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考古學可以考的「古」還多嗎?

一直想學考古學,但是擔心輪到自己了,什麼這個墓那個遺址都被前輩七考八考考的差不多了,輪到自己沒活可干找不到工作了。畢竟古迹是有限的。


確實需要承認,如今我們的建設已經過了當年大拆大建的時候了,需要搶救性發掘的是呈下降趨勢的。

不過我們的考古學發展程度距離「無古可考」差的碼子大的很著呢……有興趣你去翻翻各地的文物志和文物地圖集,已發掘的遺址可能只佔已發現的遺址一成都不到……現在主動發掘也不是不可以,尤其是大遺址性質的主動發掘還是很多的。舉個例子,去年我們發掘期間去了一個國保單位的城址,面積100萬平米,只發掘過一年大概一千平,那如果我們想把這個城址完全揭露需要1000年……所以,在目視可及的範圍內,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已經完成的還是九牛一毛,更何況還有更多可能還未發現的遺址了。而且,就已發掘的遺址點也還有許多學術問題沒有解決,干考古不一定非要去挖啊。

至於有人提到的考古究竟美好不美好,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我覺得放在這裡說不合適。


一、考古不限於發掘古墓。

二、著名帝王將相、原人遺址沒被發掘的一大堆那,秦皇漢武、唐宗周主都等著那。時不時還有朱然墓、海昏侯這類驚喜那。

三、真如樓主所言,那直接去逮文物販子、不法收藏家吧,相信他們手裡貨色比博物館更多。


先表個態:還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

考古學有很多方面,我稍微補充幾點吧:

1,最近有朋友在微博提到,八十年代的一些挖掘,到現在專家都去世了,發掘報告還沒出版。一次發掘可能涉及成千上萬的文物和遺存現象需要整理,可能要花掉專家們大半輩子時間。

2,整理好之後的論證就更漫長了,一件文物可以有無數猜測,發表很多文章才能復原古人一個生活細節。但是這些努力又並非社會的支柱,是冷板凳功夫。

3,所謂溫故知新,每次有新的科技手段,就是重新研究的機會。有些幾十年前的出土文物可以通過新的檢測手段和修復手段研究,得到更精確,更科學的資料。

4,(離題了!)今天和一般人談考古,人家還未必分得出盜墓和考古有啥區別,這雖然不是本職,但也是考古學家牽掛的啊!科普任重道遠!

題主問得好,很有哲學意味,古迹當然是有限的,但是如果這輩子,兩輩子,很多輩子都干不完,那這個活兒是不是也可以看做「無限」的呢?今年是中國最早的考古發掘——殷墟發掘九十周年,這片地還沒挖完呢。


有,就我國為例,我不認為商朝的東西已經全部出土了。我認為至少還有40%商朝秘密常埋土下。

夏朝我國考古沒有切實證據證明其存在,但有相當於夏朝時期的城池出土。沒有文字出土。

良渚古城是5300年前的城池,其與石峁、陶寺、二里頭中間時期的城址還未知。

這些都是將來考古學需要完成的任務。


多慮了吧,我覺得你應該看一下我們國家的文物保護政策,基本是不會有主動發掘這回事的。


其實還是有的考的,因為很多墓都保護著

你可以去了解一下考古科技的發展,如果有重大突破的可能,那說不定有機會去挖那些墓


我的老師說就新疆東天山的考古還可以考100年。


現在所有已經登上書本的歷史也僅僅只是假設,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有朝一日被推翻重寫。

考古不僅僅是歷朝的人文遺迹。例如達爾文的進化論:猿人時代還有很大一段歷史的空缺,沒有當時的工具或者化石的保留可以證明其理論正確無疑。

留給考古學家的任務不僅僅是尋找未被發現的歷史,還有推翻目前已存的可能錯誤的歷史或者論點。


單從職業上講,考古其實很有前途。就算無古可考,也能憑藉考古知識宣傳文化。何況考古知識還需要普及,這目前基本處於空白。謝邀!


技術成熟了嗎?你查查郭沫若那次考古。

《蘭亭集序》的真跡還在皇陵里…………


推薦閱讀:

簡牘漫話:所謂「羊官」
考古愛(單)情(身)故事
在考古中曾經出土過「酒」嗎?
秦始皇兵馬俑為什麼每個都不一樣?
史前時期的彩陶西來說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的?

TAG:考古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