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庸人才拿道德說事』,難道說道德只是用來束縛常人的繩索嗎?

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句話,庸人才拿道德說事,瞬間感覺自己的三觀開始崩塌了。

一直以來被教育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反而成了一個庸人,感覺像一直被人擺布一般。

我可能觸碰到了一個無形的天花板。


你得看這句話是誰說的


首先,我對提問者的問題的理解是:「庸人才以道德作為行為的尺度」和我是否要遵守道德。

這裡有個關鍵點「庸人」,提問者對這兩個字嗤之以鼻,彷彿遵守道德就會成為庸人。我想說的是,我們遵守道德從來就不是為了讓自己與眾不同,他更多的是一種內在修養。有些人雖然對「道德」不以為然,但是會發自內心的善良。

其次,我認為,以道德作為世界的尺度和以其他標準作為尺度無高下之分,認知而已。

就像數學家比普通人更精通數學一樣,通倫理的人也比一般人更清楚道德的本質,術業有專攻,無需自卑。

最後,「庸人」在青年嘴裡說出來,可能是貶義詞。

但也並不總是貶義詞。

哈哈


謝邀。

這句話到沒什麼,誰說的,在什麼情況,什麼心情里說的,是違心的還是自然的,是半真半假的……有很多可以考究的地方。

倒是題主的反應挺……(此處手動滑稽)

「瞬間感覺自己的三觀開始崩塌了。」

自己長期被教育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看得出來題主確實是這麼做的。

我猜中間會有一些時候,你的正直和善良是有一點的動搖的,會想:如果我有時「壞」一點,是不是不一樣?但心裡堅持的正善佔了上風。下風的「壞」,還一直孤獨的停留在那裡。

「反而成了一個庸人,感覺像一直被人擺布」,是感覺心裡的「壞」,一直在下風的「壞」,全都出來錚錚抱不平了:「為什麼你要全聽從『正善』的決定?一邊倒的聽信,不是擺布,是什麼?」

在這個時候,「我」是可能觸碰到了一個無形的天花板。

你的內心在打架。

我已經不再偏向黑白里一定要選一個了。

有時候,黑和白里也有中間地帶。

你看到的黑,也不完全是黑。

你遇到的白,也不知是什麼白。

遵從內心的感受,和每一次迴響。


以法律人,以德律己。道德是有不同的標準和認知的,你自己的道德,你應該自己內心信奉而不是拿出去要求別人。不是所有人都是和你一樣的條件和環境。你可以因為別人合法但不符合你的道德的行為討厭他遠離他,但是因此指責辱罵之,便是無故加責於人了。


道德是會隨時間而改變的


首先我很少拿道德說別人,我相信道德只是約束自己的。

不過,誰要跟我說這話,我就告訴他:我就是庸人,請你繼續你的發言。


我的理解是:

道德—社會約定成俗的行為思想準則

不在於說事 而在於做事

更無關庸人或高人


我和你講道理,你卻和我講規矩,

我和你講規矩,你和我講善惡,

我和你講善惡,你就和我講勢力,

總之無論如何你們都不肯我和公平對等的交談

(來自網文-聊齋大聖人)


一個人沒了道德

他還配為人嗎?


大家基本都是凡夫俗子一個,天才奇人少之又少。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 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道德是自我的定律,是人類不同於動物的最大區別,倘若只有庸人拿道德說事,那麼剩下的就都是畜牲了。(づ ●─● )づ


首先這話肯定是不對的,拿道德說事的人很多,並不一定是庸人,只是有的說出了口,而有的沒有說出口,對任何一件事情的道德評判其實很多時候在潛意識裡已經完成了,沒有說出口並不代表心裡沒有判斷,真正做一個冷眼旁觀的人反而是非常難的,而做到這些的人,可能是世事洞明,也有可能是麻木不仁。

其次,這句話本意在於反感拿道德說事,而並沒有表達有道德的人是庸人這一點,拿道德說事的人本身不一定是有德之人,而一個真正的有德之人在自身修養這個維度上已經超出常人許多了,在此維度上不能算作一個庸人,真正的有德之人不一定就是這句話所抨擊的部分衛道士,您的本意應該也是成為一個德才兼備之人,而不是成為一個拿道德說事的人,因此您並不是這句話抨擊的主體對象。

最後,庸人其實是人的常態,尤其是現代社會,要在各個維度上,各個領域中鶴立雞群是很困難的,從另一個角度說,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平庸之處,您能接受自己某些地方的平庸甚至缺陷,您才能更心無旁騖地去發掘自己的天才之處,如果太執著於自己的平庸,最後反而容易成為各個維度上的庸人。


首先,純粹作為一個問題的話,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顯然不只是庸人才受到道德的制約,無論多麼不凡的人都會受到道德的制約。這是因為道德的制約是普世的,它就像一紙無形的契約,任何違反它的人都會受到社會的阻礙。當然,它的約束力比法律弱,而且在價值觀越多元,越眾說紛紜的社會中它的約束力越弱。此外,它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這種約束力在每個人身上的力度都不一樣。

我很喜歡權游里蜘蛛瓦里斯關於權力的一句話,大意是權力寄寓在人心之中,每個人看到的權力只是渺小之物投射在牆上的巨大黑影,但只要每個人都相信它是存在的,那麼它的威力就不會因為它本身的空虛而消散。如果說國家的權力是這樣可能會有一點過,因為依靠著軍隊和法律的權力本身已經足夠實在(當然,如果沒有人相信它,它本身的虛幻還是會被揭穿,就像強大的秦朝和陳勝吳廣起義一樣)。但是如果這麼說道德就更合適一點。我們沒有必要全然為道德所束縛,它們對我們所施加的,不是金科玉律,而是可以商榷可以度量的一份約束而已。

我們之所以不反對它,去遵守它,不是因為天然就應該這樣。而是因為,這樣對我們更有利。注意,這裡的「有利」不只是物質上的有利,還應當包括精神上的有利。舉個例子,我們對同一個團隊里的同事幫忙,物質上的好處是以後自己有難的時候可以希冀對方的援手,同時減少自己被孤立的可能性,精神上的好處是感到自己被需要的自我價值感,同時獲得為團體所接受的安全感。作為一種契約,大多數的道德天然地具有了使大多數人都接受的性質,這意味著我們無需反對這些道德,因為以正確的姿態遵守它們往往會比反對它們更有利。

但是,由於時代變遷或者個體間的差異。有些道德對於我們來說,反對它們對我們更有利。我認為這時就應該反對(或者消極應對)。不過這個有利其實是很難判定的,因為它既包括精神上的,又包括物質上的。我的判斷的方法是聽從自己的內心,不要違心,因為對於我來說,保持對於自己的誠實具有很高的價值權重。

就像這篇文字一樣。



莫在意 做好自己就行 ,古往今來 不過如此


因為庸人所有的只有道德了。


其實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庸人只能拿道德說事」,即自身實在沒有任何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地方。


推薦閱讀:

如何引導別人做出符合道德的行為?
如果不慎落水,被唯一路過的男人發現,他說救我的條件是嫁給他,但實在不願意,可以假裝答應然後反悔嗎?
在宿舍 有一個人愛早睡,但其實宿舍9個人在吵,這種應該是誰的錯呢?
你要是愛我,就不能對我有要求,算不算道德綁架?
自由與星空上的道德法則:人類的道德、理性與權利從何而來?

TAG:道德 | 社會心理學 | 社會階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