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上的「氣質」(temperament)是什麼含義?

如梯利《西方哲學史》中的這段話:

Some temperaments found it impossible to look upon the world as a mechanical interplay of atoms and to cease from troubling about God.

按光明日報版的翻譯:

具有某些氣質的人感到他們不可能將世界視為原子的相互機械作用,從而不必再為上帝問題困擾。

此處的「氣質」看起來不是經過論證得到的東西,是該理解為一種偏好呢,還是每個人不同的直覺呢?或者是別的什麼?

補充原文截圖:


謝邀。關於哲學氣質,詹姆斯在《實用主義》的開篇花了一整節來論述,非常精彩。

摘抄精華部分如下:

哲學史在極大程度上是人類幾種氣質衝突的歷史。儘管我的同事中有人對於這種說法或者覺得有些不夠嚴肅,我還是要論述這種衝突,並拿它來解釋哲學家的許多分歧點。一個專門的哲學家不論他有哪種氣質,他進行哲學思考時常要把他那氣質的事實隱蔽起來。我們在習慣上不承認氣質是理由,所以哲學家為自己的結論辯護時,只是極力提出一些與個人無關的理由。其實他的氣質給他造成的偏見,比他那任何比較嚴格的客觀前提所造成的要強烈得多。正象這個事實或那個原則那樣,氣質也會這樣那樣地給他提供證據,造成比較重感情的或者比較冷酷的宇宙觀。

……

當然,我在這裡說的是那些確實傑出的人,有重要特性的人,他們在哲學上留下了他們的特徵和形象的烙印,並在哲學史上佔有地位。柏拉圖,洛克,黑格爾,斯賓塞都是這種有特殊氣質的思想家。當然我們大多數人在智力上都沒有明確的氣質,我們是兩種相反氣質的混合物,而每種氣質都並不突出。我們不大知道自己在抽象事物方面偏愛什麼。我們中間有些人聽了別人的話很容易放棄自己的偏愛,結果是跟著風尚走,或者相信周圍予人印象最深的哲學家,不管他是誰。但是哲學上至今認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個人要看事物,用他自己特別的方法去看事物,並且對於任何相反的看法,都不滿意。沒有理由設想這種強烈的氣質性的觀察力在人類信仰史上從此就不重要了。

……

我把這許多特性分寫為兩欄。我把這兩欄叫做「柔性的」和「剛性的」,這樣一來,我想你們更容易認識我所指的這兩種類型的心理結構。  

柔性的---------------------剛性的

理性主義的-----------------經驗主義的

(根據原則而行)-----------(根據事實而行)

理智主義的-----------------感覺主義的

唯心主義的-----------------唯物主義的

樂觀主義的-----------------悲觀主義的

有宗教信仰的---------------無宗教信仰的

意志自由論的---------------宿命論的

一元論的-------------------多元論的

武斷論的-------------------懷疑論的

……對於每種類型,你們各人大概都知道幾個很明顯的例子,而且知道兩種類型里各種例子的人彼此是怎樣看待對方的。他們彼此互相輕視。每當他們個人的氣質強烈的時候,他們的對抗性就會在各個時代中形成當時哲學空氣的一部分。這種對抗性也形成了現在哲學空氣的一部分。剛性的人認為柔性的人是感情主義者,是軟弱的人。柔性的人覺得剛性的人不文雅,無情或殘忍。他們彼此的反應很象波士頓旅行家走到克里普爾河(Cripple Creek)的居民當中所發生的情況一樣,彼此都認為別人比自己低一等。不過,這種輕視,一方面帶著取樂的性質,另一方面卻含有一點害怕的味道。

在哲學上,正如我已經堅持過的,我們中間很少有人完全象沒有經過鍛煉的波士頓人那樣單純,也很少有人象典型的洛磯山硬漢。我們中間大部分人都熱切盼望兩方面的好東西。事實的確是好的——給我們多多的事實吧,原則是好的——那就給我們多多的原則吧。從一個角度看。世界無疑的是一,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無疑的是多。既是一又是多,那末我們就採取一種多元的一元論吧。各種事物自然都是必然確定了的,但是我們的意志也當然是自由的。一種意志自由的決定論,才是真正的哲學。無可否認,局部是惡的,但是全體不能都是惡,所以,實踐的悲觀主義可以和形而上學的樂觀主義結合起來,余此類推——普通非哲學專業的人從不是一個過激主義者,從沒有整理過他的哲學體系;他只是為了適應陸續產生的許多引誘而糊裡糊塗地生活在可以過得去的這一個小範圍裡邊或那一個小範圍裡邊。

但是我們中間有些人在哲學上並不僅僅是一個外行人,我們稱得起是業餘運動員,我們為了信條中有太多不一致和動搖的地方而感到苦惱。只要我們還繼續把來自對立雙方的不可調和的東西混合起來,那末,我們就不能保有一個美好的、理智的良心。


題主問的是一個西哲的問題,但完全可以從中哲的角度回答一下,因為在中國哲學中,尤其宋明理學的傳統中,氣質也是一個很受關注的話題。有答主介紹了詹姆斯的觀點,讀了之後發現很有意思,覺得完全可以和宋明理學比較研究。

「氣」在中國哲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哲學史一般的描述中,以北宋為界,哲學史可以粗略地分為兩大段,漢唐元氣論和宋明理氣論。在宋明主流的朱子學理氣論中,氣相對於理,是形而下者,因此理學家對氣的看法在理氣論的架構中是比較負面。在工夫論層面上,氣是被改造的對象,理學家時常在講,要「變化氣質」。

理學家認為,理落在人身上就是性,而性就其自身來說是善的。但是從理被賦予成為人性時,必須要和氣結合在一起。現實層面的人,是「理(性)氣合」的產物,只有理(性)沒有氣,也就沒有人可言。但是性落在氣上講,又必然會被氣(氣質)遮蔽,從而本善的性無法完全呈現出來。可見,雖然氣是負面的,但是對人物的生成來講又是必然的。天地之氣流行而生成人物時,因為氣有清、濁、厚、薄等性質差異,因此每人一個天生的氣質都是不一樣的。

理學家的工夫論就是要改變氣質,從而使得本善的性全部呈現出來——這或許僅僅是一個高懸的理想。變化氣質最終指向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聖人。但是聖人其實也是受到氣質的影響的,從而表現出不同的氣象。在理學傳統中,氣是一種類似於質料性的、身體性的東西。因此變化氣質之後,整個身體狀態會發生改變,改變後的氣質狀態就稱之為氣象。

在理學道統建構的主要文獻《近思錄》中,最後一章第十四章為「觀聖賢」。如何觀聖賢?就是觀聖賢氣象。比如,他們會說,孔子是元氣氣象,孟子則像泰山,顏回和風慶雲。等等。孔、孟、顏回都是儒學史上公認的聖賢,他們的氣象都是不同的。

以上。


大家想多了。就是用來指人,很典型的提喻 (Synecdoche),即用部分指代整,就像hands, minds, brains, hearts, heads, eyes都可以指「人」,一般來說用哪個詞是和場景有關的。想事情的人可以用brains,幹活的用hands,點人數用heads,這一段說有些人的思考方式無法接受某種看世界的方式,用temperaments(更多指的是思想上的「性情」)來突出「思考方式」。啥氣質不氣質的啊。


這個問題水很深。感覺和古希臘體液學說有關係,我不是專家,只能做維基搬運工。

古希臘醫學中區分四種氣質:多血質(sanguine)、粘液質(Phlegmatic)、黃膽質(Choleric)和憂鬱質(Melancholic)。這四種氣質是由四種體液決定的:血液、粘液、黃膽和黑膽。這四種體液又對應回四個元素:氣、水、火、土。

相應地,每一種氣質也就有對應的特徵:

多血質的人性格外向、喜歡與人交道(社交帝型);

黃膽質的人性格更加外向外向,但為人獨立、喜歡操控別人,野心勃勃、有很強的決斷力,同時也暴躁易怒(霸道總裁型);

粘液質的人為人隨和、沒啥脾氣,有同情心和喜歡做和事佬(佛系青年?);

憂鬱質的人性格內向,更喜歡一個人呆著,靜靜地思想與感受(憂鬱少年?)。

每個人因為體液比例的關係,通常是這四種性格的某種混合。

梯利這裡談的這種氣質,可能更像霸道總裁型的思維方式,在思想上比較雄心勃勃(?)。

上面的內容都是抄這裡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ur_temperaments#Four_fundamental_personality_types


我不確定是否合適套用這個框架:

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一般是從 intuition 出發去得到一個 theory。這裡的 intuition 並不是康德意義上的直觀,而是日常語言中那種不加反思的判斷,或者說作為理論出發點的直覺。

除了少數哲學家之外,大多數哲學家都不會停留在 intuition 上,但是他們也不會去做一個忽略一切 intuition 的 theorist,這裡有一個平衡:reflective equilibrium。RE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達到理論和直覺相互平衡的過程,有些時候我們選擇忽略掉一些邊邊角角的直覺;有些時候我們選擇修正我們的理論。當反對某個理論的直覺足夠多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修正我們的理論,但是如果只是一些極個別的情況,類似於陳寅恪的「恪」應該怎麼讀的時候,我們不會為了這個去修正我們的(語音?)理論來重新包容它,而至多只會說這是一個例外,記住這個例外就行了。這裡的理論可以指所有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理論,不限於哲學。

而對應地,題目中陳述氣質,

  • 可以是決定開始尋找 reflective equilibrium,拒絕某種強加的世界觀的於是展開 deliberation 的起點;(如果你把重點放在後面的 cease from troubling,那就是無法停止進行 deliberation 的想法)
  • 可以是思考這個問題時作為起點的直覺;(如果你把 found it impossible 中的 find 看成是一個單純的描述,而不是一個真正實際的動作,「直覺上這是不可能的」,那麼這就是出發點)
  • 可以是最終意識到某些問題的重要性,以及堅持機械世界觀這種理論並不助於解決這類問題,而最終達到的平衡。(如果你把 found it impossible 看成是思考的結論(類似於找不到出路的感覺),那麼這種『找不到』就是平衡的結果)


1、形而上學三原則:甲邏輯,乙詞型,丙語義;

2、所以,單詞temperament語義「氣質」很次要;

3、對於以字母文字為母語的西方哲學家來說,當然極為熟悉這個詞所有的其他語義,所以能夠嫻熟地用這個詞表示哲學家所主張的本體論;

4、國人懂語義,不懂其間的邏輯的關係,也無須關心單詞的詞型,免不了圍繞著「氣質」胡思亂想;其實,國人讀西方哲學的原著,主要應該弄清「本末」的邏輯關係;詳細說,充其量一個學年,即可徹底弄清;

5、簡單說,譬如,

大寫表示本體Some,其間的me為音樂的全音階第iii音,表示本O&>nt&

小寫表示末體:心事 temperam-第iii音-氣質ents人物,也是iii段論。

6、西方哲學的單詞之間並無語義關聯,勉強關聯則會出現令人十分困擾的說法;譬如,前兩天我有一個回復,可供參考:

======================

======================

1、甲邏輯,乙詞型,丙語義:

2、所以,西方哲學不可完全漢字化:

3、國人懂語義不懂邏輯,也無須關心很重要的詞型;

4、於是就出現了題主的問題:我們對於事實上我們是無知的事物具有知識?

5、這話如有原文(限於英文),我一定可以說清其本意,當然,也需要你耐心聽我的解說。

=======================我看到有人引用了羅素的原話,

Th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induces a dogmatic belief that we have knowledge where in fact we have ignorance, and by doing so generates a kind of impertinent insolence towards the universe.

======================賞析其間最要緊的那一句:

【induces a dogmatic belief that we have knowledge where in fact we have ignorance】,

入世-i-心誘導a人生死d路暢通(永恆不變=教條)t導音i主音c大調(西方哲學常常用音樂的音階表示天堂路)b內里信仰-i-上帝-f

天路來囬t說話出口t

我們心智慧 we內外h大街林蔭路e內里經驗知識k勾住e專名字w在那裡e愛心in內里f人心事實

t我們心智慧we內外h大街林蔭路e愛心i知內情g神指路n專名0無知r類名e內心知天堂路;

【這當然不能叫翻譯,而只能叫「英文的邏輯賞析」】


悟知性格


具有某種氣質的人就是具有某種人格的人,

這章後面還提到了我大蓋倫,,

梯利這本書不建議讀。


無系統學習或具體了解

維基百科釋義??


基本上就是大家說的「氣質」。 翻譯也沒啥問題。


推薦閱讀:

黑格爾:人應尊敬自己,並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蘇格拉底及斯巴達

TAG:哲學 | 定義 | 哲學史 | 西方哲學 | 哲學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