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人來說,佛教講的看破放下難道就意味著停止向前的學習,放下一切嗎?

像大多數世人追求成功,能力,財富,地位,學位等這些執著,包括給物體定義的分別,沉迷世俗快樂的這些妄想。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三個擋在眼前的東西,如果摘掉即見如來,莊子也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不過真的要什麼都不搞嗎,停止學習研究嗎?

(以前古代人重視心靈的力量,現在越來越強調現代科學,重視各個基礎學科發展,我想說的是停止學習科學的研究發展,有些教授也說過現代科學到最後都會跟佛學在山上碰上,但是佛卻已經等候好些時間了)

包括還有科學是該往前還是往後發展,古代先人智慧在某種程度上與現代的一些科學理論不約而同,我問的停止學習指的是去向後看,向內看,不是了無事事,飽食終日這樣。。。


爾時佛告師子遊戲菩薩摩訶薩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世間一切眾生 妙明元心。本來清凈 無諸垢染。圓滿十方 湛然寂靜。猶如虛空本無塵翳 寂然清凈眾生眼病 空華髮生。華生華滅 病眼所見。眼翳既消 空華亦滅。清凈虛空本來不動妙明元心亦復如是。本來清凈 無諸垢染眾生顛倒 背覺合塵。於諸塵境 分別心生。眼見於色。耳聞於聲。鼻嗅諸香。舌嘗於味。身受諸觸。意了法塵。此六根識 各各自偶諸塵境界。於諸塵境 妄想執著。便生愛染 造種種業業成受報 墮諸苦海。生死輪迴 受大苦惱。如旋火輪 無有休息

如來大慈憐愍一切。設諸方便說奢摩他 三摩缽提 禪那止觀法門 令彼攝心 漸漸熏修。證於佛果 免斯惡道。

善男子。諸阿闍梨。與諸世間一切眾生欲求菩提。用真實心 直行正道。若心行染欲 諂曲不實。是行邪道 希求菩提。無有是處。

善男子。若諸眾生心行善行 除彼妄想。無諸分別 了法空寂。無空見 無願見。不起妄見。無性見 無相見。無佛見 無菩提見。常行正見 種諸善根 菩提願足。如是之人身如無價珍。乃至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盡行此道。而得菩提 名為解脫。斷盡疑惑 無分別心。清凈語業 說真實法。得一切智 顯現自然相。顯現無文字 無非文字。真實相說。菩提心相說。

布施說 平等無貪故。

持戒說 無諸染欲故。

忍辱說 心無嗔恨故。

精進說 無諸懈怠故。

禪定說 安住寂靜故。

智慧說 善能揀擇故。

如是各各開說奢摩他 三摩缽提 禪那門。百千俱胝那庾多門。甚深無比 旁生地獄諸有情等。聞說法音 悉離諸惡趣。了知空無相無願解脫。如是恭敬供養三業清凈。尊重功德 得心安樂 猶如平地。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摩訶薩。晝夜恭敬 甚深解脫 最上第一。


這就是比較典型的望文生義。

好比兩個學生,一個是學霸,一個是學渣。學渣看到學霸翻了幾頁書就跑去玩了,考試卻考了一百分。他以為這就是考百分的訣竅,也把書一放去玩。

結果,考了個鴨蛋。

放下是因為真的看透,不是一種形式;或者說是一種結果,不是原因。


說這些的就是佛吹,喬達摩時代也是有佛吹的,喬達摩親自傳授的佛吹指南是這樣的:

長阿含21經?

agama.buddhason.org

但是後來僧團和優婆塞都墮落了,在吹的時候脫離了這個大綱,就成了亂吹。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看破放下的真正含義。我把它簡化為類似三段論的形式。

第一,用道德和良知,區分一件事情本身的正誤,是非。譬如說,有的人照顧殘疾的家人,這本身是很好的事情,從佛法來說,也是培育福田。你要他「看破」「放下」對家人的責任和義務?不展開批評了,簡單說,這是邪見。

第二,辨別「我」對於這件事情的體驗,感受,我的動機和情緒。分析「我」投入的程度,是不夠?過度?阻礙我達到適度的因素是什麼?舉例來說,很多事情明知是好的,比如我知道學習是好的,但是我投入程度不夠,因為我覺得自己很累,想玩。或者很多事情我明知是過度的,但是我偏要去執行,比如玩遊戲,因為我有一顆好勝的心 。

第三,看破阻礙你去做必要事情的思維和觀念和情緒,放棄迫使你去做不應該做的,或者過度的事情的思維,觀念和情緒。注意:你真正需要放下的只是構成障礙的思維,觀念和情緒!

還是拿照顧殘疾家人的例子來說,如果我的照顧無法滿足家人,還有改善空間,那我可能需要放下怕苦怕累,優先考慮自己的思維。如果我照顧得過度,剝奪了殘疾人自己做力所能及事情的機會,我需要放下的是怕出風險,怕出麻煩的思維。


佛自己先後向好幾為老師學習,都青出於藍,經歷六年勤苦,他會鼓勵你不學習?

六度中的精進度是白講的咯?被有意忽略了咯?

一聽就信,一說就信,一想就信,都是迷信。


推薦閱讀:

7種社會性網路幫你學習外語
班主任提醒:如果孩子出現這6種學習現象,家長一定要伸出援手!
化學諾獎得主萊維特:生物進化像上億年的機器學習
【讀懂孩子】能不能用物質刺激的方式激勵孩子學習?

TAG:學習 | 佛教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