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變得毫無情緒,內心很平和,毫無波瀾?

大概有三四年了,我逐漸變成一個毫無情緒起伏的人了,沒有大喜大悲,沒有生氣傷心難過痛苦失望,每天內心很平和,平淡無奇的甚至覺得非常無聊,這在佛教里講是入禪定了嗎?怎麼又覺得平淡無聊像是入枯禪了呢?我到底是怎麼了?


變成土木金石了,這不是什麼好現象。

沒有情緒和入禪定是兩回事。一個真正發明心地洞見本性的人,平常人該有的情緒還是會有,嬉笑怒罵喜怒哀樂也樣樣不缺,這是自性本有的功能,不是一點情緒起伏波瀾都沒有叫做禪定。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有禪定功夫的人能做到念起不隨,不住在妄想顛倒的境界中,任憑念頭生生滅滅卻始終安於清凈的自性光明,直到最後清凈光明也沒有,法身一路向上,徹底破除身見與我執,達到究竟涅槃的境界。

我猜測你的問題可能是生活過於乏味,周遭一成不變的人事物讓你對生命缺乏激情。如果你有意禪修的話這也許不是件壞事,至少讓你入手比較容易些。


禪定是悟的後續,很爽。什麼感覺都沒有我也同意是最近沒有什麼事刺激激素分泌,如果對禪宗感興趣可以去買點經看看,心情平和有利於思考修禪。


不是好現象,不是佛教的定,有點像是抑鬱症,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而已。

佛教的定是打個比方:你原來的心就像是野馬,亂跑,當你馴服你的心以後,野馬並不是不跑了,而是不亂跑了,是有目的,有目標的跑,跑的還是很快。

很多人以為佛教的定就是心裡什麼都不想了,這是錯的。外道的禪定什麼都不想,最後去無想天,幾大劫後下來,投生為人的,腦子都變笨了(幾大劫都不思維,能不變笨嗎)


我也是 題主方便交流一下嗎


不請自來,我現在和你的心裡狀態類似,我試著分析你的疑慮。有時候暫時性的平靜,與世無爭,堅持把所有關注點放在自身,是好的也是對的,但這需要一定的社會閱歷,我不知道你多大了,不確定你的閱歷是否足夠,你會問我是不是只有閱歷多才有這種心理,閱歷少就不該或者不會有這種呢?我想說的就是,閱歷多的人和閱歷少的人,如果同樣有你我目前的這種心理狀態,非說本質區別的話,就是接下來生命中的你對生活的創造力,不然階段性的這種心態不會持續太久,也非常容易受到外來事件突然的發生,導致你又變得矛盾糾結不知所措,會有點自我懷疑產生消極情緒的傾向。由於我本人是無神論者,所以我不認為你的狀態是與佛教相關的修養領悟,我希望你依舊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美好的憧憬和熱情,你可以有情緒有情感,但不要被它們所控制就行了,加油


入初禪的人是無比喜悅的,這由禪定的特徵決定,你如果入禪定就不會有現在這些念頭了。

你應該就是沒什麼興趣愛好,相關激素不分泌而已,當然這種狀態確實有利於修禪定。如果你想改變這種狀態那麼最好每天抽一兩個小時去鍛煉身體。


你看大雄寶殿里,釋迦摩尼的背後經常懸掛一個匾「得大自在」,所以一個沒有喜悅,沒有自在的平靜,肯定不是那麼值得追求的。


推薦閱讀:

腳踝太硬怎麼雙盤打坐?別擔心,這幾個動作幫你忙迅速打開
打坐、靜坐的方法和好處!
內觀時你們是否遇到過呼吸不自然的問題?又是如何解決呢?
打坐是內部升起無條件快樂的過程
禪修入門篇——靜坐

TAG:情緒 | 情緒管理 | 打坐 | 禪定 | 入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