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才能跳出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心中起什麼念頭,平時業力往哪個方向使勁,那最好結果自然是朝著那個方向發展,比如念佛人,一心求西方,臨終自然能往生。

世人糊裡糊塗又不懂的修善,不懂的心的功能,那臨終自然慌慌張張,最後我執沒斷,隨業而走,落入六道輪迴之中。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輪迴,也不是都有地獄,關鍵是看因地上造了什麼業,是善惡還是無記,是凈業還是輪迴業?

果報成熟時,就是根據因地的造業而來的,所以善惡業報,絲毫不爽。

今要脫離輪迴,就要從自心的念頭開始入手,善念雖然很好,但會感召天報,天福盡後,依然要輪迴,那就最好沒有念頭,沒有念頭不是什麼都不知,而是知道不住,《金剛經》上講的不住。

修行就是這樣,徹底的空凈了,業力也就束縛不住了,沒這本事就只能往生西方,東方,十方國土,除此之外,那就只能輪迴受生!


要跳出六道輪迴之前得確認什麼是六道?

這就是六道?天人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羅道(魔),餓鬼道,地獄道。

六道輪迴屬於?苦聖諦。

墮入六道輪迴的因緣是什麼?

貪慾,嗔嗔恚,痴迷,傲慢,疑惑。

也就是說貪嗔痴慢疑五毒是導向六道輪迴的主要原因與條件。屬於?苦集聖諦。

跳出六道輪迴意味著不走貪嗔痴慢疑之道路改走其他道路。

可以走解脫道。

苦滅之道跡聖諦?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可以走無量心解脫?四種廣大的利他心。

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種心,四種禪觀,四無量心,四等心,四梵住,四梵行。

可以走菩薩道? 六波羅蜜。

菩薩欲成佛道應當修行的六種行持。布施波羅蜜(檀波羅蜜),

持戒波羅蜜(屍波羅蜜),

忍辱波羅蜜(羼提波羅蜜),

精進波羅蜜(毗離耶波羅蜜),

禪定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可以走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

成就四聖諦的智慧,通向涅盤聖果的道路。分為七科,四念住/處,四正勤,四神足/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

六道輪迴,解脫道,菩薩道,八正道,苦滅之道跡,以上所有的「道」都是同一個magga/道?road,way,道路,道理,導向,管道,人行道,道德。修道。

參考阿毗達摩發趣法二十四緣之「道緣」。

比如貪嗔痴慢疑是走向六道輪迴之道。

八正道,四無量心,解脫道,菩薩道,六度波羅蜜,三十七道品是跳出六道輪迴之道。

以上都是個人推薦,僅供參考請以獲得專業認證?脫離二元對立之答案為標準

爾德童:如何解釋佛教如夢似幻的觀點??

www.zhihu.com圖標


要出離六道輪迴,首先要知道輪迴起因和實質。六道輪迴,是因果輪迴,是眾生造善惡業力的因果所產生的六道輪迴。

眾生造善業,命終就隨善業力轉生三善道;眾生造惡業,命終就隨惡業力轉生三惡道。這就是業力因果輪迴的道理。

要想出離六道輪迴之苦,重要的要離業力因緣,不造業。怎麼不造業呢?就是於五欲六塵不起執著心,不生貪嗔痴惡習,不造殺盜淫諸業。

大家修學佛法,修五戒十善,這就是跳出六道輪迴的開始,同時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一心念佛,這就能完全解脫六道輪迴之苦,得大自在。

要更多佛法知識,請搜索及關注我的威信公號:佛法正覺。我們一起修學佛法,共同進步。


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況當此互相鬥爭,弱肉強食,殺人之法,無奇不有,而複種種天災,頻相見告之時乎。有智識者,因茲提倡凈土法門,以期一切同倫,同得出此三界,登彼九蓮也。若論豎出,非力修戒定慧道,斷盡煩惑不可。倘煩惑稍有未盡,則三界依舊莫出。況末世眾生,善根淺薄,壽命短促,修者縱有億億,出者難得一二。以其唯仗自力,是故難得實益。若論橫超,但依凈土法門,生信發願,念佛名號,求生西方。兼以敦篤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萬不漏一,鹹得往生。既往生已,則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離眾苦,但受諸樂矣。功夫成熟者,固登上品,臨終方念者,亦預末流。此則全仗佛力,其利益與唯仗自力者,天淵懸殊。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三》:「橫超蓮社緣起序」

如誠法師譯

《法華經》中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何況在這互相鬥爭,弱肉強食,殺人之法,無奇不有,而又種種天災,頻頻發生的時世呢?有智慧見識的人,因此提倡凈土法門,以期望一切同倫,共同得以出離三界,登九品蓮。如果論到豎出三界,非要努力修習戒定慧之道,斷盡煩惑不可。倘若煩惑稍微有一絲沒有斷盡,那麼三界依舊不能出離。何況末世眾生,善根淺薄,壽命短促,修行的人縱然有億億人,出三界的人難得有一二個。因為他們只依仗自力,所以很難得到實際利益。如果討論到橫超三界,只要依照凈土法門,生信發願,念佛名號,求生西方。兼帶注重崇尚倫理常德,恪守竭盡自己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麼一萬個不會漏掉一個,都得往生。既然往生,就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離眾苦,但受諸樂啊!功夫成熟的人,固然登上品蓮,臨終才念佛的人,也預入下品末流。這是全仗佛力,這個利益與唯仗自力的修持,如天淵懸殊。


沒慾望了就能跳出六道輪迴,慾望的斷滅是需要認同佛陀的人生哲學,也就是四諦十二因緣法,通過生活中的持戒來禁慾,並用禪定不斷的驗證四諦十二因緣對自己進行洗腦,當洗腦成功後,思維觀念徹底認同四諦十二因緣的時候,人就會如同活死人,會世間萬物沒有任何留戀,這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槃境界,並且死後直接斷滅,再也不會輪迴了,即究竟的無餘涅槃


推薦閱讀:

請問道家的道與佛家的法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覺得很多佛家禪語能洗滌心性,在看待事情方面變得豁達無爭,想問下大神有沒有類似這種的佛家書籍推薦?
佛家一句話,勝讀十年書!靜心禪悟從此刻開始
道家的「道」和佛家的「空」有何異同?

TAG:佛教 | | 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