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接受不了孔子和顏回這樣的做法?

難道是我三觀有問題嗎?

我覺得孔子這樣難道不是縱容了惡人嗎

但是我所理解的寬容並不是縱容啊


特地去查了一下,典籍上並沒有記載這個故事。所以這鍋孔子和顏子不背!


沒問題。我不接受的是不知哪個妄人編這麼一個反智的故事,還廣為傳播,甚至有些張口就來說是《論語》中記載的這個故事,太可笑。


法酷不行

這個故事只是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而已。

小偷小摸就要人把手剁了,不解決民生問題,反而用酷法阻止犯「錯」,那是誰的問題呢?

就算對賭,也賭個能接受的吧,因為一時意氣說的話,最後真的能接受嗎?

當然,這是一方願意退讓,普通人看了,還是要以犯錯之人為戒,不要給自己搞出這種事情。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

作者用了誇張的顯解的意象說明「不可言而與之言」,失言的行為。

事實上有很多常理不是一般人可以窺見的。不誠者不能知。例中用的只是把道理選擇在每個人都簡而易見的數學常識而已。假如有人說1+1不等2,這種有爭議的開放的問題性,誰對誰錯就扯個無完無了,與作者想真正表達的就扯遠了。


誤人子弟,也是侮辱孔子顏回,大概是從於丹講論語開始的?一個個各種編nt的孔子小故事,還有什麼螞蚱的,把孔子描述的好像不講理似得,你問他們從哪本古書看到的小故事,他們也回答不上來。


說明 孔子 仁啊。。他覺得 生命 比真相要重要的多,這就是中和。即中庸。不管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這種書一般在語文課外閱讀里 會比較多的。 如果到了大學了。。你會發現這樣的書會很少了,大學裡學習 孔子和顏回 更多的是學習 經 四書五經。 所有故事 都講究嚴謹,需要考據出處。但是總體來說 這個故事 表面上看著是 孔子 掩蓋真相,但是事實上是救了一個人的性命。

20.2 子張問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這段話,子張問孔子 為仁政之道。 最後 何謂四惡 那裡,不教而殺謂之虐! 剛才那個打賭的老百姓。。就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呀,那麼你不給老百姓教育,就讓他去賭輸 然後失去生命。。合適嗎?但凡一個受過「數」教的人 都知道 自己算錯了。 而且這事攤在子路身上 可能 子路還不肯讓呢,為什麼顏回肯讓呢。。因為 顏回 三月不違「仁」。。。


別說寧了,孔子和顏回也受不了。

這種講寓言故事就不是孔子和顏回的風格

還有一個三季人的故事,寧自己找出來品品

要不寧試試在詩經中找找有沒有可類比的典故,或者這禮記里找找這麼做的依據。

包括子貢贖人、子路受牛都是後人假借孔子說話


是說。

賢者對於自己的得失成敗看得微乎其微。

而俗人通過加碼來強調自身的正確性。

孔子知曉,俗人和顏回的性價比不等,顏回,贏了卻輸。輸了反贏。只是贏面不一致而已。


這沒什麼,上次我七舅姥爺的二舅家的狗看見孔丘丫的去鑽小髮廊,顏回個短命鬼還在門檻望風。對了,龜公是穿越來的朱老頭。

你看這爺倆,什麼玩意,統統地該打倒。


推薦閱讀:

從傳統儒家的視角,曾國藩算聖人嗎?
馮哲恆與你分享如何減少煩惱
學論語,從這句開始
儒家代表人物有誰?

TAG:儒學 | 孔子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