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為什麼在經濟與經濟制度都不發達的古代中國,主流思想卻帶有很強的人文主義氣息?


我們就以百度這個看。我國儒家大師怎麼也不合人文主義搭邊啊。封建等級制,暴力私刑。不信?那咱們按照弟子規走一套?


打錯字了吧?決定。那也不一定,您統計了多少個朝代?這同您的條件命題沒有關係。古代科技不發達,因此太多的人關注人文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概念是錯誤的。某學術在某國奉為圭臬,實際在世界上根本不入流。

應該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物質決定意識。

意識決定物質,物質可以影響意識。有了意識的躍進才有了物質的進步。


科舉。

中外製度走上不同道路的關鍵就在於——科舉。在中國古代,知識精英通過科舉可以做官,所以他們一開始就跟統治者綁定在了一起。

而在西方因為沒有科舉制度,所以貴族全部是世襲的。知識精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社會群體,它們獨立的發展壯大,就有了你說的那些成就。


謝邀,你打算跟他生娃嗎?不打算跟他生娃無措施也是心大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首先,不知題主從何而來的中國古代經濟與經濟制度都不發達。何為發達?漢朝GDP佔世界比重約為26%,人口近6000萬人(公元2年),疆域630萬平方公里,藩屬國50多個。元朝GDP佔世界比重28%,人口9000萬(公元1341年),疆域1372萬平方公里。清朝GDP佔世界比重35%,人口4.36億(1851年),疆域1316萬平方公里,藩屬國最多時有19個。

其次人文主義是什麼?人文主義(humanism)是一種理論體系,該主義傾向於對人的個性的關懷,注重強調維護人類的人性尊嚴,提倡寬容的世俗文化,反對暴力與歧視,主張自由平等和自我價值。(百度百科)

在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古中國,其內核仍是法家思想。至於儒家所倡導的「仁」我認為不能稱之為「人文主義」。「仁」的內容包涵甚廣,其核心是愛人。仁字從人從二,也就是人們互存、互助、互愛的意思,故其基本涵義是指對他人的尊重和友愛。與人文主義所提到內容毫無關係。明清之際的思想解放也僅停留於對傳統儒學的反思,並未涉及到人自我意識的覺醒。


推薦閱讀:

TAG:經濟 | 思想 | 制度 | 人文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