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太聖母怎麼辦?

胂胍驳拇_是這樣了,長這麼大沒有什麼討厭的人,對我再過分的人、就算罵過我的人我也沒辦法討厭起來,這種性格是不是太懦弱了、太沒有底線了,導致三觀都不正,感覺就算有人強姦了我都能原諒,我到這種地步了我真的好害怕,受夠了這樣的自己了。


最近剛好看了《可愛的詛咒》,這是一本聖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書中說,生活中總會有一些這樣的人,Ta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對陌生人也有求必應,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疚。

在他們看來,很多事情的優先順序都高於自己,結果,支持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就像《可愛的詛咒》作者雅基·馬森,她也是聖母型人格,曾經在手臂骨折的情況下還堅持為家人開車,甚至一同去划船,直到醫生開出診斷證明,打上石膏,她才覺得自己可以歇一歇了。

後來這件事引起了雅基·馬森的重視,她聯繫了一位曾經一起工作10年的心理治療師,針對聖母型人格進行研究,邁出了解除詛咒的第一步。

他們發現聖母型人格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一如既往地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2.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唯一的行為準則,並因此受盡委屈。

3.認為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愛自己並接受自己,就必須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為人處事。

4.面對強勢的人(如父母、老師、上司),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5.從不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人起爭執。

6.總是想太多,總把錯誤歸因於自己。

7.很多事情的優先順序都高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結果,支持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8.心甘情願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籠,雖然被壓迫得近乎窒息,卻不想改變,或者說無力改變。

9.總是把時間、精力、金錢和愛奉獻給其他人,唯獨不留一點給自己,只有通過這樣的過度付出才能獲得安全感。

聖母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表示,聖母型人格的形成跟我們潛意識中的觀念息息相關。那是父母或看護人在我們小的時候植入我們大腦的,它們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問題是,很多深深根植於腦海里的觀念源自我們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維能力形成之前。於是,我們才會一直傾向於相信那些錯誤的、早就不合時宜的觀念。

1.被「特有化」的品質。

所謂特優化的品質,是指父母通常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一些觀念傳遞給子女的觀念。

比如作者就提到,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把「堅強」這個品質傳遞給了她,而且讓她在「堅強」這個標籤下有了一個光榮的舉動。

她當時正在騎馬,突然被馬甩了下來,一隻腳還別在馬鐙中,就這樣被拖行了至少10分鐘。她的後背在地上劃傷,流了很多血,但是不久竟然起身上馬,繼續騎了起來。

後來這件事作為「英雄故事」在家族中廣為傳頌,而作者也主觀上把這種過分的堅強當成了自己應該發揚光大的積極品質。

2.死板的個人規則。

我家裡有姊妹三個,我是老大。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常常跟我說:「你是老大,要多照顧弟弟和妹妹。」

時而久之,老大的責任感就一直壓在我的心頭,成為我做事的一條規則。上學的時候我會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去上學,放學的時候會做飯給他們吃。到上高中的時候我還給弟弟洗頭,大學的時候每周幫他洗床單。

那個時候我也在上學,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同時又是他們的「保姆」。我沒有任何怨言,因為照顧他們是我的責任。但是過分忙碌的生活讓我感到筋疲力盡。

根據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的研究,像這種「老大就要照顧弟弟妹妹」的個人規則,就是死板的,因為它忽視了當事人的感受和行為能力。

當然,不管是被「特有化」的品質,還是死板的個人規則,這裡說這些並不是譴責父母的不是,而是為了找到聖母型人格的根源,繼而做出改變。

如何走出聖母型人格的牢籠?

作者雅基·馬森表示,改變聖母型人格,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我們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及行為模式,通常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固化。

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從邁向可控的一小步做起。每次只邁一小步,心裡想著,我們是在勇敢地為自己做一次克服恐懼的努力。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會更多的說「不」

1.畫「責任餅圖」。

這個練習能夠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那些自童年早期便無怨無悔地秉承到現在的無效觀念。比如,老大就要照顧弟弟妹妹、凡事要堅強等。

第一步,在一張紙上畫一個圓,然後想一想你人生中的某個重要問題,可以是讓你覺得自己負有責任的事,或者是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而感到愧疚的事。

第二步,把問題寫下來,然後問問你自己:誰才是真正應該對此負責的人?

第三步,把餅圖分成若干小塊,在每個小塊上寫上其主人的名字。注意,做這個練習時要不假思索,讓自己下意識地袒露真相,不受原來那些「應該做什麼」的思維左右。

例如,誰應該去照顧孩子?首先孩子已經6歲,可以簡單照顧自己,算一份。其他的幾小塊可以分成四等分: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幾個家庭成員。這時我們就可以清醒的認識到,做這件事自己並不是唯一的責任人,一旦哪一天沒有全天候待命,也不必自責。

2.把「應該」變成「可以」。

這個理論源自亞倫·貝克的「認知行為療法」,貝克認為,有問題的情緒狀態部分是由無用的思維模式引起的,尤其是死板的個人規則。

要想打破這些規則,就要打破「非是即非」或者是兩極化的思維。比如,我應該先洗碗。就可以改成:我可以先洗碗。

這樣一來,就立刻多了一點點選擇性。讓我們知道,洗碗並不是一件必須的事情,而是可以選擇的。一旦用了」可以」這個詞,就聽起來輕鬆多了,自己的神經也可以不用一直緊繃著,更不必因為沒有去做某件事而感到自責。

「應該」是沒完沒了的,而且覆蓋範圍很廣,從很多你人生」應該」完成的任務,如「我應該結婚」「我應該成功」等,到很多看似不重要的瑣事,如」我應該常常鍛煉」,或者「我應該每天喝八杯水」。

你可以把這些當做你人生的指南,這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當它們變成死板的教條時,它們就有可能變成一個牢籠,你會覺得自己被困住了。

3.學會客氣地拒絕。

對於大多數「聖母」來說,拒絕別人是一件尤其困難的事。

雅基·馬森表示,這是因為一種恐懼的反應已經根深蒂固,讓我們害怕說「不」,所以我們會盡量避免說「不」,也因此缺乏說不的經驗,併產生了一種害怕的連鎖心理反應。

她推薦BEAR四步法,這一技巧的原理是駕馭呼吸的力量,讓它幫助我們平息突如其來的恐懼感。

B表示呼吸,E表示讚揚,A表示接受,R表示尊重。

當我們發現自己在進行一段艱難的對話或面對難以處理的事情時,就可以使用BEAR四步法。

比如,同事想約你下班後喝兩杯,但是你不太想去。這時就可以調整呼吸(B),接著想一些讚美之詞(E):

「特別感謝你的美意,這個時候能想到我(A),但是我今天特別累,想早點回家休息(R)。」

最後請謹記:別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因為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


《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不幸中了「聖母詛咒」,該如何自救?

文/夏小憂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太宰治《人間失格》

1948年6月3日,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和情人山崎富榮在玉川上水投河自殺,這個從25歲開始、自殺過4次都失敗了的男人,終於在39歲這一年得償所願,成功赴死。自殺前不久,太宰治剛剛寫完小說《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第一部自傳體小說,他寫主人公葉藏,其實也是在寫自己,在《人間失格》中,太宰治借用主人公葉藏的身份首度回顧了自己那「充滿恥辱的一生」。

太宰治出生在日本一個顯赫的人家,父親是當地重要的政界人物,母親體弱多病,太宰治是被姑母和保姆輪流帶大的,缺乏母愛、父親過於嚴厲,身邊照料的人又時常變動,這些童年經歷造就了太宰治的「討好型人格」。

書中里有個細節,把葉藏的「討好型人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不排除是太宰治親身經歷的可能性。葉藏的父親因為公務經常要去東京,每次回來都會給大家帶禮物。有一次,父親又要去東京,提前問孩子們要帶什麼禮物,所有的孩子都興奮地說出了自己想要的禮物。

只有葉藏一聲不吭,父親不大高興地問:「還是要書嗎?淺草的商店裡,有一種獅子賣,正適合小孩子玩,你不想要嗎?」發現父親有些不悅,葉藏非常自責,明明心裡想要的是書,但為了討父親歡心,葉藏還是選擇了獅子。

就這樣,「討好型人格」伴隨了葉藏一生,也折磨了太宰治一生,以至於他們不得不通過自殺這樣決絕的方式來尋求解脫。

「討好型人格」難道沒辦法治癒嗎?在太宰治生活的那個年代,或許無法治癒,但隨著心理學這門學科的發展,現在「討好型人格」患者是可以治癒的,如果情況不是特別嚴重,患者甚至可以自救。

一、什麼是「聖母詛咒」?這個詛咒只會對女性起作用嗎?

英國心理諮詢師雅基·馬森在40歲之前一直是一名「討好型人格」患者,跟太宰治一樣,她也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事事遷就、討好別人。就連自己胳膊摔傷了、疼得身體直打顫,她的第一反應也是「別在侄女的生日宴上掃興」「回程的時候不能再讓丈夫開車了」「不能耽誤了孩子們假期計劃」。

為了不耽誤大家,那就只能耽誤自己了,10天之後、當胳膊發出就醫警告,雅基才不得不去醫院接受治療。知道這件事之後,早就對雅基這種「犧牲自己、討好他人」的自虐行為看不下去的繼女,發簡訊「警告」雅基:「別再做聖母啦!」

繼女的提醒,讓雅基如夢初醒,她突然意識到:如果繼續做一名「聖母」,並一如既往地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那麼,接下來比胳膊受傷更慘痛數倍的事情都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雅基當即聯繫了一位心理治療師朋友,讓他協助自己解除「聖母詛咒」。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治療,現在的雅基早就不是當初那個事事以他人為中心的「聖母」了,相反,現在的她充滿自信,既能坦然說出自己的感受、意見以及價值觀,也可以大大方方對不喜歡的人和事說「不」。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心理諮詢師的雅基在成功解除「聖母詛咒」後,在自己的私人診所,陸續幫助過很多跟她一樣、深受「聖母詛咒」所苦的諮詢者,她用自身的經歷不斷鼓舞著那些諮詢者:「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別人的認可、欣賞和尊重都是吸引來的,而不是乞討來的。」

為了幫助更多的「聖母」,在《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又名《可愛的詛咒》)這本書中,雅基不但將「聖母們」自我治療和心靈成長的故事分享出來,還從心理學的專業角度進行了專業闡述。

那什麼是「聖母詛咒」呢?雅基給出的定義是:當你習慣將全部能量用於溫暖他人、贏得他人認可,而且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疚,那麼,你十有八九已經中了「聖母詛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討好型人格」。

而且,雖然名為「聖母詛咒」,但卻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個只關乎女性的問題。

作為一名從業15年的註冊心理諮詢師,雅基見過很多案例,很多人的生活因此被一步一步摧毀,這些人幾乎把全部精力用在討好他人上,卻從沒有好好愛過自己,這些人裡面有女人,同樣也有男人。

二、「聖母詛咒」是怎麼產生的?難道是天生的?

關於「聖母詛咒」,我們其實並不陌生,頂著「天才少女」光環長大的作家蔣方舟,曾經在綜藝節目里自曝是「討好型人格」,她說曾經談過一段戀愛,對方打電話過來罵她,她就一直跟對方道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為了讓對方消氣,她甚至連提一下「自己也很不開心」都不敢。

還有電影《被嫌棄的松子》里的主人公松子,小時候討好父親、長大了討好男人,一生都在迎合別人的需求,飛蛾撲火般渴望被愛,以至於後來淪落到去當脫衣舞女郎,來養活自己和男友,最後更是慘死在外......

這些事例都足以說明「聖母詛咒」威力有多大,負面影響有多深遠,那麼,「聖母詛咒」都是怎麼產生的呢?難道是天生的嗎?

對此,雅基肯定地告訴我們,沒有人生來就是聖母,聖母跟DNA無關,它是一系列觀念和行為的集合,這些將我們塑造成「聖母」的觀念和行為,都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其中有很多便源自我們的童年時期。

拿雅基的一位諮詢者莫妮卡來說,莫妮卡的母親是個情緒很不穩定的人,從莫妮卡幼兒時期開始,母親就常常無緣無故地發火、拿她撒氣,莫妮卡誤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所以想盡辦法取悅母親。

正是這樣的童年經歷,影響了莫妮卡成年後的生活,這麼多年來,她的潛意識似乎被一條「死板的個人規則」操控著,時刻提醒著她:「如果我一直都表現得很好,那麼我的媽媽/其他人就會高興並喜歡我。」

然而,有些時候,遵守這樣的規則確實會奏效,這就無形中加強了孩子的這種觀念。對於這一點,早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及溫尼考特等人就指出:我們年幼時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與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

現在的很多育兒書對此也頗為重視,尹建莉老師就曾建議過:不能一味給予孩子有條件的愛,比如「你聽話我就喜歡你」「你乖乖吃飯就帶你去公園玩」,而是要把「有條件的愛」和「無條件的愛」相結合,這樣不但能幫孩子建立規則,也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值得被愛。

但很遺憾,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快點安靜,往往會樂此不疲地用「有條件的愛」約束孩子,這就潛移默化地在孩子身上培養出許多無用的「價值條件」,讓他們誤以為「我不值得被愛」「我要付出更多,才會有人愛我」,變相為「聖母詛咒」提供了土壤。

三、不幸中了「聖母詛咒」,該如何自救?

當然啦,說「聖母詛咒」常常源自童年,並不是為了責備父母或其他撫養人,而是為了找到誘因,以便更好地解除詛咒。

既然知道了童年時期那些「死板的個人規則」是導致我們成為「聖母」的重要原因,那我們又該做些什麼,來打破這可惡的「聖母詛咒」呢?雅基仔細梳理了自己治療的全過程,同時結合了諮詢者們的故事,給出了不少可供參考的建議。

首先,「聖母」通常對自我價值及自尊的感知能力都比較弱,非常依賴於別人的認可,為了打破「聖母詛咒」,就需要先建立內源,肯定自己、鼓勵自己,學會好好愛自己。

其次,「聖母」通常很難開口對別人說「不」,即便已經做完上面的練習,等到真的要拒絕別人時,還是會如臨大敵。這時「聖母」又該如何應對?雅基建議提前準備一個工具箱,選擇那些對你最有幫助的工具,磨光這些工具,把它們放進工具箱隨時備用。

1、鼓勵性的肯定句式。雅基有個學員,在面對蠻橫的年輕服務者時,會這樣鼓勵自己:「快點兒吧,你能做到!你都能做他的媽媽了。」就是這樣一句話,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2、選擇合適的站姿。站直身體的姿勢會讓人變得更自信,同時也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自信。如果你要打一個難以啟齒的拒絕電話,試著站著去打,這會讓你感覺更有氣勢,電話那頭的人也會感受到。

3、拿捏好語氣。同樣一句話,會因語氣的不同傳達出完全不同的信息。如果想要拒絕別人,語氣中切不可透露出遲疑、懇求和不確定,而是要清晰、冷靜、不容置疑地表明你的態度。

4、刪除冗長的鋪墊。我們的文化背景造就了我們習慣於間接式溝通,但這樣做有時候卻很浪費時間,試著直接一點兒,有話直說吧。

最後,要想徹底將「聖母詛咒」驅逐出境,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

1、克服「學步幼童的恐懼」。前面說了,很多人的恐懼源自童年時代。作為無助的孩子,我們依賴於照顧我們的大人,為了避免被他們的憤怒所傷,「戰鬥或逃跑」都不是長久的解決方案,討好便成了最有效的防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作為成年人的你要認識到,你的恐懼反應通常是一個無助孩子才有的反應,這些現在已經威脅不到你。

2、「錨定」在當下。將自己「錨定」在當前時刻的正念技巧,對「學步幼童的恐懼」是一種有效的解藥。這一理念的原理是,你利用自己的感覺把自己帶回到當下,通過觸覺、味覺、嗅覺、聽覺和視覺體驗此時此地的情景。

3、BEAR四步法。其中,B表示呼吸、E表示讚揚、A表示接受,R表示尊重。這一技巧的原理就是,駕馭呼吸的力量,讓它幫助你平息突如其來的恐懼感,並進一步指導你,緩和令你恐懼的情緒,使它們產生安全感,而你自己也不會再感到它們的攻擊性。

可愛的詛咒:聖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京東¥ 23.00去購買?

想要破除「聖母詛咒」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兒,因為我們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及行為模式通常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固化了,要想改變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好像西天取經那樣的思想準備,然後勇敢地跟著這本「聖母型人格自救手冊」——《愛自己的人自帶光芒》去改變,最終,你將打破「聖母詛咒」,變得自信、勇敢、光芒萬丈!


「聖母心」是一個從網路流行語開始,被大眾熟悉的一種人格表述。這個當然也不是經典心理學理論明確定義的人格類別,但確實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看待問題、處理關係的慣有模式。


雖然叫做「聖母心」,但這種特質並非只有女性會有,無論男女,具有聖母心人格特質的個體都會有以下兩種具體的表現:


首先,他們更容易做出「不被需要的幫助行為」,從這一點看他們很像具有討好型人格特質的人,兩者唯一的不同是,前者在提供幫助,在貢獻/耗費自己的精力和價值的過程中感到滿足,即使這個給予是對方不需要的,甚至是讓對方感到困擾,感到被否定,被壓抑的痛苦,他們都會沉浸在自己「如同聖人」一般的良好自我狀態中,而後者則在這個過程中感到痛苦和不適,完全沒有聖母心有的自我感覺良好。


其次,他們還會選擇那些很難和自己建立健康親密關係的對象作為自己的另一半。什麼是健康的親密關係?當關係中的兩個人,可以彼此之間互相依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雙方都在這個關係中獲得成長和人格完善,形成一個能量的良性循環,這就是健康的關係,而具有聖母心的人,更容易選擇那些他們認為「需要被拯救、被幫助」的對象,忽視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


如果你覺的自己擁有聖母心特質,而且真正渴望改變或改善的話,我鼓勵你在行為和情緒層面嘗試做以下幾件事:


第一,建立覺察自我想法的習慣。通過寫日記,和諮詢師深度談話,開始了解自己「寬宏大量」背後的心理模式是什麼,以及你和這個寬宏大量部分的自己的關係是什麼。你喜歡自己這樣嗎?你討厭自己這樣嗎?為什麼喜歡,又為什麼討厭?這些問題必須在你感到安全,感到被接納,不被審判,不會被拋棄被懲罰的環境中,去開始面對。


第二,關係中受過的傷,往往需要在關係中獲得全新的體驗去療愈。


我依然鼓勵你如果條件允許,去尋找你信得過的諮詢師建立咨訪關係。你或許從沒有真正體驗過,被一個擁有成熟穩定人格的人,尊重友好平等的對待是什麼感覺。一個人格成熟的人首先是個有力量面對和解決生活困難的人,也能看得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也因為這種力量感和看得清,他可以情緒較為穩定,可以尊重健康邊界。


比如他在煩悶生氣甚至是和其他人爭吵的時候,可以對同處一個空間的其他人,尤其是完全依賴自己的小孩說:「我現在有一些問題需要面對和處理,比較麻煩,這個問題和你無關,是我的責任,需要我自己面對,但接下來的 x 個小時我很抱歉不能陪伴你了,等我處理完就一定會回來,你不必擔心和害怕,一切都還好。」


類似這樣的話,這樣溫和平等的表達,聽上去是不是很陌生? 我更覺得,其實是一個人無法想像它沒接觸過沒體驗過的,而解放自己,讓自己體驗這種關係的可能性增加,需要你允許別人和你建立邊界,只有這樣的健康關係中,你可以重新不扭曲自己的意識,不壓抑自我的體驗,讓那些被壓抑隱忍漠視的來自於過去的疼痛感被釋放,你才可以靠近真實健康的自我,卸下如十字架般沉重的聖母心。


如果你具有聖母心的特質,那麼在親密關係中,能被你喜歡的人,要麼不具備獨立人格,要麼不具備善意和溫暖。


第一種人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卻可以讓你在無微不至照顧他的體驗中獲得滿足,讓你慣性忽視自我的需求,尤其不允許自己對生活、對自我有更好的追求,你心裡的潛台詞是:「ta 如果離開我就不能活,所以我必須陪伴他,必須不能放棄他」。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38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實用人格手冊:讀懂自己與他人的必備指南

壹心理 專業而溫暖的心理服務平台

38 小節 | 10 小時

¥99.00 會員免費


我也是聖母型的人,也想問這個問題。搜索的時候看到有人問了,就點進來看看。跟你說說我的事吧,我這個人很宅,不通人情,念大學之前最大的煩惱就是考試沒考好。之後進了大學父母不在身邊,吃了很多虧,做了很多費力不討好的事,後來畢業了,吃的虧更多了,這種性格真的很難改變,有時候真的看著那些欺負我的,利用完我就變臉的人覺得我跟他們學就好了,可是自己的良心過不去,根本做不來啊。我曾經問過朋友,親人,這年頭是不是善良的人就要吃虧受委屈,是不是做個壞人會活得好一點,他們說不論何時都是做個善良的人活得開心一點。那就保持原樣吧,反正也做不來。其實聖母這種性格真的改不過來,經常罵自己沒臉沒皮的,別人稍微對我好一點就原諒對方,還挖心掏肺的對人好。

我自己從以往的事中總結的經驗分享一下

1.一定要理智,不管什麼時候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別人一跟你談感情就懵了,然後有求必應。

2.個人覺得聖母型的人例如我特別容易相信別人 ,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要有一定防範意識,防人之心不可無(因為我最近看了幾篇滅絕人性的慘案報道,有點害怕,可能有點神經質,我相信世上還是好人多 但是壞人不得不防啊)。

3.不要因為沒有幫到別人而愧疚,量力而行 ,懂得說不,不然真的會很累。

4.多看看心裡學方面的書,我是在網上看到的聖母型的人應該是九型人格里的第2型人格,可以去通過找一些性格完善的書來看看。推薦你看看有關九型人格的書。

5.對於不知道怎麼表達生氣,無原則原諒對方,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我就是躲,躲不過去的話,就少說話或者不說話,或者找機會開溜,冷淡一點最好,最後一定要保持理智,有些人就不值得原諒(這個道理都懂,心軟的人做起來太難,所以還是躲著點吧)。

6.這是我從書里看完總結的:1.不要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2.不能沒有自我的迎合別人。3.學會面對自我,了解自己,善待自己,我們也需要幫助和呵護。4.幫了別人但不要期望別人一樣對自己,不要因此鬱悶。

最後,如果無法改變,那麼就試著喜歡自己吧!希望我們都學會愛自己,讓自己幸福!


我以前是聖母型的人

後來我遇到一個神經病,被噁心到了,反思了自己的聖母心理,我改了

為什麼我會聖母呢?

因為我這個人,性格其實挺弱的,我見不得別人過不好,好像別人過不好,這個世界就不美好,是也過不好一樣——我共情能力太高了

然而不是你想拯救別人,別人就值得拯救的

明白邏輯性了嗎?

你想拯救別人,你好心,但對方不值得拯救啊,或者對方壓根不需要你拯救,別人自甘腐朽

我遇到那個人,心理有些變態,她總是把她喜歡的人形容成「想對待金絲雀一樣對待」,現在想想太變態了,心理扭曲,求而不得的慾望被壓抑,久而久之就成了這樣

我其實咋一開始聽到這話就想劈頭蓋臉懟回去,這種人不值得尊重,但對方是女的,她自述的經歷比較凄慘

我tm聖母心發作,忍了,但最後被對方噁心到了,忍不了就懟回去拉黑了

我後來想,我之前為什麼會容忍?因為我覺得對方可憐

但每一個可恨的人,因為童年和少年過得不好,都是可憐的,所以長成了可恨的人

而且那女的長得挺難看還特自戀 還要說別人長得比她好看的人沒她好看 特沒教養一個人

我就不明白了 一個女的怎麼會是那個樣子 我到現在都不明白 不過無所謂了 早拉黑了

你只需要一個原則

遠離讓你不舒服的人


推薦閱讀:

當孩子考了100分時,我們是否需要獎勵?
我為什麼總是容易發怒?
#09 心理諮詢室的門
心理問題的存在原理和解決方向 - 于飛
第一次諮詢說什麼?

TAG:心理 | 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