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爸爸媽媽好好談談,可是他們從來不聽,我該怎麼辦?

他們總是不問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有的東西都強加給我,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爸爸總是對媽媽和我大吼大叫,我一想說點什麼他就說我又犯病了。我真想跟他們好好的說一次話,哪怕一次,可是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我表達不出來…


抱抱題主

你有好多話想對爸爸媽媽說,可是他們卻聽都不想聽,讓你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這的確令人無比鬱悶。

然而,他們不聽,那是他們的事,你說還是不說,則是你自己的事。假設,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你準備說什麼?怎麼說?

醞釀下感情,理一理思路,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一直寫,一直寫,有話想說了就寫,彷彿面對他們一樣,讓情感和話語流淌。

然後你來決定,是否把這些信給爸爸媽媽看。如果你希望拿給他們看,寫的時候多想想說什麼,怎麼說他們更願意聽。讀一讀你寫下來的信,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下他們如果看到,會感覺如何,會怎麼想,願不願意讀下去。不知道你具體想對父母說什麼,如果是我,我會從感謝父母開始,他們有再多不是,也在操勞著這個家,家庭生活中點滴小事的感謝,會讓父母心裡暖暖的。

如果你覺得時機不成熟,這些信一輩子都不拿出來給他們看,也是可以的。

如果這些信能夠幫助溝通,自然好。但如果都不拿給父母看,寫這些又有什麼用呢?當然有用。我說過,說是你自己的事,用文字說出淤積在心裡的話,是你的權力,讓你心裡舒暢,看見自己,看見父母。當你有機會面對面和父母說的時候,你也清楚自己要說什麼。書寫和面對面交談不同的是書寫讓我們更理性,更少被情緒帶偏。也許,你在書寫中就慢慢體會到和他們溝通的立場,態度,和方法,這些信反倒用不著了。

即便父母不聽,你仍然可以說。就醬紫


你的所有真實表達都被禁止了,他們不願看到你的生命力比他們強,只能嚴厲打擊禁止,不會讓你把話說完,父母把自己想法意志強給你,完全不聽你有什麼想法和願望,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都強加給你 父母就會這招,給你貼標籤,說你犯病,讓你待在病中形成負面暗示,沒病暗示多了也會有病,其實就是不想你展示自己真實和真相,會讓他們覺得內疚崩潰,不是你原來那個你

父母並不愛自己這個人;他們的愛取決於你的外表、智力、行為,或者是他們一時的情緒。成年子女可能也會為意識到這一點而哀悼。在《天才兒童的戲劇》一書中,愛麗絲·米勒寫道:當病人終於意識到,這些年來她努力獲取的那份愛以及她的自我否定針對的都不是她這個人時,當她終於意識到,父母在稱讚她的美麗和成就時稱讚的是美麗與成就本身,而不是她這個人時,治療才算到達一個轉折點。治療中,隱藏在成就背後的那個孤獨的小孩終於被喚醒,她問:「如果我在你傷心、困苦、憤怒、狂躁之前就出現,會發生什麼?那樣的話你的愛又會指向何處?我就是我的全部。這是不是說你並不愛我,而只愛我所扮演的角色?那個行為端正、誠實可靠、善解人意、容易相處的孩子,那個事實上從來都不是小孩的孩子?我的童年怎麼了?我被誘拐出了自己的童年,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沒法彌補了。」

成年子女們也會哀悼那個失落的假我,哀悼他們為了抓住父母的愛而戴上的一幅幅假面具。一段時間之後,面具幾乎變得不可分辨了,即使是戴著面具的孩子本人也幾乎忘記了面具的存在。脫掉面具,重新恢復真我,這對他們來說,也已變得遙不可及。「如果不是父親(或母親)的小寶貝,那麼我到底是誰?」「我感覺傷心、困苦、憤怒、狂燥,我又是誰?」

成年子女可能會哀悼那個並不存在的理想化的父母。儘管他們可能認為自己與父母有著親密的關係,但他們會忽然意識到,這是因為戴著假面,因為把父母的需求擺在最前面,並且否認自己的需求。

成年子女可能也會哀悼他們的父母,父母的心理遭受了創傷,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無條件的愛、接受、和尊重。他們也會為父母在邊緣性人格障礙中的掙扎而傷心。「我不會希望我最大的敵人患上這種病。」一位男士在談到自己的母親時說,「因為如果像她現在這樣,她就無法對自己有好的感覺。她根本不可能感覺到快樂或者安全。是的,有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受害者,但我也為她而難過,因為我知道,她也是受害者。」

成年子女對另一位父母的期盼也破滅了,他們會哀悼這種破滅,因為另一位父母並沒有如他們所期望的那樣保護他們、拯救他們、承認他們在邊緣人格父母那裡所受到的不公正對待。「我父親事實上等於把我都扔進了狼窩。」喬安娜說,她的母親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他對她俯首帖耳,即使當她在我們面前說了什麼很難聽的話之後,他也會為她辯護——『噢。她不是那個意思。』或者『你真不應該對她這麼說(做)。』我知道他這麼做是為了保證家裡的和平,但我真希望他能為我們出頭。我是說,我們都只是孩子,他的孩子,他是我們的父親——這難道不是他的職責嗎?」另一些人的父母因為其他各種原因而不能夠保護他們,他們也會為此而哀悼。


不知道你多大了,反正我27了家裡還是這情況,我爸根本不給我表達意見的權利,反正我是你說的我聽著,怎麼辦那我自己決定,會認真考慮你的意見,但絕不言聽計從


孩子,我感覺和你的情況有些類似。我爸說話嗓門大、不講衛生、方言說話帶髒話,沒辦法,說了多少遍改不了,吸煙很厲害,也沒辦法。

你可以給他們寫信,或者通過簡訊、微信等方式發送你的話,但是他們估計也是不怎麼聽得進去。畢竟習慣是很難改變的。


說明你沒有談判的籌碼。


我都鬱結了,胸痛,估計都已經乳腺增生了。 別說了,頭疼不知道該怎麼辦,越想越鬱悶,今天要去醫院檢查。


早點長大獨立我勸你,中國得現狀我們沒法改變最多只能遠離


推薦閱讀:

不想彌補原生家庭的關係,有問題嗎?
寒假在家怎麼樣?開心嗎?
家庭負面影響怎麼辦?
人到中年,我和父親互換了位置
為什麼多子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養成自私的缺點?

TAG:家庭 | 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 父母 | 家庭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