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小乘的空觀和大乘的空觀有什麼不同?


爾時具壽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靜慮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應先入初靜慮。

既入如是初靜慮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以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次復應入第二靜慮。

既入如是第二靜慮已應作是念。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次復應入第三靜慮。

既入如是第三靜慮已應作是念。

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次復應入第四靜慮。

既入如是第四靜慮已應作是念。

我從無際生死已來。數數曾入如是靜慮。作所應作 身心寂靜。故此靜慮於我有恩。今復應入作所應作。此為一切功德所依。

此菩薩摩訶薩。既入如是四靜慮已復應思惟。

此四靜慮於諸菩薩摩訶薩眾 有大恩德。與諸菩薩摩訶薩眾 為所依止。謂諸菩薩摩訶薩眾 將得無上正等覺時。皆漸次入此四靜慮。既入如是四靜慮已。依第四靜慮 引發五神通。降伏魔軍 成無上覺

此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

往昔菩薩摩訶薩眾 皆修靜慮波羅蜜多 我亦應修。

往昔菩薩摩訶薩眾 皆學靜慮波羅蜜多 我亦應學。

往昔菩薩摩訶薩眾 皆依靜慮波羅蜜多。隨意所樂 引發般若波羅蜜多。我亦應依如是靜慮波羅蜜多。隨意所樂 引發般若波羅蜜多。

又舍利子。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 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 舍異生性

一切菩薩摩訶薩眾 無不皆依第四靜慮。方便引發金剛喻定。永盡諸漏 證如來智

是故當知第四靜慮 於諸菩薩摩訶薩眾 有大恩德。能令菩薩摩訶薩眾 最初趣入正性離生。證會真如 舍異生性。最後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菩薩摩訶薩眾 應數現入 第四靜慮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能現入此四靜慮。而不味著四靜慮樂 及此等流 勝妙生處。

又舍利子。一切菩薩摩訶薩眾 安住如是四種靜慮。為勝方便 引諸功德。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第四靜慮。起空無邊處想。引空無邊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空無邊處定。起識無邊處想。引識無邊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識無邊處定。起無所有處想。引無所有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依無所有處定。起非有想非無想處想。引非想非非想處定。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能現入四無色定。而不味著四無色定 及此所得勝妙生處。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諸菩薩摩訶薩 觀何義故。雖能現入滅受想定 而不現入。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

諸菩薩摩訶薩怖墮聲聞及獨覺地故。不現入滅受想定。勿著此定寂滅安樂。便欣證入阿羅漢果或獨覺果入般涅槃。

諸菩薩摩訶薩觀如是義。雖能現入滅受想定 而不現入。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謂雖現入如是諸定 而於諸定不生味著。

又雖現入如是諸定能起勝用 而不離染。

佛言。

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 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

又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 最極希有。謂雖現入四種靜慮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而不味著 亦不離染。

我今為汝略說譬喻。令於此義得圓滿解。

如有生此贍部洲人。雖於欲界未得離染。而或得往北俱盧洲。因見彼洲女無系屬 形容端正 遊戲自在。又見彼洲衣服嚴具 鮮凈殊妙 皆依樹生。又見彼洲有香粳米 其味甘美 不種自生。又見彼洲觸處皆有種種珍寶 甚可愛玩。見彼洲人於如是類 隨意受用 無定系屬。正受用時 非極耽染。既受用已 舍而無戀。贍部洲人 雖未離染。具觀見彼 種種勝事。而不貪著 捨棄還歸。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復現入四種靜慮 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歷觀其中所起種種微妙寂靜 殊勝功德。而不味著 還入欲界。方便善巧 依欲界身。

精勤修學布施 凈戒 安忍 精進 靜慮 般若波羅蜜多。

精勤修學內空 外空 內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觀。

精勤修學諸法真如 法界法性 不虛妄性 不變異性 平等性 離生性 法定法 住實際虛空界 不思議界觀。

精勤修學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處 六處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取 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觀。

精勤修學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 名色滅故六處滅 六處滅故觸滅 觸滅故受滅 受滅故愛滅 愛滅故取滅 取滅故有滅 有滅故生滅 生滅故老死滅觀。

精勤修學若苦 若無常 若空 若無我 苦聖諦觀。

精勤修學若因 若集 若生 若緣 集聖諦觀。

精勤修學若滅 若靜 若妙 若離 滅聖諦觀。

精勤修學若道 若如 若行 若出 道聖諦觀。

精勤修學慈 悲 喜 舍 四無量觀。

精勤修學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等覺支 八聖道支。

精勤修學八解脫 八勝處 九次第定 十遍處。

精勤修學空 無相 無願 解脫門。

精勤修學凈觀地 種姓地 第八地 具見地 薄地 離欲地 已辦地 獨覺地 菩薩地 如來地智。

精勤修學極喜地 離垢地 發光地 焰慧地 極難勝地 現前地 遠行地 不動地 善慧地 法雲地。

精勤修學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

精勤修學清凈五眼 六勝神通。

精勤修學如來十力 四無所畏 四無礙解。

精勤修學大慈 大悲 大喜 大舍 十八佛不共法。

精勤修學三十二大士相 八十隨好。

精勤修學無忘失法 恆住舍性。

精勤修學一切智 道相智 一切相智。

精勤修學分別 預流 一來 不還 阿羅漢果 獨覺菩提 諸善巧智。

精勤修學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精勤修學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亦勸有情修諸善法

如是等事甚為希有。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何緣如來應正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眾。舍勝定地 寂靜安樂。還受下劣 欲界之身。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

諸佛法爾。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

何以故。舍利子。勿謂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遠離所修布施 凈戒 安忍 精進 靜慮 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由斯遲證 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如來應正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眾 舍勝定地 寂靜安樂。還受下劣 欲界之身。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 失本所願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

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謂舍勝定 寂靜安樂。還取下劣 雜穢地身。

譬如有人未離欲染。遇見女寶 在空林中。形貌端嚴 甚可愛樂。雖具觀見種種身支。而能制心 不行放逸。後於余處 遇見女人。形貌粗丑 鄙穢下賤。返生貪愛 遂行放逸。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雖數安住微妙寂靜四種靜慮及四無色 而能棄捨。還受欲界種種雜穢 下劣之身。

故甚希有 能為難事。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 棄捨勝地 受欲界身。當知是為方便善巧

何以故。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眾。勤求無上正等菩提。舍勝地身 還生欲界。起勝作意 方便善巧。

雖觀色蘊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蘊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受想行識蘊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處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處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處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處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色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聲香味觸法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識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識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地界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水火風空識界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常無常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常無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樂無樂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樂無樂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我無我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我無我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凈不凈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凈不凈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空不空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空不空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相無相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相無相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願無願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願無願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遠離不遠離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遠離不遠離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雖觀因緣 寂靜不寂靜性 都不可得。及觀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並從緣所生法 寂靜不寂靜性 亦不可得。而不棄捨一切智智。

爾時滿慈子問舍利子言。

何緣如來應正等覺。許諸菩薩摩訶薩眾入四靜慮四無色定。不許菩薩摩訶薩眾久住其中 心生染著。

舍利子言。

勿諸菩薩摩訶薩眾於四靜慮四無色定。心生染著 生長壽天。是故如來應正等覺。不許菩薩摩訶薩眾於四靜慮四無色定 心生染著 久住其中

何以故。滿慈子。若生欲界 速能圓滿一切智智。生色無色 無斯用故

時滿慈子便白具壽舍利子言。

諸菩薩眾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謂諸菩薩 住勝定已。還棄捨之 受下劣法。

譬如有人遇見伏藏。手執珍寶 還棄捨之。彼於後時見貝珠等 伸手執取 持入舍中。

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入四靜慮四無色定。寂靜安樂 隨意游止。後棄捨之 還生欲界。攝受種種下劣身心。依之修行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

佛觀此義 應許菩薩摩訶薩眾 生長壽天 長時修行布施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由斯疾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便白佛言。

我對世尊作如是說。豈不顯佛 是實語者。是法語者。能正宣說法隨法者。

爾時佛告滿慈子言。

汝今對我作如是說。非顯如來 是實語者 是法語者 能正宣說法隨法者。

何以故。滿慈子。若諸菩薩 生長壽天。不能修行如是功德。不能疾得一切智智。

又滿慈子。若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是諸菩薩不作是念。我由此定 生色無色。亦不思惟我由靜慮及無色定 超色無色。是諸菩薩入四靜慮四無色定 寂靜安樂。但欲引發自在神通。與諸有情作大饒益。亦欲調伏粗重身心 令有堪能修諸功德

是諸菩薩摩訶薩眾 入諸勝定 寂靜安樂。方便善巧 受欲界身。於諸勝定 亦無退失

是故菩薩摩訶薩眾不超三界 亦不染著。方便善巧 受欲界身。饒益有情 親近諸佛。疾能證得一切智智

時滿慈子復白佛言。

豈不如來應正等覺 一切智智超過三界。

佛言。

如是如汝所說。如來所得一切智智。超過三界 非三界攝。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 於三界法究竟出離

時滿慈子便白佛言。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觀何義故。許諸菩薩摩訶薩眾 求證無上正等菩提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於三界法 究竟出離。

爾時佛告滿慈子言。

若菩薩摩訶薩 求證無上正等菩提。安住靜慮波羅蜜多。如來若許超過三界。彼便退失菩薩誓願。安住聲聞或獨覺地。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觀如是義。許諸菩薩摩訶薩眾 求證無上正等菩提 安住靜慮波羅蜜多。不許菩薩摩訶薩眾 於三界法 究竟出離。勿舍菩薩本所誓願 退住聲聞或獨覺地

又滿慈子。若時菩薩摩訶薩眾 坐菩提座 眾行圓滿。爾時菩薩摩訶薩眾 方乃究竟 舍三界法。由斯證得一切智智。是故我說一切智智 超過三界 非三界攝

又滿慈子。

若菩薩摩訶薩 隨所生起布施 凈戒 安忍 精進 靜慮 般若波羅蜜多 及余無邊菩提分法。

隨所觀察內空 外空 內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 及真如等甚深理趣。

一一皆發 無染著心。迴向趣求 一切智智。

是菩薩摩訶薩 由此因緣 於三界法 漸舍漸遠。展轉鄰近 一切智智


二刷葉少勇老師的《龍樹的空觀》後,前來回答。

如果簡單的說大乘跟小乘的區別的話,就是小乘講人空、人無我或者說是法有人無,大乘講不僅人無我而且法也無我,也就是說人法皆空,人和法都不存在。要說明的是,空和無的意思就是不存在,就是壓根沒有、徹底沒有、一根毛也沒有的意思,就是徹底不存在。如果對佛說法的階段進行劃分的話,第一階段還是小乘的法有人無,第二階段是般若教法的法有人無,第三階段是瑜伽行派的唯識無境。而唯識無境的意思是說,世界上唯有阿賴耶識,沒有任何所謂的客觀外境。

應做如夢觀:佛說三時判教?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所以說要對佛的三時說法有一個大體的認知,不然佛在小乘教法里說法有人無,在般若教法里講人法皆空,在唯識了義教法里講唯識無境,不懂的話,怎麼看都會混亂,甚至越學越亂,最後就跟著流行的「真空妙有」的邪見跑里。

所以全部佛法的思想,打個比方就是比如做夢,在夢裡我們認為有一個認識主體人,有客觀外境,比如說山河大地、男女老少、宇宙星辰,真實情況是只有一個能做夢的「人」,夢裡的東西統統不存在。比喻到佛法就是,佛說真實情況就是,我們現在就是在生死長夢裡,我們認為有的東西都不存在,而我們每個人的本體、本身是一個叫做阿賴耶識的東西,阿賴耶識里的內容是無始以來做夢留下的記憶,這個阿賴耶識的作用就是能夠根據它的內容做夢,這就是世界上唯一的存在。而佛就是從這個生死長夢醒來的人,他已經看到所有的真相了,他入我們的夢來告訴我們醒來的方法。

說明白了佛法大意了,結論有了,關鍵說怎麼讓我們相信佛說的道理,或者說怎麼通過論證讓我們認識到佛說的道理確定如上所說,而不是流行的「緣起性空」、「真空妙有」的邪見。

在這裡給一個大概的思路,詳細的解釋請聽葉少勇、呂新國老師的講解。

首先說小乘的人無觀,我們認為我們人一生煩惱痛苦,到最後死了還要輪迴,這一切有沒有解脫的方法?佛說有,我們之所以痛苦煩惱就是明明沒有一個「我」,而我們認為有一個我,這就是我們煩惱苦厄的原因,只要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按照一定的方法修行就能夠得到解脫。

那為什麼「人」不存在呢?想一下,從受精卵到死後留下的身體,雖然每一刻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思想都在變化,但我們都認為有一個從生到死不變的東西,我們把它稱之為「我」,經過一番論證發現根本沒有一個不死不變的東西存在 ,也就沒有一個能夠稱之為「我」的東西存在,於是,人、我不存在。

為什麼「人法皆空」呢?在葉少勇老師解釋的中論里,把論證放到了懷疑主義前提下進行,在這個前提下每個具體的「東西」都被概念所框定,而這個「東西」還要有運動和變化,於是必然產生謬論,這就是歸謬論證。得出的結論就是,我們概念里的所有東西都不存在,我們的概念妄圖抓取的東西不存在,因此也留下了繼續探索「唯識無境」的線索。(ps,僅僅這麼說一點也不震撼,因為概念不存在對於我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但是恰恰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概念的世界裡,所以當證明概念所指向的東西不存在的時候,我們眼前的一切都坍塌了)

而呂老師用唯識的思路講解時更是乾脆徹底,因為我們無法看到「東西」本身、自性,我們看到的都是主觀感覺,我們所有的只有主觀感覺,「東西」根本不可知,於是並不需要懷疑主義的前提,我們眼前的世界就是不存在。

應做如夢觀:為什麼五蘊皆空??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其實從教法上看,第一時講人無我的時候,佛陀是留下了法無我這個扣的,第二時講人法皆空里,也是留著唯識無境的扣的。


小乘的空,是無因緣為空;大乘的空,是因緣也為空。

或者說,前者只承認涅槃為空,後者認為輪迴、涅槃皆為空。


小乘空『人我』,不管人我之外的法,實際上有些默認人我之外的法是存在的。

大乘直接空一切法,即不但人無我,一切法也無我,一切法里可以包含前面的』人我『。空得更徹底。

不過,現在流行的空觀解說,都不是真的空了。一句』空不是沒有『,全部拉回到一切皆有了。

只是談所謂的沒有永遠不變的東西(自性),只是各種條件拼拼湊湊因緣組合的所謂暫時有,會變化而已。這已經拉回到了世間普通人的認識水平: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不變化的事物,事物都是普遍聯繫的(因緣聚會的)。這樣學著佛經,佛法也已經廢了,因為佛經被解釋成了在講凡夫都認可的道理。


小乘說的空和大乘說的空是一個東西,沒有區別。這個空的意思,是一切都無自性,都是因緣假合。佛教說空的目的不是讓人用你來舞文弄墨的,而是用來修行的。小乘和大乘的修行目標有所不同,對「空」在修行上的運用也就有所不同,這導致了形式上的差別。後人總是喜歡在文字上對比和做文章搞辯論,忽視了佛教修行的主幹。

小乘目標是斷煩惱,並且要斷世間的因緣。斷煩惱就可以使新的業障不再生起,可以斷輪迴,再斷了世間因緣可以入無餘涅槃。所以小乘修行上對空的運用側重於無我,而且僅證人無我即可。大乘的目標是斷了自己的煩惱,但不入涅槃,反而要增加和眾生的緣分,來幫助更多的眾生解脫,因為佛菩薩度不了無緣之人。所以大乘空觀在通過人無我修證後,煩惱障斷盡後,就要轉入菩薩道的空觀,開始去證法無我,以便繼續斷除習氣障和所知障,就如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同時還要修功德和智慧,就需要靠空性中的如來藏的見解,自性可生萬法,空性和光明雙運之類。

總結一下,空,空性,是一種非空非有的存在,一切世間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並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自我主體,都是空性的顯現。如果禪定時專註於無我相的空性的偏於空的狀態,進入滅盡定,可以消除微細的煩惱障並進入涅槃。如果禪定時專註於空性的色空不二,光明和空性不二,可以斷煩惱障,習氣障並圓滿功德和智慧。小乘禪定和大乘禪定的心法不同,結果也不同。如果大乘人不發菩提心,修小乘禪定,最後也是小乘果位。小乘人如果慈悲利生,他的禪定可以變成大乘禪定不入涅槃。所以,不要認為南傳佛教沒人修成菩薩,也不要認為漢傳大乘佛教沒人修成小乘果位。

另外還有個概念讓很多人誤解,比如有小乘四果羅漢的煩惱和大乘八地菩薩相當的說法。實際不是這麼簡單。煩惱和煩惱障(也叫煩惱種子)並不一樣,煩惱是現行的,比如你肚子餓了想吃,沒有吃的,你就會產生煩惱。煩惱障則是累世的煩惱形成的種子,在因緣聚會的時候成為煩惱。只要把煩惱障滅掉,就可以證果。煩惱則可以隨生隨滅。小乘修到阿羅漢後,煩惱障已滅盡,他在滅盡定里也斷了世間緣分,所以沒有外緣 ,只憑習氣種子並不能生起煩惱,所以我們說小乘阿羅漢已無煩惱。大乘菩薩道,有不同的果位分法,比如五十二階位的分法,不管怎麼分,實際也是從一果,二果到四果羅漢,四果後是初地菩薩,二地,乃至八地菩薩這樣上去的。但是大乘四果和小乘四果有區別,大乘四果羅漢因為不入涅槃,有世間因緣,而且習氣未斷,儘管煩惱障已滅,還會因外緣而產生新的煩惱,但隨時可以消掉,直到修到八地菩薩,習氣很少了,這時就算有因緣業也沒有煩惱產生。所以我們說八地菩薩的煩惱水平和小乘四果相當。實際上,大乘八地菩薩的功德力、福報、智慧、降魔力等比小乘四果不知道大多少倍,二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不過小乘四果羅漢,不需要入世渡眾生,不需要消習氣障和所知障,所以他根本不需要有很高的智慧和很厲害的降魔力等等力量,他只需要做到入涅槃不受後有就行了,所以修小乘阿羅漢比修大乘菩薩道省事的多,說小乘是自了漢也是事實。大乘說悟後起修,意思是開悟證果只是開始,這之後要修功德力,智慧力,福德力,降魔力等等各種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力量。


「小乘」的「空」並不是鐵板一塊,《成實論》的「空」就比較接近大乘,導致唐以前,中國佛教界一直以為《成實論》是大乘論,其實不然。


簡單說,小乘認為變化的就是空的,大乘認為不存在的是空的。兩種認識都會推導出世間是空的這個結論。但是兩個結論相差很大,小乘這種理解會導致兩種極端邊見,第一種認為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變的所以世界上什麼都沒有是頑空的。第二種認為空不過是世界的另外一個名字,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它的不斷變化所以給它起個名字叫它空。而大乘的理解則會讓人去思考和追尋世界的真相,大乘認為世界不存在,就像夢境一樣,所以是空的。那麼就會引出一個問題,什麼引起了世界的假相?於是大乘佛法分成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般若諸經,講世界為什麼是空的。第二個部分是唯識諸經,講為什麼會出現世界的假相。


主要是在法空的理解上不同。

空的意思是自體空,事物都是因緣所生因此全部都是當體即空,這個思想其實原始佛教就開始有,主要是針對婆羅門教的神我論的,因為婆羅門教宣稱每個有情體內都存在神我,可以常一主宰,永恆不滅,佛教就提出這種我根本不存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我」,原因就是每個有情都是五蘊組合而成的,而五蘊全部都是因緣合和的,只要把五蘊的因緣斷滅掉,那麼五蘊就潰散了,這個有情也就斷滅掉了,根本找不到一個所謂的神我,這個就是原始佛教最根本的主張,並且佛陀從來不去探究宇宙的本質或者起源,把佛教的範圍只限定在五蘊身心的解脫之道內,但是佛教是要發展的,佛陀死後,後世的佛教流派逐漸走向了經院哲學的道路,在佛陀的解脫之道的基礎上開始思考了一些哲學問題,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北傳佛教的說一切有部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極微,這些極微組成了世間萬物,它是組成世界的最小元素,所以它是世界得以存在的本質,五蘊彼此相依,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有極微,它是常恆不變的,有情是無自體的因為有情是五蘊組合成的,而五蘊本質上又是極微組合的同時極微永恆不變,如同我們現在講的質量守恆定律,東西就是這些,只是形態在變化,組合在變化,所以基礎極微理論可以很好的解釋世界的本質,同時也不破壞佛陀主張每個有情都是緣起無我的理論,最後有部主張法有我無,也就是說世界基礎於極微是客觀的真實的存在著的,但是有情體內沒有神我。這個時候大乘佛教產生了,對於每個有情都是緣起無我的大乘沒話可說,但是對於世界存在本質的問題大乘佛教有自己的看法,就是世界的本質同樣是空的,或者說極微必須也是組合而成的,絕對的極微根本沒有,這就是大乘佛教的法空,不承認極微真的存在,言外之意,世間萬物沒有真實的本體,全部都是因緣合和後的假名施設,所以大乘佛教主張我法俱空。


佛法本無小大乘,而人對佛法及實境卻有差異性見解。

差異表現在,小乘觀空前提是諸法實有,然後發現諸法為四大和合,諸法實生實滅,故而依有而空,空相可得。

大乘觀空,破斥諸法實有,一切無自性,空相不可得。


推薦閱讀:

學大乘者是否可以學聲聞(小乘/上座部)經典?
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的異同?
大乘佛教是真的嗎?請問?
印度佛教史(34)大乘佛教的興起
大方廣三戒經: 於一切法心無所住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教分支 | 根本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