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如何知道自己給定期限內一定可以完成一項研究?

比如說愛迪生改進燈泡試驗了1600種材料,他在開始試驗之前怎麼知道自己需要試驗這麼多呢?


申請個科研經費

(申請完如果你還不知道,那你就是騙經費啦

-- 更新 --

@Triviality 問:教授們在做一個題目之前怎麼知道那東西「有搞頭」,能在3-5年內搞掉?萬一爛尾了...豈不是沒法給基金委交代?

-- 這個真的是很麻煩的事情。我申請內地基金經驗不多,談談香港的情況。

香港的 RGC(相當於基金委)要求我們的基金申請寫明有哪幾個科學目標。之後要交進展報告和結題報告,其中要量化地報告,這些目標都完成了百分之多少。一般要求結題的時候,這些科學目標都要百分之百完成。這裡,完成百分之多少,只要我們有依據,一般 RGC 也不為難我們。但是最後一些可寫可不寫的破文章,有的時候為了給 RGC 交差,還是寫出來了。這個還是有點煩的。不過,我理解我做理論研究,是和做工程兩個極端。做工程的話,這些管理還是必要的。畢竟,做應用研究和工程相關的還是大頭。

其實,我遇到的最奇葩的情況是,基金申請裡面寫了的科學目標,基金還沒發下來我就做完了。然後寫進展報告的時候,他們告訴我,我做的這個不是基金支持下做的,不能寫(活該)。。。然後我就不知道再怎麼交差了 ~


Deadline決定生產力

對於大多數科研工作者來說,你一周後、一月後、一年後、10年後要結果的話......都會有結果,只不過這個結果的質量怎麼樣就很難說了。


謝邀。至少我不行,我就是個心裡沒半點b數的廢物...

比如我三月份發了這樣一個想法,結果那篇文章九月份才投出去...今年發兩篇的flag倒了,但是明年的kpi相對容易完成了 sigh(

也不是我懶或者拖延症,疫情期間我反而是all in進去的。三月份我確實出了結果,但result之後更重要的是discussion。我們組是以理論研究為主(軌道力學、非線性振動、結構動力學等),很多常用的式子推熟練了之後,反而不是什麼難點了,比如限制性三體問題和平動點理論啊、線性控制系統和相空間啊、彈性力學板殼理論啊,很多人覺得推這些式子難,但其實工程學科推式子很多都有流程,走多了見多了就上道了。

這點和1600次鎢絲燈泡實驗不一樣,在一些現代工程創新方法出現之前,試錯是發明創造的最基礎也是最常見的方法。這種重複實驗的過程完全是不可控的,沒有太多的規律可循(這個說法也不準確。

但我的課題難就難在解釋結果上面了,出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另一種方法去解讀這種現象。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這有點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你既可以從粒子的角度去解釋,也可以從波的角度去解釋。那個課題里大多數人都是從「粒子」的角度去解釋了,我們選擇了「波」。(我們研究的確實也是太陽光子打在結構上的問題hhh,但此「波粒」,非彼「波粒」)

總之,用了一種新的角度,一套新的理論去解釋三月份發生的現象了,期間發生了很多次的推翻和再重來 sigh(。好在是有收穫的,原本定的是投二區,後來結果挺漂亮理論也比較新就投一區了。所以,我是判斷不出來的,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能做出來點啥...


有機合成的還好一點。

搞一個不那麼新的東西,反應線路畫出來,每一步查到一兩篇文獻,一般的看看反應條件和時間,不用過柱的情況下分離時間兩倍於反應時間,過柱再單獨多加12小時。最後得到的總時間,是用於通路線的工作時間,拿到所有的中間體,和最後產品上百毫克,質譜核磁齊全。

如果老闆說不夠用,要放量到10克,那麼就要把以上的時間乘2.2~2.5,研究生按照一天工作12小時,一周6天看看有幾周,把ddl報給老闆;工作社畜按照一天9小時,一周5.5天看看要幾周,報給組長或者技術總監。

當然也免不了出點小意外要偶爾加班。但是相對輕鬆一點。


其實定量「完成一項研究」的標準通常是幾篇文章,有時還會有培養幾個學生。

對於探究某某方面的機理,發現某某的規律,都是些定性的詞,不會影響成果的驗收。

關於文章,很多時候立項是只說是SCI,核心期刊或EI或專利,並不會具體到期刊,比如CNS, PNAS等頂刊。比如有的項目會寫,「在某某,某某等SCI期刊發表SCI論文3-4」,注意其中的「等」字,也就是說只要是SCI就可以。

另外,只要發表的論文中掛了這個項目就可以,不用項目參與者非要是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考慮到以上兩個方面,對於大多數科研工作者來說這些並不難。

以前在國內時覺得這樣的標準很低,在國外讀博時,他們的項目也是這樣。看來大多數基礎研究都這樣,單靠一個20萬左右的基礎研究解決不了什麼核心的問題,大多是為將來的或其他研究鋪路,或者試錯。


他要是真知道自己需要1600+次,他可能就不會去幹了。


不知道。如果知道,說明這個研究大概率並沒有太多的創新價值,只是驗證已有理論。


你這問題問的太好了。

幾乎每一個科研工作者手上都有好幾十個爛尾的項目,放棄倒不是因為「給自己定期」,而是手上如果有「更好」的項目先去做那個項目了。

愛迪生那種故事我也能編,或者大部分科研者都能編。

但真實情況是,比如這個燈泡的實驗,我在測試了20多種材料的時候(一周以內)就已經發現某幾個材料特別好,有搞頭,之後加大精力投入,測試到200種材料,已經確定方案完全可行。之後由於有巨大前景,繼續加大實驗和精力投入,完善細節,在某幾類材料上反覆微調,排列組合到1000多種材料,產品出門。

然後給大眾「編」個實驗1600次面對失敗永不氣餒的故事。

就像你看到的那個故事。

現實是科研工作者都不傻,都是受過理工訓練的人。項目能不能做出來,前期心裡都有數了。做實驗不是澳門賭場梭哈,用不著等最後一張牌才知道自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作為一個本科科研小白,我很大程度上看導師安排。導師對項目有足夠把握,自己足夠努力,就能在限期內完成。


如何確定完成很重要


沒法知道......

雖然有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進展、研究過程模擬等等等等,但永遠抵不上一種變數,那就是實驗研究的不確定性。

如果可以確定,那怕也不是研究了。


推薦閱讀:

一個博士生接受怎樣的訓練是完整、全面的科研訓練?
假如做一檔《中國有科研》,你有什麼想法?
走近蛋白組學之蛋白組學常見問題答疑解惑2
國內很多博導,不做科研,要命的是沒有指導科研的能力,大家怎麼看?

TAG:科研 | 科研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