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活在未來宇宙大航海時代是一種什麼體驗?


恐怕未來宇宙大航海時代並不如各位想像中的浪漫。

人類大體分為了兩個群體,一類是行星居住者,另一類是宇宙漂流者。

先說說社會模式:

  • 政府:

政府概念退化,因為根除不了人性中的貪腐問題,和群眾要求高度透明化的需求,使得最終的解決方案是AI代替人類行使所有行政。人類在政府中僅剩兩類人,精英和工程師。

精英團體,數量少,對智力的要求非常高,他們的任務只有兩個,其一,進行對制度的研究和改進(包括了對不同政府之間的合作);其二,提防AI是否有顛覆人類社會的意圖並及時消除。

工程師則是負責維護和修理政府AI。工作是每天8小時(政府工程師是所有工種裡面工作時間最長的,因此有超高的福利來吸引人們從事這份工作,但仍然從者寥寥。)

簡而言之,規章制度,法律法規都是由人類來制定,但是運行,是由電腦來根據人類的制度來運作,人類就無權參與其中。等於說你要打一場官司,上午八點提出訴訟要求,下午兩點就可以開庭,然後三點就可以出結果。因為AI只需要收集你們各自的證詞,然後再對比自己收集的證據,如果缺失,則規定時間補充,否則就可以根據資料庫和規則給出判斷。雖然處理速度快了,但是也禁止了上訴這一動作。也就是說一審即終審。

值得一提的是,人類並不是只有一個政府,如同現在的國家一樣會有不同的政府,只是數量極大地精簡了。原本同屬一個文化圈的人民會逐漸融合,然後共用一個政府。

世界政府也存在,如同現在的UN,只是他們的目標在於規劃全人類的發展罷了。有整合所有現存的政府資源的能力,可以組織起種族遷移級別的任務。

  • 公民:

生物科技和基因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的壽命極大的延長,對於各種疾病和病毒掌握了關鍵的技術,使得在那個時代再無病死之人。最後一個病死的人類被載入史冊,並且當做是標誌人類對疾病和基因的全面勝利。最後病死的那一天被升格為節日,取名永生節(immortality festival)。雖然名字取得很雄偉,但其實人類也不過壽命延長到250歲左右。

學習方式的改變導致傳統的學校轉變為類似醫院一樣的存在。受者只需要購買自己所選擇的知識,便可以通過沉浸式學習,通過進入睡眠狀態,然後植入知識,完成這個過程的用時:標準時間為10小時,個別另有差異。以此方法可以完成任何學習,本科,研究生,博士等學位皆失去意義並且消失。

因此社會招聘也會比現在簡單,不需要花哨的個人簡歷,僅需要提供你購買了他們所需的知識即可。當然了,因為AI配機器能夠勝任幾乎80%以上原本的人類工作。導致工作的類別也急劇減少,不過同時,人類要工作的理由也急劇降低。事實是,一個無犯罪的公民,可以不愁吃穿地生活到老,所以享樂主義和傳統老莊的無為思想結合成為新的思潮。

因為壽命延長和學習時間成本的降低,人類越發對自身的慾望索求更多,對各類娛樂項目的開發也殫精竭慮。包括了各種各樣的賽事,刺激的項目等等。

生育權和撫育權分開。也就是說人們可以自發的選擇生育,但是要成為父母則需要通過專門的考試和評測,合格者才能成為父母,並且永遠不會撫養到生理上的孩子,而且每一次申請撫養都要重新接受測試。每一個孩子出生後都會由醫院統一撫養到的1.5周歲,然後再由AI政府分配到每一對申請的父母身邊。

每個人一生義務要撫養一個孩子,如果一直不通過父母測試,則會降低個人在社會中的信用等級(也就是說會降低福利,和減少各種資源獲取的許可權)。撫養孩子也僅僅是從1.5周歲一直到16周歲,孩子達到16周歲意味著父母完成撫養。

註:撫養孩子必須是一男一女,男方為父,女方為母。不接受男男或者女女的搭配成為父母。也就是說父母跟分別跟男性和女性綁定。

婚姻制度消亡。社會中不再存在婚姻制度。社會可以接受跨越性別的愛;也可以接受違背倫常的愛,如父女,母子,兄弟,兄妹,姐妹等;也可以接受人機戀;也可以接受多角關係。

因為生育是不受限制的,屬於個人權利。所以行星居住者的人口是呈上揚趨勢的。在土地短缺的老牌行星上如地球,建築物的平均高度超過了一千米(即比2017年為止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828米還要高)。但生育率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高,因為享樂主義盛行,女性願意花上數個月的時間來懷孕生子呈減少的趨勢。而且不能撫育自己的親生孩子這一點也降低了生育的慾望。


但是就算建再高,這也是解決不了人口膨脹的問題,因此外星移民成為必須手段。也就是另一個群體,宇宙漂流者。

宇宙漂流者也不完全是一類人,主要有三類人組成,

  • 正常移民:通常是冷凍軀體,意識獨立運行在假體上。這些人承擔著到達目的地之後,建立通信站和建立文明的先驅任務。都是精英骨幹人群。
  • 低等移民:通常是在行星上犯過罪的人,沒有冷凍軀體的權利,只能跟著宇宙空間站在宇宙中生活,承擔著一些苦力和低等級的管理。到達目的地後,剩餘的人裡面,有著良好表現的人(同時追溯所有祖先)有權利到地表上一起生活,但是他們承擔著苦力和被正常移民驅使。
  • 政府代表:對宇宙空間站起行政負責。空間站的政府AI許可權級別低於行星上的政府AI,政府代表可以有權對空間站的AI做出的決定進行更改。不冷凍,一般10年一任,一直到空間站到達目的地結束使命。

一般任務是包含以上三種的移民空間站;也有特殊的空間站是純粹放逐空間站。純粹放逐漂流的類似於人類古代時期的放逐,給你一條船,你自己想怎麼活怎麼活。極少數放逐者可以在漫長的放逐生涯里沒選擇帶船衝進黑洞或者恆星里,反而到達了一片勉強可以生存的行星上開始繁衍。這也是宇宙中一些低等級文明的來源。

宇宙空間站不等同於2017年截止的空間站概念。一個宇宙空間站大約容納的人數在100萬到1000萬人口之間。體型龐大如同一個大型城市,因此空間站是在引力更低的月球上建造的。特別要說的是空間站也只能達到亞光速的速度移動,所以在空間站上生老死仍是主旋律。

說陰暗一點的,其實星際移民在技術上來講完全可以不帶任何低等移民,因此政府作出這種決定,也只是單純的為減少行星地表上居住的人口而進行的。在空間站上的生活,也是相對荒糜的,人們只要在法律限制之內,原則上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的,但是即使是有趣的事情做一千遍,恐怕也逐漸喪失了原本的樂趣。因此空間站的人口在數千年內都會呈減少的趨勢,空間站的生育是受AI控制的,因為要平衡空間站的資源分配問題,所以不像在地表上一樣不受限制。

一直達到AI認為達到最低的人口保有量,則會盡量維持這個數量的人口一直到目的地。

所以在空間站上的生活基本上是壓抑為主調的狂歡式生活。


前提寫在這邊吧,因為不僅是空想,所以還得貼近可能的未來,所以包含了本人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預判,歡迎批評指正,歡迎討論,不吵架。

貼一個小視頻《Wanderers》《漫遊者(Wanderers)》中英文字幕_人文歷史_紀錄片_bilibili_嗶哩嗶哩

因為環境的微小差距就可以導致截然不同的發展,人被環境所影響,文化跟著影響而改變,這是個很大的話題,從個人的生活到社會的結構到跟社會的關係,有無數的細節可以講,跟可能性的龐大比起來,個人的幻想渺小得可笑,所以歡迎大家都來開腦洞。

冬眠倉可能不會存在,有冬眠加喚醒的科技,那還不如把人腦單獨拿出來,放到機器里,如果那時碳基依舊是最有效率的大腦組成元素的話。人類存在方式的改變會改變太多的東西,整個世界可能會面目全非,這樣的系統在我能力之外了,所以這裡討論的星際旅行是依靠人的世代更替來維持的,因為規模巨大,所以需要太空礦場和太空工廠,這兩者也許現在就有實現的可能,足夠簡單的結構和模塊化,加上針對性的人工智慧,建造速度會以指數增長。飛船的速度可能超過不了光速,甚至遠達不到,更不會有什麼躍遷蟲洞之類的,最初出去的那一批人炮灰的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同時那一批人也是絕對意義上的人類精英,也是理所當然的英雄。整個開拓時代可能會持續很多很多年,最終甚至會產生生殖隔離,如果那時候還存在生殖的話。

人類形態改變和不改變可以當成兩個想像的方向,如果描述改變後的世界,可能就只能抓住某一個小的細節討論;而維持原樣則可以立足目前的狀況,替換掉一些變化的環境,相對可以宏大一些。

————————————————————————————————————————

可能宇宙時代的規模會大很多吧,可能有大的艦隊群,載著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人遷徙在虛空之中,奔向可以棲息的星球;可能有單獨的艦船,四處探查資源星球和宜居星球;大概率會有星際海盜存在,各種犯罪分子和無政府主義者。

所有人應該至少具備碩士以上的水平,博士應該是標配,科研是主要的活動,可能因為傳播的問題,會出現科技發展的不平衡。硬通貨應該是各種發現,包括資源和知識,科研天才周圍會團聚起巨大的力量,科技委員會會成為政府的決策層,或者說發展出獨特科技的團體們會組成一個類似政府的組織,提供秩序,以便交流各自的成果。

每一艘艦船會是很多人的家,人們會在上面生老病死,人們以自己的發現換取各種需要的東西,不斷改造自己的艦船,另一艘艦船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敵人。可能會出現販賣基因的貿易,有實力的艦船會自行開發發現的宜居星球,宜居星球上的人可能來自其他星球,更可能來自克隆人,高質量的基因應該是搶手貨,人的交換價值就是各種科研,一顆宜居星球就意味著更多的科研產出,更多的科研產出意味著能更好地探索,包括改善基因以便擁有更高的上限,基本上來說是一個正循環,如果那時候人類還是最強大的智能的話。

————————————————————————————————————————

宜居星球上的空間是有限的,很多人會生活在太空中,居住的空間站和生活艦由模塊化製造,居住倉只需要通過通用介面接上生活管道就可以連接到空間站或者艦船上,居住倉和介面的價格會非常低廉,絕大多數機構也會提供免費的居住倉,每個集合體的居住人數上限由核心能夠供應的能量決定。

在星際艦隊中,文化的連續性被一些奇怪的儀式所證明,母星的印記也因此被保留,因為一次旅程的距離和時間過於長遠,可能長達十光年以上,耗時百年以上,即便幾十萬人的艦隊,也足以產生獨特的文化,但就像在地球上一樣,除非經歷更長的時間,否則依舊不會脫去母文化的外套。

因為意外的不可避免,儘管受教育程度已經很高,一些意志脆弱的絕望者依舊投入了宗教的懷抱,以免精神崩潰。絕大多數時候,人們都在和意外作鬥爭,毀滅艦隊的可能只是一個漏掉的信息,快速飛掠的小隕石、略超出尋常的射線、管道堵塞、連接件老化、意外損失的能量等等,當一條路上充滿了放著花盆的陽台,被花盆砸到就很可能會發生,如果這條路足夠長,那麼被花盆砸死就是必然的了。

————————————————————————————————————————

人工智慧屬於日常用品,但也僅限於此,停留在工具的階段。強人工智慧並沒有出現,因為人類本身就可以說是強人工智慧,所以方向從創造一種新的生物轉到了改造人類自身上,畢竟從頭開始要遠難於在相對完善的成品上做修改。去除地球環境帶來的束縛,加入宇宙的束縛,用超算模擬人類的進化,然後把其中完全理解的應用於大眾。這屬於前沿學科,不同的科研團體有自己的進度,相隔很遠的星球間,可能進化的道路不同,最終會產生生殖隔離,因為環境人類的外貌可能會被某些星球拋棄。

中間會有激進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進化會被應用在一些人身上,精神異常或者身體的崩潰是可能的,一些邪惡團體培養某方面有特長,但本身不穩定的基因,作為提供創造力的消耗品,這顯然是不人道的,也被所有正規機構所禁止。這類邪惡機構經常發生各種意外,甚至整個無聲無息地毀滅,所以並沒有構成致命的威脅,但是因為部分科技的先進,而且總有抱著幻想的人走上這條路,所以也沒有被完全消滅。星際海盜的一部分來源就是這些人,但絕大多數星際海盜都還在正常的路上。

————————————————————————————————————————

關於教育,一個未能接受充分培養的人顯然是巨大的浪費,每個人都會根據他的特點接受合適的系統教育,不會有未接受教育的人存在。在思想上是相當自由的,也不可能不自由,創造這種事情畢竟是不能逼著人去做的。大家的努力實際上也是為了基因的延續,無論什麼時候,生存總是第一位的。

養老系統非常完善,每個人都能老有所養,過得可以和工作時一樣,退休年齡根據狀態來決定,狀態太差的話工作只是浪費能量。為了鼓勵更多的產出,並且避免道德風險,未能達到同類平均水準的人將只能接受標準的養老服務,而不能擁有工作時的生活水平。造成巨大損失的,甚至基因都只能被保存在資料庫中,而不被允許擁有後代。絕大多數會造成犯罪的基因都已經被淘汰了,可能引起犯罪的教育模式同樣稀少。在宇宙中,意外無處不在,內部的意外會被盡量降到最低。

關於能量的利用,一個人如果不工作,就不會造成能量的損失,循環系統可以利用所有的能量。

心理健康在宇宙中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會被很好地照顧,因為時間的漫長,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每個人所對應的基因會有很多的數據,就像同一個人接力經歷不同的人生,有了前面的基礎,每個人的人生會過得越來越好,幸福從來不是問題。當然,這裡面又涉及數據隱私的問題了,在管制嚴重的地方,這些數據會被管理機構掌握;而在比較自由的地方,這些數據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通常管制嚴重的地方實際上是由管理機構發起的,很可能每個人都是管理機構從基因庫中挑選出來的,最終從少數幾個人的科研機構,發展成為一個完善的社會,在最初管理機構會擁有很大的控制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控制力可能會喪失,並發展成自由社會,如果那時還存在的話。

————————————————————————————————————————

2017.12.05

能夠被批量購買的基因顯然都是大路貨,而管理層的基因大多各有特色,這也是控制力的來源。對於組成一個穩定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已經有了一些穩定的結構,當然,同樣是大路貨,產出不可能高出經過改進的版本。但是,初級的基因庫加上初級的穩定社會結構,足夠一些擁有資本的機構發展自己的社會。隨著不同環境和不同方向的發展,每個艦隊每個星球上的社會千奇百怪,任何一個發展方向上的成功的社會結構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本,甚至可以交換到一個宜居星球。

最初的宇宙艦隊是由政府組織的,隨著宜居星球的開發和時間,地球政府的控制力會逐漸減弱,最終完全獨立出來。雖然後來有一些心懷不軌的機構垂涎地球上的基因庫,但是,由於初期佔據的絕對優勢地位,地球政府的科技更具有普遍性,所以他們毫無意外地失敗了,當然,由於距離的因素,地球政府也無法控制分出去的移民,不過地球上基因的豐富性很長時間以來都是對分離出去的人的控制力的來源之一。一個艦隊里的社會在擴大到一個宜居星球之後,結構就不可預測了,因為環境和規模的變化,很可能會失去穩定性,而地球是一個很好的參照。

宜居星球並不是必須的,一個星系只要有年齡合適的恆星,距離適中的資源星球,就可以發展成定居點,定居點的規模根據資源的豐富程度來決定。相鄰的定居點會聯合,也會因為發展方向的根本性不同或者社會結構崩潰而發生戰爭,但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聯合,各取所需。戰爭是愚蠢並且沒有意義的,因為每個定居點各有不同的環境,居住的人必然要根據環境決定發展方向,所以也就對戰爭發動方的利益毫無幫助了,即便新的居民來自發動方。而且發動戰爭會導致資源的巨大浪費,最終很可能會因此被周圍定居點遠遠超過。

每個定居點會在安定下來的第一時間發出另一批移民艦隊,擁有同質基因的定居點之間幾乎不會發生戰爭,殺死自己顯然過於愚蠢,這些定居點很大程度上相當於一個定居點,擁有更多定居點的機構會擁有更大的優勢,因為會有更好的多樣性,可以抵禦更多的意外。

————————————————————————————————————————

2017.12.11

按照現在的趨勢,未來的宇宙開拓首先肯定是炮灰,廉價並且批量地將並不合格的人口發射到太空,許諾以可能存在的未來,但實際上很可能是不歸路。

可能我們的時間遠比想像的少,技術上的星際殖民實現到真正的可以保證人類延續的大規模星際殖民之間可能還需要幾百年甚至永遠實現不了,星際殖民更重要的也許是整個社會的架構上的改變,從自古以來的精英統治轉變為平民社會,因為人口規模的巨大,這種轉變大概率是質的變化。

當然,有人覺得幾千萬人也可以做到保證繁衍的星際殖民,可是這要麼意味著長達幾百年的小規模多批次試驗,要麼意味著短期的大規模少批次試錯,總之需要的探路者數量基本上是固定的。星際航行中的意外幾乎是必然的,幾千萬人的存活很可能意味著十倍以上的人消失在宇宙中,這樣的代價是現在這樣的社會無法承受的,所有合格的人加起來也滿足不了一次消耗。

在未來的一百年內,我們最多也就開發太陽系內的資源,在近地空間建造適合星際旅行的飛船,儘可能廉價地把人送到太空,建立幾十萬人的空間站驗證各種技術,即便這樣也要消耗大量的資源。要想實現這些開發小行星資源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依靠從地球運送資源是不可能的。

星際殖民意味著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要能夠生產滿足生活所需的所有產品,從這方面來說一個星際艦隊就小不了,即便大多數產品都可以依靠流水線和人工智慧解決,在到達宜居星球或者需要建造定居點的時候,依舊需要各個行業的專家,這是建立在最新的技術可以從地球傳過來的前提上的,這樣專家們就可以學習地球傳過來的資料,建立生產設施。一次星際旅行少則幾十年多則數百年,在初期地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更好地生存,或者說幸福的生活是星際殖民存在的基礎,大多數科幻片里出現的扭曲的世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在變成那樣之前,人類就已經成為歷史了。

————————————————————————————————————————

2017.12.19

星際時代,無論是自由社會還是非自由社會,有一點是一樣的,公平,能力越強資源越多,做不到這點的群體會被淘汰。這個過程當然不那麼美好,壓榨產出提高效率是生存下去的唯一辦法,也是人類能做的所有。無所事事的人是不存在的,至少在艦隊中是不會存在的,也許會有,但不會有後代了。應該說,開拓時代總是美好的,豐富的資源、充滿希望的未來,希望總是寶貴的。

人類的有效工作時間大概可以有70年,直到人體系統突然的徹底崩潰之前都可以活得跟壯年沒有太大差別。因為知識的龐大每個人的學習時間可能要持續三十到四十年,大量時間被用來學習各種入門的非專業知識,這是非常必要的,廣博的知識面可以在未來的專業研究中帶來足夠多的視角,也可以讓人適應龐大而複雜的社會。社會作為整體結構是簡單的,但是個體卻又非常複雜,複雜度可以說是創造的來源。

宗教僅剩下零星的信仰者,不存在任何有組織的活動,依舊如此愚蠢的團體都已經變成了宇宙中的殘骸或者星際海盜的獵物,因為他們的科技發展速度更慢,甚至沒有發展,所以總是落後於正常水準,遇到的意外更多,而更多的意外帶來了更大的消耗,導致科技水準提升更慢,最終要麼無法跟上意外的發生速度,毀於意外,要麼被某個殘暴的高科技海盜組織回收成物質,空曠的宇宙中物質是持續航行的基礎。

————————————————————————————————————————

整個社會由精英推動變為平民推動,所有人都擁有從前精英的水準,道德水準也是現在無法想像的,損人利己的存在會讓大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崩潰,由於社會的扁平化,這樣的人會被所有人排斥,最終要麼改變要麼離開,生存意義上的自私導致道德意義上自私的消失,只要集體還擁有恢復能力就不會真正地死亡,所以道德意義上的自私也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絕大多數製成品的材料高度統一,每一次材料上的突破都會帶來工藝的重置,所以存在一個替換成本問題。

【這段感覺好垃圾......】

————————————————————————————————————————

有空繼續更新和修改,這種東西就適合各行各業的人來一起開腦洞,把所有可見的發展湊到一起,感覺會很有趣的樣子。


生在飛船,死在飛船,就像《輻射3》的101避難所(並不)


我來胡說幾句:

  • 很多科幻電影中所描繪的,巨大的飛行器,舷窗外的浩瀚星空,一個個星球的旅行,等等圖景,都不會發生。。。 並沒有宇宙大航海時代。。。 由於光速的枷鎖,人類也許永遠無法到達比銀河系更遠的世界。而由於能源技術的發達,以及人類自身繁殖的停滯,人類也沒有必要去開採更多的資源,銀河系已經夠用了。
  • 未來的人類,其實並不關心自己的 物理位置,每個人都生活在虛擬數字化的個人世界中,和其他人的交流,全部都基於信息。說白了,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一個夢中,在這個夢裡面,你可以勾畫出任何自己所喜歡的場景。不排除少數的極端現實主義者,喜歡物理的遷移,比如從太陽系經歷幾萬年到達另一個星系。但絕大多數人,都還是選擇聚在地球和近地空間。
  • 人類很快就會意識到,標誌一個文明的先進程度的,不是你能夠支配多少能源,而是你能夠用你所支配的能源的百分之幾維持文明的生存。目前,這個數字是大約30-50%。而在幾百年後,這個數字達到了幾億億分之一。那時候,僅僅用相當於現在上海的耗電量,就可以維持近地全人類的基本生存。當然,那時候的能源方式早就不是電能了。
  • 說點具體的吧。。。。 人類保持軀體的最後一個階段,是生存在類似肥皂泡的巨大個人空間中,充滿了可呼吸的比水略輕的液體,這些液體可以由人類思維來操控,顯示出不同的三維圖像和質感。人類的身體不會互相接觸,但可以基於一些基本協議,在彼此的個人空間中顯示對方的虛擬形象,以此來交互。


在我們的搖籃時代,地球上兩個人隔的在遠也就是隔著空間距離。從我們邁入大宇宙時代,一次相別,時空永隔,再也不可能見得到了。


推薦閱讀:

如果把宇宙還原成一個粒子,它是什麼樣子的?
數學規律是否依賴於我們所處宇宙的物理定律?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這個138億年的時間是相對於哪個時空觀察者的?
最近人們說的封神宇宙是怎麼一回事?
人類的存在到底算什麼?

TAG: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