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能不能投胎轉世啊?


爾時具壽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靜慮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先入初靜慮。

既入如是初靜慮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以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次復應入第二靜慮。

既入如是第二靜慮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次復應入第三靜慮。

既入如是第三靜慮已應作是念。

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次復應入第四靜慮。

既入如是第四靜慮已應作是念。

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此菩薩摩訶薩。既入如是四靜慮已復應思惟。

此四靜慮於諸菩薩摩訶薩眾 有大恩德。與諸菩薩摩訶薩眾 為所依止。謂諸菩薩摩訶薩眾 將得無上正等覺時。皆漸次入此四靜慮。既入如是四靜慮已。依第四靜慮 引發五神通。降伏魔軍 成無上覺

此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

往昔菩薩摩訶薩眾 皆修靜慮波羅蜜多 我亦應修。

往昔菩薩摩訶薩眾 皆學靜慮波羅蜜多 我亦應學。

往昔菩薩摩訶薩眾 皆依靜慮波羅蜜多。隨意所樂 引發般若波羅蜜多。我亦應依如是靜慮波羅蜜多。隨意所樂 引發般若波羅蜜多。

又舍利子。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 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 舍異生性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 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引發金剛喻定。永盡諸漏 證如來智

是故當知第四靜慮 於諸菩薩摩訶薩眾 有大恩德。能令菩薩摩訶薩眾 最初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 舍異生性。最後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菩薩摩訶薩眾 應數現入 第四靜慮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能現入此四靜慮。而不味著四靜慮樂 及此等流 勝妙生處。

又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眾 安住如是四種靜慮。為勝方便 引諸功德。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第四靜慮。起空無邊處想。引空無邊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空無邊處定。起識無邊處想。引識無邊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識無邊處定。起無所有處想。引無所有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無所有處定。起非有想非無想處想。引非想非非想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能現入四無色定。而不味著四無色定 及此所得勝妙生處。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諸菩薩摩訶薩 觀何義故。雖能現入滅受想定 而不現入。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

諸菩薩摩訶薩怖墮聲聞及獨覺地故。不現入滅受想定。勿著此定寂滅安樂。便欣證入阿羅漢果或獨覺果入般涅槃。

諸菩薩摩訶薩觀如是義。雖能現入滅受想定 而不現入。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謂雖現入如是諸定 而於諸定不生味著。

又雖現入如是諸定能起勝用 而不離染。

佛言。

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 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

又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 最極希有。謂雖現入四種靜慮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而不味著 亦不離染。

我今為汝略說譬喻。令於此義得圓滿解。

如有生此贍部洲人。雖於欲界未得離染。而或得往北俱盧洲。因見彼洲女無系屬 形容端正 遊戲自在。又見彼洲衣服嚴具 鮮凈殊妙 皆依樹生。又見彼洲有香粳米 其味甘美 不種自生。又見彼洲觸處皆有種種珍寶 甚可愛玩。見彼洲人於如是類 隨意受用 無定系屬。正受用時 非極耽染。既受用已 舍而無戀。贍部洲人 雖未離染。具觀見彼 種種勝事。而不貪著 捨棄還歸。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復現入四種靜慮 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歷觀其中所起種種微妙寂靜 殊勝功德。而不味著 還入欲界。方便善巧 依欲界身。

精勤修學布施 凈戒 安忍 精進 靜慮 般若波羅蜜多。

精勤修學內空 外空 內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觀。

精勤修學諸法真如 法界法性 不虛妄性 不變異性 平等性 離生性 法定法 住實際虛空界 不思議界觀。

精勤修學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觀。

精勤修學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 名色滅故六處滅 六處滅故觸滅 觸滅故受滅 受滅故愛滅 愛滅故取滅 取滅故有滅 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死滅觀。

精勤修學若苦 若無常 若空 若無我 苦聖諦觀。

精勤修學若因 若集 若生 若緣 集聖諦觀。

精勤修學若滅 若靜 若妙 若離 滅聖諦觀。

精勤修學若道 若如 若行 若出 道聖諦觀。

精勤修學慈 悲 喜 舍 四無量觀。

精勤修學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等覺支 八聖道支。

精勤修學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精勤修學空 無相 無願 解脫門。

精勤修學凈觀地 種姓地 第八地 具見地 薄地 離欲地 已辦地 獨覺地 菩薩地 如來地智。

精勤修學極喜地 離垢地 發光地 焰慧地 極難勝地 現前地 遠行地 不動地 善慧地 法雲地。

精勤修學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

精勤修學清凈五眼 六勝神通。

精勤修學如來十力 四無所畏 四無礙解。

精勤修學大慈 大悲 大喜 大舍 十八佛不共法。

精勤修學三十二大士相 八十隨好。

精勤修學無忘失法 恆住舍性。

精勤修學一切智 道相智 一切相智。

精勤修學分別 預流 一來 不還 阿羅漢果 獨覺菩提 諸善巧智。

精勤修學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精勤修學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勸有情修諸善法

如是等事甚為希有。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何緣如來應正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眾。舍勝定地 寂靜安樂。還受下劣 欲界之身。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諸佛法爾。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

何以故。舍利子。勿謂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遠離所修布施 凈戒 安忍 精進 靜慮 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由斯遲證 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如來應正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眾 舍勝定地 寂靜安樂。還受下劣 欲界之身。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 失本所願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謂舍勝定 寂靜安樂。還取下劣 雜穢地身。

譬如有人未離欲染。遇見女寶 在空林中。形貌端嚴 甚可愛樂。雖具觀見種種身支。而能制心 不行放逸。後於余處 遇見女人。形貌粗丑 鄙穢下賤。返生貪愛 遂行放逸。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數安住微妙寂靜四種靜慮及四無色 而能棄捨。還受欲界種種雜穢 下劣之身。

故甚希有 能為難事。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棄捨勝地 受欲界身。當知是為方便善巧

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眾。勤求無上正等菩提。舍勝地身 還生欲界。起勝作意 方便善巧。

雖觀色蘊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何緣如來應正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眾入四靜慮四無色定。不許菩薩摩訶薩眾久住其中 心生染著。

舍利子言。

勿諸菩薩摩訶薩眾於四靜慮四無色定。心生染著 生長壽天。是故如來應正等覺。不許菩薩摩訶薩眾於四靜慮四無色定 心生染著 久住其中

何以故。滿慈子。若生欲界 速能圓滿一切智智。生色無色 無斯用故

時滿慈子便白具壽舍利子言。

諸菩薩眾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謂諸菩薩 住勝定已。還棄捨之 受下劣法。

譬如有人遇見伏藏。手執珍寶 還棄捨之。彼於後時見貝珠等 伸手執取 持入舍中。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入四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 隨意游止。後棄捨之 還生欲界。攝受種種下劣身心。依之修行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

佛觀此義 應許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 長時修行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由斯疾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便白佛言。

我對世尊作如是說。豈不顯佛 是實語者。是法語者。能正宣說法隨法者。

爾時佛告滿慈子言。

汝今對我作如是說。非顯如來 是實語者 是法語者 能正宣說法隨法者。

何以故。滿慈子。若諸菩薩 生長壽天。不能修行如是功德。不能疾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是諸菩薩不作是念。我由此定 生色無色。亦不思惟我由靜慮及無色定 超色無色。是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但欲引發自在神通。與諸有情作大饒益。亦欲調伏粗重身心 令有堪能修諸功德

是諸菩薩摩訶薩眾 入諸勝定 寂靜安樂。方便善巧 受欲界身。於諸勝定 亦無退失

是故菩薩摩訶薩眾不超三界 亦不染著。方便善巧 受欲界身。饒益有情 親近諸佛。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復白佛言。

豈不如來應正等覺 一切智智超過三界。

佛言。

如是如汝所說。如來所得一切智智。超過三界 非三界攝。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 於三界法究竟出離

時滿慈子便白佛言。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觀何義故。許諸菩薩摩訶薩眾 求證無上正等菩提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於三界法 究竟出離。

爾時佛告滿慈子言。

若菩薩摩訶薩 求證無上正等菩提。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如來若許超過三界。彼便退失菩薩誓願。安住聲聞或獨覺地。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觀如是義。許諸菩薩摩訶薩眾 求證無上正等菩提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於三界法 究竟出離。勿舍菩薩本所誓願 退住聲聞或獨覺地

又滿慈子。若時菩薩摩訶薩眾 坐菩提座 眾行圓滿。爾時菩薩摩訶薩眾 方乃究竟 舍三界法。由斯證得一切智智。是故我說一切智智 超過三界 非三界攝

又滿慈子。

若菩薩摩訶薩 隨所生起布施 凈戒 安忍 精進 靜慮 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

隨所觀察內空 外空 內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 及真如等甚深理趣。

一一皆發 無染著心。迴向趣求 一切智智。

是菩薩摩訶薩 由此因緣 於三界法 漸舍漸遠。展轉鄰近 一切智智


眾生投胎轉世,是隨自己業力轉生六道,苦苦輪迴。

佛菩薩是自在身,神通自在,不但能投胎轉世,而且不受業力障礙,來去自由,無諸業苦,更不墮人入輪迴。


《無量壽經》裡面這兩品經文可以很好的回答你這個問題,經文講的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是怎麼做的呢?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複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唯除大願,入生死界,為度群生,作師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雖生五濁惡世,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復計。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眾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彼佛國中,常如一法,不為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為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寧為增減。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為獨勝。本其為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菩薩修持第三十

  複次阿難:彼佛剎中,一切菩薩,禪定智慧、神通威德,無不圓滿。諸佛密藏,究竟明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深入正慧,無復余習。依佛所行,七覺聖道。修行五眼,照真達俗。肉眼簡擇;天眼通達;法眼清凈;慧眼見真;佛眼具足,覺了法性。辯才總持,自在無礙。善解世間無邊方便。所言誠諦,深入義味。度諸有情,演說正法。無相無為,無縛無脫。無諸分別,遠離顛倒。於所受用,皆無攝取。遍游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何以故?彼諸菩薩,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以無礙慧,解法如如。善知集滅音聲方便。不欣世語,樂在正論。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決斷疑網,證無所得。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經文中講得很清楚,佛菩薩們都會乘願再來度有緣眾生,這是應當的,份內的事情,也是我們應當的,份內的事情,因為我們的自性和佛菩薩一樣,沒有分別,具足清凈平等覺。

菩薩最殊勝的大願大行(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二十篇)?

mp.weixin.qq.com圖標


佛,與菩薩,是兩種不同修行成就的。

十法界裡面,只有佛不再投胎轉世。

菩薩還是需要的。

實際的差異,您可以百度一下「大方等大集經」。

裡面有非常詳細的說明。主要是以:

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幾個界之間,

對於「定」的差別,

對於「業」的差別……

太多了,無法在此詳細說明。

請見諒!


這世界是假的,就好像你眼睛有病,眼前起的幻影。

佛菩薩沒有眼病,投什麼胎轉什麼世啊?

就好比這世界是你的夢,佛菩薩再不做夢了,你說還投胎轉世嗎?

這世界什麼樣,取決你的心,你心凈就是凈土,心污就是穢土,世界就是心。

佛菩薩沒有心,就是常寂光。

投胎轉世的是六道眾生,不是佛菩薩。


大乘佛教中,佛以及從八地開始的菩薩是不能投胎轉世的,因為他們已經沒有煩惱了,但凡斷盡煩惱的人死後必然無餘涅槃,所以他們只能用化現的身體去投胎轉世,而他們自身一旦了結餘生就會和阿羅漢一樣灰身滅智身心永斷,所以他們因著大悲願力以及禪定使得自己的最後身永遠不入滅,這種狀態在八地到十地叫做變易生死,意思是說可以把自己的壽命期限變易了,讓自己總也死不掉;到了成佛以後,這種狀態叫無住涅槃,就是指不住生死(斷盡一切煩惱和身苦)不住涅槃(永遠不取無餘涅槃),實際上就是報身佛。而從初地到七地,因為沒有斷煩惱得解脫,所以壽終之後依然會生死輪迴,初地之前更是如此,所以這種生死叫做分段生死,意思就是一期期生命都是分段的輪迴著。

上座部和原始佛教中,菩薩必須只能是凡夫,不存在初地到十地的聖位菩薩,原因是阿含經記載最低級的聖者(初果),最多只能人天往返七次輪迴必入無餘涅槃,高級一點的果位時間更短,所以菩薩一旦成聖,根本無法修成耗時三大阿僧祇劫(南傳認為應該是四-十六大阿僧祇劫)的六度波羅蜜(南傳認為應該是十巴拉密),因此作為凡夫的菩薩們都會輪迴著的,一直輪迴到成佛那一世。成佛後,上座部佛教認為他僅僅是一位創立佛教的阿羅漢,所以最終會和阿羅漢一樣,斷滅身心,灰身滅智,沒有下一世的輪迴


我是來搞笑的。不要當真

西遊記里,佛祖二弟子金蟬子,在佛講法時,(於涅槃中)作欲界定,重入輪迴,歷十世,積累因果,才得人身。(之前入涅槃時因果已清零,需要重新積累與眾生的因緣)

後於大唐貞觀十三年,前往天竺,在那爛陀寺,再證涅槃,夢中我與夢外我,合二為一。

結論是可以的,但是步驟比較麻煩,再入輪迴,也需要遵守基本法(因果業力)


推薦閱讀:

佛菩薩也有分工嗎?觀音菩薩到底管什麼?
諮詢下如何選擇佛法專修法門?
同性戀在佛教中算邪淫嗎?
為什麼我一見到佛祖菩薩之類的,就腦子一片空白?
活著,讓每一個人都學會認慫

TAG:佛教 | | 佛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