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經歷過性侵害,卻並沒有出現心理創傷?

我十四歲時曾經遇見一個小混混,他先是莫名其妙打了我一頓,接著把我按在牆上進行了猥褻,包括一系列下流動作以及用污言穢語刺激我等,但是並沒有插入。

當時哭得很厲害,但事後我很快就冷靜了下來,甚至在去警察局的路上笑著和家人說話,因此被斥責「你不想想你剛經歷了什麼你還笑得出來,真是不要臉」。

如今幾年過去了。我看到各種網站上的性侵受害者好像都很難走出陰影,有的會做噩夢,有的會抵觸和男生有身體接觸,有的甚至會患上心理疾病。而我感覺自己的心理非常健康,性侵好像沒有給我留下一絲一毫的陰影,該吃吃該睡睡,談了很多場戀愛也進行過邊緣性行為。

我這樣經歷過性侵卻沒有出現心理創傷是因為心理素質較強嗎?還是因為「不要臉」?或者有其他的原因嗎,比如我只是沒有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


性侵事件和任何一種人的經歷一樣,都是不應該被語言敘事(narrative)的框架綁架的。換句話說,一個性侵事件的定性,受害者與被害者之間的關係,經歷者的感受等,都不應該被程序化或者公式化地理解。往往社會對此類事件的固有解讀會造成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我曾經也是性侵的「受害者」。在我還不知道性和性侵之前,被另一個同樣懵懂的幼兒園男生連續性侵。連續發生多次之後我終於採取措施(一開始被嚇壞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心裡默默期望他下次不會再來摸我),我解釋了這件事的經過和我的解讀和感受給家長,並叮囑家長要妥善地的告訴老師。我並沒有直接向老師彙報,因為我當時我不想當著其他的同學的面在學校說,害怕小男孩丟了面子(我覺得他有可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者在睡夢中下意識的舉動)。我當時心裡很煩那個男生和他的侵犯,但是我沒有把他看作一個加害者而是一個很可憐需要幫助的人。可是在幫他改掉這個壞習慣之前,更重要的是保護我自己。後來老師就沒有把我的床鋪放在他旁邊了,並且把他安排在男生中間睡午休(之前是男女生隨機睡的,可能那個幼兒園老師不了解5歲小朋友的性懵懂)。

這件事情沒有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心理陰影。反而是後來在看一些性侵者的自述的narrative之後才突然想起了這個故事,突然覺得自己可能也是一個「受害者」。但是如今我不再這樣想了,因為這件故事本身沒有給我造成過多的創傷,反而是源於性侵話語體系的「受害者」標籤在起初給我造成了很多的負擔。

另外,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常常自責為什麼沒有在第一次發生的時候阻止他,為什麼我沒有羞恥感,或者覺得自己被「玷污」了。現在回想,這正是我在成長中不斷接觸到了「強姦」、「性侵」的世俗概念和世俗敘事給我造成的負擔和話語困境。往往在媒體里,被侵犯者會負隅頑抗,而不是像我那樣假裝睡著了一樣地定住。對於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當我們在回憶中對其加以解讀時,往往落入了固有敘事(narrative)的圈套:借用一個標準的故事模版,將自己和其他角色帶入,同時將這個故事模版中角色應有的關係和感受暗示給自己。

作為一段經歷的親歷者,我們首先應該肯定自己的反應和情緒,而不是對自己加以懷疑甚至譴責。在接受並肯定自己的情緒(或其缺乏)之後,再冷靜地分析問題,或者找到應對時間的最佳方案。

這裡要特彆強調的是,我所秉持的是對事物多元性的尊重與接納。我理解並同情因為性侵事件留下嚴重心理創傷甚至無奈離開世界的經歷者。由於我當時是

認為侵犯者不具有主觀故意,所以我原諒了他。但是那些使用暴力行為、不平等關係(如上級對下級)等不良手段,存在主觀故意甚至屢教不改的侵犯者,應當追究法律的責任和社會的譴責。

但是這些被侵犯的人無論如何反應都不應該被固有的定勢話語體系綁架,被不假思索的模型暗示自己「應該」怎樣去反應和解讀,最終懷疑自己,形成二次傷害。

如果題主有條件,建議去正規的診所做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你面對事件,更理清自己的心緒。相信你會發現這件事沒有反應出你有任何的心理問題。希望你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擁有積極的人生!


你這叫鈍感,所有心理強大的人都有這種特質。對於意外橫禍,遭遇不幸具有極強的調整能力和自愈能力。

那些說你不要臉的大概還活在三從四德的封建社會。要哭了要自殺了,馬上來安慰;你不哭,你內心強大,你笑了,馬上說你怎麼這麼不要臉。

那怎麼辦呢,難道先裝哭,然後讓他們安慰,然後再笑,好讓他們有一點成就感?(手動滑稽)

那種人不用理,這種特質很多人想要還沒有呢。不過一般有過於常人的天賦,都會或多或少被「正常人」批判一番,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答案誰都知道,但是都不願意承認

造成被性侵者受傷的不是一過不再的肉體傷害,而是世俗觀念的傾軋和「蒼蠅不叮無縫蛋」的惡毒揣測,強姦者是主犯,每一個對受害者另眼相看的人都是幫凶


那不是好事嗎,難道你還希望跟我一樣他媽逼卵鱉變成變態了?!!


年輕總有瘋狂的時候


願你依然深愛著這個世界!樂觀幸福!


可能是因為你當時不怎麼在意,對這種事沒有概念,久而久之也就放下了,心理上也算較強。如果你此時想追究對方責任也可以到大律君上找律師進行專業諮詢。


恕我直言,你有點沒心沒肺,但這樣也好,事情看開了,自己也就輕鬆了

我也是這樣的人。。。


輿論的挑戰是多方面,它會影響判決,也會影響我們的判斷。當輿論將我方定義為「壞人」時,我們要知道:「壞人也有三分理」,輿論眼中「壞人」與法律眼中的「壞人」經常是兩回事。當輿論將我方定義為「受害者」時,我們會收穫到「同情和支持」,但是,某些特定案例,例如強姦犯受害者,可能會遭到世俗眼光的另眼看待,這時則需要強大自己的神經,對抗它。推薦閱讀《一句話讀懂法律》。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待樂清滴滴女孩出事一案?
如何看待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振華涉嫌猥褻女童一事?是否存在利益鏈輸送?
我與睡過100+女生、和蒼井空戀愛、上過木子美的男記者的故事
被性侵後的850天
如何評價英球員被三女子侵犯微博下面女權主義者仇視男性的發言?

TAG:心理學 | 心理健康 |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 性侵犯 | 猥褻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