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是怎麼看世界的?

九重天十八層地獄,人性思維和非人性思維,我們承載著情仇愛恨在這個世界上苟且或者偉大的活著。無知便是幸福,破曉天機的同時只奈何已成劇中人,最終逃不掉命運的安排。佛,你怎麼看你的世界,你怎麼看肉體凡胎的世界?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了解二諦的內容,即世俗諦和勝義諦。因為佛是永遠超越世俗諦,始終在勝義諦當中看待這個世界的。但是,佛知道世俗諦是什麼樣子,佛知道眾生在世俗諦中幹什麼,以及度化眾生的方法等等。

一、關於世俗諦:

世俗諦是我們最了解的,平時我們在二十四小時里所接觸的一切,也就是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所能感受到的,第六意識所能思維到的一切都屬於世俗諦。世俗諦中包括了因果、輪迴、造業、行善、學佛、成就、墮落,還有物質、精神、時間、空間、運動等等,也包含了古往今來的哲學、科學、藝術等一切學科。

二、關於勝義諦:

勝義諦對凡夫而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境界。也就是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從未接近過的境界叫作勝義諦。現在,在我們六識所能觸及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背後,還有另外一個境界,這當然不是柏拉圖所講的理念世界。這如同當空中烏雲密布時,一陣風將烏雲吹散,就露出了烏雲背後的藍天。同樣的,我們現在的所觸、所及就像烏雲一樣,它遮蔽了一切真相,使人無法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現在我們就要尋找一種能夠象風一樣吹散這些「烏雲」的有力手段。當這些「烏雲」消失以後,我們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境界。在這個境界里沒有任何物質、精神、運動等世間一切虛幻的風風雨雨、是是非非,而是一個空性、光明、和平的世界,就像一片深秋的藍天,萬里無雲萬里晴。雖然它並不存在世界、非世界的概念,但是,可以假名為世界,這種境界叫作勝義諦,也就是萬物最究竟的本來面目。佛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世界。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 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 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 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 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爾時世尊。見諸眾生。著於諸見。

或有眾生。以於慾火。燒然其體。

或嗔恚火。或愚痴火。熱燒其體。

著於欲事。欲事惱故。即生歡樂。

嗔恚痴等。一切亦然。

而世尊見諸眾生等。為三毒火之所焚燒。即說如是師子吼言。

此世間中。諸眾生輩。為有所纏。精勤造業。得於是形。

身為大患。處處念著。

所生邪意。即常增長。如所增長。即成此有。

以有著故。於諸世間。有諸眾生。以有著故。還思念有。即成於有。

而其彼等一切眾生。所有之處。即彼有處。受於有苦。

若能滅於彼諸有苦。於此法入。學行梵行。是名梵行。

若有沙門及婆羅門。以著有患。知出諸有。彼等皆名無著諸有。

如是知已。能出諸有。我如是說。

若復沙門及婆羅門。以有而說。欲脫諸有 彼等一切不名脫有。我如是說。

如是之人。墮於邪道。名受大苦。我如是說。

舍於世間一切邪道。盡彼一切諸苦業果。既盡諸苦。即名無有。

此是世間。眾生我見。各各皆以無明所欺。樂著諸有。著諸有已。即不能得解脫諸苦。

若復有人。於一切處。觀察諸有。於一切處。未遠離有。而一切處。並在於有。既住在有。是名無常。是名為苦。是名無實。

於無實法。如是如是。如實正智。應當觀知。

若能如是正智觀者。即盡諸有。

及愛盡已。於無有處。亦不心念。是則名為得滅。

比丘既得滅已。即更不生於後世有。

不受後身。即能降伏一切眾魔。即得勝於一切斗陣即一切處。得大利益。於諸有處。不念不思。


謝邀 。

就問題答問題,一句話概括就是佛看世界為緣起假合,是中都無自體。所謂「諸法如芭蕉,一切從心生,若知法非有,是心亦復空」。

就問題的描述來看,恕我直言,比較混亂。看不出題主問題背後是什麼緣起,無法進一步說明。


佛觀一切眾生是佛。佛是覺悟人,人是未悟佛。人是無明人,佛是過來人


你既然問佛就去看佛經,我們怎麼知道佛怎麼看這個世界的,一句話能有一千種解法,你自己領悟到的才是你認為正確的


我凡人一個,怎知佛怎麼看世界,活在當下就好了,太高遠的東西不是我需要考慮的。

俗人一個。


佛陀的世界觀僅此一條:因緣。所謂因緣,即因+緣=果,萬事萬物皆如此,皆是因緣的離合。

以這篇回答為例,我是因,看見你提的問題是緣,而果就是我回答了它。這個世界的任何都是因緣的離合,並且每時每刻都在不斷離合中,這就是佛陀的世界觀。

事實上,佛陀不是很關心世界,世界觀是其他學說喜歡討論的。在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中,佛陀專註於第三種,所以不要再問什麼佛是怎麼看世界的了。


推薦閱讀:

佛陀:世間正見,不免生死(圖)—道德真源
冤親債主的形成,討債的十三點預兆及化解之道
舍利弗的兩個回答
佛菩薩為何微笑?中國佛像最美微笑大揭秘
實相就是真正的不分別嗎?還是說實相離分別與不分別?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