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道德經》「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道德經》第三章中解釋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該如何根據時代背景和整部作品的主旨來解讀這個觀點?


這句話跟愚民政策沒有絲毫關係。

因為老子的原意指的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是離天道越來越遠的,所以人類文明所創造的一切知識和信息都應該被摒棄。如此才能逐步接近天道。所以老子說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也就是說,諸如道、德、仁、義、禮,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步墮落的。

有人解釋為,機巧之心。這個解釋看似正確,但是他仍然是一種分化的視角,認為存在好的智慧和壞的機巧。而老子認為,無論是智慧還是機巧都應當摒棄(甚至於他的道德經),如此才能真正回歸到無知無欲的混沌未分化的狀態(這才是符合天道的狀態)。

表面上,老子樹立起一個道的概念,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老子仍然可以繼續解構他的道。因為有了道的觀念,就有非道的觀念,因此要真正回歸大道,連道的觀念都不應當存在。

只不過後來的歷史發展,法家將其改造為愚民政策。


《道德經》那麼久遠了,不一定說啥都是對的,解釋不通就不用解釋了,不認同就是不認同。

尚賢,貴稀,逐欲,是社會化人類的本性,不是說統治者不提倡,老百姓就會給忘記了。

按照這個思想,文革時期該是最完美的了:高級知識分子打成臭老九,越窮越光榮、道德越完美;所有人都穿一樣的衣服,物質供應極度貧乏;所有人都說一樣的語言,思想沒有活力,只道「純潔的」革命友誼,後來又怎麼樣了呢?

也不用辯解說,老子這裡說的知,不是知識、智慧,而是智巧、詭詐。

老子那個時代,對社會科學的認識比較淺,想當然提出理念,以為只要統治者怎麼地了,下面就會怎麼地。統治者也是人啊,人也是要順著社會的規律啊,泯滅人性,屬於道嗎?

老子有些地方講究倒退,倒退到野人去最好,沒什麼意思,空想主義。

孔子也犯這個毛病,幾十年間,東北西走,推銷自己的一套政治理念,說什麼要先正名,名分要對,然後要歸位,各自在各自的位置上,要講禮,皇帝有皇帝樣,臣子有臣子樣。之所以不能實現如此美好的局面,主要是人心沒教育好啊!——社會科學的問題,變成了道德問題。

其本心是好的,但都是空想罷了,誰也逃不了時代的局限性,所以其理想不能實現也不足為奇。


把《道德經》理解為「愚民政策」,是最大的誤讀,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

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在這裡老子提出了一連串的「反主流價值觀」言論,包括:

  • 不尚賢
  • 弱其志
  • 使民無知無欲

這和大家心目中治世正道的儒家「尚賢」、「尚功」、「開民智」的思想似乎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老子是真的覺得大家應該跟白痴一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一生嗎?

其實不然,《道德經》的文字不能脫離當時的背景去理解,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此時禮崩樂壞,西周森嚴等級的分邦建國制度遭受諸侯征戰日漸崩壞,社會秩序混亂,有一句話大家應該能記住「春秋無義戰」。

這句話是孟子說的。指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在這種諸侯互相攻伐,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尚賢」、「尚功」只不過是諸侯為了一己之私,網羅人才,讓民眾在戰爭中充當炮灰做為犧牲品的一種借口罷了,這和諸侯口中高喊的「仁義」一樣,一片虛偽。

諸侯的戰爭,並沒有帶來社會的進步,那這樣的「仁義」、「尚賢」、「尚功」,又有什麼用呢?只不過是肉弱強食罷了!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是道德經第十八章,從老子的觀察來看,所謂「仁義」,一旦被宣傳就會變成「假仁假義」,所謂「智慧」,一經頌揚就會誕生「大偽」,所謂「孝慈」,是因為太多六親不和,才會有人拿來宣傳、表彰;所謂「忠臣」,其實是因為國家昏亂才會出現。

治理國家根本的「」已經毀壞了,才會有這些「仁義」、「智慧」、「孝慈」和「忠臣」出現,而眾人所津津樂道的「仁義」、「智慧」、「孝慈」和「忠臣」,只不過是掩蓋國家治理越來越差,民風日見墮落的幌子而已。

老子說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來治理,如果失去了對「道」的把握,那麼只能依照之前的「德」來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連「德」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仁」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間「信義」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信義」都喪失了,那麼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禮儀」規矩來勉強維持國家的治理。所以試圖依靠禮儀這些東西治國安邦,其實那隻不過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禍亂開始的前奏。

對現代人的啟示

一個公司、一個家族、一個國家,如果拚命的「尚賢」、「尚功」,以「狼性文化」做為企業的追求,一切以業績、數字為方向,會帶來的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降低、整體道德水平的下滑和「大多數人被剝削掠奪」的結果。

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人的成功,下面累累的是千軍萬馬的白骨。對於家世平平、資質平平、能力平平的普通人來說,這種肉弱強食,充滿叢林法則的社會,也太殘酷了吧!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並不是說讓那些真正的智者不敢有所做為,二是說如果整個國家社會不搞叢林法則,就不會出現那種操弄人心、人性的詭計多端之輩,這裡的「智」,並不是褒義詞!

什麼才是真正的「尚賢」、「尚功」和「無不治」

這就回到老子說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領導人不去以功績為誘餌,民眾就不會心生惡念去互相爭奪;

領導人不以奇珍異寶為貴,民眾就不會丟失淳樸之心也不會去盜取搶奪;

領導人不去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民心就不被迷亂;

所以聖人統治百姓,讓百姓內心的慾望減少,而讓其五臟充盈而身體健康,讓百姓心中的不當之志削弱,而讓其追求根本的大道。經常的民眾處於不用詭計、不用智謀而沒有不正當的慾望的狀態之中。

這樣子無為而治,那麼天下即將大治。

這樣深刻的道理,有人能理解嗎?


以「不尚賢,使民不爭」來說,當今社會對應的例子有:

1.大學排行榜,班級成績排行榜;--大家爭著進清華北大,在班裡爭第一。

2.富豪排行榜,世界500強排行榜;--大家爭著進世界500強,爭著做富豪。

3.城市排行榜,美女排行榜;--大家爭著買化妝品,城市靠排行榜來推高房價,爭著進入北上廣。

....

如同古龍小說中的兵器排行榜,有了排行,大家就會爭,武林於是大亂。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排行榜,如軍備競賽,如GDP排名,這些都是「尚賢」的表現。不尚賢,可做多重意思解讀:

1.去標準化或去中心化。一旦標準化,道不再生萬物,道只能生一。一旦標準化,你的道跟我的道就趨同,而一旦趨同,大家就開始擠獨木橋。不尚賢,就是「私人定製」,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用俗話來說,這就是特色,你有你的特色,我有我的特色,你的特色並不高於我的特色,各自的道不同,你有你的價值 ,我的我的價值,價值跟價值之間,並不存在高低之別。如今的大學在量產所謂的知識分子,幼兒園的班級排名也葬送了花朵們的童年,同時又以所謂的財富標榜了唯一的價值尺度,等等,都是「尚賢」的結果。一旦「尚賢」就是對其他「賢」的否定,如果是「尚男」,就是對「女」的否定,而「尚女」就是對「男」的否定,既不尚男也不尚女,男女才能平等。不再例舉。

2.齊物論。莊子的引申,不再說。

3.成為你自己。只有不尚賢,你才能成為你自己,而一旦尚賢,你只能成為「賢」,不是你自己,你長不出自己的枝枝葉葉,依照自己的道去發展,就是成為你自己,你才能成為一棵樹。用詩人葉芝的話來說:

雖然枝條很多,根卻只有一條;

穿過我青春所有說謊的日子,

我在陽光下抖掉我的枝葉和花朵;

現在我可以枯萎而進入真理。

現代人基本上是「枯萎而進入真理」,而這個真理就是掙錢。

.......

太多的聯想了,不再贅述。


不才,寫寫自己的感悟。

在我看來,道德經第三章,聖人之治,講的就是去除意識形態,實事求是。

提倡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會背棄做事的本質,按照事物發展規律來做事。

當提倡意識形態的時候,政治正確的時候,很多反智的行為就會出現,例子請看西方各國。

當提倡什麼是帥氣,什麼是美女的時候,層出不窮的小鮮肉就會出現,具體請看肖戰。

當提倡買房買車是結婚的硬性條件時,就會造成各種結婚困難,離婚隨意的情況,具體請到相親市場看一看。

當提倡金錢至上,必然造成社會每個人,為了謀求金錢權利,無所不用其極,具體請看綠地陳軍新聞。

第三章講的,就讓告訴人,虛心做事,實事求是,去除腦子裡的各種主觀意念,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推薦閱讀:

《道德經》第三講:「道」的密碼
道德經直譯(四十六到五十章)
《道德經》第五講:什麼是「玄之又玄」?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
永遠不要低估讀過《道德經》的人!

TAG:哲學 | 老子人物 | 典籍 | 人文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