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面獨來獨往正常嗎?

我一直是一個害怕孤獨的人,從小學開始就在拼盡全力地擠入集體。但是上了大學後我才發現,孤身一人才是最適合我的生活方式。請問我這種想法常見嗎?獨來獨往會對我產生什麼負面影響嗎,比如交友之類的


特別正常

現代大一以及更年輕的一部分人有幾個錯誤認知:

1.舍友是好友

2.同班同學跟高中同學一樣

3.你能隨便認識一個人就能成為你的好朋友甚至知己

這些都是不現實的事情,大學中大一還好,越到大學後期認識的人會越多,而和你能成為朋友的鳳毛麟角,更何況好朋友、知己。人的一生知己也就兩三人,可你一生要遇見的,認識的人是以萬為單位的,所以你不能期望同宿舍的人都和你志同道合或者能夠成為朋友,更不能期望大馬路上隨便遇到一個說了兩句話的人能和你成為朋友。

大學分班其實主要是方便排課,等大二就開始分開上課了,同班並不代表什麼,只代表他跟你在一個班裡而已,一些人甚至到畢業都不知道自己班裡有多少人。這並不是不好,只是需要認清同班同學的關係並沒有那麼近,所以你發出的一些同行、出遊、吃飯邀請被拒絕也是大概率的。


謝邀,首先我先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大學獨來獨往是正常的,確實大多數人都是三三兩兩在一塊,獨來獨往的是少數人。但少數,不意味著就不正常。

然後我衍生一點關於要實現獨來獨往這個選擇的條件。

1.你必須要儘可能地具備一個人完成別人兩三個人完成的任務的能力。這樣你才不會在不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覺得一個人真好,而在需要別人幫助時感到孤立無援。

2.你要儘可能地具備社交能力。你可以不用,但必須擁有。使得你在長期一個人,人脈缺失的時候還可以臨時向外協調申請各種東西。

有一個概念我經常和我妹妹說。

如果你是覺得自己一個人更舒服,自己一個人也能做得很好,那這個時候你一個人就是選擇自由,你很棒,很有勇氣,也很強大。

如果你是無法和人相處,不具備和人協商,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所以你為了保護自己給自己築起一個蛋殼,對著蛋殼說這是我最舒適的家。這個時候,你只是被自己孤立了。

撇開先天無法改變的不談,在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不想改變的情況下,要自己去承擔這個選擇的後果。

與人相處必定是累的,與人社交必定是繁雜的,人心不相通,每一個很累還要掛著笑臉去迎人的,除了討好型人格以外,都不是傻子。它必定有利有弊。

捨棄它帶來的利益,不再被它的弊處折磨,只要你坦然接受這一切,你覺得值得,那這就是你的選擇,你有你的選擇權,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沒有人可以說你不正常。

——

再補充一下利弊吧。

一個人的好處:出門不用等同伴,不用擔心因為同伴而遲到,不用照顧同伴的心理感受,大學小組作業不會被同伴氣到,也可以去找厲害的人合作,不用被「感情綁架」組隊。一個人也可以更自由地去多學點什麼,去蹭課,不用在自己很累的時候去遷就別人。這些我不再多說,題主問這個問題必然對於好處很有心得體會。

一個人的弊處:如果你鬧鐘不響了,在沒交代的情況下大概沒人會喊你。小組作業溝通起來沒那麼放得開。親密溝通功能會逐漸變差。有時候發現大家都組隊組好了就剩你了。一個人完不成的事情有時候小組可以。寂寞的時候可能找不到人深度聊天。一個走神就聽漏了什麼消息也不是不可能。筆記作業沒寫完要找人抄也可能挺不好意思的。

以上的一切,只要你不管心理上還是能力上、自我管理上足夠nb,那都不是事。


太正常不過了。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我們沒有共同話題,我不能做我自己。

我為了融入群體,要犧牲掉自己的一些計劃和想法,那這個所謂的「陪伴」又有什麼意義?

請不要問我沒有人陪我會不會覺得很孤獨,你應該問的事情是:我現在有沒有在做我喜歡的事情,我喜不喜歡現在的狀態。

是否孤獨落寞這件事,這是我的主觀感受,我不用別人來給我的主觀感受下定義。


很多事情都有正反面,有這種想法很常見,融入集體是社會群體導致決定了個體的行為習慣。

從一方面來說

少了人際交往的獨來獨往會讓自己更加專註於自己的世界,對於自己喜好做或者正在專攻的一些方面提升會很快很專註很明顯,請參考二次元宅男宅女,那就是一群人在各自的現實世界獨來獨往,但又在二次元世界重拳出擊!當然也有可能嚴重變成一個自閉症患者!

從另一方面來說(負面)

對於人際關係的處理會越來越差,察言觀色能力基本上為0!遇到不得不與人交流時會莫名其妙說錯話或者做錯事!對於集體活動更是格格不入!

將來進入社會工作,不論是你是進入公司還是自己創業,哪怕是自由職業畫畫寫小說之類的,都需要與各種人進行交流合作。公司要與上下級同事溝通協作,自己創業要和員工合伙人溝通協作,自由職業要和甲乙方溝通協作。

舉例:一

大學現在大多數人經常點外賣(部分鋼筋請無視這段話),假如你也點了,隔壁樓一個同學也點了,你開門接過外賣就關門,隔壁同學接過外賣還送了外賣員一杯水,並且表示非常感謝之類感謝的話語,臨走還告訴外賣員一定給他五星好評讓他放心。那麼第二次第三次你們一起點外賣,你覺得外賣員會先給誰送餐?如果送完餐需要外賣員幫個小忙,你覺得外賣員(忽略不幫忙就給差評的威脅)會更樂意幫助誰解決問題!

舉例:二(真實案例)

最近我們公司有2個新來的實習生,讓我去帶,暫時稱A和B,A對於需要做的工作不懂就問,並且我告知他如何解決如何處理如何做之後,會很好的認真執行。B是表面對於分配給他的工作非常積極,但總是有自己的想法,給予B一些建議之後,總是要不停的追問為什麼要這麼做,告訴他過一段時間發現B並沒有按照我給他的建議去做,並且最後工作出現各種紕漏,領導追責下來就是各種甩鍋,說哪位同事沒告訴他這,哪位同事沒告訴他那,總之一句話,他沒有任何錯誤,都是別人的錯!甚至有一次在會議上表示自己可以去上海,深圳,北京去實習,根本不想來這個公司,給領導氣的當時就走人了。B還覺得自己獲得了勝利!(領導心腸軟,沒炒了他)

可想而知,因為是我帶AB兩位實習生,兩位的表現直接影響到了我,沒錯,我挨批了,我不是聖人,做不到所謂的繼續一視同仁!

之後對於A實習生有問必答,對於許多職業技能可以說是傾囊相授,當徒弟來帶,領導面前也是說了許多好話,很快就轉正並且開始接觸上工作上真正的內容。

對於B實習生,自生自滅,有問題了也很少主動問我,自己在那瞎鼓搗,各種小聰明,然後繼續犯錯,實在是領導逼得急,我就去隨口說一句,也不管他聽沒聽到,聽進去沒,扭頭走人。

到現在B還沒轉正,A已經轉正並跟著我們團隊開始沖業績沖考核,基本上上了正軌,領導有一些工作分下來我也願意交給A去做。領導也同意給A,至於B,領導的評語就是:只會耍小聰明,不堪大用!

有一次出差去對方公司住的工廠宿舍,一個宿舍一共四個人,兩老員工倆實習生,其中一個是B,我們兩個老員工照顧實習生就去先打了一桶桶裝水,大概要抗接近七八百米左右,太累兩個人輪著扛回來的,幾天喝完之後告訴B讓他倆去打水,結果隔著1.5米遠左右的地方告訴他,愣是裝傻充楞當沒聽到,真的是感覺上萬羊駝奔騰而過,說了三次沒反應,直接喊了B名字問他聽到了沒,這才不情不願的摁了一聲,要不是環境比較安靜,我都懷疑我得帶個助聽器才能聽到。自此之後更加不想去再管他。尤其是不想有共用的東西!

不過慶幸的是B已經調別的部門了,舒服!

舉例:三

是有一個在網上認識的一個玩遊戲的網友,也是獨來獨往,現實中不缺錢,成都三環兩套房120平以上的。工作也不幹,但是遊戲技術是真的叼,各種電子比賽各種冠軍!是真的服氣,不過...是個單身狗(*^_^*)

舉這幾個例子就是說,當你上了社會,可能你覺得沒什麼的事情,甚至你覺得對的事情,在別人那看來是錯誤的,有問題的,甚至不知不覺就惹到了別人!當然有利有弊!對於單獨技能或者做事上面也會變得更加容易提高,看你自己權衡!


正常啊,我就是這樣,感覺特別爽,沒有必要為了一些人浪費自己時間

遇到三觀不同的人何必強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獨來獨往?

TAG:獨來獨往 | 孤僻 | 合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