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外國列強為什麼沒把清國像印度一樣變成殖民地?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清國已經明顯無反抗之力,當時各國為什麼沒長驅直入,把清國佔領了,或者像印度一樣做成殖民地?


原因很簡單,誰不想,但辦不到啊

太平天國那種上億林登萬的動亂,哪個列強鎮壓的了?西北回亂兩千萬暴民的屠殺,又有哪個列強遭得住?

除非他們把自己變成一個新的滿清獲得文化認同,不然就等著永不停止的林登萬吧。


清朝太過富庶,不管是當時的哪個列強,都無法單獨吞併,而一起吞併的話又會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勻,導致各方的爭端,所以當時的列強採取的是蠶食政策,然而這一切並沒有什麼卵用(手動滑稽),當國內的有識之士在接觸到西方並且認識到西方的差距時,開始了一系列的自我改進活動。最終清朝的崩潰與世界戰爭的爆發徹底終結了西方列強的蠶食政策。

(個人觀點,一家之談,歡迎指正與討論。)


因為:做不到。

原因:

一,如果打滅國戰爭的話:綜合國力決定了,西方客場作戰,無法滅亡中國。沒有任何一個西方國家客場作戰打得過中國

簡要說了:

1,當時中國經濟佔世界30%左右,是超級經濟大國,中國綜合國力強大。人口3~4億、軍隊70萬+。

2,有不俗的科技水平,落後只是相對於西方殖民者說的。事實上,英軍打鴉片戰爭中,一度認為自己已經失敗了。

3,有龐大官僚集團、龐大的精英階層、意識統一的勞動階層,對西方文化強烈抵制。

4,距離遙遠,耗費巨大。即使距離近的日本也無法在中國國家統一的情況下徹底擊敗中國。

5,中國面積廣大,戰略緩衝地廣大,地形複雜,無法進行全面進攻過和佔領。

6,政治制度比較穩定,可以支撐一場大規模戰爭。

所以:歷次西方列強侵略中國均不是以推翻清朝、統治中國為目的。而是進行經濟掠奪。

二,中國與西方殖民者歷次戰爭的失敗,均是因為:

1,殖民者並非以統治中國為目的,亦非推翻清政府為目的:清政府為在戰局不利情況下,為避免損失過大就簽訂合約了事,西方看到目的達到自然停戰。

2,歷次戰爭,均不是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亦未作全面的抵抗。

歷次戰爭,均在沿海省份進行,並未進行亡國戰爭,所以,中國方面參與戰爭的勢力極少。

如:

第一鴉片戰爭:打完之後皇帝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第二次鴉片戰爭:漢族武裝在南方正與太平天國、捻軍等漢族軍隊互毆,根本沒打算支援北京清政府。

中日甲午戰爭:參與戰爭的主要是李鴻章的淮軍,清朝內部其他派系一片掣肘。

八國聯軍入侵:最強大的袁世凱派系勢力、南方漢族勢力們乾脆和八國聯軍私下議和,進行了東南互保,壓根就沒參與戰爭。

3,清政府無法做全民動員。

實際上,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打的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都是中國武器裝備佔優勢。至於失敗,不是實力問題,而是制度問題。

因為清是傳統帝國,又是滿人建立的政權,無法向民族國家轉型,無法靠民族主義動員民眾,做全面抵抗。甚至清政府一直拿漢族民眾當作敵人來戒備。歷次戰爭,清政府最擔心的是漢人趁機推翻政權。自然戰力不高。

以上,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列強打一個統一的清政府需要幾萬人就夠了,而日本侵略一個四分五裂的中國仍然需要上百萬人的原因。

三,中華文明高度發達

西方無法徹底殖民地化中國,最重要的原因是:中華文明是個高度發達的文明。

1,西方殖民者之所以可以輕鬆統治非洲、美洲,是因為他們的文明並不發達,很容易就被西方文明徵服,採用西方的生活方式,穿西方的服飾,甚至說西方的語言。

但是中國呢?中國本身就是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文化繁榮,經濟上在清代商品經濟都已經達到了區域分工、資本主義萌芽的地步。

西方殖民者的到來,直接損害了中國本土精英階層的經濟利益,百姓的經濟利益。這導致仇外成為社會主流。最終激發起了中國民族主義情緒。

2,在清朝末期,中外矛盾已經遠超民族矛盾。如果缺少清政府,那麼漢族知識分子和民眾就會直接展開排外戰爭。

從殖民者統治中國方式來看,西方並沒有足夠兵力、經濟實力來維持這種統治。哪怕義和團也是以清政府為主力才平定的。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殖民國家有足夠的兵力、經濟實力來維持對中國的統治。

3,中國社會極為龐大的知識分子的國家認同、民族文化認識還非常統一,難以被同化。

中國精英階層到普通百姓,腦袋裡不是人統治,而是:復興中華文明。

4,中國國情。

而中國人口是3~4億,占當時世界三分之一,中國歷代統治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

但是,西方沒有足夠的政客集團,組織這樣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中央政府,更別提在還有強大反抗力量下建立。

建立不起來這樣的政府,就更不可能統治中國了,只能依靠已經存在的清政府統治。

5,所以:西方在見識到排外力量復甦後,恐懼中國再次排外,於是致力於建立學校,傳播西方文明,培養親西方分子,扶植代理人。

日本也是在經理長達數十年挑動中國內戰、散播中國劣根性等言論,讓中國四分五裂,工業基礎損失殆盡後才敢全面入侵的。

首席國士,歡迎關注。


基本上已經是殖民地了,沒變成印度是因為當時列強太多,不好分贓。


不是沒想過,但是在逐步殖民化的過程中遇到的抵抗遠遠比印度強烈。雖然每次衝突都以我們失敗告終,但是別忘了,他們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例如中法戰爭,打到法國內閣倒台。可以說,如果西方列強想全面殖民化清朝,抵抗會更強烈,而且不會中斷,到時候他們得到的利益反而不如半殖民化的時候。綜合利弊,通過控制一個傀儡清政府來間接控制中國進行辦殖民化統治,無疑是利益最大化的。


因為他們最後會發現、原來自己被殖民了


中國不是那個習慣性被征服的印度


有部分獨立權,但沒有半殖民地從政治角度看,主權遭破壞,列強幹涉中國內政,中央機構半殖民地化;從經濟角度看,中國日益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經濟日益殖民地化。

《辛丑條約》簽訂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秩序形成。半殖民地的歷史是中國沉淪,遭受侵略、掠奪、奴役和屈辱的歷史。

有部分獨立權,但沒有完整的獨立自主權。

誰和你說沒有。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晚清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 印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