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經常和父母對這干?這是出於一種怎樣的心理?


其實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看到每個孩子的差異性,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與我們不一樣,其實是高級動物才具有的一種表現。

孩子為何如此「叛逆來勁」?我們先來聊一聊原因,然後從原因入手,再找找方法應對這些「小怪獸」吧。

一、孩子的自我,從說「不」開始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還沒有個體「我」的概念,他們需要通過與環境的互動發展出自我。這個互動的一部分,便是和父母「抗爭」。

1. 建立「生理我」:說「不」是孩子生理獨立的需要。

研究表明,18 個月大的兒童已經表現出明確的自我感,他們越來越把自己看成一個唯一、獨特的個體。[1]

也就是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和我們明顯地「叫板來勁」。

其實如果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在 18 個月之前,孩子已經開始了各項「叫板來勁」的預備。比如說:

3 個月時,平時喝母乳的孩子,你給他奶瓶餵養,他可能會扭過頭去,拒絕奶嘴;

7 個月時,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歡的口味食物會皺眉頭,你再次把食物放在他的嘴邊他會搖搖頭,發出聲音表示拒絕;

10 個月時,孩子發現自己可以碰倒玩具和物品,於是反覆碰倒。

而且孩子逐漸發現,自己發出的聲音和動作,是可以影響父母和這個世界的,這為後期 TA 的自我意識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他們還會用語言表達「不!」「我不要!」來進行反抗。

所以看上去是孩子和我們「叫板來勁」,其實是他們在表達自己做事情的渴望,這也是孩子生理獨立的需求。

2. 建立「心理我」:低齡孩子「不聽」我們的,更聽從於自己的原始本能。

對於 3 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很難聽從父母的建議,他們更遵從自身內在的引導。

我們經常會驚訝於孩子身上無限的精力,他們似乎可以一整天活動而並不覺得累。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的一項體力活動指南指出:

針對 3 至 5 歲兒童的學齡前兒童應全天處於活躍狀態,以促進生長發育。

照顧這個年齡段兒童的成年人應該鼓勵兒童積極玩遊戲(輕度,中度或劇烈強度),並且每天至少 3 小時。[2]

要知道活力滿滿的 6~17 歲兒童和青少年,每天也就建議進行 60 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3~5 歲的孩子是他們的三倍!

當一個兩三歲的孩子願意聽從我們的指令,做我們希望他做的事情,或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服從我們。只不過是我們給孩子提供的活動,恰好滿足了孩子內在成長的需求,給予了孩子心靈成長的養分,讓「心理我」得以成長。

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的「生理我」和「心理我」就不能得到發展,自然也就會產生對抗的力量。

二、「白熊效應」孩子更叛逆

頻繁對娃說不可以,容易觸發「白熊效應」,使孩子更「叛逆」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 · 魏格納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實驗要求參與者可以隨便想像任何東西,但是不要想像白色的熊。

結果參與者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很快就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

所以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里:

  • 當我們對孩子說「不要跑!」,孩子聽到的是「跑!」;
  • 當我們對孩子說「不要大吼大叫!」,孩子會叫得更大聲;
  • 當我們對孩子說「不許碰!」,孩子更想拿起來摸摸看。

「不要這樣做」「不許那樣做」的語言模式,很容易觸發「白熊效應」:你越不想要的東西,反而越會佔據你的思想。

我們糾正的念頭越強烈,孩子感受到的是更強烈的反差迴響。這也是父母越不讓孩子做一件事兒,他卻越來勁的原因。

三、聰明家長,日常都會這麼做

那做父母的又該如何應對這一點呢?面對越說「不行」越來勁的小臭孩兒,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做一名「成長型父母」。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他具有獨立思考空間,不僅是讓孩子能夠自己獨立去完成某件事,還可以幫助他在遇到難題時能夠獨立去思考解決的辦法。

具體來說有以下三點:

1. 是 A 還是 B ?說明客觀事實,給予孩子有限的選擇

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你讓他出門前去上個廁所,很有可能得到的回應是「我不!」(沒辦法,這個階段直接的命令就會換來直接的反抗)

與其和孩子僵持,下次不妨這麼說:「我們現在準備要出門了,路上有一段路程,我們要先上個廁所再出門。是你先去上洗手間,還是我先去?」

總結一下就是:陳述客觀事實 + 給予孩子一個選擇。

這樣的溝通方式正向、簡單有效,符合孩子的認知和心理發展的特點,當我們把養育的重點放在如何讓孩子更好的一起做,而不是替他做、命令他做時,孩子的積極性會提高,養育也會變得更輕鬆。

2. 讓孩子參與日常生活:提升自我價值認同感

我們還要認識到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孩子自我價值的認同感,不需要去上高昂的早教課,僅通過讓孩子參與日常生活就可以獲得。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減少對抗,創造一個讓孩子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環境,比如說:

a.在洗手台下面加一個踩腳蹬,孩子就可以自由上下洗簌,而不需要父母駕著洗;

b.使用小號的倒水壺,方便孩子雙手抓握自己倒水喝,而不需要父母提醒喝水;

c.進門玄關安裝矮的掛鉤,孩子就可以直接脫下冬天的帽子和外套掛好;

d.減少衣櫃裡衣服的儲存量,孩子就會更容易管理自己的物品,更好的選擇今天穿什麼。

通過模仿大人的行為,孩子發現自己可以照顧自己,甚至照顧身邊的人,TA 會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多麼有能力的人。

他可以為家庭、為其他人貢獻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如此孩子也會減少與我們的對抗。

3. 自由不是放縱,管教要有度

在一次次的經驗中,孩子會更加了解自己,明白如何與他人、環境更好的互動。

對於會威脅到孩子人生安全的事情,父母要做到反覆明確規則。比如在外出行必須牽父母的手、不玩打火機、不把手放在插座的洞里等等。

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或者去拜訪朋友時,也需要提前告知孩子什麼樣的行為是可以的,而什麼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做到心中有規則,行為有忌憚。

至於那些不會對孩子造成重大人身安全的事情,則可以讓孩子適當承擔後果。

比如說將鞋子穿反了,但是他執意要出門。我們可以尊重孩子的決定,讓他自己承擔隨之帶來的後果。

TA 或許會覺得腳不舒服,或許會摔倒,但這都是長大的體驗呀!

@知乎親子

參考

  1.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第6章,嬰兒期和學步期的情緒和社會性發展
  2. ^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體力活動指南(第2版)


孩子長大的過程,是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孩子需要被認可,被尊重,被關注,甚至他希望獲得控制別人的能力。所以孩子和父母對著干,是自然意識覺醒的信號,引起孩子對著乾的原因有4種 :

01 孩子得不到尊重

我們都知道尊重孩子,但「知」是一會事,「行」又是另一回事。與孩子的相處中,家長會不自覺地命令和威脅孩子。其實說話的語氣和態度,是贏得孩子配合的重要因素。

朋友的兒子成績不錯,但有個毛病,愛磨蹭。有一次孩子放學到媽媽單位去寫作業。那天媽媽剛好很忙,沒時間盯他寫作業,於是她跟孩子說:「媽媽有工作要忙,你先自己做作業。」孩子說:「可是媽媽,我想先休息一下,看看閱讀題!」朋友火氣上來了,大聲說:「行了,照我說的做,讓你寫作業就知道嘰嘰歪歪!」

過了一會兒,孩子還沒拿出紙筆。朋友跑過去指責兒子說:「讓你寫作業,你又在這兒磨蹭,一點兒都不知道珍惜時間!」

作為旁觀者,我發現,從媽媽命令的那一刻起,小孩子就很不情願配合。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只要提高音量就能壓制住孩子,其實恰恰相反,音量越高反而越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孩子一開始提出不樂意寫作業,希望閱讀的時候,如果媽媽不是用強迫的方式,而是用溫和的語氣跟孩子商量:「嗯,閱讀也很重要,但老師強調今天寫的作業很多,時間很緊,媽媽很忙,沒時間陪你閱讀,等我們寫完作業再閱讀課外書好不好。」小孩子可能就會變得積極主動起來,小孩子總是有辦法完成老師的作業的。

平時在跟孩子溝通,當我用高分貝的聲音和家長的權威壓制孩子時,孩子多數時間不樂意配合,如果我意識到問題,馬上向她道歉,並且溫和地再講一次時,孩子還是很好說話的。

所以,孩子有時候反抗的不是我們的說話內容,而是說話方式。

02 孩子通過反抗尋找關注

家長有時候熱忠於扮演「警察」的角色,孩子做得好,沒有表揚和鼓勵;孩子犯錯了,總會第一時間聽到批評和隨之而來的懲罰。

特別是二胎家庭,父母的精力更多放在二寶身上,只有當大寶犯錯誤的時候,才會去關注他。雖然不是積極關注,但孩子才不管呢,只要成功引起大人注意就好。所以,很多媽媽會發現,有了二寶後,大寶會出現一些「小寶寶」的行為,比如經常想要媽媽抱、奶聲奶氣地說話,甚至又開始尿褲子等。

其實,孩子的叛逆行為,都只是為了獲得媽媽的關注而已。

我有個朋友,二胎後,兒子也出現了行為退化,於是她和大寶約定玩了一天,大寶變回嬰兒的遊戲,這一天,就真的把大寶當嬰兒對待,給她喝配方奶粉,吃嬰兒食物,玩嬰兒玩具。當大寶提出吃冰淇淋和麵包的時候,媽媽笑著堅決不同意,說:「那是大孩子才能吃的,小寶寶只能喝了牛奶,吃沒有味道的手指食物。」

大寶當了半天時間的嬰兒後,發現還是長大了好,於是又肯配合媽媽一起照顧小弟弟了。

你看,當孩子尋求父母的關注時,我們給予他足夠的陪伴,而不是只在他犯錯誤時才去關注,孩子就不會變得越來越糟糕了。

03 孩子希望他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有一次,我跟寶寶說好要去吃牛排,

可臨出門時,他把一桶積木都倒出,弄得家裡亂七八糟。我很平和地說:「把積木收好了,咱就出門。」孩子不收,我就等著。

等了一會兒,寶寶說:「我們先去吃牛排,吃完我回來就收,好嗎。」我沒說話,繼續等著。

過了一會兒,寶寶又有了一個主意:「要不咱們一起收!」我還是等著。

最後,寶寶只好自己動手積木收進積木桶。我笑著拉著孩子去吃飯。

如果當時我看到一團亂,忍不住發火,命令趕緊收拾,肯定不會這麼順利。因為我家寶寶倔的很,每一次我們命令他做事情時,他往往跟你對著干,只有當我們堅持邊界,溫和、明確且堅定地表達態度,孩子就不敢耍寶,老實的去做,如果孩子採取迂迴策略,開始試探你的底線,你一定要毫不動搖,不然就會陷入「得寸進尺」的討價還價中。

當孩子的行為達到你的預期時,你要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從剛才的事情中拉出來,愉快地玩耍。

小孩是很聰明的,見多識廣,不然,看似你聲如洪鐘、氣勢磅礴,其實已經被孩子成功地激怒、成功地控制了。你說是不是呢?

為人父母要抓住機會培養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我意識

盡量避免指責、打擊、干涉孩子的自我意識表達,造成孩子低自尊,討好型人格。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 推薦閱讀 ————

六個半月的男寶寶不會翻身正常嗎??

www.zhihu.com圖標如何看待海爾員工徒手救下懸掛窗外兒童,海爾獎勵其一套60萬元房子一事??

www.zhihu.com圖標孩子快 2 歲了,不太會說話,只會哼哼唧唧,帶他帶得心態爆炸了,我該怎麼辦??

www.zhihu.com圖標六一兒童節買什麼禮物好呢??

www.zhihu.com圖標


我覺得有時候孩子的成長是在於他自己不斷探索真理的過程。他不能理解,沒有判斷能力,很多事情要經歷了之後才會知道。年齡不夠,智商不夠,閱歷不夠,很多事物無法理解。自然也不會順從。

還有一種可能,只是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犯錯能夠引起父母關注自己,他們將不斷犯錯,來求取關注。

我最近在看日本新潮書社的《言ってはいけない 殘酷すぎる真実》譯:絕對不能說出的殘酷真相。

其中有一個篇章是專門講親子教育方面的真相。我把書中部分內容結合自己的想法轉變成了以下的內容:

為什麼孩子會像父母,只不過是因為擁有了部分相同的遺傳基因。孩子的個性和能力的形成跟養育方式(家庭環境)無關。是孩子所攜帶的遺傳基因和非共有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在這個過程里父母想去做干涉和影響幾乎不起作用。

孩子有可能擁有與父母相似的生活習性,包括宗教信仰,前提是在一起生活養成。但是他們不一定會按照我們所願想的那樣擁有這樣的性格,擁有我們認為有用的能力或者思考方式。共有環境(就是養育孩子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沒啥關係。

這樣說來關於孩子人格形成的決定性影響就在於非共有環境到底是什麼呢?

下一章就會闡述。

之所以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近代才開始認為教育會決定人的將來是否會成功的關鍵。在這之前的孩子都是在大家族的環境里被養育成長,父母沒花多少心思用於家庭教育。

――――分割線――――

尊重獨立個體,獨立思想,獨立意識的存在。意識就是他有他的想法,很難相互理解。而且他也不一定具備理解他人的能力。

非共有環境指的就是這個人與其他人不一樣的處境和境遇。類似在同一個家庭出生,不同老師,不同同學,不同時間遇見不同的人,遭遇不同的事。這就是養成一個人性格的關鍵。而不是相同環境。雖然相同環境取決於遺傳因素基本不可改變,但是會在不同環境的影響下產生不同的結果。就好比水彩顏料,經過不同的人的手會調配出不同的顏色,就算是雙胞胎也未必能調出同一個顏色。就像一對雙胞胎捏橡皮泥,也不能保證他們能捏成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形成非共有環境的因素,在那一刻就不一樣地累積了不同的結果。

因此我覺得傳統教育所想表達的是儘管我們很希望孩子能如願成長,但是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變。但是為求心安也只能勉強。為的是無愧於心。可是這個心絕大多數都是自私的。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因為你沒教會他理解他人,就像我們自己不會理解他人一樣。因此老夫子才會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尚且不會這麼做,那這番道理又有何道理可言。如何去理解?

本篇回答了孩子為什麼不聽父母的話?

朱迪斯里奇哈利斯讀了數不盡的心理學文獻,包含了養子和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得出了一種想法。那就是對於孩子而言自己的(世界)是朋友關係。

做過一個實驗,將不同年齡的,不同性別,不同人種的幼兒放在一個屋子裡。他們很快就開始愉快地一起玩耍了。但是隨著人數增加,在那裡會自然形成團隊小組。然後就會發展規則。

年齡規則。幼兒喜歡跟比自己年齡大的孩子親近,但是年齡差太大,就不會主動靠近對方。年長的孩子也是如此,對於比自己小一點的孩子會邀請他們入伙。但是如果太小的孩子,就會直接無視人家的存在。這是因為年齡不一樣玩耍的方式不一樣。年齡差太大不好玩。

性別規則。在青春期的時候會萌發戀愛感情和性慾望,男女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在這之前是男孩子,女孩子分開小組玩耍,對彼此沒有多少興趣是我們最常見的現象。因為性別不同,興趣方向不同,所以男孩女孩混在一起玩遊戲很無聊的。

人種規則。因為美國是多民族社會。孩子的人數增加就會形成人種團隊小組。

(為此在美國的託兒所和幼兒園會有大人介入來製造人種混雜的團隊小組)。這個不是種族歧視。而是孩子們在潛意識裡會像跟自己相似的孩子靠近。為了防止種族歧視產生所以大人會介入。

為什麼孩子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跟自己比較像的孩子,會讓孩子產生血緣接近的親近感。孩子們會優先照顧跟自己相似的孩子。

進化適應環境就是孩子們會男女分開,年齡相近的組成一個團體,大孩子代替父母開照顧小孩子。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朋友們的世界就變成了孩子的全部。

如果這樣想的話,孩子的成長里父母在於家庭教育的影響微乎其微的理由就明白了。為了在朋友們的世界裡生存下去,父母的語言都可以拋棄,所以家裡習得的那些習慣被全部拋棄也不會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當然心理學家提出這個想法後,在全美引起了巨大爭論。

因為人是社會生物,如果被群體拋棄就無法獨立生存。無論古今東西,什麼社會僅次於死亡令人恐懼的重罪就是流放了。

所以孩子也同樣會害怕在朋友的世界被排除流放。

不管是學習,玩耍還是流行時尚一旦孩子團隊里的規則跟家裡衝突的情況下,孩子是絕對不會聽父母的話。這是每個父母都體驗過的痛苦。哈利斯第一次把這個行為的理由清楚地表達出來。孩子對於父母的反抗是因為他害怕失去朋友,怕被同伴拋棄。因為被團體驅逐對他而言就是死亡的審判。


1.吸引父母注意,缺少陪伴缺愛引關注!

2.孩子都有叛逆期,不要管得過寬過嚴!

3.努力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從日常以為喜好的事物,增加同理心。


孩子多大,需要具體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家長怎麼解讀,激活了家長的什麼情緒和感受。其實你把問題中的:孩子和父母的位置對調一下,也是成立的。


不知道你問的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有的是出於青春期的叛逆,有的出於對父母的反抗,也有其他的原因。


孩子是你的,想他/她好么?想的話,做為成年人的家長能先冷靜下來嗎?能先閉嘴么?給孩子一點緩衝的時間,逼得太緊適得其反


六到十歲是一種渴求他人肯定的階段,如果這一階段無法好好度過的話,未來心理健康可能會有點麻煩,如果不是六到十歲,可以往後拉到青春期,不過真拉到青春期的話,這就有點麻煩了,還是和他一起做一些勞動,不管他做的怎麼樣,都誇一下,他很努力


七八上十歲的時候,孩子開始和爸爸媽媽對著干。這種對著干是一種成長過程里必然的趨勢。

或者說對抗其實表現的是孩子自我成長,自我肯定。

從嬰兒時期開始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媽媽說了算。媽媽說吃飯就吃飯,媽媽說吃白菜就吃白菜,媽媽說吃菠菜就吃菠菜,媽媽說吃麵條就吃麵條。媽媽說的就得照著做。和媽媽很親密是自然地。

隨著他長大了,媽媽說吃甜的,他想吃鹹的,他可以搖頭不吃。他有了說不的權力,這就是長大。

隨著孩子長大,到了七八上十歲的這個年齡,他越來越懂事兒了。他對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自己想要什麼?有了很基本的想法。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這個時候媽媽和孩子就相愛相殺。一會兒抱在一起很親密,一會兒因為一點兒小事,孩子就能跳起來和媽媽吵架,或者哭或者鬧騰。

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他覺得他想這樣,但是和媽媽的立場不統一,哭是因為和媽媽的同一立場被撕裂了,她很傷心,覺得自己感情上受到了傷害。

第二、他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媽媽說什麼是什麼?

所以,孩子只要是在成長,他就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早晚都會和媽媽產生衝突。

孩子一方面很依賴家長,一方面又有了自己的想法。當父母的很為難,怎麼教育孩子呢?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怎樣指出來呢?怎麼說孩子願意聽?

有一個年齡段特別不敢和孩子說話,一說話孩子就會跟你吵架。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一直到初二,我們稱這個時段是叛逆期。其實叛逆期只不過是這個問題發生得更嚴重了。從三四年級孩子和父母對著干開始,就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在成長。


從父母和孩子的角度來看待

(本段之後的為正文)父母與孩子之間對於教育觀的發問是不是說,您希望回答者提出一種「可以令您接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根本來說,我們如果站在這個立場上不可能真的改變我們「希望改變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不管是父母或者是孩子,對於彼此之間的身份的認知關係並沒有真正的標準的評判。所以如果要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融洽或者至少顯得自然,就不應該帶有「固化孩子的行為和孩子的角色」的心理。所以分析心理我們提出的建議將不會是對於孩子或者父母任何一方角色定勢的分析。我們會試著在外部使你們真正的融洽,也就是通過一些引導來操控你們的行為。所以我們對於你們的分析通常都是從你們整體體現出來的做解釋,而不是得到你們想要的。我們不能只在話語上對自己的行為做辯解。

逆反心理通常意味著逆反者在經歷一種必然的生理過程時對外界的認知發生了偏差。我們需要首先認識到,其內在的生理本質。以及這種生理本質在接受外界刺激時產生的反應。

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認知。他在外界的必然條件下依賴於這種認知給他帶來的對於世界的適應能力但又很容易因為情緒上的抵觸而對其產生厭惡。所以可以說的一個重點就是,當我們在責任上強調一個孩子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是在忽視其情緒。行為的反應將會更加複雜。我們說,認知就是對於外界的必然的接受,再通過對外界的適應程度總結經驗來分析外界。而情緒則是對於外界情況於內在生理功能的反應,更加趨向於本能。這兩者都帶有「在接受上的不可選擇性」。這兩者都只能被動地接受(就一般人而言)。但是行為是純粹對外的,做行為的人可以選擇是否做這個行為。但是又帶有偶然性,因為行為基於自己的認知和情緒感受,以及外界的偶然因素。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引導性的使孩子接受一些有利於自己行為的知識和信息,以及通過外在的環境給予其的反應(例如父母以身作則)來從內部改變這種因為外在的偶然性所容易導致的變數。我們就不能強調適應,引導變得很重要。我們只需要記住一點,我們對其的改變最終作用到的是其生理層面。而不是我們所常認為的「意義層面」。所以任何一種父母對於孩子的責任的講述都必須在其首先擁有了可以變革自我的行為狀況來適應環境的時候才能告訴他責任的意義。父母應該保證對孩子的愛不是一種基於自我觀點的強加,而應該是更好地適應其心智在生理上的發展。簡而言之,是父母創造性的給予孩子建議使其思考其對於外界的適應程度和方式。

(摘抄)在各種關於逆反心理的說法中,《心理學大詞典》的解釋基本上把它的本質屬性揭示了出來,是比較規範的:「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換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體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具有強烈抵觸情緒的社會態度。


推薦閱讀:

黑手頻現的兒童營養餐市場,親子餐廳會是一股清流嗎? | 圖論
關於幼小銜接,你可能有些誤會
第九屆《親子》封面寶寶全國選拔大賽開始啦
孩子上興趣班的最佳年齡匯總,每個父母都應做到心中有數!
童行親子 | 我的秋日神話

TAG:親子 | 孩子 | 父母 | 親子關係 | 父母與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