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邊有個已經證悟空性的修行人,那你是怎麼發現他的?


恐怕只有自己證悟的時候,才能發現。

如同一個有經歷的人,才能懂另一個有經歷的人。

思維高度也是往下兼容的。


空性,體雖無相,但其用萬千,可通過其用來察知對方的證悟情況,這是禪宗慣用的方法。若只說空性無相無法言傳,大概率這位朋友只是知道空性這麼個概念,或者悟到了理體,還未啟用達到體用雙圓的境界。

我見過一位,平時閑談,問過幾個問題:

(1)老師您修行了幾十年,過著居士生活,最後悟到了什麼?

答: 一切都是緣起(原話),沒有什麼獨立不變的個體存在。

(2)您平時回答別人的問題,會做什麼準備,又是怎麼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和選擇回答的方式呢?

答: 我沒有刻意做什麼準備,一切都是我心裡自然出來的東西。

(3)幾個人閑談,互相說如果成佛了是不是很爽,因為自己解脫了輪迴。閑談時並未去問老師。

老師聽見後,插了一句: 成佛的人不會有我是佛,我解脫了輪迴這個想法。

(4)解脫了有什麼感受嗎?

答: 平時你們坐在凳子上,會覺得我是我,凳子是凳子,依據我的體驗,我沒有覺得我和凳子是分開的,一切(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體的。

別的不說,只就第二點談一下個人看法。我最開始對第二個問題沒什麼感覺,直到我有一天看到岩頭全奯大師(留下千古絕唱,大小德山不會末後句的那位)啟迪雪峰真覺禪師的一句話: 「夫欲播揚大教,需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以及圓悟克勤禪師的「一一從胸襟流出,古人謂之運出家財,開出無盡藏」。這才肅然起敬,大修行人一言一行,看似平淡,但無不與佛理契合。


這個首先要有自己在修行上的積累,有教深厚的佛法基礎,才能辨別講法人的層次,有沒有見性。

現在網上很多法師都是開悟見性的,如慧律法師,大安法師,凈界法師,傳喜法師等等。


問題其實是不對的,只不過相對一個世俗角度來說成立。

證悟空性本身,是修行路上的事。而正的修行路上啥事,普通人是無法通過「想像」得到的。再讓人去描述是否符合他想像的那個東西。

因為空性本身,就是一個概念。

題主的空性概念,大概是對應的脫離表相,看到本質層面,也跟見性比較接近。

但實際上空這個概念,是非常大的,在修行路上,從不斷滅卻往上的角度來說,是無止境的。有無相生的道理同樣,空不是空,不過觀察立位的變化。此時的空,再換更高的觀察角度,也是有,不為空。

那這個證悟空性,假如想說對應了某一層次的修為的話,它並不對應。因為它既不是心性抵達的層次這個客觀標準,也不是認知層次的絕對高度這個標準,並不嚴謹。


基本上生活中和普通人一模一樣,很難發現,除非你境界比他高或者類似。


一、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為什麼要盯著外面,要找個明心見性的人呢?如果你沒有親見法身,自己沒有行證,或者壓根沒有往道上用功,誰又能加持你,替代你呢?老佛爺不能使門人弟子個個開悟,大善知識難道就行了嗎?密在汝邊,關鍵在自己,這個一定要搞明白。

二、說說證悟空性這個事,漢地一般不說證悟空性,而說明心見性、開悟見道,因為大道超越言說、思議,超越一切空有、二邊,為了與我們所知所見、步步行有的堅固妄想、習氣相區別,假立了一個「空」來對治,比如天台宗「空」、「假」、「中」的一心三觀,怎麼算證入這一心三觀呢?一定是超越思議、名相,無相、無住、無念,這個「無」即指超越,而非否定,當下從有無、真假、中邊的妄想、二元對立中超越出來,連空、假、中的相亦統統不住,如是超越,怎麼超越?唯有當下一念。

當下放舍一切知見,如是觀察當下一念之體性,你叫這方法為止觀也好,叫參禪也好,這是一切行證方法的總持,不是我杜撰的,是老佛爺在經中反覆講述的,比如《楞嚴經》老佛爺帶阿難七處征心、十番顯見,就是這個當下放舍,如是觀察的方法,《解深密經》、《圓覺經》、《楞伽經》里同樣講的明白,懸崖撒手,自肯承擔,撒的就是一切知見,那麼見個什麼呢?

開悟見道、明心見性,即是親見現前一念,這能知能覺、照天照地的不是別物,正是大道作用,這個能知能覺的體性是什麼?不是別物,正是大道!若能肯心自許,見的透徹,見的明白,當下死心,決定信心,即是絕後再蘇,欺君不得,我這麼說一點也不稀奇,因為大道就這麼直截了當,但只有你自己親見,親嘗一口,與之相應,才真的曉得啥叫不疑天下老僧舌頭,啥叫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否則只是在思維中轉,在有限、已知、二元對立中沉迷罷了。見性見性,非是理解個什麼事,明白個什麼道理,有什麼玄妙的東西成就,但有能所——有能知所知,能證所證,有纖毫所得,皆是二邊,莫作聖心吶。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篤行,要行證,見性的人有什麼不同?無心於事,無事於心,事上自在,哪裡自在?別猜。


1.你若證到與他相同甚至更高的境界,你可以發現他。但如果你的維度比他低,憑什麼能見到他?(除非他刻意想讓你看到)

2.好奇心是會害人的。如果你是個真修行人,不會提出這種問題;如果你不是修行人,問這種問題目的又何在?

3.與其想要見到這種人,不如行動起來,把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因為人人都有機會的。


《知乎》中就有,你要是接近明心見性,或已經明心見性就能找出,反觀那些非常出名天天對著視頻講經說法的大師幾乎沒有一個,這樣的人在《知乎》發表的文章好多「佛」友認為是邪知邪見,更可笑的是竟然用那些大師的文章加以攻擊評判。

所以佛說:眾生顛倒

《知乎》評論需謹慎!


假設不成立。因為證悟空性需要與世界因緣溝通或同步,也就是說根據共緣及世界的需要,這概率可想而知。

是不是指只有需要才產生證悟者?也不是。大方向的因緣只是其一,或者說謂背景,真正主要在個緣,個體離相併不容易。離相修行體現在次第,小乘、大乘、佛地這三個階段,想入次第先得入道(見道),也就是說想證悟空性就得先掌握離相的辦法,懂的如何調伏與對治,才有修道與次第的生成,所見道、修道、證道謂正法三次第。

個緣與世界因緣相呼應才有證悟佛地的圓滿者出現,離相非常不容易,即便不追求完美佛地,大小乘也不是凡夫能想當然的。基本大眾眼裡的古今大師高僧,入道者了了,更論證道?

那麼,修行沒進入次第又怎麼出現各式成就傳說及呈現的呢?答案,個法,也就是單一追求某法卻與正道次第無關。比如禪,個法禪定與次第禪定是非常不同的,一個離相一個著相,普通人分不清這裡面的區別,禪定最高程度可以改變人的能量結構,例如虹化、伸縮、跨維度、精神肉體自由分離組合等等這些已經被人視為了不起成就,卻在佛法里還經受是否正法的靈魂拷問,畢竟離相才是正法,身體轉變不過結構發生變化還是相法本質未變。

普通人感覺離相容易不過是傲慢產生的錯覺,基本以紙上談兵和追求個法實踐的一些凡夫學修,這還算比較正統的,更多的是道聽途說或隨便讀幾本書簡單了解「佛法」這麼個事物文化現象……按佛法的價值觀,深著色相卻自詡學成佛法是謂愚痴。謝邀!


作為曾明心見性過的人可以肯定地說,那就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沒實際意義。見性之人與常人並無不同。


那你就別去費心發現了,生命是動態的,空性是名詞,是靜態的。你所要找的證悟空性的都涅槃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先把自己提高到同一次第或更高次第,自然能慧眼識明珠了。

解開自己一部分心結的人,到看別人被同樣的心結控制的狀態就如看透明人,一覽無餘。次第壓制(我現創的新名詞)~

舉個例子,如果你已看透男女之情的本質,那麼看到沉迷於男女之情的人,那你能預見兩人未來的走向。隨意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知道ta為什麼會這樣做,這個動作因為什麼原因而起,又會有何結果。過來人都會明白的~


有証悟的修行人很難看得出來,修行越高潛藏越深,除非他願意表現,同時你又有深厚的學佛基礎。

一般而言,從身口意可以些許判斷。第一,証悟的修行人戒律一定精嚴,精嚴到無法想像的地步。第二,他臨危不亂處變不驚,任何問題和困難都可以化解。第三,你可能折服於某人所說的大道理,不是他說的好,而是你程度只到那裡。


我吃過蘋果知道了蘋果什麼滋味,就知道了他人吃沒吃過。

我明了才能知道他人明了。


除非你已經達到阿羅漢以上


吹逼者與吹逼者之間的心照不宣,都是混碗飯吃,相煎何太急


對所有的善知識心懷恭敬向學,並沒有刻意的去揣摩對方證悟沒有


謝邀 如果他不想讓你發現你是無法發現的,物質上沒有區別,但是。如果你知道如何去看並且那個人有意願的話,能看到能量體或者說是能量的運行方式不同。當然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對方有意願教導你的一種對於能量的展示。


明白人才知道!過來人才知道。猶如我知道孩子想幹什麼,會如何做,在學校如何…都了如指掌。大人知道孩子很簡單,小孩子想要看透大人難難難 你想知道那個修行人,那你證悟空了沒?


除非他能視金錢如糞土,我才會發現~


推薦閱讀:

個人如何開始修佛,怎麼入門?
我16歲聽了佛經感覺好喪什麼都不想幹了好怕我突然信佛出家然後離開我現在所愛的一切怎麼辦?
出家人上網,奇怪嗎?
一個生活平靜的家庭中的男主人,他也享受於其中,要勸他學佛么?
老好人和儈子手哪個更容易開悟和成佛?

TAG:修行 | 修佛 | 佛道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