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鍊心境?

心境真的要修鍊嗎?還是隨著經歷的不斷增長自身的機制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讓它成長?如何才能做到平靜 不浮躁 控制慾望 求高手


被動的未必是成長,也可能是墮落。

煉心境需要定力,否則可能是被磨倒。

定力需要修鍊。

由戒生定,因定發慧。


每天靜坐,讓大腦靜下來。讓大腦不要思維。


對心莫任境,對境莫任心。

當使心御物,莫使物御心。

就當這個是口訣吧,經常念誦,或者遇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心裡默念。然後調整心態來面對,這應該算是最基本的煉心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萬事平常心,心不動,就不會被影響。心動了也沒事,把影響到你的東西當做平常所見的東西,平復下來。平常心,不太過看重也不太過看輕。看輕的時候要警示自己,看重的時候也要警示自己。學會事來則應,事過則忘,想要心不被外物影響,就要先學會不把所有東西放在心上。你越是在意,就越是容易被影響。靜不下心來是因為你惦記著,想著我要靜下來靜下來其實不太好。心煩的時候就啥也別想,轉移注意力也不錯,忘了,放下了,就不煩了。色慾這東西,天天想著禁慾其實你還在想,不忘掉它,就好像關在籠子里的老虎,總有關不住的一天。為何不徹底忘掉呢。心境其實是返璞歸真。回歸天真無邪,依舊不被影響,你沒有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沒有慾望,不被影響,你憑啥見到了就得變呢。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回歸真正的自己。找到那顆初心。其他所有東西其實都不重要,錢夠養家就行,名有何用,權有何用。生死面前,算的上什麼,和親人朋友相處的開心都比那個強吧。求了一輩子,痛苦了一輩子。為何不開心一輩子呢。其實沒有什麼修鍊不修鍊。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把它真正明白了,完全融入生活的每處就行了。


先明心,後歷境。不識本心,修鍊無益。


謝邀,任何事物的成立,都是有基礎的,心境也一樣,古人為什麼說對鏡成空,因為你是對鏡,而不是站在實體之上,那麼,心境如果不能在更高層次立的住,而空談提高心境,就是虛妄的,所以要想真正的提高心境,就應該把心境所立的基礎做紮實,抬上去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古人誠不我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修鍊心境有動靜兩種:

動,可以不斷地出去遊歷名山大川,感知大千世界,交往形形色色的人物,經歷光怪陸離的事件;

靜,可以往內覺照,聆聽神識內海的聲音,達到外在的我與內在的我統一,在靜中直接照見空性。

其實說白了就是刀刃上的修行(ΦωΦ)

以上是寫給中二病的,下面的乾貨才是給有緣人的,

我其實也是俗人一個,沒事也刷刷手機,平時也沉浸在各種各樣的慾望妄想當中,貪嗔痴慢疑生起的時候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

但是很有緣,得到過一位師父傳的法門還有口訣

其實也不是什麼很獨特的法門,基本上是很多大乘佛弟子都知道的耳根圓通法門

很多人都不明白,那麼什麼是耳根圓通呢?

知道大慈大悲尋聲救苦倒駕慈航的觀世音菩薩嘛(ΦωΦ)他老人家的觀世音這個名號就有兩個意思,對外觀見世間音聲: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對內就是觀世音菩薩修行得道的法門:

凈空法師---以觀音菩薩為例子,觀音菩薩是耳根,他的功夫是六根裡面的耳根。耳是對外面的,它的境界是音聲,我們一般人耳都是向外,會被外面境界影響。觀音菩薩他用的是相反的,他聞自性,不向外面,就是不逐聞塵,聞塵就是音聲。

「大士不逐聞塵,返聞自性,是為端耳。如是演申,不逐色塵,返觀自性,是為端目。如是六根,不逐六塵,朗照心源,方名端正,故為第一也」。這一段文說的是《楞嚴經》裡面,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音菩薩他是怎麼成佛的?他是怎麼修的?在《楞嚴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就是經文裡面講的,「各自端守」,端正身心。以觀音菩薩為例子,觀音菩薩是耳根,他的功夫是六根裡面的耳根。

耳是對外面的,它的境界是音聲,我們一般人耳都是向外,會被外面境界影響。觀音菩薩他用的是相反的,他聞自性,不向外面,就是不逐聞塵,聞塵就是音聲。所以他回過頭來反聞自性,用這個方法他得到禪定,從禪定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如果我們對外,肯定會被外面境界染污,受外面境界的影響,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生起貪瞋痴慢,這就叫造業。用菩薩這個例子,我們將它引申,如果我們眼不逐色塵,眼的對象是色,不逐色塵,能夠反觀自性,那我們的眼就端正了。觀世音菩薩耳根端正了,眼也端正了。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三八集)

末學怕自述不完整,遂引用凈空法師的講義,請見諒,有心人可以好好了解,十日內觀也是可以的。


心境其實有兩種,大多數人所說的是經歷過無數的事情,所以處事淡然。這是一種修鍊。

另一種心境,其實不是修出來的,因為心不會像花園那樣,你可以摸得到,看得到。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心,然後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順其自然。因為此時才能踏實,無妄,無貪求。

前者很多領導,老練的辦事人員都能做到。但後者非要幾年的參悟,才能窺其門徑。因為前者的心境是能把握一個領域或一個職能上的事物。但後者則是知生死之門。

知道生死之門,那一個領域一個事物,還是事么?

明心方能見性,但先要明心,然後舍心,方知自然而然。


很簡單,只要堅持就可以,那就是讓你的行為變得有意識,但是很多時候人都是機械的進行著,所以你讓你的行為變得有意識,包括對外在和內在,透過有意識的行為你將歸中,你就像一個旁觀者,其他人事在那裡發生,但是影響不到你,到了一定程度一個人對你瘋狂咆哮,但是你絲毫不會被激怒。這其實就是智慧。他不是理性。關於此可以透過任何事情來進行,不論行走坐卧還是吃喝拉撒還是武術還是思考還是寫字等等,生活就是道場,透過任何都可以使自己回歸,居於中心。而做法通俗點來說就是用心。心藏神,,所以也就是收回神去做,用神,而不是神用人,那就是拖著生命行走,行動變得有意識那麼當下性質就變了,行為會變得優雅,協調,整體,人會很放鬆,關於這個有意識很簡單就是收回神來,很輕鬆的,不要以為很艱難,僵化,那就有問題了,只是需要堅持,因為頭腦有求生欲,當你在實現自主的時候,頭腦會試圖捍衛其存在,會有各種慣性牽扯,這就是需要自己不斷把握自己不斷努力了。在有意識過程中,實現歸中時候,其他慣性就被脫離了,失去認同就失去滋養,然後會感覺到死亡,蛻變,但是內在有一個如如不動的中心,修行就是死亡徹底的死亡,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不斷的死亡和重生,幼稚到成熟,正常人死去還會帶著慾望出生,但是修行人在開悟的時候就死了,不是肉體死亡,而是自我的死亡,精神的死亡,最終將無欲,不再出生,但是這並非強迫,只是你看透一切了,是活過了,就像看透了生氣就不會生氣。這就是智慧,心境。關於做法我現在是這樣認為的。當然我是看的別人的書結合自己的想法。需要不斷探索實踐來了解。


佛法里心境也叫心智、心力,屬於智慧體悟。不是智商,卻比世人腦域發達。常人的智商來自實我,修行人的智慧來自無我。另外,世人將閱歷、知識的沉澱比做心智心境的說法跟修行上的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心境怎麼提升?則看需求,是世間還是出世間。出世間,按三乘次第。謝邀!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人的一生各種情緒都由心生。佛儒道都講究修心,只有心定人生才算超脫。

人生的成長,便是修心的過程。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動物之所以為畜生的區別所在。

人生的樂趣也在於修心,若一個人生下來便是成人,心境趨於化境,那豈不是很無趣?

如何修鍊,這事因人而異,我的經驗是有一念為本,此念為善,萬事萬物從此看。有了善念,看山便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同樣的事情你能看到周圍人看不到的,剝除身邊人的戾氣,讓心境在觀察中升華。

經歷越多,感悟越多。當經歷過大風大浪之後,看小溪中人們的驚聲尖叫,不過是報以微微一笑罷了。


著一心像,可以理解為在心裡畫一幅畫,沒事的時候在心裡拿出來看看。

不同的人,所畫也是不同,拿我的參考吧,我現在的心像很簡單,就是低頭的景象,腳和路,不同時期不同境遇,路面不同腿上衣著不同。但不論何時,不論快慢,雙腳都在向前走。

每觀此畫或自省,或勉勵,或撫平心緒,平復心境而有所得。


那得發佛菩薩的願,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你一定要發。《普賢菩薩行願品》又叫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真的願力到了就可以證佛菩薩的不可思議解脫。

不可思議解脫是如何的呢,又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了,比如你可以把整個宇宙放在自己的手心裡,比如你可以把整個宇宙的時間過程就像過了七天那樣。比如你可以把四大海洋放在你皮膚的一個毛孔里,而裡面的眾生一點也不覺得不舒服。


蟹腰~

如何才能做到平靜不浮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怎樣才能做到平靜不浮躁:貓有貓道 狗有狗道

自己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 別人告訴不了你


獲得人生智慧,雜念自然會平息,心境自然會「高」。


明白自己的喜惡 自己的優缺點 自己的性格是什麼樣的 自己對人和事的底線是什麼 然後去理解社會理解他人 就會越來越包容 能包容了也就平靜了

注:不是強制壓著性子去容 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包容


吃虧是福 被坑幾次就好

再怎麼講述理論 心境也無法提升

實踐和理論是兩回事 自己決定和他人教束是完全不同的

比較有逼格的說法是:那些無法殺死我們的 總能使我們變得更強大


靜下心來

可以嘗試著讀一些有關哲學的書,一些古籍,不要只了解它的意思,要思考它背後的故事。

可以花一個下午泡一杯好茶,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不匆忙。

可以花很多時間去思考,冥想。

或者靜靜地眺望遠方,什麼也不想。

寧靜,心靜。


觀行無常 觀法無我 觀受是苦 觀身不淨 推薦雜阿含經白話文


推薦閱讀:

個人心之道——大學唯識解(十)
現在人為什麼普遍需要修心?
仁德上人 觀想歌
一直以為很多事以後都能實現。但是如果是以後,實現了還會有當時的心境嗎?
放下,讓心歸零

TAG:修行 | 修鍊 | 修道 | 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