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濟差的父母的孩子學習也大多很差?


知乎好傳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題主從根據什麼說「經濟差的父母的愛孩學習也大多很差?」

最重要的是:「家裡條件好和差這個標準怎麼判定?」

就拿我老婆班裡的孩子來說,有的家裡父母是開小飯店的,一個月收入幾萬元,還有的父母是公司白領月收入差不多也是幾萬元,還有的父母都是工人,收入和前面的差不多。

請問怎麼樣去判定他們這些人「誰經濟差,誰經濟好呢?」

更重要的是,有個朋友是在我們這個城市的「貴族學校」當老師,有一次閑聊,問起這些「貴族學校」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個朋友跟我說:「有認真學的,但是大部分都不好好學,家裡都給安排好了,畢業之後直接出國.........」

請問這事又該怎麼去判定呢?

所以,個人認為,「經濟差的父母的孩子學習也大多很差」這個命題根本就不成立!

最後,我上初中的時候,班裡有2個保送名額,一個是我們班的特困戶,一個是我們班公認的家庭條件最好的.......

以上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想孩子學習好,要——

  1. 早期智力和認知水平開發
  2. 入學學習習慣培養
  3. 較好的學習環境
  4. 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培養自主學習

上面這些除了學校老師之外,更需要父母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培育。如果客觀物質條件低下,那父母很有可能無力注重孩子以上各方面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表現自然就很有可能不理想。

但話又說回來,經濟差的家庭並不代表孩子一定會輸在起跑線上,關鍵還是父母是否具備育兒的意識,並且願意為培育孩子而費心。只是在所謂「經濟差」的人群中,真的具備這樣智慧的家長實在是少。


最重要的是家庭氛圍,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經濟條件差,但家庭氛圍良好,父母心態積極,孩子也不會差。

經濟條件優越,但父母整天吵架,忽視對方和孩子,孩子身心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我身邊的事例:

夫妻倆都是鐘點工,從農村到城打工十多年,家庭條件可想而知。但幹活麻利,樂觀向上,兒子一直帶在身邊,經常跟媽媽一起去僱主家幹活,自信有禮成績好。前年兒子出國留學,讀數學碩士。

夫妻倆從農村到城市,先賣菜,再賣豬肉,後來成立公司,主業生態園採摘和生態養殖,各大商場有連鎖店。一兒一女成績優異,正在讀博。

夫妻倆分別是企業高管和政府官員,數棟豪宅,開著寶馬,整天應酬找關係,工於心計。孩子成績從沒好過,費盡心思上了好學校,差點因心理問題休學。


按照你的邏輯:因為他們父母的經濟條件差!所以選擇的學校就差!學校差的話裡面的老師也就差!老師差!學生的學習就差!

如果這裡面非得要什麼必然的前因後果的邏輯關係,也就只能是這種。


家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 非獨生子女 我爸在鐵路局工作 我媽是個體經營戶 收入高低起伏 但每個月至少也有四五千 家裡無房無車 目前住的還是爺爺單位分的房子(老人已去世)前兩年剛經歷了拆遷 但因父母名下無房就買了自己的房子 所剩無幾。

看前面感覺還可以 不算經濟差 但事實卻相反 由於沒考上高中又不想上技校 父母就把我送到私立高中 一年一萬多 還不包括住宿和生活費 高三因為成績不理想又學了藝術專業 等等這些高中三年所花費十萬+ 我還有個妹妹 從小學畫畫 高考也要走這個專業 目前高二 是個學生都知道這條路有多花錢。

從小學起 我倆根本沒有零花錢 因為不敢要 爸媽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我家發生的每次爭吵都是因為錢開始的 所以從小就對錢看的比較重 我妹曾因為在三年級時弄丟了十五塊錢的學習報錢在操場哭了很長時間 不敢給家裡說 怕挨罵。每次學校要交各種錢的時候爸媽都會嘟嚕兩句 說不好聽的話 小時候可喜歡學校幫我們訂閱的課外書 很好看 但由於價格我爸媽會拒絕 說我們以前買的都沒看完 其實是課外書匱乏每次看完都會小心翼翼保存好 所以才像新的 直到現在我都記得有本書上寫的科學研究小趣味。

說了這麼多都有些跑題了 總結一下 經濟差不是導致孩子學習不好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於家長思想上的匱乏 他們沒有重視對於孩子從小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沒有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人生方向 所以有些孩子都以至於上高中了還不知道自己學習是為了什麼 面對獨立人格的趨於完善 他們接觸的看到的更多 不知社會的兇險卻沉迷於社會所帶來的誘惑 經不住誘惑又不知學習是為了什麼 便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啰哩啰嗦總算說完了 麻煩認同的朋友點個贊再走吧!謝謝


推薦閱讀:

真正好的兒童劇長什麼樣子? | 北京「小不點大視界」觀劇體驗
QuickArt 在衣服DIY自己喜歡的圖案
王源媽媽痛哭:中國式親子關係,信任到底有多難?
就愛親子裝!這位媽媽和兒子的日搭火遍網路,母子搭一樣靚!
我玩過的20種不花錢親子旅行遊戲,讓旅途不再沉悶無聊

TAG:親子 | 父母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