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麼?

教育就是爸爸媽媽相愛,且夫妻關係和睦。私認為,這樣在愛里長大的孩子,哪怕有一些習慣沒有養好,但都不會因為家庭而引起性格甚至人格上的缺失,比如安全感、信任感等,一般這樣的孩子都是內心陽光充滿正能量。


楊絳先生的《我們的錢瑗》一書中,記錄了女兒錢瑗對錢鍾書夫婦說過的一段話:「我一直覺得父母恩愛的小孩很幸運,?因為她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從而擁有了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然後就知道怎麼往正確的方向跑。

?所以我特別感激爸爸媽媽,?因為你們相親相愛、琴瑟和鳴,?所以我覺得自己是個幸運的孩子。」

或許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不僅是父母愛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相愛。


如果讓你將自己、父母、孩子、伴侶按重要性進行排序,你會怎麼排?

01夫妻關係是家庭第一關係

年初,在節目《我家那閨女》中,嘉賓焦俊艷和好友papi醬聊天時,提及這個問題。當時papi醬給出的人生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主持人問起棚內的爸爸們是如何排序,除了傅園慧爸爸是將父母排在第一,其他爸爸都是將孩子排在最前。

這似乎才是我們意料之中的答案,也是為什麼papi醬的排序會引起這麼多討論的原因。

在大多數中國式家庭中,親子關係往往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夫妻雙方便不再是他們自己。

你有沒有發現有了孩子之後,漸漸的連自己的名字也沒有了,總是被別人叫成xx爸爸,xx媽媽。更別說自己的興趣愛好,業餘生活了,一切都圍繞著孩子轉。

仔細想想,要是父母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把孩子當成生活的唯一,那也不會把全部需求都投射到孩子身上,從而生出控制欲,到最後和孩子產生種種矛盾。

婆媳關係不就是這個道理嗎,婆婆太關注兒子,才會處處和媳婦過不去。更何況,如果父母雙方有足夠的關愛,而不是把育兒壓力給到對方,我們也不會變成抱怨的媽媽,不愛回家的爸爸。

其實夫妻關係才應該是家庭的第一關係。父母就是一段並行的鐵軌,只有我們足夠穩固,孩子才能在我們的承載中安全向前。

02父母相處方式對孩子有影響

更重要的是父母之間的相處會對孩子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美國作家派克就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說過:「更糟糕的是,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貝父母的處世方式,將它視為人生的標準和榜樣。」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在父母相愛和不相愛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父母相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交到朋友,也總是自信樂觀,看到的世界全是陽光。

父母不相愛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總覺得生活沒意思,由於長期感受不到溫暖,所以性格變得敏感多疑,感受不到活著的意義。

有人會說,我們的爸爸媽媽都是這樣過來的,他們接受的情感表達都是含蓄、剋制的,很少會主動表達愛意。可這也不代表他們不相愛啊,自己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真的是這樣嗎?

我爸爸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爸爸,他會為我親自下廚,每次出去都會為我帶好吃的回來,會在送我離家之後一個人默默哭泣。可是他也會在我惹他生氣之後吼我媽媽:「都是你教出來的好女兒!」他在家裡什麼事情也不做,當個甩手掌柜,還要嫌這嫌那。他從來沒有對媽媽說過,愛你。

以前一直以為所有的家庭都是這樣的,也從來不知道這有什麼問題。直到後來親子類綜藝節目興起,看到別人的家庭相處方式,才發現原來還有別的可能。

03父母要互相表達愛意

《媽媽是超人》里,嗯哼活潑、自信又貼心。

會時常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會主動給媽媽點熱咖啡,怕媽媽感冒;會和新認識的小夥伴主動交流;會親喜歡的小姑娘的臉,不害怕被拒絕;會在滑滑梯的時候保護媽媽;會在幫貓咪體檢的時候,想著給醫生帶一包糖……

那時候就在想,自己好像從來也說不出口這樣的話,不懂得怎麼和他人交流,也沒有辦法自然地去表達愛意。為什麼一個小朋友卻能做到呢?

後來慢慢看各個節目中杜江和霍思燕的相處,才明白,原來嗯哼有範例可以學習。

節目里,杜江一直在表達對霍思燕的愛意:告訴兒子家裡媽媽是老大;教兒子不要惹媽媽生氣,要照顧媽媽;回家最先擁抱太太;會在兒子面前親吻太太,秀恩愛;早起給霍思燕做早餐,晚歸的時候一直等著她回家……

他們的愛意自然傳遞到了嗯哼身上,杜江會在睡前耐心地告訴嗯哼:「你在媽媽肚子里,我就喜歡你了。」

「什麼時候到頭啊?」「沒有頭。永遠喜歡你。」霍思燕會跟嗯哼說:你的第一張照片就是一張B超圖,我當時拿著它就哭了。你爸爸把你人生中第一張照片放在自己的錢包里。你就知道,爸爸媽媽到底有多愛你。」

他們給孩子念這樣的詩:「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全新的夢,那夢裡,不必有我。然而我愛你,我的孩子,我愛你,僅此而已。」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杜江收工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擁抱霍思燕;在嗯哼睡覺時,霍思燕讓嗯哼自己先睡,她要幫杜江收拾行李。嗯哼躺在床上聽著爸爸媽媽在門外的聲音,說:「這個就叫全家人在一起。」

原來父母的愛還可以是這樣,「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愛孩子,然後孩子學會了如何去愛。」

這種在生活中相互表達愛意的父母帶給孩子的安全感,教會孩子的責任心和表達愛的能力,是他們一生的財富。也是不知不覺缺失的我們在後來的人生里一直試圖學習,卻緩慢艱難的東西。

因為那些家庭氛圍好的小孩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路上。而在糟糕的關係下長大的孩子,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好的,他們需要一遍一遍摸索,努力分辨那些不好的相處方式,才能找到正確的路。

04父母關係影響子女兩性關係

前兩年有一部非常受歡迎的小說《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是作者喬一真實生活的回憶集。

有一處關於男主F君的回憶是:小時候F君問爸爸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他爸爸沒有像其他大人那樣搪塞說「從垃圾堆里撿來的」或者「從咯吱窩裡掉下來的」而是說「你是天上的天使,上帝覺得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所以派你來保護她

「那麼你呢?」小F問。「等你長大了就會離開他,爸爸負責陪媽媽一直到老」。

這是因為父母婚姻不幸而自卑、膽怯的喬一從來想像不到的對話,她不知道還有這樣溫柔的爸爸。也正是因此,面對陽光、溫暖的F君,她會懷疑自己配不上這樣好的人,會害怕自己無法處理好一段感情,從而選擇逃避。

這一處情節,我一直印象深刻。也是那時才發現,家是來處,早已給自己打上無法磨滅的印記。我們以為可以比父母做得更好,卻一直在兩性關係中重複父母的相處模式。

就像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在《家為何會傷人》中說的:「愛,就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地傳遞,從我們的原生家庭傳遞到我們的新生家庭。我們與戀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也都是在重複我們與父母的相處模式,幸福的人會重複幸福,痛苦的人則會重複痛苦。」

所以後來我暗自發誓,將來一定要給我的孩子充滿愛意的家庭氛圍。讓他有充分的安全感,對健康的愛有敏銳的嗅覺,懂得與他人相處,可以很好地表達愛。

那些我們的父母沒能做到的事,也許我們可以做到。


大家好,我是童行計劃合伙人王立銘。自從當了父親以後,我也跟隨浩浩蕩蕩的育兒大軍,開始關注各種各樣的育兒話題,學習各種育兒知識。關於親子溝通的、情緒管理的、智力開發的......但是,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育兒資訊、觀點、理論、乾貨就像潮水一樣,很快就把我淹沒了,在泛濫的信息裡面,我感到越來越焦慮。


於是,我就開始反思一個問題:如果拋開這些讓人眼花繚亂、良莠不齊的信息,有沒有一些更本質的理念和方法,或者說像內功心法一樣的要訣,可以幫助我化繁為簡,撥開迷霧,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做正確的事情。後來,我找到了這樣的內功心法,它叫做大腦的思考原理。


而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話題就是,怎樣通過掌握思考原理,比較輕鬆地實現高質量的家庭教育。


什麼是大腦的思考原理呢?


我們需要先了解思考是什麼。童行計劃的另一位合伙人提到了一本書,叫做《為什麼孩子不喜歡上學》,在書里作者給出了一個定義:「思考,是在你將周邊環境和長期記憶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在工作記憶中組合時發生的。」


而大腦的思考原理,簡單地說,就是思考是怎麼發生的,結合上面關於思考的定義,我們可以推測出,大腦的思考原理,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內容:環境中的信息,記憶中的信息,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在這三者的作用之下,思考就發生了。


總之,這裡所說的大腦的思考原理,就是大腦運作的最最基本的規律,適用性非常廣。只要我們的大腦進入思考的狀態,它就開始工作。這對我們養育孩子有什麼幫助呢?孩子的思維雖然不成熟,但也遵循這一思考原理,時時將它記在心裡,可以幫助我們修鍊教育孩子的內功心法。


下面,我將會從三個方面來講講這一思考原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首先,我們來講講大腦的思考原理在親子溝通方面的運用。


跟很多父母一樣,我也會經常面對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當孩子玩得很開心的時候,或者自己的需求沒有被充分滿足的時候,你讓他配合你去做別的事情,他可能會不願意。這時候,無論你怎麼軟磨硬泡、曉之以利、動之以情,甚至用上強硬的手段,都不一定管用。這個時候,該怎樣利用大腦的思考原理,同孩子實現高效的溝通呢?

我們還是從思考原理的三個要素入手:


第一點,孩子記憶中的信息。孩子肯定聽過、讀過不少的故事,對吧?而且,對於一些故事裡面的人物、情節,孩子的印象會特別深刻。也就是說,這些故事的元素會存放在孩子的長期記憶裡面。


第二點,環境中的信息。當衝突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周圍的環境裡面,找一樣東西能夠跟故事元素沾上邊的,作為環境信息。


第三點,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一點點地提示,將上面提到的環境中的信息與孩子記憶中的信息裡應外合,激發孩子的思考,進而引導他做出我們想要看到的行為。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51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培養科學思維,讓孩子贏在智能時代

郝景芳 雨果獎獲得者,兒童創新教育項目童行計劃創始人

51 小節 | 10 小時

¥118.00 會員免費


最近看的2011年的一部日劇《喪失名字的女神》把做了母親以後的女性(不只是全職太太,還包括職業女性)的社交關係,心理,以及對家庭的影響做了獨特的呈現,很好地詮釋了家庭教育的本質。

劇情簡介

女主侑子是一個情商很高,寬容卻又有界限的職業女性,由於工作派遣地點離家太遠,無法兼顧孩子,於是她被迫辭職,當起全職媽媽,也因此踏入了「媽媽友」社交圈。所謂的「媽媽友」就是,因為孩子的社交關係而認識的媽媽社交圈。在這個「媽媽友」的「怪圈」中,既存在莫名其妙的競爭又需維持表面的和平。

這樣的「怪圈」形成的原因在於不少女性結婚有了孩子以後,就喪失了自我,沒有了屬於自己的精神追求,自己求而不得的憤懣就轉而向他人發泄。

劇中呈現五個不同的家庭中,母親的心理狀態、心智水平、父親的角色對孩子以及家庭的深遠影響。

看點盤點

看點一

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在言語說教,而在言行上表現

女孩羅羅的媽媽真央由於自己的虛榮心,在學校的報名表上虛報了自己與丈夫的學歷。在媽媽友中除了健太的媽媽--侑子,大家都清楚真央的真實情況。不知情的侑子真心地讚歎真央的丈夫學歷高,使得真央覺得自己遭受了諷刺。於是她讓羅羅不能再跟健太玩,並且也暗暗下決心讓羅羅當模特,企圖在另一個領域超越健太,以報受侮辱的「仇」。

當羅羅發現自己上了雜誌並不能為媽媽復仇時,她從母親的行為里讀出了報復,並且也為此付出行動。她想出了誣陷排擠健太的方法--假意道歉和好,然後在其它家長面前演出健太欺負自己的戲。

同樣的一道題,不同的家長給孩子的答案是不同的。

你的答案是什麼?

來看看劇中不同的家庭有什麼答案:

不同的父母給的答案是不同的:

彩香的爸爸與媽媽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原則。

而健太的家裡沒有說教,只有簡單的行為:媽媽把最後兩塊蘋果分別真誠地分給健太跟爸爸,而健太則把媽媽給的那片蘋果掰一半給媽媽,爸爸也把媽媽給的蘋果掰一半給健太。

這樣的行為示範使得愛那麼自然地流動,同時也令每個成員都獲得更多的滿足。在這環境成長的健太,比其他孩子更具有在團隊關照其他人需求的領導力。

看點二

父母的心理情緒變化,孩子可以敏感感應到。

看點三

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當小爽的媽媽因為誤會,怨恨而試圖綁架傷害健太,在健太被解救後,他的爸爸去找小爽的爸爸說出了非常有力的話,另一方面對孩子,他又能幫助他在人際交往上建立界限。

這樣的爸爸,對孩子處理事情的模式與思維方式的積極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看點四

父母的良好關係是家裡的定海神針

當侑子發現丈夫拓水隱瞞失業,於是質問丈夫為何不告知。他們的爭吵使得孩子健太以為父母是因為自己而爭吵,於是放棄入學考試。這點使得侑子夫婦冷靜地進行反省與溝通。

與妻子溝通後,拓水真誠地跟孩子道歉,坦然地說出自己的困境,反而得到了孩子的尊重。

孩子得到平等與尊重,這是孩子成長中最珍貴的禮物。

看點五

即使面對的是應試教育,學習一味靠題海跟補習是無效的

面對應試教育,彩香的媽媽扮演的是嚴厲的老師的角色,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做題,而剝奪了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與樂趣。以致於孩子成為一味接受指令,遇到變化而沒有應變能力的人。甚至因為考試學習壓力太大而尿床,抄襲。

彩香為了讓媽媽高興而學習,這本身就很沉重的負擔。誰可以背負另一個人的幸福呢?夫妻之間不行,孩子更承擔不起。

看點六

在家庭中都需要坦誠地交流

海斗的媽媽利華子是個幹練精明的事業女性,而丈夫是一名模特,經濟收入不及利華子。利華子在家庭中也表現出精明獨斷的領導風範,這使得丈夫小圭沒有家庭的歸屬感跟存在感。無任何真心實意的交流對婚姻是致命的,所以離婚前,小圭對利華子說出了自己的不滿:

一個成員在家庭中的存在感跟價值感關係到他在這個家待的動力,這與職員在一個公司的就職服務動力是類似的。被無形中排擠或忽視,勢必會在另一個地方尋求價值感與成就感,比如外遇,賭博,或者工作。

看點七

你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童年經歷過的痛苦或快樂,這就是輪迴。

小爽的爸爸在與小爽的一次交談中,突然看見了童年自己對母親的承諾,而後醒悟:原來自己在扮演著傷害妻子的角色,如同自己的父親。於是他開始理解自己的妻子,慢慢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

看點八

孩子所做的,往往是處於對父母最深沉的,無條件的愛

有時候看不到孩子動機,就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而當理解了孩子的動機,成人往往會被孩子的愛給震撼!

不要以為孩子沒有是非對錯概念。孩子看見父母的錯,仍然可以原諒。有時孩子的愛比父母的愛更包容。

當空斗發現媽媽利華子出於嫉妒跟怨恨,撕毀了健太的入學申請書,他在第一時間告知侑子,並代替母親跟侑子道歉。同時也用自己的行為來喚醒母親。

孩子對父母的愛簡單到:只要在一起,去哪裡都可以

結語

在育兒信息爆炸的時代,眼花繚亂的流派技巧,人們往往很容易就可以截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形成自成一體的育兒理論。每個人的出發點,動機往往都是值得肯定的,而面對不同的孩子,有效的方法往往也不同。這些都很正常,誰說一定要有一個標準?!

如果一定要有一個標準或者前提,就是--作為父母,你是一個擁有自我,擁有精神追求的人。孩子對父母的觀察和模仿要比大人想像的多得多。所以,照顧好你自己,先拯救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了。

編輯於 2020-01-08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

?

?

評論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我們死後會去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1fmUs-INwt=9s

柚子木字...的文章 · 175 贊同

哈哈,這說得真沒毛病!!

歐富群的文章 · 63 贊同

你的屏幕髒了,我幫你擦乾淨

蘇豪同學的文章 · 84 贊同

「那個95後的同事,家裡拆遷分了3套房」:你沒窮過,你不懂

精讀君的文章 · 4,395 贊同

雙11來了,你知道寶寶們是怎麼看「剁手媽媽」的嗎?

Moms...的文章 · 29 贊同

動漫女生頭像——小姐姐該有的樣子我都有

里昂的樹...的文章 · 200 贊同

數模系列(3):模糊綜合評價法

1.引子:好模糊啊,擦擦乾淨1.1. 先來瞎扯扯 以前大三時,修過一門…

木水小亭的文章 · 335 贊同

Anitama解第二十四期:中村豐到底有多厲害?

Anim...的文章 · 128 贊同

幾萬塊的早教班值不值?看完你就知道了!

米粒媽的文章 · 39 贊同

都二胎了還產後抑鬱?是的,比你想像的還慘

沒娃的過年回家被催生,有娃的過年回家被二次催生。似乎一夜之間,二胎已經成為主流的家庭形態,就連我們每天的評論區消息里,也有越來越多的媽媽提到二胎話題。大部分家庭糾結生不生二胎時…

年糕媽媽的文章 · 53 贊同

今日無事

維爾托·...的文章 · 123 贊同

「生完就好了!」絕對是人類史上最大的騙局……

土匪圓的文章 · 125 贊同

「蚝」門三層塔,你pick哪一個?

辦公室小...的文章 · 66 贊同

「2次從產後抑鬱症中生還,我學到了這五件事」

優教佳的文章 · 15 贊同

「28歲,月薪2萬,得癌了」:這些危險行為,你每天都在做

精讀君的文章 · 1,307 贊同

舞蹈家張曉雄:如果你的決心足夠堅定,人生路上並不存在其它選擇

造就的文章 · 103 贊同

女博士在家長群大罵4小時:你的教養,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精讀君的文章 · 26 贊同

「你願意娶一個清華北大的女博士做老婆嗎」,這是十個男人的回答

李彎灣的文章 · 38 贊同

怎麼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答案藏在劍橋大學給5歲孩子出的這道題里

萌芽的文章 · 14 贊同

你認識一個下雨天喜歡轉傘的人嗎?我來幫你懲罰他!

蘇豪同學的文章 · 86 贊同

沒有更多內容了


1.父母清晰自己的三觀,不被影響,所以不焦慮,不用自己的焦慮干擾孩子的自主

2.回歸文化,用文化養心

3.尊重教育規律和生命成長規律

4.父母處理好自己的內在心結,不拿孩子來補洞

5.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更沒有完美的教育


推薦閱讀:

如果言傳身教沒有成為一種習慣,那麼離「穿幫」還遠嗎?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不喜歡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父母的激勵式教育對於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有哪些?
教育孩子,拼的就是父母的功底!學會這20條,你便贏了一半
學爸 | 教育孩子還得用毛澤東思想

TAG:家庭教育 | 教育方式 | 教育理念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