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成熟表現在那些方面?

很多人常說某人成熟,某人幼稚,不成熟,具體的表現呢?工作和生活。事業和興趣該如何折中安排才顯得成熟。


作為一個不知道自己成熟不成熟的成年人來強答一發吧。

大概是知道成年人有很多人際關係不需要刻意去維持,不用強坳」重情重義「的人設。

既然是過去了,那就不用帶往將來。

對過去輕拿輕放,」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相忘於江湖,基本上是和大部分故人最好的結局。

遇見未來,可以奮不顧身衝上去。

這就行了。


謝邀。

對於長輩來說,我們的成熟就是不忤逆他們;對於伴侶來說,我們的成熟就是能夠為家庭遮風擋雨,護住這塊小小的港灣;對於同事來說,我們的成熟就是有情況的時候能夠站出來幫他;對於領導來說,我們的成熟是在他需要的時候我們隨叫隨到,還能保證玩成任務。

但是對於自己來說,真正的成熟,應該是自信、篤定、不盲從,有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在為什麼努力,而這個「為什麼」不是別人施加的責任,而是自己想清楚、想明白了之後,有選擇的背起責任,然後背一輩子。


自問自答一個。

這個問題我思索了很久。甚至於說有幾年了。

究竟什麼是成熟?自己眼中的成熟,他人眼中的成熟,職場中的成熟,生活中的成熟。

到底何為成熟?何為幼稚?

曾經有個朋友,生活中人人稱善。會做人,會來事。朋友口碑很好。善於表現。

但是看他做事,能把人氣吐血。

生活中的成熟是讓人舒服。

但是職場中呢?我曾以為也是與人相處舒服。但是很長一段時間裡又覺得不是。太舒服的職場環境,容易墮落。

而過度的逼迫他人,又會帶來潛在的怨恨。

但是不逼迫,又會出現人進步的太慢。

教會一個人懂的很多,試圖煥發一個人自發的努力。

但是喚起一個人覺醒以後的意識,往往又是為他人做嫁衣。

一直沒能把握好這個度,究竟何為成熟,何為不成熟,具體的表現呢?

該如何去變成他人眼中的成熟?我們眼中認為的不成熟是不是片面的只是我們認為的。

為何人人都在譴責媽寶男,這些人卻不能意識到,或者改變?

為何人人都在抱怨老闆,主管,員工的傻逼行為,這些人是真的意識不到嗎?為何又會出現這種對立。

扶貧的會發現很多人有短期的行為和看法,這些是如何形成的,為何不能改變,是否還有改變的必要。

為何人人都在喊著努力奮鬥,生活中卻處處是能依賴絕不奮鬥,能躲懶,絕不努力。內心的根源是什麼?

為何人,沒有勇氣剖析自己,否定自己,反省自己。

這種現實例子有哪些?以及你有那些不成熟的行為呢?

這會是一個熱門話題,值得每位認真回答一次。


心胸更開闊與包容


這是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每天都拿出來品一品,覺得很多事能瞬間看開。


不認識這個世界的嚴峻,這叫幼稚;認識並接受世界的嚴肅,才叫成熟。


成長和成熟,就是一個失去的過程。

失去「指望」

我們大多數的痛苦,都來自於對別人的失望。

而失望的源頭又是指望,指望的本質,是對別人的要求與控制。

比如,指望別人對你好、指望別人溫暖你、指望別人幫助你,在很多情況下,都會給你帶來失望。

野生動物在面臨惡劣的自然環境、天敵、飢餓,它們能指望誰呢?不管是捕食還是逃命,很多時候往往都要靠自己。

人生存的本質,也是如此。

成熟的人,最應該失去的,是對別人的指望。

這不是消極的、感傷的話,而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警醒。

你可以對別人寬容與友好,但不要指望別人對你慷慨和仁慈。

對於別人給你的一切,都是奢侈品,一要珍惜,二要感恩。

失去暴脾氣

暴脾氣看起來沒那麼可怕,是個人誰還沒點脾氣呢?

但是,伴隨暴脾氣所產生的,是氣話。

氣話就可怕多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不是沒有道理的。

往往你對一個人很好,好了幾年、十幾年,但可能你說了一次很傷人的話,人家就因此記恨你了,以前的一切好,都可能前功盡棄。

據我觀察,身邊真正有本事、成熟的人,基本上都活得像個菩薩一樣,總是不動聲色、不發脾氣,就算是發脾氣,也不會說什麼傷人的話。

朋友們啊,千萬不要隨便說傷人的話,比如揭人之短、傷人自尊。

這些話一旦說出口,再想建立良好的關係,那就真的很難了。

當然,要完全戒掉情緒和脾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情商再高、脾氣再好的人,也都會有失控的時候。

但在自己發泄完之後,學會主動的尋求和解,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標準——很多關係的毀滅,都來自於互相傷害的雙方,沒有人主動去道歉。

失去傾訴欲

這個世界,沒人愛聽別人傾訴,包括心理醫生。

這不難理解,因為換個角度,無休無止、絮絮叨叨的傾訴,你愛聽嗎?

所以,不到「無法忍受」,你的困苦,還是要自己消化。

而成長,就是不斷提高「無法忍受」的標準線;成熟,就是「無法忍受」的標準線無比之高,高到一年中難得觸摸到一回。

傾訴或許會讓你好一點,但如果你一直在傾訴、一直想傾訴,一方面當然說明你確實很難受;另一方面,說明你還是太玻璃心。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不只是你一個人活得艱難。

失去抱怨

抱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甩鍋。

比如一個人天天跟你抱怨她老公,可能一開始你還會同情她,但時間久了,你會不會也會覺得,好像她自己也有問題。

成熟的人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自省能力很強。

自省能力越強的人,包容度就越大。別人說自己不好,第一反應不是懟回去,不是怒髮衝冠,而是先檢討一下自己。

不說別人,就拿你自己來講。

如果你現在抱怨得比以前更少了,發現自己的缺點更多了,想要改善自己的意願更強烈了,你就優於過去的自己,也比從前更成熟了。

失去「你應該」

要評價一個人、一件事太容易了。

看到別人做的一些事不合自己的心意,腦子裡冒出來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你應該怎麼樣」之類的。

比如聽到朋友向你傾訴婚姻之苦,你第一反應是「你應該離婚」;比如你老公手機丟了,你的第一反應是「你應該好好看管手機」,這是很容易的,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成熟的人,很少會隨便講誰「應該如何」,最起碼在「你應該」之前,都有一個「為什麼會這樣」的過程。

多多了解清楚別人的處境,不要隨隨便便就說「你應該」。

換個角度講,其實你自己也很討厭別人對你說「你應該」如何。

所以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你討厭什麼人、討厭什麼事,記下來,好好反省,不要讓自己活成自己討厭的人,這就是走向成熟的道路。

提升自己的品格和修養,一方面是讓自己成為更讓別人喜歡的人。

另一方面,是讓自己心態平和,活得暢快。

點亮「贊同」,與君共勉。


不什麼事情都要弄清是非對錯,不要別人說什麼都刨根問底,玩笑話和真話也沒有那麼多界限。

成年人的成熟可能就是權衡利弊和適可而止吧。

還是單純簡單更自在。


自知、謙卑、真誠


不以自我為中心,感覺到世人都有自己的苦與樂,變得包容且沉默。


表現在沉默不語時,沒有一定的必要,就不接話。


很難說有一個肯定的回答 來定義成熟

人生的每個階段認知和視野都不同 社會角色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高中時讀過一篇散文 說的是孔子的中庸之道為外用 老子的道家思想為內用 中庸之道可以讓我們在一個個不同的情況下處理的遊刃有餘 同時道家思想 也讓我們有內心的一片天地 不會隨波逐流 文章寫的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 我現在只能記得這麼多了

所以我覺得能夠內外自由切換的人 就已經算成熟了


我想起劉同在《你的孤獨 雖敗猶榮》中寫到一句話: 年齡從來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一個人是否成熟來源於他是否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目的,來源於他是否承擔所做決定的後果,來源於他對自己的了解與信任程度。


不表現情緒 不打擾別人 不鬧騰


彩羽苑的回答涵蓋了所有


深度了解自己,會包容,懂感恩,知取捨。


不爭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人。


是相對想得通透,相對懂得取捨,相對知道收斂,相對看得開點……

哦,對了,成熟不是折中。


推薦閱讀:

我十九歲,為什麼談戀愛總喜歡比自己大的人?對同齡人沒感覺?感覺很幼稚?
為什麼很多人不能接受同齡人的批評建議?
比同齡人成熟是什麼一種體驗?
你們什麼時候突然覺得,原來自己沒有那麼成熟,還是個小孩子?
所謂的成熟具體表現是什麼?

TAG:成年人 | 心智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