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里是否缺少9-15歲年齡段的角色?

感覺柯南里要不是少年偵探團這樣5-7歲的小孩,要不就是16,17歲的青年人,然後就是成年人了,但9-15歲這個年齡段的角色非常少,別說主角了,這個年齡段單集出現的配角也不多,按理說十幾歲正是血氣方剛喜歡衝動喜歡搞事情的年紀啊,難道僅僅是劇情需要,還是作者覺得稍微大一點的年齡行為不好把控?


怎麼我記得我好像在k8看過同樣的問題……

首先糾正bt在年齡認知上有個問題:17-18歲不是青年人。

像新一他們充其量只是個青少年,怎麼就變成青年了

然後是針對提問的回答:缺少也無妨,因為就算加入那也對作品的推動沒有必要。

縱觀全作品加入的親友團,全都是圍繞男主柯南身邊展開的。

大致可以分為幾種類型:

(1)高中生組——定位:新蘭二人的交友圈(如園子、平和、紅葉、世良、中道、瑛祐)

(2)小學生組——定位:柯南的交友圈(如偵探團,包括其衍生監護人,兩位小學老師和阿笠博士)

(3)警察組——定位:柯南的破案助手(如警視廳一眾人)

(4)酒廠卧底組——定位:柯南斗酒廠的助手(如赤安)

(5)父輩組——定位:柯南爸媽及其朋友圈、新一同輩朋友圈的父輩(如毛妃,包括其衍生,如栗山小姐,當了毛利助手的廚師)

可以看出,大部分角色出場是有很明顯的定位的。而且連載的近十年,這個基調基本上沒有改變。

(十年前即2010年的時候,大概是倫敦篇。倫敦篇後接的波本篇,新增的角色純妹安室,也是按照了這個分類。)

要描寫高中生組,是因為73想表達柯南原來的人際情感關係就是那一年齡層,所以才想變回去,也就是代表柯南(新一)原本的高中生生活;

要描寫小學生組,是因為柯南現在上學就是過著小學生的生活;

要描寫警察組,是因為柯南破案里少不了他們的協助;

要描寫酒廠卧底們,是因為柯南還是有繼續他搞酒廠的事業;

要描寫父輩,是因為柯南還有他的身邊人是有親情存在的。

bt所描寫的年齡層,和柯南現在的生活交集不大。按照我之前說的分類,假如要加,那能加到哪裡?

又假如想作為常駐,ta會和舊常駐角色定位重合嗎?

熱血衝動已經有平次了,中二愛幻想基本戀愛線諸位都挺會腦補,對周邊保持好奇又是裡面的偵探特性,比較「熊」……還嫌偵探團被批評得不夠慘嗎,至於做小柯的破案助手,這更是多了去了,而且一個還沒柯南大的半大孩子也不見得可以參與打酒廠吧。就算創一個天才兒童,也不能搶了男主柯南風頭,寫出來也難控制住。

所以,又沒有獨特的特點(可以由別的年齡層角色代替),又沒有需要特別開闢一個柯南新交友圈的必要,因此也沒有特別需要這麼個年齡段的必要了。


這不領妹就來了嗎


澤田弘樹

諸星秀樹


還是有點的,很少

比如有一集講光彥在森林迷路的。就出現了他姐姐,和另一個在花店打工的女孩,兩人都符合題主所說的年齡。後面還有一集講到他姐姐拜託光彥去拿某個偶像的簽名。

貝克街的亡靈,那個神童也是,以及其他幾個富二代富三代。


謝邀,主要是這樣的角色不好安排吧。

九到十五歲正好處於小學組(比如少年偵探團)和高中組(蘭園子平次和葉等)年齡之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少偵里三個真正六七歲小孩那麼熊,不會靠搞事情作死,給破案增加難度。然後跟高中組比起來,又不如他們成熟穩重,智商各方面也是略遜一籌,沒辦法靠推理或者發現推動劇情。

而且名柯的主角是柯南,柯南就是外表看似七歲時則十七歲的人,跟主角密切接觸的基本都是同齡人,再就是大人了,九到十五歲不跟柯南/新一在同一個年級,作為學生而言就很難有過多接觸(畢竟除了上學就是出去玩大多都是跟同齡人一起)也就是說不好安排這個年齡段的在柯南身邊,柯南又是主角,那麼就沒必要在跟主角無關的角色上下太多功夫。不然名柯就可以改名叫名偵探路人甲了。

所以這樣的角色就只能當個出現一集左右的龍套,比如出去玩偶遇的小弟弟妹妹,或者蘭/園子的學弟學妹之類的人物。


畢竟男女主角不是那個年齡段的,怎麼關聯


不缺,光是走片場的就有很多了


如果有,他們跟誰玩??柯南還是小蘭??


因為9-15歲的角色很難長期地、順理成章地跟主角的兩支日常小分隊——「大叔+蘭+圓子or平和」,「博士+灰原+三傻」——扯上關係啊。要不為啥把心理年齡和頭腦遠不止20+的科學家非要設定成18歲並縮水到7歲,文武兼備的女偵探兼MI6特工的打手非要設定成17歲的高中生啊,還不是為了找個理由轉學去主角團身邊…


這個年齡段的都去拯救世界了,沒時間在柯南混


推薦閱讀:

TAG:名偵探柯南動畫 | 柯南人物 | 工藤新一 | 名偵探柯南劇場版 | 名偵探柯南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