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關係不太好卻與朋友、同學特別合得來?

關係不太好具體而言就是不多說話,甚至很容易言語激烈


藉由這個題目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內心在說什麼?

因為大多數家庭都實施的是有條件有分別的愛,家長在孩子面前更對時候扮演的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訓導者的角色。

就是總覺得要干點什麼,才覺得自己是負責任的好家長,於是,這個干點什麼,就成了不停地去盯著孩子的某些行為,加以糾正,不停地揪住孩子的一些缺點加以說教,並且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

然而,孩子接收到的卻是:我是有問題的,我是不夠好的,我是被指責的,我是不被愛的,我不是符合爸媽期待的孩子……

如果父母是一面鏡子的話,當他靠近這面鏡子的時候,總能看到鏡子中那個糟糕的,被嫌棄的自己,讓他感到羞愧,自責,沉重和不安。試問誰願意跑去照這樣的鏡子,脾氣稍微壞一點的孩子,恨不得砸了它呢!

這就是人性,人性天然的想要自己是好的,是沒有問題的,想要自己是被愛著的,而我們的父母偏偏給他們相反的反饋,這讓他們撕裂,讓他們痛苦,沒有了安全感,於是他們就開始逃避,不要靠近父母,並從心理上遠離他們。

而朋友同學,是彼此平等的,沒有審視,沒有評判,指責,干涉,更沒有居高臨下,在一起你呼我應,我們是那麼的相似,那麼的懂得彼此,在我們的關係中,給我感受更多的是:輕鬆,愉快,心與心鏈接的美妙。

自然,跟父母比,孩子跟同學朋友更合得來。

除非你願意去欣賞孩子,認可孩子,讓孩子從你這面鏡子中看到美好的自己,並賞心悅目,自我嘉許。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無法欣賞自己,也就無法欣賞孩子,從根本上來說,我們看自己的眼光就是看世界的眼光,我們看不慣孩子的地方,正是我們不自我接納的地方。

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場父母個人的修行,當你把你的鏡面打磨光亮平整的時候,才能看見那個本來的孩子,否則,凸凹不平的鏡面只能照出扭曲的孩子的樣子,而孩子也會去認同你的反饋,從而形成:"我本來就不夠好"的信念,而信念才是一個人命運的指導準則。

於是,他的自信無從建立,他所有的努力都將是一場上下求索的自我證明,證明我還是有點好,一個處處要自我證明的孩子哪裡會有真正的熱愛和從容,更多只是飢不擇食的窘迫罷。

以王東華先生的一句話作為總結:

教育首先應該是教育者的自我教育。

以上,共勉。

@知乎親子


我也是最近才懂一個道理。

中國父母的好像很不願意跟孩子好好聊天。

我在採訪女兒時才發現,孩子是多想與父母好好聊天。

父女默契問答|最喜歡跟對方做什麼?左飛Jacky的視頻 · 8218 播放

而好朋友是什麼?好朋友就是聊出來的。

但就這一個簡單的條件,父母往往很容易忽視這一點。

60、70後父母總喜歡將自己的付出當作道德綁架的籌碼。

80、90後父母往往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

但這樣的父母都忽視了至少兩點:

1、孩子是你生你養,但不是你的附屬;

2、孩子總會大概率健康長大。

所以,老拿「父母」的身份端著自己或者給自己過高的要求都是很難得到孩子的認可的。

因為有了這樣的心結,你就無法和孩子好好聊天。

當然,我不是說父母做錯了什麼,因為包括我在內有時候也容易拿父母的身份要求孩子和束縛自己。

我是想說:如果想做孩子的朋友,有時要放下「為人父母」的架子和束縛。

具體怎麼做?我那幾個常見的例子,看看好朋友和父母的區別在哪裡:

舉例1: 孩子考試成績優秀

父母:「好高興,我沒白疼你!」

好朋友:「太開心了,走,咱們出去吃飯幫你慶祝一下!」

舉例2: 孩子說不想上學,好累。

父母:「怎麼能不上學呢?不要讓我失望了!」(80後父母內心os:「天吶,我做錯了什麼?孩子怎麼了?」)

好朋友:「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和我聊聊?」;「要不請個假放鬆一下?」

舉例3: 孩子喜歡異性同學

父母:「天塌下來了!早戀啊!怎麼辦?找老師?找心理諮詢師?快解決問題呀!孩子怎麼能這樣犯糊塗?!」

好朋友:「喲,不錯哦,對方好看嗎?到什麼程度啦?」

當然,我做這樣的對比肯定不全面,只是為了凸顯典型父母與好朋友的行為區別。

有很多父母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

但同樣為人父母的我也深有體會:父母很難,甚至可能永遠都不能與孩子有純粹的友誼。因為父母肩負著監護和照料的天然職責。

但,如果能放下「都是為你好」道德綁架,卸掉隨時緊繃的「我是父母我得管你」的那根弦,也許孩子和父母之間就不會那麼緊繃和充滿隔閡。


為什麼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關係不太好卻與朋友、同學特別合得來? @知乎親子

那麼反問一下自己,和自己的父母關係如何呢?你有沒有和自己的父母無話不談,親密無間呢?會不會得到一點啟發呢?

就我自己而言,我和自己的父母也不是親密無間的狀態。但我也見過有同學和自己的父母可以隨時撒嬌賣萌的。

那麼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是孩子的性格氣質

二是父母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二者彼此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

一、性格氣質

簡單來說,性格分為偏內向(或慢熱)和偏外向(活潑)型,而這兩種類型又會細分出不同的性格氣質。但總體來說偏內向的孩子和父母,在表達上,都是比較內斂的。

1??慢熱型孩子

我們家大寶小寶都屬於是慢熱型寶寶,但他倆在和父母交流方面又有著不一樣。

五歲大寶慢熱又高度敏感,容易生悶氣,最開始和我們交流幼兒園的的事的時候,也是沉默以對,平時也不會和我們撒嬌。

這個時候,我是這麼做的:

有關幼兒園的事

和他玩猜猜看的遊戲,並讓來來說對錯

比如:我來猜一猜你在學校里拍籃球了?

(把對和錯的說法,變成說蘋果和梨。)

他會回答蘋果

氣氛活躍,簡單來猜幾次,你就會簡單了解情況,再開始問一些有關幼兒園的開放性的內容。

就能打開孩子的傾訴慾望,他會告訴你哪個小朋友做了什麼、老師教了什麼遊戲等等。

此類方式不止應用於交流幼兒園情況,也可以和孩子在平時的互動中,增加娛樂性,讓孩子更喜歡和父母玩,用娛樂的方式讓偏內向寶寶感受到父母的愛,增加他的安全感。

孩子都是天真愛玩的,選擇孩子合適的方式,為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打開一扇窗。

如果以此方式互動,相信慢熱型孩子會慢慢打開自己的傾訴欲,也會慢慢的和父母親近,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的關心,而不僅僅只是隨口一問。

(在此舉例說明我家幼兒園大寶,如果是比較大的小朋友,可以就孩子的興趣出發,慢慢引導,後面也有書籍推薦學習)

孩子的性格氣質是需要慢慢引導和接納的

無論是內向型父母還是外向型父母,接受孩子的性格規律,調整交流方式,的確是一件漫長的事情

但也像交朋友一樣,如果你付出真心去對待孩子,孩子肯定會打開自己的內心,接受父母大朋友。

兩歲半小寶雖然也是偏內向的,但她總是會和大人們撒撒嬌,說著我愛媽媽,喜歡爸爸,謝謝你。總體來說她慢熱又愛表達。

像類似性格的寶寶,父母就可以和她放心交流啊。

2??活潑型孩子

他們天生就愛表達,他們有活躍氣氛的天賦,會和父母交流各種話題,親密無間。

要注意保持赤子之心,認同孩子言語的優勢,引導孩子有效溝通。

二、家是孩子的安全港灣

題主提到,孩子和父母關係不太好,具體而言就是不多說話,甚至很容易言語激烈。

隨著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小想法和小秘密,可能這些更適合和自己的同學分享。

或者說孩子想訴說自己學習的煩惱時,你說了一句「小孩子有什麼煩惱呢」打斷了孩子的傾訴,

長久下去,孩子自然慢慢的就不願意和父母交流,遇到衝突,也會模仿父母的方式,用言辭激烈來打斷交流。

那麼給孩子安全感,育兒方式寬容輕鬆,

遇事也能和孩子嚴肅認真的分析,做孩子的引導者

孩子也自然會來分享趣事,或者尋求父母的幫助。

三、父母的反思

一般來說父母有控制欲或者屬於專斷獨行。

那麼孩子在這種教育方式的成長下,必然會有反抗,首先會在言語激烈方面變現出來。

教育方式有控制欲,有專斷,帶來的後果就是孩子和親密度不夠,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愛,只有冷冰冰的不行和不能做,親子關係必然走向冰點。

推薦《被忽視的孩子》,看到自己,讓育兒更有溫度。

四、我的小建議

那麼怎麼做呢?

1??尊重孩子自己應該有自己的空間

真正的接受和認可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小秘密,鼓勵孩子交朋友,和自己的朋友聊一聊「小秘密」

2??和孩子的相處輕鬆愉快,育兒方式寬容輕鬆,不帶指責性語言

允許孩子犯錯,引導孩子意識到錯誤的後果。

推薦《正面管理》希望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3??真正的看到孩子,做孩子的榜樣

樂於和孩子交流,像偏內向性格的父母,需要先試著打開自己的內斂

主動去關注孩子,用語言表達愛,但一定不要有把孩子變成外向活潑的心態

接受孩子的性格氣質尤為重要,再不斷嘗試相處方式,才是更有效的方式。

4??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可以接受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不代表一定都會鼓勵孩子去做

觸碰底線的想法,一定要嚴肅認真的告知「為什麼」,而不是直接說「這樣不對」

5??每周和孩子暢談半小時

開放性內容,不局限於學習,父母多訴說自己的事情和想法,引導孩子也積極發言。

6??相信孩子,並給予肯定和支持

遇到孩子言辭激烈時,也多想一想自己做為孩子時,會怎麼做?

反思自己有沒有言語攻擊或者不信任孩子。

以上是跟著兩娃學做媽媽的萌小萌的育兒小經驗,非學術權威,歡迎評論區回饋交流!


文中推薦書籍,附上鏈接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京東¥ 37.40去購買?

正面管教(修訂版)京東¥ 38.00去購買?

每個人之間的相處,都是需要方式的引導和學習,更何況是父母和孩子呢?

有的人看起來育兒雞娃無所不能,或許我們是沒看到他們更多的付出和學習。

但願這兩本書能讓你的育兒方式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因為有顧忌啊

因為父母再怎麼親近幽默搞笑也不能太放開啊

而且絕大多數父母都根本不是幽默親近的 就是做什麼事要打要罵 幹了什麼錯事就要懲罰孩子的啊

那孩子要乾的大多數事肯定是父母不同意或不理解的

那怎麼可能向彼此真正的敞開心扉呢?

這時候 朋友同學就是同齡人 肯定能比父母更加理解彼此 而且沒有任何顧忌 就是孩子願意完全敞開心扉的人 他們沒有心眼沒有套路更不會訓斥你打罵你 願意和你一起嘗試一起瘋一起開心一起傷心

父母呢??除了假裝幽默親近故意弄幾句過時的網路用語和你聊天 就算孩子看出來了也只能假裝配合父母 怎麼會真正像和朋友間一樣隨意放鬆呢

舉幾個例子

你和朋友間可以說幾句「靠」「尼瑪」「去死」這種話 你和父母說話時習慣性脫口而出 那個家長不會說你罵髒話??

你可以朋友間聊電視劇聊自己的愛豆 哪個父母都會表示不理解 還叫你不要搞這種東西好好學習??

你和朋友間講好笑的梗 大家一起哈哈哈哈笑 你和父母說 他們跟本看也看不懂 你笑精神小伙 他們還以為這個詞是褒義詞還表示不要搞亂七八糟的東西

父母就是父母 朋友就是朋友

年代不同輩分不同理念不同時代不同接觸的東西不同身邊環境不同

有代溝有年齡差有輩分的間隔

怎麼可能聊得比同學朋友還好呢?

父母就是會教導孩子好好學習孝敬父母

朋友就是會聊天會開玩笑一起犯錯一起開小差

這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提這種問題的人真的自己沒有體會過嗎???

你小時候難道和父母聊天聊的比朋友還愉快嗎???

沒有任何可比性


友情之所以接受度更高,是因為這種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和距離是明晰的。

親情就不同了,我們總是想跨越某種身份和職責上的界限,探測親人的內心。而結果卻無比失望。

因此,我們把認知和輸出分成幾個等級:說給親人的,說給朋友的,還有一輩子都不會說的。說給朋友的,內容總要更廣泛;說給親人的,總是更情緒化且局限,而又逃也逃不掉。


推薦閱讀:

TAG:父母 | 家長權威 | 親子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