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社會後越來越物質是人類必經的過程嗎?

小時候接觸的信息不多,對跑車,豪宅,金錢沒有概念。甚至大學畢業前都覺得自己對物質生活看的很淡,很清高。

後來工作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長,心裡越來越想要跑車,豪宅和金錢。

這就是物質(資本)對人心的改變嗎?


物質對人心的影響有,但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是你生活的參考標準變化了。

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一個人是否優秀的標準是學習成績,特長,長相,人緣。學生在半封閉的學校中,三觀是學校家長直接植入,個人沒法反對,只能接受。大社會的三觀在學生身份的防火牆屏蔽下,個人受影響有限,頂多攀比一下鞋子,手機啥的,跑車,豪宅之類離得太運。

出了社會,學生的身份不存在了,防火牆消失了,大社會三觀呼嘯而來,順從者昌,違逆者窮!我們對自己,對別人的評價標準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每天的愉悅感和生活的成就感不再是三好學生,一等獎學金獲得者,社團幹部,詩歌協會成員等等。成年的成就感來自於今年又買了大房子,剛才換了台好車,年終獎7位數,娃上了本區最好幼兒園等等。朋友圈曬的也是這些,沒有點物質的硬貨,都不好聯繫朋友聚會。

不是精神的東西不好,而是精神財富無法具象和衡量,無法在人際交往中,很方便獲得愉悅感和地位安全感。物質,簡單直接,社會評價標準基本統一,物質是成年人最好的外衣,最單純最絢麗的裝飾品。

社會節奏簡單,快速,人際之間不容易建立廣泛的熟悉關係,也無能力,無精力去挖掘別人的美麗心靈,只會懶惰地選擇最簡單,便捷的物質評價方式。成年人物質化不是所有人必然的過程,卻是社會中最便捷,最實用的改變過程,拒絕物質化,生活可以變得更生動美好,但要付出更多,不是許多人願意選擇的。


人的生存基礎就是物質,不可能脫離物質生存啊,大學畢業前對物質看的淡,只是因為,你父母承擔了賺錢養你的責任啊,並不是你自己清高,只是你年紀沒到沒法去參加工作賺錢罷了

工作之後越來越想要錢,可以說貪婪,但也可以說上進啊,這中間的區別,自己把握好就行了


這不叫物質,這是一個向生活屈服的過程。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其實個人認為會被一文錢難倒的才是真英雄。


我有個叔叔信佛。二十多年前非要出家。我當時問他:沒入世談何出世?沒經歷過塵世就出世,那是逃避。

我十幾年前寫給自己一句話:歷盡繁華寵辱不驚。沒經歷過繁華,是不可能寵辱不驚的。

所以你之前一直沒經歷過繁華,說自己清高,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待得識得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

經歷了,才能看淡。沒關係,這是正常的人生。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這些經歷都是修行的一部分。修成正果你就明白了。經歷了地位高低的變化,經歷過財富有無的變化,經歷了失去、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過程,你也就真正的看透一些東西了。這就是成長。而這些成長才是你人生真正的收穫。


這是生物隨環境改變生存策略的表現,表示你作為一個生物有認識環境和根據環境選擇策略的智能(你的策略對不對另說,這取決於你是否能活下來)。

小時候不需要你獲取某些東西來維持生命,所以你根據你的認知和判斷調低了這些東西的優先順序,這符合邏輯。

長大之後需要你獲取某些東西來維持生命/獲取某些東西有利於你維持生命,所以你根據新的認知和判斷調高了這些東西的優先順序,這同樣符合邏輯。

以上事實無法判斷你的人心是否有變化,也無法判斷變化是否取決於物質(金錢),只能判斷出小時候的你與現在的你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前者不那麼需要金錢/金錢沒那麼有用,後者需要金錢/金錢更加有用。


1.題主現階段似乎將跑車、豪宅和金錢作為物質生活的代表。打開思路,想想還有什麼。

生產資料。

2.為什麼這一點被忽略掉了?潛意識的覺得,自己給別人打工,再拿錢去消費,是天經地義的?這個問題,題主應該並非毫無頭緒,畢竟在問題描述里,已經有點苗頭了。

資本下的消費主義。

3.在沒有資本主義的時候,人們還會傾向於更物質嗎?

對被統治階級來說:是的。想想古時候的農民與奴隸吧。讓他們放棄物質?

對於部分統治階級來說:不是。他們更熱衷於精神生活。

4.對於這部分人來說,他們就不追求物質?希臘的城邦會議,難道都辯論的是哲學?歐洲的宮廷,難道都大談神學?中國皇宮,難道只有詩詞歌賦?

他們只是不再迫切的渴望物質,因為他們擁有的已經足夠多了。

但他們仍然在追求物質。

5.從古至今,除了少數真正的聖賢以外,我們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追求著物質。難道這就是物質對人心的改變嗎?

對於一名唯物論者來說:是的,毫無疑問。因為物質決定意識。


解藥一

其實說「物質對於人心的改變」是不太準確的。似乎在暗示物質會誘導人心滑向深淵。實則不然。

更準確的說法,就像我之前所說的,物質決定意識。你在不同的物質環境下會誕生出不同的意識。

在年少時,有長輩遮風擋雨,使得我們物質生活豐富,有點像我之前所說的「那一部分統治階級」,於是反而對精神生活很非常看重,比如談戀愛,比如所謂的義氣與友情;

長大時候,我們要為自己負責,進入社會,成為了勞動群眾的一員。沒人再來養你;相反,你要贍養父母,撫養子女。這時,你就會遠比以往更加看重物質了。

這就是解藥一,也就是大多數人做的:投入消費主義的懷抱。你不需要為此懊惱。只要你有足夠的錢,是通過勞動賺來的,是合法的,你就該有跑車,你就該有豪宅。消費就消費!


解藥二

如果你不滿足於解藥一,想要解藥二,那就需要一些哲學的武器了。

你需要對消費主義進行解構,再塑造新的價值觀,為此必須要對現代性有充分的認知。

具體內容,平台上有很多知友回答的非常好。我拋磚引玉一下,就不班門弄斧了。


解藥三

我之前所說的所有內容,都是建立在你是唯物論者前提下的,準確的說是歷史唯物。

如果你唯心,想必也不會提出這類問題。

因此,這就是解藥三:走向唯心主義。比較火的就是王陽明的心學,有一段時間商界特別流行這個。可以買本書看看,似乎不錯。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再送題主一張圖。


踏入社會之前,你的父母給予了你搖籃,給予了你必要的物質條件。因為這些你之前一直擁有,不曾失去,所以你感覺不到物質的重要性。

踏入社會之後,你的父母給予你的經濟援助越來越少,自己成家立業對物質需求越來越多。這就是你越來越物質的原因,也是我們多數人越來越物質的原因。


所謂人是社會的人,也就是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所謂物質化我們應該可以看成是一種社會形態。所謂人的趨向物質化我們可以看成是人的一定社會形態基礎上的意識形態。事情大體上就這麼簡單。要證據我們用不著太長時間的社會歷史,基本上由新中國發展的階段中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或可見越來越物質們並非就是人的本質而是由社會的階段的本質所決定的。資本主義就是這個樣子的。資本主義不僅僅是人越來越物質化了,而是人越來越被物質化了,人本身及人本身的一切就是商品都被商品化即物質化了。(注,我這裡所說的資本主義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即中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不要誤解了。)


請不要亂用人類這兩個字,謝謝


這是好事,證明人長大了,知道擔責任了。


物質在我看來有兩個層面。

保證自己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的質量、教育與醫療是物質追求。

買完菜上午飛一趟巴黎喂喂鴿子再回來吃飯、奢侈品當一次性消耗品穿等等等也是物質追求。(與其說物質追求,這類更傾向於精神追求)

絕大部分人在滿足第一項物質追求之後,更傾向於追求自己的精神追求,實現自我價值。

至於後者的物質追求。。。。只能說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並項了。

總而言之,祝大家能再生活中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還能有質量的生活。(祝奮鬥逼愛有所得)


推薦閱讀:

TAG:哲學 | 人屬動物人類 | 思想 | 人類社會 | 人類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