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忍耐是為什麼?

佛教中提倡對待壞人要忍耐,因為我忍耐會給自己積善報,而且壞人有一天做惡到別人頭上了,別人會報復,於是壞人就得到報應了。還有比這更扯淡的想法嗎?


首先,從佛教的觀點出發,不存在絕對的壞人,絕對的善人,人是沒有自性的。

人的煩惱和人的本體是分開的並不是一體的,這也需要明白。

所以惡人是被煩惱操控的人,他很可憐,因為他不希望自己煩惱,他希望快樂,他希望擺脫煩惱。但是他們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自己的惡念頭是因為自己被煩惱操控了。

所以我們應該對這個被煩惱操控的人忍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他內心當中的煩惱與噁心。

打個比方,有個人拿棍子打了你,從因果的角度出發,直接因:打到你的是棍子,但是你會朝著棍子發怒嗎?肯定不會。那繼續思考,棍子是被手臂拿著的,但是你又會對著他的手發怒嗎?顯然也不會,我們很奇怪的,基本上都會朝著他的臉反擊,但是打到你的是棍子耶。。。。臉根本就沒有參與耶。。所以究竟去思考,你就會發現,迫使對方打你的因緣居然是對方內心的煩惱。

那怎麼消除對方內心的煩惱,就成了問題的關鍵。。。這才是究竟

也不是說我們忍耐了,就會有福報,從因果論來講,根本說不通。

正確的邏輯應該是,我們通過忍辱的方式把對方的煩惱消除了,真正的幫助到了對方。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對方來打你,你隨他打,這是兩個概念


諦深大師開示:什麼是修道中的忍

坐下弟子及聲聞善知識眾:所謂修道忍辱,是於諸業障中出離之做。佛說忍者,乃過而有道、有所求、有所得稱之為忍。若過而無道、無所求、無所得,稱為愚痴,不稱為忍。

譬如:有青蛙生於諸惡井底,蛇於虹倪隨時斗殺欲啖,是蛙因故尋求逃離,逃離之做為蛙之修道,為逃離故,遇所有害不與之爭鬥,只奔出路,最後得出,以故不予理睬、不予爭鬥者,如是之作,稱為過而有出,稱之為忍,若是蛙與之爭鬥則不能出離,不稱為忍,若是蛙不求出離,卻又不與之斗,隨遭命喪稱為愚痴;又如有人慾求金銀,其路兇險,忽落懸崖命懸一線,是人雖身為荊棘劃傷流血,亦不能分離荊棘,若分離荊棘必落谷底死於非命,是人為求活命故不理睬荊棘所害,之一心求出,最終活命,于是之做稱為過而有出,稱之為忍。

善知識,佛說得成於忍者,乃為皈依三寶修道出離者說,乃具大眾為求大義之,舍卻諸所受小害,不與為破,得所求之事之意。

坐下弟子,汝等當知,入吾門下,為求佛道,諸事若與汝等成害或障礙,當以過之為法,必獲成道。切勿與之糾纏,不能成過而之相,當忍辱得道。諦深2015,2,10日應弟子代群中聲聞問。

(因群里有人表個人執見,「小時看一些武打片,尤其是有關少林的,和尚經常忍著,不管對方是打是罵。就覺得幹嘛不還手,有這麼好的武功。其實現在想想,就應該這樣,因為出家僧人是修佛的,菩薩行有六波羅蜜其一為忍辱,且佛法以為萬法皆空,別人對待你的其實都是虛幻不實,如若回應,反倒墮入因果,不得解脫了。」) 關於「萬法皆空」師父以前已做開示「莫著空有」,關於「什麼是修道中的忍」師父做如上開示。


你的意思是問忍的本質吧。

其實忍辱的功德是顯而易見的,曾經有一個老師說過,那些位高權重的人都是連屎都能吃的人,懂嗎?成功的人一定是有能耐的!否則給他機會他也守不住的。

在佛教里,佛陀說的忍或者出家人的忍辱,是有更深的涵義,那就是本質上對我們自身的洞察(四念處): 「五蘊非我」的實相。佛陀用忍來勸導世人,但對於見法(實證五蘊非我,而不是「信念」)的人來說就無所謂忍不忍了,因為世間法就是無常非我性的緣起法,所以證初果以上的人就不可能再做墮落到惡道的行為了(也就是說無論逆境順境都能平衡身心),因為已經看穿了貪嗔痴的本質。

忍,無非就是忍耐外在他人的貪嗔痴,也就是邪惡,邪惡的本質就是弱智,這樣看來,你還有必要去與弱智計較嗎?弱智並不是罵人,就是在認知上暫時停了下來沒有機會如實知見,因緣和合時養成的不良習慣(貪嗔痴)就橫衝直撞了,好聽一點也叫無明,本身就是一種習慣,習慣的力很大難以扭轉。

這個可不是阿Q,這可是明顯的事實,畢竟識時務者為俊傑!

另一方面,也要忍耐自己,自己並非自己,如實知見的話其實正是五蘊身心的集合,「此有固彼有此無故彼無……」,因此也不必過於悔恨自責放不下,原諒他人需要時間寬慰自己卻需要智慧和勇氣。

雖然以上闡述不完備(概念不可能完備的,要用到實踐中檢驗完善),但這也算是忍的大概涵義了吧,希望有幫助。

有錯再改。


誤解了。

佛教里的「忍辱」是指內心不起仇恨報復等噁心。不是指行為上的。

出於善心,行為上可以作出任何恰如其分的回應。

釋迦摩尼在過去生,為救眾人,就曾殺過一個強盜。

比如小孩不懂事,屢次偷東西,狠狠揍一頓,讓他記一輩子,再也不敢。才是真正的善良,才是真正的愛。反之如果慣著,一味溺愛,任其自由發展,就是害人毀人,就是罪大惡極了。

佛教所謂的忍辱是:忍無可忍(一切如夢如幻,不真實存在,所以不需要生起貪嗔等噁心);無須再忍(出於良好的動機,可以作出一切恰當的反應。)


因為佛教認為,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情緒的喜怒哀樂,沒有喜好就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貪婪,沒有貪婪就沒有失望或絕望,也就不會有痛苦。那麼放空一切,就沒有快樂悲傷,也不再有痛苦。從而達到所謂的大自在境界。可是情緒和慾望是人的本能,所以需要清規戒律,需要忍耐修行來扼殺這些煩惱的根源。那麼你可能要問,既然已無所求,那麼我修行幹嘛?答案是成佛或者來生。成佛永遠擺脫輪迴之苦,沒做到修好來生你將處境和際遇更好。前提是你要相信有成佛這回事或者有來生。如果都不信,那麼修佛將毫無意義。


關於佛教中說的忍耐,這個說法其實不太準確。準確的說法叫做「忍辱」,屬於六波羅蜜中之一,至於說什麼是六波羅蜜(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展開話題就長了,可以自己在網上搜索一下,有很多相關的介紹。

還是來說說忍辱波羅蜜的問題。

你的疑惑其實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是因為忽略了佛法立論的兩大基本出發點,第一是智慧的觀察,第二是因果和輪迴這兩大基石。

關於第一點,智慧的觀察,其實不要單單說忍辱了,整個六波羅蜜中的其他五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需要以智慧為眼,才不至於跑偏。而這個方面的話題太大,足夠幾本書的內容來討論,不便在這裡展開。要簡單的來說,我覺得 @傅驥 師兄的回答提綱挈領,就不重複了。

而第二點,則是另一個重點。佛法中的很多觀點和立論,如果脫離了因果律和六道輪迴來看,就難免會無法接受,更不要說理解了。

但這裡恰恰又是許多受了西方科學思想教育,加上天朝獨特的唯物主義洗禮的年輕人所無法接受的。

所以,關於這個部分,我也不打算展開了。

因為,

如果你具備這方面的信心和見解,那麼我不需要多說,提及於此自然就能瞭然於心。

倘若你不具備這方面的信心和見解,那麼我說再多,也不能讓你信受奉行,反而生出許多口舌和辯論,非我所願。

雖然這樣,關於這個問題,最後讓我用一首佛經中的偈子來做結語吧: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推薦閱讀:

佛陀: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圖)—道德真源
佛教中有個重要概念叫"無我",流傳至今,含義非常容易讓初學者甚至相當一部分佛教人士誤解,為毛不用緣起?
侮辱金剛,被雷擊斃(圖)—道德真源
佛教中的"戒禁取見"怎麼解釋?
王路:《大智度論》小遊戲

TAG:哲學 | 佛教 | 思想 | 宗教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