表現均是由於童年時期不好的教育導致的。因此,童年教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如果是我,沒有省不省心一說,我只會更擔心第二種孩子。

因為第一種類型的孩子,有著自己鮮明的性格,教育教育嚴加看管就可以,而且有自己的真朋友,代表是可以溝通的,能溝通他能聽就很好了。

而第二種孩子,不是只有溝通就能解決的,甚至有時候你要自己揣摩他心裡想的什麼,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他自己憋著阿,憋出問題怎麼辦,一個不留神的事。甚至有時候還要討好他,逗他開心。我說我身邊的兩個孩子:

1.我老公哥哥家的孩子。嫂子管的特別嚴,放假了就是各種補習班,話不多,最開心的事是去爺爺家,因為爺爺護著他,他可以有自己的時間放鬆。而且他和同齡的姐姐(老公姐姐的孩子)不一樣,老公姐姐的孩子,別看是女孩子,活潑的很,學習也不上心,可她就是比上補習班的弟弟強,加上嫂子是那種潑辣的性格,少不了比較說叨。

就連一個想要了很久的籃球都是我給買的,老公和我都不贊成這種教育方式,孩子就得有當下階段的天性,不能壓抑他,打著為他好的旗號扭曲他原本的性格。這孩子性格特別內向,只有兩種結果,要麼一輩子要有人在後面趕著,各方面平庸,要麼在他開始獨立的時候,比如大學的時候,性格大變,讓父母措手不及,因為他壓抑很久了,極度渴望自己心中的生活方式。

2.我老公合伙人的孩子,六七歲了吧,我沒見,聽我老公描述的:叫他他聽見了也不會搭理你,玩自己的,讓他喊個人也不喊(讓人覺得沒禮貌,但其實不是),你過去和他玩或說話,他會看你一眼,沒有表情也不說話,低下頭再玩自己的。學校的老師說他不跟同學玩,反正也遲鈍。我覺得大概率是自閉症,小時候缺少關心陪伴,大點了父母又強勢,照顧他的爺爺奶奶也不是那種偏愛他的,自己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造成了偏差。

這種孩子是最讓人頭疼的,我也有查過自閉症的資料,治癒可能性很小很小,只能改善。

我還沒有自己的孩子,但希望自己未來是合格的母親,金錢和孩子,孩子是更重要的。世界上沒有同樣的兩片樹葉,有些人就是不是學習的料,健康快樂三觀正就很棒了,未來的路是他自己走的,我們能做的是做他回頭就能看到的避風港。


短期來看,第一種不省心。第二種孩子至少不惹麻煩,聽話啊,免去了天天被請家長,為倒數的成績犯愁和孩子不斷吵架這些麻煩。至於沒有愛好沒有朋友這些問題,又有多少家長能真正的關心到操心到這方面呢?可能只是以為孩子有點內向吧。但是長期看的話,第一種孩子確實更有發展前途,因為人格更加完善?(這個說法也許有點不妥,就表達這麼個意思。)。


覺得我身邊99%的一般孩子都是第二種


推薦閱讀: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我都犯了那些錯?
你和青春期孩子之間,隔著3個誤會
男孩的青春期,家長該做點什麼?
青春期如何度過?
青春期不長青春痘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TAG:青春期 | 父母 | 青春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