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躲避劫難的方法?


對於造業產生的果報,是這樣的

法句經(出曜經)

行品: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莫能於此處,避免宿惡殃。(南傳9品127頌)

無常品: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南傳9品128頌)

又或者是這樣的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也就是說,一般意義上而言的「躲避」,是躲不掉的。

當然啦,為了避免陷入宿命論式的一切註定不可更改,這裡還要說,佛教的世界觀里,輪迴是「無始」的,無始意味著過去世是不可估量的,這就意味任意個人身上積累的業也是無可估量的,而每個生命的壽命是有限的,每一世中,不會是所有的果報一股腦的都擁過來,總得有個主次先後順序,也就是,隨其因緣際會,在條件具足時,才產生相應果報。

比如可以參考鹽塊經(增支部3.101)

諸比丘,若有人這樣說:「此人隨其所造之業,都要承受其[果報]。」諸比丘,若是這樣,則不能住於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

諸比丘,若有人這樣說:「此人隨其所造的應受之業,而承受其果報。」諸比丘,若是這樣,則能住於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終盡。

佛教和耆那教的分歧也在這裡

耆那教認為,既然這樣,只要自己不再造業,同時努力的讓未受報的果報,提前在自己身上受報(通過苦行),等到宿業徹底消去,就是解脫之日。

佛教則不然,在佛教看來,因為輪迴的無始特性,別說苦行能不能消業,消業本身就不可能消完。

所以佛教的觀點是,既然輪迴是個惑→業→苦→惑……的循環,只要徹底斷掉未來果報產生的條件(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讓它永遠沒機會產生就行了,也就是,貪嗔痴盡滅,就能解脫。

這也就是佛教的「躲避劫難」的方法。

參考閱讀

中阿含12經?

agama.buddhason.org


達摩大師西來本土傳禪宗一心頓悟法門。

有弟子記錄其言為《二入四行觀》。

其中有「報冤行」,曰。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教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皆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

經雲。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無法躲避,只能用懺悔來化解。

如同你到了很高的地方,無論如何你都要下來,逃不掉的,但怎麼下來卻可以選。。。

直接掉下來,會死得很慘。。

走樓梯下來,就是把劫難轉化成很多次自己能承受的小病小災,需要提前很長時間做。

懺悔就是走樓梯下來。。。

看懺悔有沒有效果,最直接的,就是看懺悔過後有沒有一些小災小難,丟錢、受傷、被人欺負辱罵之類的事情,有這些事情,表示你懺悔 有效果。

懺悔是越早越好,晚了就沒辦法了。

如果找到個功德非常大的懺悔主,比如佛陀,賢聖僧團,那就象坐電梯一樣,非常輕鬆。

懺悔乾淨後會有驗相,比如夢到自己在洗澡,穿白色的衣服在天上飛,佛菩薩放光照耀自己等等。。。


諸比丘。

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

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說得清楚明白,《無量壽經》是「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密等菩薩之法,非易可遇。」這就是說十方世界無量無邊所有諸佛如來廣度眾生的最高佛法,諸佛果地上無有障礙的種種能力,能幫助芸芸眾生圓證菩提的理論依據與事實依據,一切菩薩把六波羅密修得究竟圓滿正確的方法和辦法,全部都在非易可遇的《無量壽經》之中,最快速化解一切災難的妙法也盡在《無量壽經》之中。萬善同歸無量壽!要想快速化解一切災難,消除所有業障,得到《無量壽經》中全部圓滿的真實利益,就一定要發無上菩提心,受持《無量壽經》,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做一個如理如法的佛弟子念佛人。

如理如法的含義是什麼?怎麼才能真正做到如理如法,把如理如法落實到實處呢?

佛經開頭的第一句如是我聞,這個如所指的就是真如本性,因為真如本性是所有佛菩薩和我們一切有情眾生的根本,真如本性本自清凈,無生無滅,永恆不變,是自己的,所以也簡稱為自性。佛經開頭依佛囑,用如是我聞。如是含義是說,如是就是自性,就是因果轉變不空,因果相續不空,因果善也不空,因果惡也不空的宇宙人生事實真相(諸法實相)。因果不空是永恆不變的定律與真理,無論是誰也改變不了。佛經是佛依據自性講出來的,是自性的流露和展現,是回歸自性純凈純善覺悟智慧的教育。大乘佛經聽懂學明白了就會知道,如就在佛經之中,如就是佛經,如就是真如本性(自性)。學佛念佛所依據的理論和方法只有與如,與佛經相應,真正在受持大乘佛經,所用上的才是正法,才能修到真實功德回歸自性,修行才能成功。

理是真理,是與真如本性相應的真實道理、真實理念,真理就在佛經之中,真理就是佛經。佛說我們眾生的自性與佛菩薩的自性一模一樣,具足無量清凈平等覺,絲毫的欠缺與差別都沒有。聽懂學明白了佛在大乘經典之中講的慈悲教戒,就會清楚地知道,學佛是分內的事,受持佛經,回歸自性,永出輪迴,圓成佛道,是應當的。大修功德,化解災難,消除業障,圓滿成佛的真正道理,真實的理念就在佛經之中。

法是佛法,佛法是佛依據自性(如)說出來的,是破除無明,修真實功德,離苦得樂正確的方法和辦法,真實的佛法必定是與如、與自性、與佛經全部相應的,真正的佛法不離自性,都在佛經之中。綜上所述,就是如理如法的真實含義。

學佛是消極的嗎?有一些不信佛不了解佛教的人,錯誤地認為信佛是迷信,學佛是逃避現實生活,逃避社會問題,對人生沒有信心的一種消極行為,其實真正了解佛教就會知道,佛教是至善圓滿覺悟智慧的教育,學佛能使我們廣大眾生破迷開悟,回歸純凈純善的自性,掌握自己的命運,積極主動地化解一切災難,離苦得樂,了脫生死,出離輪迴,永永遠遠再不受苦,得到和佛菩薩一樣相同的真實利益。所以說,學佛決不是消極的。

有些人還說了,我現在事業順利,生活無憂,家庭和睦,身體健康,人生之路一帆風順,不需要求佛菩薩幫忙,還學佛幹什麼呢?還有些人也知道佛法好,可是真讓他學習,他又百般推脫,說現在還年輕,應該把精力放在學業、工作、養家糊口這些方面。學佛嘛,等我老了,退休了,再學也不晚。他們這樣的想法說法正確嗎?答案是否定的!

世人常說,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在此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很多災難禍事都是突然降臨的,會使人們措手不及。比如職場失敗,做生意賠本,感情破裂,官場失意,重病纏身,驚慌失措,極為痛苦,活不下去了,這時感覺到生活已經走投無路,萬般無奈才選擇信奉佛教,臨時抱佛腳,尋求心靈上的慰藉,燒香磕頭許願求佛菩薩為自己消災免難。甚至還有人把學佛、出家、入空門當成好死不如賴活著。有這種看法的人,是對佛教、對學佛修行人的極大誤解,是對佛教根本不了解所導致的,這是人生中的一大悲哀。

命運不是神靈、上帝、閻羅王給我們眾生安排的,而是眾生自己造作的。前生是因,今生是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因果相續不空,命自我立。今生今世在這個世間升官發財得到富貴的,做帝王將相掌握權力的,或者有種種技藝和能力,在社會上受人尊敬有福報的人,都是因為過去世做善事肯布施,種福田,種善因,因果通三世,因果不空,今生才得到富貴的果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如理如法,最快速化解一切災難的妙法在哪裡?(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五十篇)?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向佛是執念嗎?
達照法師專訪丨他把出家當成賭局,卻掌握了逢賭必贏的秘密法則
夢中說佛
別給我看,我不識字
聖僧怎麼知道自己要圓寂?

TAG:佛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