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兒童性侵關注的人很少?

都是發生後才會有人去關注,明明發生了很多案件,但在我們的娛樂新聞範圍之內缺很少出現。


我有必要洗地一點。

犯罪是一件很有成本的事情。

第一:兒童年紀小,力氣沒有成年人大。

第二:兒童心智不成熟,可能為了一根棒棒糖,或者一些零花錢,被引誘。

第三:猥瑣男社會地位不高,之所以引起犯罪,大概有「戀處情節」。

第四:隱密性。害怕被暴露,極可能的不讓別人知曉。

第五:別人不相信。覺得年紀這麼小,不可能做這種事。

……

我小的時候,大概三四歲,我阿姨帶著我和她男朋友一起去上海玩。三人住在一起,睡一張床上。

那男的總是喜歡親我,也喜歡摸我胸。雖然我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因為他不讓我跟姨說。我就偷偷留了一個心眼。

我特別討厭他,因為他長得沒我爸帥。他親我,我噁心。老是躲。

有天中午午睡的時候,他故意跟我睡在一起,然後摸我的胸(沒發育,不知道他摸個啥)。然後他偷偷跟我說,想摸我下面,讓我不要出聲。

我同意了……

然後他要摸的時候,我就把眼淚擠出來,裝哭,後來越哭越傷心,收也收不住…

我姨醒了問我怎麼了。

我說我要回家……

然後我回家就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媽了。

我媽去質問我姨。

我姨說:「不可能的,她這麼小,怎麼可能下得去手?!」

之後我就很討厭我姨。我長大了,我姨還說我小時候是因為她長得丑所以不喜歡她。

我特么是不喜歡她當時那個男朋友。

所以吧。

你問我關注人為什麼那麼少。

那是因為他們隱蔽的好。

而且小孩有嘴說不清。

大人不相信。


因為本家庭的父母也不關心。

家長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是不會輕易相信孩子的話的。

他們寧願活著自己的世界裡,也不願懷疑自己的選擇。

在父母眼裡,孩子的話大多都不可信的。他們把自己擺在高位,審視孩子的話,不想聽到的就一律按錯處置或者乾脆忽略,連父母都不願意伸出援手,孩子又能求助於誰,時間久了就又是歲月靜好了。

另外,我國性教育普及度真的很低。作為大學生,至今我身邊還有同學不知道chu nv mo在哪,她們不清楚自己的身體構造,不知道什麼屬於性騷擾,她們不敢穿弔帶裙,她們會認為被強J是因為服裝…

成年人自己都羞於了解的知識,孩子又怎能了解呢?


1.不關注不代表沒發生,甚至有可能很多人在童年被性侵過但沒被發現

2.孩子小,不知道性侵他(她)的人對他(她)所做的事是不好的,而且即使知道,很多話不會說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大人也往往因為這一點選擇不去相信孩子所說的話

3.還是年齡小的問題,很容易被誤導或威脅

4.家長的僥倖心理。有很多性侵兒童的人是兒童家長的朋友,家長通常會很放心身邊的人甚至不願意去相信自己的朋友是那樣的人

綜上:兒童被性侵的事情發生過很多但很多也沒有被爆出來所以總有人抱著僥倖心理以為那只是個別的,不會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發生更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所以不去關注(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


1.不是很少出現,而是沒進入你的視野。大家天天花邊新聞看多了,在意這些的人是少部分而已。

2.天天爆這些案件,誰看啊,熱搜全是各種花邊,人家花錢了的,這種新聞還得花錢上熱搜么?而且專門去找這種新聞的人也很少好吧。

3.案件很多,但是大多就是民不舉官不究,很多人都不以為意。只能說老一輩的意識比較薄弱,還沒形成保護孩子的這種意識。放到現在的80,90後,只怕直接就一句「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拔刀就衝過去了。

4.現在80,90成長起來了,他們的意識都相對強烈,性教育也不再是模模糊糊了,可能從小就有灌輸這種意識,藉此形成小孩子的性保護意識。所以現在雖然案件也有很多,但是相對來說,應該會少很多。

綜上所述,我覺得關注這些新聞的人或許不多,但是對此關注的人群很多,青年一代都會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儘管這事情隱蔽性強,但是大家已經有意識的保護孩子了,發生的幾率也會小很多了。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說極端點,是因為中國想性侵兒童的人少。從鮑案來看,很多關注某一議題的人在相關問題上可能抱著觸犯法律邊界的想法的。中國獨生子女居多,兒童往往處於較好的保護中,性侵兒童案例遠低於歐美,而對兒童感興趣的人也遠比歐美少。所以關注度沒有歐美高是很正常的。你想,柯林頓、拜登都是煉銅術士,可想在歐美這個問題比想像的嚴重的多。


其實希望這個全世界關注起來,兒童性情,曾經紅黃藍事件當時有管博發文,全世界,每時每刻都有在發生兒童性情,其實看到,十分難受,取證難,報道難,不是導致惡性事件後,很多的根本不容易被發現,尤其熟人,甚至更親近的人,應該得到關注的


小孩子沒地方宣傳

這是大人的世界,不是小孩子們的世界,中國的孩子被教育的就是服從,在家聽父母的話,在校聽老師的話!

聽話的孩子怎麼可能被性侵呢?肯定是他不夠聽話。

好孩子怎麼可能被騷擾耍流氓呢?肯定是那些女孩子們穿太少不檢點。

這是大多數的思維定式吧


兒童性侵的第一保護原則應當是兒童本身,婦聯與其它組織避免對兒童造成心理上的二次傷害!如果新聞爆出來這樣的事件,實際上受害人將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輕則留下陰影,重則自殺。這是所有人都沒有辦法接受的事實,當然婦聯和其它組織在心理疏導方面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為它們有成熟的作業系統,將兒童的影響最小化!


我們大概多久會從新聞中看到一起兒童性侵案件?

2013年到2018年,媒體公開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件一共是2,096起,受害人超過3,924人;2010年到2013年,全國檢察機關收到的猥褻兒童案件有7,963起;2015年到2018年,全國法院審結的猥褻兒童案件就有11,519起。這些數據意味著:我國檢察機關平均每天收到6起猥褻兒童的案件,法院平均每天審結超過7起猥褻兒童的案件。

至於那些未被報道的、或者只是「摸一下、看一眼」的侵犯行為,背後涉及到更多沒被看見、沒有被統計的數字,我們無法想像。

許多孩子在受到侵害後,因為害怕和自責,擔心父母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而忍氣吞聲。家長為了保護孩子的名譽,或因為難以應對流言蜚語和指責,也有可能會選擇沉默。

一個「李星星」勇敢地站了出來,但無數個躲在背後的「黃星星」「陳星星」,他們還好嗎?很多時候,他們的沉默不是因為沒有直面的勇氣,而是被大眾指責、懷疑、歧視的浪潮淹沒得無法喘息。

性侵不只是一個動作,一個瞬間,它會給孩子們的身心帶來持續性的雙重傷害,但天真無邪的他們,不應該被這樣的遭遇,毀了自己的生活。面對這些孩子們,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做些什麼?

一份安慰、一句鼓勵,都可以激勵他們度過內心的灰暗時刻。

噢啦發起「小孩請聽好」公益留言活動,通過告訴勇敢站出來的「李星星」們:

【解憂信箱】小孩請聽好?

www.oola.cn圖標

別怕,姐姐來了。

告訴那些還躲在背後的無數顆其他的「星星」:遭遇這些不是你的錯,是這個世界沒有保護好你,你已經很勇敢了。你的未來,依舊可期。

每一名男孩和女孩,都是人世間最絢麗的一抹色彩。每個人的一句鼓勵,一種關注和一份幫助,匯聚起來,就是一個壯舉。


基於對受害者的保護。

社會過多的關注對於成年受害者都是一種傷害

何況是兒童。

不關注不代表社會沒有在努力保護他們。

恰恰相反,近些年兒童性侵方面司法建設一直在努力進行。

2018年10月 最高檢院就加強校園安全建設,預防教職員工性侵害未成年學生、幼兒園兒童違法犯罪,向教育部發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

2019年兩會,最高檢答覆了政協委員,南通校長施衛東的《關於加快建立預防兒童性侵的社會綜合懲防體系的提案》

最高檢回復中提到兒童性侵案件中確實存在受害人和家長防性侵意識薄弱、被性侵後的救濟途徑不清楚、社會救助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今年兩會仍舊會針對關於兒童性侵案件相關法條進行討論。

最重要的是,社會必須在制裁加害者與保護受害人兩方面對信息的保護程度找出一個共識!案件曝光程度,受害者的信息等等當前社會並沒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共識。鮑毓明的案件有個相對大的問題就是受害者的信息被媒體過度曝光!而並未對案件理清做出實質貢獻,更多的是輿論導向!這無疑是變相增加了案件審理的難度。


推薦閱讀:

TAG:兒童性侵 | 猥褻兒童 | 向兒童性侵說「不」知乎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