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既然佛是覺悟者,為何佛教要給前輩塑像,搞偶像崇拜?


有大量造像的宗教,都流傳到了現在;有大量建築的文明,都被人津津樂道。

歷史上讓人驚艷的思想和教法要全部列出來,可能比天上繁星還要多,但都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無人提及。一樣東西你都無法知道,那它再好有什麼用?!然而佛教卻在今天,卻處處可聞。

別覺得塑像是佛教,它是佛教一個載體,沒有這些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佛教估計早就被人遺忘得一乾二淨了,哪還輪得到我們去討論。


一個人求知前,自知是必要的。所謂自知,是知道自身的無知。正因為知道自身無知,怎能對未知不懷有敬畏之心?

你說佛教搞偶像崇拜,那只是你的看法。塑像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你一無所知。能提問已經說明了你不曾了解。既然不了解,你又如何保證自己看法的合理性?事實上,你的內在對自己的看法依舊是動搖的、質疑的。因此,才有了這個提問。

宗教是外圍,宗教性是中心,這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如果你總是站在外圍看問題,你自然能看出數不清的問題。但外圍不是中心,你從未看到過那個中心。你只看到了塑像,卻不知為何塑像。所以,你有了佛教偶像崇拜的看法。簡而言之,你只看到了宗教,卻不曾了解宗教性。當然,你的疑惑是絕大多數人都有的,他們同樣分不清宗教和宗教性,或者,他們從未聽說過什麼是宗教性。

就像一間屋子,從外圍看,那不過是四面圍起來的牆而已。假如你只是看著牆,你覺得你能從中看出什麼?天底下所有的屋子不過是四面圍起來的牆而已。頂多有些牆比較高大,有些牆裝飾地比較漂亮,但它們都是磚牆而已,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你能從四面牆圍起來的空間,看到家的影子嗎?對有些人來說,那個空間就是一座廟;對另一些人而言,那就是個睡覺的旅館而已;只有很少數的人,在同樣的空間下,將家的意義帶到了那個空間里。

因此,同樣的空間,在於你賦予了那個空間何種意義。你可以讓它成為一座廟,成為旅館招待所,也可以成為一個家—洋溢著愛的地方。你要透過外圍去體驗和感知那個中心,而不是一直待在牆外面。中心需要外圍,沒有外圍,也就沒有中心。但不要一直待在外圍,忽略了中心的存在。無論是廟、旅館還是家,都需要一個空間,需要四面圍起來的牆,製造出那個獨有的空間。當然,你也可以徹底推倒四面的牆,讓那個空間無限大、沒有邊際,那將依照你的心量而定。

同樣的道理,塑像只是那四面圍起來的牆。如何看待塑像的問題,同樣在於你自己。你可以認為是偶像崇拜,可以認為有個客觀存在的佛菩薩,也可以當成一面鏡子—鏡子中莫非你從來看不到自己?當你看到佛菩薩低眉垂目、安詳自若的神情時,你的覺知是在塑像上、周圍環境中,還是轉向了內在?那個平日里驕橫無禮、自以為是的你去了哪裡?那個憤恨易怒、斤斤計較的你又在何處?在佛菩薩像前,你並非如枯木頑石,能安住於當下、令自心不散亂、不飄忽不定。此時此刻,那個了了自現、清凈湛然的靈覺之體,你認為又是誰?

因此,同樣是禮拜佛菩薩像,有人看到的只是一尊泥塑像,有人卻看到了自己—原本清凈、平等、覺悟的自己。那不是塑像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正如四面圍起來的空間,是讓你去營造家的氛圍,將自身的愛帶到那個空間中,而不是讓它成為一座廟、一個只是用來打發睡眠的招待所。

如果沒有佛菩薩的塑像,一個人會走向清凈、平等和覺嗎?會,但很困難!如果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都不能將自身的愛帶入,還談什麼大愛無疆呢?同樣的道理,如果在佛菩薩像前,你絲毫沒有覺知,仍舊心猿意馬、四處攀緣、念想紛飛。那麼,即使佛陀出現在你面前,你又能保持幾分覺知呢?

所以,要明白表法的意義。塑像不是關鍵,關鍵在於你的內在。你是否做到了清凈平等覺?佛菩薩的塑像就是為了讓你對照自心。如果有可能,你應當永遠把「清凈平等覺」這五個字牢記在心裡,看到佛菩薩像,就是在提醒你有沒有做到這五個字。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像古代大德劈佛像燒火取暖一樣,你可以完全拋棄所有的塑像。因為你了解那個中心,你知道塑像的意義。如果你做不到,在經像前的一切起心動念,統統都是罪業。你只要對照一下內在升起的念頭,你認為哪個不是罪業?經云: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說的就是迷惑顛倒、不識根本的人。

你說佛教偶像崇拜,你確認自己的看法是顛破不滅的真理嗎?如果你掌握了真理,又何必心生疑慮提問?所以,眼睛不要總是向外看,要拉回到自身。你看得不夠全面,也不夠深入,僅僅是站在門外就心滿意足了。如果流傳了幾千年的佛教,如那些無知淺薄的人所認為的那樣:不過是宗教而已,甚至是洗腦工具。你認為它會經久不衰、影響無數人捨身求法嗎?那都是些門外漢、懶漢,靠著從別人那拾來的幾句歪理聊以度日。儘管佛門常開,卻與他們無緣。一個沒有自知的人,又該如何自度?

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又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佛。聽起來似乎很矛盾,事實上並不矛盾。你本身就有無窮的寶藏,根本不用像個乞丐一樣四處乞討。但前提是你能認識到自身的寶藏,懂得運用自身的寶藏。如果你既不認識也不會用,寶藏對你而言又有什麼意義?不是它不存在,它一直都在。但你迷惑於外在的幾個糖果,就能讓你割捨不下、心滿意足,你又怎會相信自身擁有寶藏的事實?

佛教徒需要宗教,正如基督教徒需要宗教一樣。如果沒有宗教,他們就該下崗了。學佛是一回事,學法和信佛又是另一回事。教徒需要宗教,而一個依靠自身的人,是不會依賴於外在之物的。起初他需要外在之物,但過了河,他會統統捨棄。因此,你要了解,佛教不是宗教,是有人想讓它成為宗教,將它與宗教緊緊捆綁。那些譴責佛教的人,是在譴責宗教,但他們和那些佛教徒一樣,從來不曾了解什麼是宗教性。他們一直在外圍看待佛教,以為那就是佛陀所謂的佛教。然而,佛陀創立的是宗教性,而不是宗教。佛陀通過自身成道的分享,讓眾生親自去體驗那個中心,而不是一直待在外圍。是淺嘗輒止、無知、懶惰和質疑讓很多人待在了外圍,他們從未怪罪過自己,卻把賬算到了佛教的頭上。甚至有人整日糾纏於「真偽」、「佛說」、「法門高下」。誠如尊者章嘉仁波切所說:「把活生生的現象世界擱置於一邊,去尋求一個像『龜毛兔角』一樣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花著畢生精力進行否認。」只要質疑還在,他們就沒完沒了。而他們從未認識到:是因為顛倒迷惑才有了質疑。他們需要消除的是質疑的根源,而不是質疑本身。

耶穌曾說過一句真理。真理之所以為真理,在於它太過平常了。耶穌說:如果你有眼睛,就看著我。如果你有耳朵,就聽我說。真理並不困難,只要眼睛看著、耳朵聽著就夠了。但耶穌的門徒中,有幾個在用眼睛看、用耳朵聽?他們事事都要捲入頭腦的意見中去。以至於他們總在抱怨,不知道耶穌說了些什麼、做過什麼!

老子常在清晨時外出散步。有人出於好奇,懇求能跟隨著老子,老子答應了,也提出了一個要求:任何時候,都不要說話!就在一個清晨,老子外出了,那個人緊跟其後。還沒走出幾步,他便忍不住開始說話了:今天的天氣真不錯啊!不是嗎?老子回頭告訴他:以後別再跟著我了,因為你廢話太多!今天天氣不錯,難道只有你看到了嗎?需要你說出來,別人才能知道嗎?

一位哲人說:我用了差不多二十年時間,學會了如何說話。又用了幾乎餘生的所有時間,在學習如何閉嘴。是的,比起說話,閉嘴更為重要。因為一說話,就毫無例外地會錯過,一再地錯過……


早期佛教並沒有偶像崇拜,那時的佛教藝術中既沒有佛像也沒有菩薩像。在已發現的遺物中,多雕刻守護佛法的諸神像,以及講述佛陀前世的本生故事、釋迦的生平事迹、裝飾紋樣等。

在表現佛陀生涯的作品中,只是用一些佛教徒們所熟悉的象徵物,如菩提樹、法輪、台座、足印等來代表佛陀。稱為「不表現原則」,它們分別代表誕生、成道、說法和涅槃。

為波斯匿王說法,桑奇大塔北門門柱雕刻,約公元1世紀,中下部的菩提樹代表佛陀

三道寶階圖 綠泥片岩 斯瓦特考古博物館收藏

斯瓦特考古博物館較早期收藏中,「三道寶階圖」雕像所描繪的是佛傳故事之一。即釋迦牟尼成道後,釋迦牟尼上天與天國佛母摩耶夫人說法,隨後從天而降到桑迦施。台階的最下方刻有較小的佛陀足跡來表現佛陀。所以,佛足印的雕刻表現形式是早期佛教藝術表現佛陀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佛陀足印雕刻 綠泥片岩 日本私人收藏

崇拜法輪和三寶 片岩浮雕 白沙瓦大學考古博物館收藏。 註:法輪是梵文Dharmacakra的意譯,對佛法的喻稱,也是佛陀成道後說法傳道的象徵。

三十三天下凡,巴爾胡特佛塔雕刻,約公元前2世紀。寶階頂部與底部各有一隻腳,代表佛陀從三十三天下到人世(印度國家博物館藏)


佛是覺悟者,但凡夫不是。

若問,是什麼讓你信佛?多數人會答,是佛法的無上妙理。

但若世上沒有佛教,此無上妙理你從一路邊賣瓜子的老太太那裡聽得,你會信嗎?你多半認為她是腦子有問題,說些瘋言語。

佛教幾千年的香火旺盛,遍布各地的海量信眾,海量廟宇,海量佛像……多數人不願意承認,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些佛教的「外衣」,雖然未必是致使你信佛的主因,卻潛移默化地為你的信佛之路做足了鋪墊。

讓人接受一種常人難以置信的聲音,發聲者必須具備常人難以忽視的聲量。

這種聲量,是佛教幾千年來形成的巨大的文化勢力,它本身就是佛教信仰最強有力的背書。

任何理論都是需要有背書的。凡夫就是容易被勢力所影響,就是容易搞偶像崇拜。所以我們寫文章老要引用名人名言。

在座的師兄們請捫心自問,導致你信佛的,多多少少有沒有「文化勢力」的影響?有沒有「偶像崇拜」的因素?

然而話說回來,這不能說明佛教是不好的。佛教是我長這麼碰到唯一一個千方百計把你「忽悠」進來,卻不是為了割你韭菜,而是實實在在讓你受益的一種操作。只要你不是遇到邪師走上邪路,受益是肯定的,或多或少的區別。

當你慢慢有了一點修行,你會對佛像啊,偶像崇拜啊這類事物有更深一層的理解。燒香,拜佛,供養,念經等等,本質上都是修行,都是療法,都是對改善你的身心狀態有實實在在療效的良藥。學佛的唯一目的,就是改善身心狀態,也就是所謂離苦。

所以,別一提「偶像崇拜」就嗤之以鼻。對偉大事物的崇拜,才讓平凡的我們有了接近偉大的機會。你的所謂客觀獨立的精神世界,也往往始於偶像崇拜。

就說這麼多吧。


我不信佛,但是研究需要,看過一點佛經和佛教思想史的書,有點淺薄的見解:

感覺不能只看表面,佛不僅有類似神的一面,還有宇宙論本體論的意義,就是佛教說的「法身」,這個「法身」指的是佛除了歷史上的釋迦牟尼的肉身,還有一個抽象無形的「法身」,是指佛說的經教的集合,也指宇宙本體或者主宰萬物的根本準則,跟中國思想中的「道」,西方哲學柏拉圖的「理念」有接近之處。本體層面是法身,現象層面就是宇宙萬物,作為宇宙本體,是無所不能的。佛經上用大海做比喻,水的濕性表示本體,水起的波浪就是現象,本質上兩者是統一的,不是二元對立的。不過佛教「佛—人」的關係不是基督教上帝俯視下的罪人的關係,人和佛是平等的,既然人和佛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具有佛的法身(既然法身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準則,那麼這種根本準則自然也存在去所有事物中,包括人),是宇宙主宰,區別在於佛已經在本體層面認識了法身(已經覺悟),可以無所不能,自由駕馭一切事物現象。人雖具有法身,但是因為煩惱妄想只能認識到現象層面,所以是凡夫,無法讓本體的功用開顯,但是法身從來沒有失去,只是暫時被隱藏了,跟烏雲遮住太陽看不到陽光差不多。

基於這種本體論,拜佛在現象層面看似一種偶像崇拜,但是本質上只是拜自己的「法身」(可以理解為對覺悟境界/理想的本我的憧憬),念佛只是念自己的「法身」(早期的凈土教就有通過觀想阿彌陀佛畫像,配合一定的禪修技巧,來體悟阿彌陀佛即是法身的修行方式),拜佛念佛能消災求福,只是自己本來具有的宇宙本體意義上「法身」所發揮的功用而已(就是禪宗講的自性自度),參禪是要參透自己的法身,密教則是通過咒語,手印,曼荼羅等象徵法身和宇宙本體,觀想自己已經顯露法身,與佛合一,各種修行幫助自己開顯自身的「寶藏」,恢復自己的「本來面目」而已,都是基於「既然現象界和本體界是統一圓融的,那麼現象層面的修行也不妨礙本體界的體悟」這樣的前提

很多人,不管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經常有一種習慣性的看法,就是覺得佛教的教理哲學探討都是精英知識分子或者高僧做的,是高級的「正統」佛教,而儀式崇拜都是文盲鄉下人做的,是低級的「異端」佛教,其實這種高級/低級,正統/異端二分法是很片面的,可以說佛教應該是「哲學」和「崇拜」的綜合體,兩者也不是一體兩面,而是相融的。這也適用於世界上其他宗教。

教外人士見解,如有錯漏,請勿噴


推薦閱讀:

皈依佛門記略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13)(證悟與悟後修)
為什麼佛說「心為緣境」,說我們沒有心?
蓮花生大師對女子的教導(圖)—道德真源
蓮花生:本尊僅是你自心的化現(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