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已經懂了人生如幻,仍然痴迷於追求錢、享樂?

哲學的書看過不少,佛道也懂好一些,社會上各個階層的人也見過不少了,深深地認為人生如夢,安住當下便是幸福。

可是我雖然懂此理,但是仍然會因失去身外之物而無比難受,生活中也不斷想方設法賺錢,沉迷於肉體享樂。

我知道這是虛幻的,我因失去外物而不安,因得不到名利而憂慮,甚至被別人的意見左右情緒。

我討厭自己這個樣子,我怎麼會這樣?


比丘復白佛言。

世尊。云何五蘊。

世尊答言。

所謂 色蘊 受蘊 想蘊 行蘊 識蘊。

比丘是名五蘊

云何五取蘊。

佛言。

所謂 色取蘊 受取蘊 想取蘊 行取蘊 識取蘊。

比丘。是名五取蘊

云何十二處。

佛言。

所謂

眼為內處。色為外處。

耳為內處。聲為外處。

鼻為內處。香為外處。

舌為內處。味為外處。

身為內處。觸為外處。

意為內處。法為外處。

比丘。是名十二處

云何十八界。

佛言。

所謂

眼界 色界 眼識界。

耳界 聲界 耳識界。

鼻界 香界 鼻識界。

舌界 味界 舌識界。

身界 觸界 身識界。

意界 法界 意識界。

比丘。是名十八界


出世智者。謂於一切蘊界處中。能正了知。如是諸法。

是無常性

苦性 病性

癰性 箭性

惱性 害性

怖性 熱性

壞性 滅性

災性 橫性

有疫癘性

虛性 偽性

空性 妄性

無實我性

難保信性

於如是等諸法性中。如實了知。智見通慧。現觀等覺。周遍照了 名出世智

諸聖弟子。於此所說出世智中。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審觀察。此出世智。正修習時。為能令彼生法有情永脫生不。為能令彼老法有情永脫老不。

病法死法。愁法嘆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如是。

既審察已。能正了知。此出世智。正修習時。定能令彼生法有情永脫於生。定能令彼老法有情永脫於老。

病法死法。愁法嘆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如是。

所以者何。此出世智。是賢聖法

是能永出

是趣涅槃

是能永厭

是能永離

是能永滅

是能永寂

是真通慧

是正等覺

能證涅槃。非感生法。非感老法。病法 死法 愁法 嘆法 憂法 苦法 不安隱法

彼於如是尋思稱量審觀察時。

於出世法。生珍寶想。於世間法。生下賤想。

以於出世。生珍寶故。便生歡喜。

生歡喜故。其心安適。

心安適故。身得輕安。

身輕安故。便受悅樂。

受悅樂故。心得寂定。

心寂定故。能實知見。

實知見故。能深厭背。

深厭背故。能正離欲。

正離欲故。能得解脫。

得解脫已。便自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是名於此出世智中。應正尋思 應善稱量 應審觀察。


懂得是好事,有些人是一輩子不懂的,他可能不會糾結這個問題,一股腦賺錢享樂就此一生了,相對而言,題主是幸福的,因為內在善性未蒙昧。

糾結也是好事,說明在思考,沒有思考,沒有脫了一層皮的感悟,是無法體悟大道的,這個過程是求道的路,正常。道,珍貴,就珍貴在這。猶如戒癮,未斷前,千苦萬苦,斷後則,不過如此,斷的剎那,是猛然倒塌。

法華經中序品即說了彌勒菩薩的宿世因緣,過去世貪求名利,多游於族姓家,所以外號為「求名」,佛陀卻第一個授記彌勒成佛。其隱喻可深深體悟。

愛太陽,乃至為太陽西落而嘆息,為東升而欣喜,而太陽本是太陽,不為誰升,不為誰落。認識了太陽,就沒有了愛,沒有了愛,也就沒有悲喜。

佛言:若離於愛,何憂何懼。


謝邀。

看到題目,第一個想法是,題主並沒有真懂人生如幻。看下描述,感覺也許題主確實從字面上有些懂人生如夢的意思。

那麼是什麼阻止了題主更進一步,從夢幻的痛苦中出離呢?

我覺得是題主還在執著夢中的「我」。

什麼意思呢?

題主只認為外物時虛幻的,而不認為自己的憂慮與煩惱也是虛幻的,更不認為這個因為憂慮而產生厭惡的自心是虛幻的。您只看到了外界的虛偽不實,卻還在執著夢中的主人。

夢中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嗎?


因為你理智懂得沒用,除非有體悟。

即使有體悟還會有所執著。


少年,一定是部分的【我】懂了,還有大部分的【我】沒懂。

因為所謂的【我】,是一個組合體。

我們內在就像一個大社會,有很多子人格,就像各種老百姓。雖然一部分老百姓覺悟了,還有很多群眾沒覺悟啊。

悟後起修,就是致力於內在的全部百姓都覺悟。


推薦閱讀:

心理諮詢師如何理解和評估個案 | 個案概念化
維吾爾語如何正確表達上午和下午?
換一種講述人生的方式,未來會從此不同
如何讓自己長期的處在快樂之中?
世界或許殘忍,她們卻報之以歌:聊聊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TAG:心理學 | 哲學 | 人生 | 佛教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