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最早提出「無為」,無為即什麼?

他認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是什麼?


道德經中是「無為」,不是「無為」。搞清這一點,才能正確理解什麼是無為,道德經到底講的是什麼。

在先秦時「無」和「無」是兩個字,不相通。兩字在《正統道藏》分得很清楚。道德經中的從來都是「無為」而不是「無為」。

「無」,表示「沒有」的意思。

而「無」,《說文解字》中「天屈西北為無」。在中國傳統方位里,上南下北,所謂「天南地北」取自此意。「天」字的西北就是右下角,折起來右下角就是「無」字。無是元氣寂也,表示天地尚未分離時的混沌狀態。先有「無」,才有天地,天地已分的狀態也就「元」,「元」表示開始。所以,「無」指的是無形的概念,「無為」就是按照無形的道指引去作為。而不是「不作為」、「不妄為」的意思。


你覺得世界是友善的,還是可怕的?

如果你害怕世界,覺得世界是可怕的,你會做出一切來控制它,但它永遠是不受你控制的。

最後,你會過勞,功能失調,死亡。

如果你信任世界,覺得世界是友善的,你甚麼都不會做,讓這世界自然地運行,也讓你自己也自然地生活,輕輕鬆鬆,健健康康,毫不費力,然後死亡。


你看哈,我現在在知乎上邊回答你的問題,

但是我回答這個問題的動機,是因為我心裡想回答,我想告訴你,道德經無為真正的含義,

我只是為了想告訴你,而告訴你,

就像一個孩子,為了玩泥巴而玩泥巴,

翻跟頭是為了開心而翻跟頭,

所以我回答你這個問題,告訴你什麼是無為,

也是因為我喜歡,我願意,我開心,

我沒有什麼期待和要求,

我不期待有人點贊,我不期待有人誇獎,我也不期待成為所謂的大V,

我只做當下我的心想做的,

自然而然願意做的,

我自己心歡喜的,

這個就叫無為,

而因為我沒有被有為的目的心所限制,所以我做起來,我可以在凌晨四點四十七回答你這個問題,不會感覺到勞累,不會感到抱怨,不會因為未來沒有「升職」沒有人點贊沒有「老闆誇獎」,

而放棄我內心這種看上去無為的行為,

正是因為我沒有被「動機心」影響,所以我可以不受這些局限,我沒有要求和期待,不停的歡快的蹦啊跳啊,我只做我自己,成為我自己,

所以我回答了別人覺得打幾萬字能累死的文案編輯工作,所以我也獲得了很多人能認同的佛學和道學的贊同,

沒有期待,沒有要求,

做自己熱愛的,當下願意做,自然而然想做的,

這就是無為。

因為熱愛和歡喜,激情是非常牛逼動力,

所以你把那些費勁巴拉,處心積慮想要「文案編輯工作」的人遠遠甩在身後,

因為他們被功利所限制,被「薪資,升職」所限制,他們內心太過「有為,實用」,恰恰反作用於他們工作起來不能更投入,更熱愛。

而你呢?

因為無為,

而無所不為。

你看明白了嘛

喏,這個就是我用無為的心,打出來的萬字,編輯了40多個小時才完成的內容,分享給你啦,

祝你幸福

丁不二和張無為:道家到底高明在哪兒??

www.zhihu.com圖標


他認為宇宙萬物的本原就是「悖論」。

簡單點來說就是陰陽同時存在並暫時統一於其中一方,而這一方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偽理,現代點來說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矛盾關係,在特殊時期採取特殊性的手段是正確的,反之就有問題了。

無為的意思即是儘可能地少干預。

老子認為禮制就是個笑話,過分地干預一個人的行為,這種做法不但無法帶來進步,還會因為其主張的權力真空而把整個國家葬送掉。因為除了「自然規律」能夠完完全全地監控人類之外,「人為規律」是做不到的,因此只會出現「有多大的光明,就有多大的黑暗」。

儒家也好,天主教也好,在中世紀的時候都是走「有為」這條路的,因為這條路利益大,結果中世紀的黑暗就誕生了。


無為,即,我(人類)什麼也沒有做。

有的人說,

人類平山修路,建高樓築大廈,

創造了汽車,飛機等無數現代文明!

納尼?你說我什麼也沒做??

看結果,彷彿是人類做了這些

但懂得科學的人都知道,修建高樓大廈的材料來自於大自然,把材料搬運過來的根本是能量(油,汽所產生的電能,動能,機械能,人類手臂的力量,大腦運作的能源,來自於食物,食物也來自於自然)。

整個看起來,根本上是"能量"按照人類的要求在做事,從而實現了一棟高樓的建設!

再比如,如果你坐車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個地點,指的是,能量以車的形式把你這個身體送達的。

從人類最日常(吃飯走路說話)到最高級的生活,生產活動,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這樣說明。

"本我"只是感覺(用詞語表達就是愛和恐懼),我甚至不是思考和知識。

從人類的組織結構也可以看出其中奧妙。

越是地位高的人,彷彿越不用"工作"。不論是政權還是公司。

但現在說,即使搬磚的,送快遞的人也沒有做什麼,也是"無為",可能很多人覺得冤枉。

那是你把自己的身體當做機器,把身體當做"我"了,但那只是"我的身體"而不是"我"。

那麼,"我"為什麼得到工資了?

在接收"愛"(來自宇宙的,各種形式的能量)。

如果你騎車送一單快餐到某客戶那裡去,如果車壞了,那麼,就是動力的"愛"停止了,所以你就需要搭車或者想其他辦法(比如無人機),繼續接收"愛",你才能收到這一單的工資的"愛"。

再反思的話,其實你的身體不必過去,只要快餐到了用戶手裡就可以歸為這是你的單。但不論怎樣,都是宇宙的"愛"使之產生物理位移,送過去的。

最近打工人梗比較火。其實,道(無窮、上帝)是唯一打工人。諸位可能聽說過人生不過一場夢的說法,那是真的。只是很多人執著於把自己的人生做成慘的夢,打工人的梗亦是如此,既然你認為自己是社畜,天天要證明自己是社畜,道怎麼給你做呢?它也很無奈啊,只能把你做成社畜的現實!

如何更簡單的理解這個觀念?就把自己當初生的嬰兒,你什麼也沒做,都是爸媽在做。那時候你可是連腦子都沒有。把自己想的更本質一點。

所以,我們看不論是老子,佛陀還是王陽明,都沒有說你要努力,你要做什麼,而是都主張內修,修心,這就是大眾的疑問——你們這些神通廣大的神仙,為什麼不施展神通,讓人們的生活好一點,把世界變得美好呢?的根本原因,因為人什麼也沒做,都是"道"在做啊。

我再用更加「科學」的方式舉例:

不論你現在是用手機看或者用電腦逛知乎,

我們憑藉的是「電能」,

沒有電能,你我什麼想法都發布不出來,

打不開知乎更沒法發任何言論。

所以所有的都是電能在做,

而知乎這個平台,是知乎的工程師所開發的,

讓電能通過手機或者電腦來做什麼

(當然還有操作系統、客戶端、伺服器等,

現在我們認為那是「一體」的,

對普通用戶來說,它並不知道也不需要這些架構),

於是我們才說我們通過知乎平台做了交流,發表了想法、回答、評論,

你是把你的「思想」通過大腦、手、鍵盤輸入到知乎平台,

產生了被其他人看到的「想法、回答或者評論」。

這就是特斯拉所說的「能量創造了世界」,

我們都是借用「能量」在做,

所有的實現統統都是「能量」在做。

只是「電能」我們明白,

但是對於「一座樓是怎麼建起來的」,

我們總是認為那是「某某某」做的。

但其「根本」也是「能量」實現的。

不論是機械力還是人工力。

如果你看到,在一個工廠里,很多工人忙碌的工作,

但當機器人越來越多代替人工,

我們就越來越明白這個事實,

人根本上只有思想,讓世界能量為你做什麼,

這就是所有人的人生。


在文始道版本的《道德經》里,「無為」的「無」字通「亡」。亡羊補牢的亡,意思是丟掉。丟掉什麼?文始道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周行妥善」,就是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因勢相機而為,不要被什麼固化觀念束縛了思維,平常時期就要用平常手段,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策略。由此,我們說「無為」的「無」字要丟掉的是不該有的「為」、不妥善的「為」、不合事勢的「為」。

一般人都誤解老子是教我們要無為、不爭、無私、弗居等等的。但是大家都忽略了無為、不爭、無私、弗居等辭彙後面還有半句話,那就是「無不治」、「莫能與之爭」、「故能成其私」、「是以不去」。什麼意思?無為、無私、不爭、弗居等等做法,那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無不治」、「莫能與之爭」、「故能成其私」、「是以不去」了!

那麼,這種目的性特彆強的做事理念,符合老子思想的本義嗎?我們說,這是非常符合老子本義的。文始道版本的第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後一章,老子對自己的通篇《道德經》做了一下總結:「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什麼意思?

大概意思就是說:我的話其實很簡單,也很容易操作。但是很多人卻聽不懂,更是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不懂「言有君、事有宗」——通俗地說就是,鹽打哪頭咸、醋打哪頭酸——說話和辦事都是有原因、有意圖和有目的的。他們「無知」是因為「不我知」——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幹嘛、到底是幹什麼吃的、到底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所以做事說話就會渾渾噩噩。真正能夠做到「知我」——明白自己言行目的和意圖的人,非常少。而能夠知道自己言行目的和意圖後,按照一定方法和策略的「則」去實現他(「則我」不是「則」老子,而是說要「則」自己,用自己力所能及的、用自己最最妥善的方法、手段和策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更難能可貴了!

「聖人被褐而懷玉」,通俗地說就是「悶聲發大財」。曹操為何會被世人所不齒,就是因為曹操太「耿直」了,說了世人都比喜歡的話——寧我付天下人、勿寧天下人負我。而劉備呢?他的行為雖然也有很多令人不齒之處,但他偽裝得很好。但如果從本質上來說,他們用的都是一種「術」。劉備在三國演義原文里曾經明言,有些手段他不是不會用,而是他要達到與曹操「反其道而行之」的目的而不能用。可以說劉備深得老子「聖人被褐而懷玉」之精髓。

那位說,老子是要我們都成為心機婊嗎?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怎麼認為那是您個人的事兒了。但是文始道文化告訴我們的卻是:老子希望我們都要做個「明白人」。你連最最基本的「明白人」都做不到,談何「悟道」呢?別人的套路我們可能做不到,但我們卻不能看不透。我們做不到,那可能是我們的善良和慈悲;如果我們看不透,那就不是善良和慈悲問題了,而是愚蠢!要不就是被人洗腦和忽悠了。老子的「言有君,事有宗」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要有獨立思考能力」,就是老子的「我知」。「我知」進一步是「知我」。只有「知我」,才能夠「天人合一」,才能最終近「道」。

文始道文化研究會:老子「無為」的「無」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zhuanlan.zhihu.com圖標文始道文化研究會:天有五賊,命物時功神。什麼意思??

zhuanlan.zhihu.com圖標文始道文化研究會:文始道「三術」說?

zhuanlan.zhihu.com圖標文始道文化研究會:道家的人性三元論?

zhuanlan.zhihu.com圖標文始道文化研究會: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何會被誤解兩千年!?

zhuanlan.zhihu.com圖標文始道文化研究會:河圖洛書推演八卦?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用現在的語言解答道家眼中的世界,那就是,可以將整個宇宙看做一個巨型程序,從宏觀到微觀來看,每個星系,每個星球,每個人,每個細胞,每個原子,都是大大小小的程序,而相對於更上一級的程序,低一級的程序同樣也是一個代碼。所有程序和代碼的運行,都要遵守一個邏輯,這在程序設立之初就已經定下來。那麼這個邏輯,就是道家口中所謂的「道」。世間萬物都要遵循這個道。

那麼,當我們要做事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事情也要遵循這個邏輯,遵循這個道,因此,道家的理論,主要就是要我們去認識這個「道」,去尋找這個「道」規律,找到了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規律就去做事,或者說可以根據這個規律去把事做成。

那麼說回「無為」這兩個字,它的定義是順勢而為,它讓我們在做事之前,準備工作要做好,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做好每一個步驟,那麼接下來的事情,自然而然會按照既定的計划去發展。

迷信一點的會說有神靈保佑才會這麼順,但實際上,這是世界運行的規律,也就是道家思想里的「道」。上面的做法,只是我們遵循了這個規律而已,自然而然就能把事情做成。

古人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遇到坎坷,挫折,甚至失敗,我們也可以從這些方面去尋找原因。

所以,我們會看到,道家的那些信徒,道士,每天雲淡風輕,哪怕地位被佛教超越,依舊不急不惱,當然了,那些坑蒙拐騙的野道士和道門敗類不算。每個合格的道教徒都是在遵循這個「道」在行事,清靜無為,是行為準則。

那麼回到我們老百姓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來,就我所理解的無為,如果我要做一件事,那我會把前期我所能做的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做好,我能想到的方面,全部考慮到,做到我所能做的的極致,那麼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只需要遵照「道」,就好了。

如果事情成了,我就繼續按照這個規律去做事,如果事情敗了,那就從之前那幾方面尋找原因,改進,繼續,循環往複,同樣,這也能與古人所說的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相呼應。

道家的理論體系,很龐大,如果你能體會到裡面的奧妙,你這一生都不會過的太過無聊,而且做人做事,都會多一份洒脫與淡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無為」是老子解說得極其清晰的概念。

在《道德經》第二、第三章,老子提出了「無為之事、不言之教」,然後詳細地列舉了幾種典型的「無為之事、不言之教」,又總稱之為「無為」。這可以說是「無為」的外延。

那麼,「無為」的內涵是什麼呢?《道德經·處四十八章》,老子直接定義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由於老子採用了支離其言方式寫作,所以「損之又損」的意思,並不出現在本章里,而是在《道德經·第七章》:「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當中的「後其身」、「外其身」就是文眼,意思是,把自己放在後面,放在外面,放在什麼的後面和外面?放在「私」的後面和外面,「私」就是個人、自我。有沒有其它經文支持這個意思呢?有啊!《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道德經·第三十四章》:「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都是在正面支持「不自」,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是在正面否定「自」。所以,「損之又損」所「損」的是什麼?是「自」,或「私」。那麼,「無為」就是「損自之又損自」或「損私之又損私」。「無為」當中,「無」掉的是什麼?是「自」或「私」,沒有了自己,或稱「無我」,也就是「不自」;當中所「為」的是什麼?是「無」,也就是把自我「無」掉,也就是「為不自」,或稱「為無」。

「為無(無為)」展開來,要做的事情可多了。既要做「萬物作」又要做「不辭」,既要做「生」又要做「不有」,既要做「為(完成使命、職責)」又要做「不恃(恃,賴在位子上不作為)」,既要做「功成」又要做「弗居」;要做「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既要做「虛其心」,又要做「實其腹」,既要做「弱其志」,又要做「強其骨」。(注意,這些表述,都是帝王視角的言說。)

所以,「無為」或說「為無」,還蠻麻煩的。

那些說從「不妄為」、「不刻意為」、「不主動為」方面解釋的,請認真點讀書。古人是因為生活在極權社會,不方便講透,也不敢講透。 不要因為古人那麼解釋,你也就跟著說。現代社會已經很開明了,語文分析工具也足夠你使用了。要讀《道德經》就用點心,好嗎?

洒家專玩原始道家,來,愛洒家。


無為=在「無」上為

無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兩個比較好的解釋分享給大家

一、無:相對弱小

無=相對弱小的能量

有=相對強大的能量

你有1000萬元,我有1000萬億,那你就是無,我就是有,你就是弱小,我就是強大

所以要為,要解決事情,要在相對能量弱小的無上為。因為省時省力,好解決

二、無:沒有進入大家意識中的事情。

比如,你不可能知道非洲有一隻猴子,無論如何你都不會知道,那這就是無。

相對於無而言,那有就是,在你頭腦當中有了一個「無非洲猴子」的空間。理解吧

從這個角度講

無為,就是要從把事情解決掉了,讓事情從咱們意識當中消失的角度去為。

例如

孝順

我們要孝順嗎?

怎麼照顧父母算孝順

出多少錢算是

用不用跟兄弟商議,達成共識才算是

其實這都是有為。

無為是讓父母不生病,健康平安,根本就不讓孝順這個詞出現,這就是無為

孝順的出現是因為父母那裡出了問題,才會有孝順

要讓孝順不發生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

也就是無為


1無為而自治,無為而自有,無為而順其自然。

2宇宙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只要遵守自然的運行規律就可以了,不需要額外做什麼,就是順其自然,行無為之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做了。

3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吃飯,飯吃到肚子里之後,人身體自有消化系統,自有吸收能量轉換的機制,人不需要額外的做什麼,只要讓他自己自然運行就可以了,身體的機制自己會完成。自然也是一個巨大的運行機制,他是一個巨大的循環系統,這不需要人去做什麼,自然運行的很好,人如果隨意去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變,起到的作用可能是破壞,反而干擾了自然的運行。

4無為其實也就是順應自然自有的規律,順道而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自然之性,純真為本,自性自然,一切展現其真性的本來面目即可。一切有為反而會破壞自然本性。這就是大道無為,無為卻無所不為。


無為就是無「刻意地為」,無「主觀地為」。按照事物本來「天賦」的「天性」去為。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去為。對於人而言,就是按照天性「良知」而為。(天性是道生的)

道(宇宙最大生養者)恆無為:道對於萬物沒有刻意地去為,它賜予萬物天性後,就任隨萬物按照本來的天性去自然發展。因而萬物發展的很好。

聖人(國家最大統治者)無為:聖人治理百姓,布下些許法則後,就任隨百姓按照本來的天性和法則去自然發展。因而百姓都發展的很好。

萬物運行時,按照一定的機制(道)。就可以發展得很好。這期間不需要人去做什麼,自然而然運行的很好。人如果隨意去按照自己的意志在中間打斷、改變,起到的作用是破壞,反而干擾了萬物的運行。宇宙中的一切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只要遵守自然的運行規律就可以了,不需要額外做什麼,就是順其自然,行無為之為。無為而無所不為,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做了。

無為就是順應自然自有的規律,順道而為。也就是任其(百姓等)按照道(天道加人道)自由自然發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自然之性,純真為本,自性自然,一切展現其真性的本來面目即可。一切有為反而會破壞自然本性。這就是大道無為,無為卻無所不為。

無為的結果:自治,自有。

再舉個例子,《種樹郭橐駝傳》

郭橐駝種好一棵樹後,沒有去每天澆水、施肥、探看,但樹長的很好。為什麼?因為郭橐駝按照樹本來的天性去自然發展,不橫加干涉,樹自然好。這就是無為。但無為不等於「不為」,其中至少還有個「種樹」的過程。然而,這個種樹的過程,還是要按照樹的「天性」。


先把結論擺出來

1、在《老子》中,「無為」並非如現在我們所理解的那樣是一個核心概念。「無為」在各章中出現時,它的意義和內涵根據具體的文義不同,還是有著一定的差別的。而並非是一個統領《老子》整個意識形態的形而上的原始概念或終極概念。

2、具體到各章節,「無為」的內涵大致分為幾個層次:

一是,「不為」,或者說是「不妄為」,在文中,老子多用「無為」來表達這層意思。這裡的「不為」決不是泛指的什麼都不做的混吃等死,而是提出了不做什麼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侯王,對於那些有損於國計民生,體現自己私慾的行為,要做到不為,不妄為,「無為」;

二是,順應著事物的最本始的自身規律來作為,在文中,老子多用「無為」,在這裡我不得不再重點強調一下「無」與「無」的區別,「無」在《老子》中被定義為「名萬物之始」,也就是事物的本源、本始,從這一點來看,「無」與「無」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

三是,如果我們一定要為《老子》的「無為」和「無為」下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綜合性的能夠指導《老子》的言說對象——侯王的為政行動的定義的話,那就是一個字「輔」,「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這才是《老子》中的「無為」所體現的真正的理論來源和理論內涵。

下面是分析過程

我們現就「無為」在其所出現的章節中意思進行一下分析: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在此章中,上德的「無為」顯然是與後面的上仁、上義、上禮的「為之」相對比的,從字面意義上來說,我們似乎可以輕易的得出「無為」就是不為之。但如果我們就此得出「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這一結論,顯然也是過於輕率。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必將將仁義禮的「為之」理解為無惡不作的胡作非為了。所以,我們還要先結合其他章節中出現的為和不為的具體內涵再來確定「無為」的含義。

2、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這一段中的「無為」是作為一個概念提出來的,但文中並沒有對「無為」的具體內容進行更多的闡釋。但是從該段文字與前面幾章文字的關係來看,截止到這裡,老子完成了其「德」、「德」與「道」的關係以及由之而確定的「治道」的總論。在這一段文字與上一章的後半部分,老子闡述了其「治道」的基本原則:「守弱」和「無為」。 「守弱」偏重於修身,也就是主觀認識層面,「無為」則顯然是為治的具體要求。老子在這裡,用「無有」類比引申出「無為」,除了其字面的關聯外,我以為,從內在的思想邏輯上,「無有」所指的是「天下之至柔」,而「柔弱」又恰恰是上一章中老子對侯王所提的在思想認識領域的「不凌駕於民眾之上」的要求。在思想認識領域的「柔弱」原則確定了之後,則不難由之推出在具體為政實施方面的方法,也就是「無為」。 所以,如果我們深入的思考我們不難發現,由「無有」到「是以知無為」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字遊戲,而是蘊含著《老子》中最根本的思想體系在內的。我們從這裡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無為」是在「柔弱」,也就是「不凌駕於民眾之上」,這一指導思想之下的具體的為政方法。

3、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將欲取天下也,恆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這一段明確的提示我們,「取天下」、「無不為」是最終的目的,而「無為」則是達到這一最終目的的方法。「無為」作為一種方法,如果還是有人堅持說就是什麼都不做,就能夠達到「無不為」和「取天下」的目標,恐怕我們都會覺得茫然。但是還有一種奇怪的論調說「無為」是假裝什麼都不做,「無為」就象考試作弊,桌上貌似心如止水桌下實則暗流洶湧,但這侯王作弊是作給誰看的呢?他又怎麼個假裝法呢?他又要迷惑誰呢?侯王難道要時刻都把群臣與百姓當成階級敵人那麼防著?在此章的後面,老子緊跟著說明「聖人恆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可見,在老子的思想體系中,百姓絕不是作為階級鬥爭的對象這一對立面存在的,老子的指導思想中,百姓的意願是第一位的。而什麼都不做或者假裝什麼都不做的「無為」,顯然是無法與這一指導思想相一致的。在此段中,我們對於「無為」的具體內容雖然仍然不夠十分的明朗,但多少還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恆無事」,也就是不生事端,如果再能結合下面的「聖人恆無心」章的主旨來理解的話,則「恆無事」就是指不生影響民生的事端。

4、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國家滋昬。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從這一段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幾點啟發:

首先,「無為」與「好靜」、「無事」、「欲不欲」等一樣,都是對侯王的要求,都是對侯王的為政要求,都是對侯王的為政能夠達到「取天下」這一最終目的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或者說之所以提出這些為政要求,其目的,直接目的,在於能夠讓民「自化」、「自正」、「自富」和「自朴」。而民所達到的「四自」,與其說是文中提到的為政手段的目的,不如說是上述為政方法的必然結果。

其次,從文中我們可以得出這麼一個印象:與「無為」、「無事」等相對應的「有為」、「有事」,其表現形式在於「天下多忌諱」與「法物滋章」等。所以,據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初步的結論:「無為」不是不為,它是針對侯王在為政過程中的造成生靈塗炭勞民傷財的諸多妄為的「不妄為」,或者說是「有所不為」。

5、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從本章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裡的「無為」與其他各章中的「無為」意義並不完全相同。這章中,老子是要求「為」的,同時他對「為」提出了一個限定,那就是在「無為」的時候「為」。也就是在事情還處在「易」、「細」的階段來「為」。所以,本章中的「無為」,是尚未「為」,或者確切點說是剛開始「為」的時候的「為」。

說到這裡,我突然有了一個離經叛道的想法:為什麼歷來對於「無為」的理解有如此多的歧義與爭論?我想其原因在於,在《老子》中,「無為」本身並非是一個根本性的概念,它在各章中出現時,它的義項是根據全章的主旨來確定的。但不知從何時始,老子的思想被貼上了「無為」的註冊商標,於是「無為」成為了《老子》中必須脫離於具體語境的形而上的核心概念。這樣一來,它的實在的、在各章中才能得以真實表達的具體內容反而被「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了。而這一核心概念本身的內涵還不足以豐富到同時也沒有必要豐富到包括《老子》中所有的在各章中出現的「無為」的內容。於是各大家採取了一種看上去就不合理的方法:他們首先根據他們的理解,選定在某一章中的「無為」的義項作為它的原配,再根據這個原配來解釋其他章節中的「無為」。也有的注意到了其中的不同,但仍然認定最終只應當有一個正解。我認為,這些都沒有必要。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將在《老子》中有各種義項的一個概念生硬的作為其核心概念來進行附會。同時我認為,在老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不是為還是不為,而是如何為。老子對此給出的答案是「輔」!是「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6、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恆於其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慾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此章中的幾個「為之」、「無為」、「弗敢為」,內容比較容易引起混亂,必須要抽絲剝繭的慢慢捋清。

對於這一部分在講什麼,以前的譯註多將之割裂為兩個部分,似乎前面部分,即「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台,作於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在講哲學,在講「從量變到質變」;而後一部分又回到了老子的「無為」。這麼理解,不僅割裂了這一部分文字之間的聯繫,同時也割裂了整章的內容的聯繫。

本章的難點在於,前一部分老子說「為之於其未有」而這一部分卻說「為之者敗之」,這兩個從表面上看顯然相悖的論斷是否能夠統一。正是由於無法解釋這一矛盾,諸多大家都認為此處有錯簡。而我認為,這種理解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這些譯註者實際上未能真正把握老子思想的實質。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上一部分的的「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是從「治」或者說是從「治道」的角度,也就是從如何處理在為政中將要或者已經出現的問題的角度來進行闡述。《老子》中的「無為」並不是「不為」,對於出現的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是要「為」的,而這個「為」的原則就是「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這是對「治道」的具體要求。但是,這個「為」很顯然在老子的理論體系中是要遵循「無為」這一大原則,這一根本原則的。「為」是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案,「無為」則是針對侯王的最終原則,「為」要在「無為」的指導下來為。或者說「無為」是指導思想,而「為」則是具體手段。「為」這一具體手段,當它是依循著「道」而為的時候,它就是「無為」。也只有依循「道」,「為」和「無為」才能夠統一。

如此,我們就很容易理解,老子在前面說了「為」之後,再次強調「無為」這一根本原則的必要性。

「合抱之木」諸句,在此並非是單純的為了表達老子的哲學觀點,而是為了承上啟下。一則,前文說到「為之於其未有」,要防微杜漸,這裡的幾句,正是說明「毫末」、「虆土」等小的事物,小的問題,如果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及時的處理,及時的「為」,沒有「為之於其未有」,則會發展成「合抱之木」、「九層之台」的大問題。進而,當它們成為大問題之後再「為」,其必然的結果就是「為之者敗之」。所以趙又春先生認為「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此處的含義是「不懂量的積累可能導致質變,因而一定要等到出了大問題才去處理的人(為之者),最後必定失敗;不明白小問題可能釀成大問題而只顧就事論事地處理小問題的人(執之者),則會失去解決問題的時機。」我覺得是相當精闢的,只是在邏輯上我認為「為之」、「執之」的「之」都是指已經出現了的大問題。此處「為之者」的「為」不是「無為」的「為」也不是「為之於其未有」的「為」而是「強為」。

最後的「無為」,從表面文字上來看是與「無執」同構,都是針對前面提到的「為之」、「執之」,但實際上,我理解,是通過文字的手法,在理論上又上升了一個層次,把「無為」、「無執」的形而上概念順勢再次引出。當然,在理解中只認為「無為」、「無執」僅是針對前文的「為」與「執」也未嘗不可。

所以,此章中出現的「無為」,不是不為,而是指不要等到事務發展到不可收拾了再去收拾,再去為。老子提出的「為」,在這裡,是及早處理,把敵人扼殺在搖籃里。而「為」的根本原則則是,「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也就是從輔助民眾之自然的角度去「為」。

7、世人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故: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顯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昔而弗始,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從本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子所提倡的「無為」並不是「不為」。他並沒有對「為」持全面的否定態度,他只是對於「為」做了限定,要求做到「為而弗恃」。所以,此章節中的「無為」,我認為理解為「不妄為」還算貼切。如果再進一步,理解為因循著天道來「為」則是更加在理論上上升了一個層次。

8、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世傳本為:「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一段文字在帛書本中沒有「無為」,而在世傳本中將「弗為而已」改為了「為無為」。從中可以看出,這裡的「無為」,實際是「弗為」的意思。而「弗為」在本章中,通過上下文我們可以看出,是針對「知不敢」的「弗為」。也就是,侯王針對「無知無欲」的基本要求,「知不敢」以後,即:侯王針對在為政過程中,不以自己為知,不體現自己的私慾的基本要求,知道哪些事該做能做哪些事不該做不能做之後,要做到「弗為而已」——對這些事沒有做、不去做就停下來。所以這段中的「無為」或者實際上當是「弗為」,從字面上看就是「不為」,從內涵上理解則顯然是「不妄為」。


無為即是道,道常無為故無所不為,無有不為;道即一,即一切,一歸於無。


老子最早提出「無為「,無為即什麼?

在我們的四維時空物質世界看來,多維時空物質就是一種「無」的狀態,看不著摸不住,科學技術也測定不到,中國人稱它是無形物質,也把它叫做「元氣」,在人體就是靈魂,就是客觀意識。所以「無為」就是讓元氣有所作為。在人體就是要抑制人的主觀意識,不讓大腦神經中樞的主觀意識有所作為,讓經絡系統的客觀意識興奮起來控制人體進入氣功狀態,讓身體放鬆進行自我調整狀態。

對於社會來講,就是適當放鬆計劃經濟的主觀控制,讓市場經濟充分發揮作用,國家自然就會富強起來。


要想理解無為,就必須理解老子的核心思想「道」。依道而行就是無為,終至無不為。在老子生活得年代裡,有太多的野心家背道而有為,破壞了無為,終至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提出了不仁和無為的概念哲理。要了解老子的哲理思想,是決不能通過主觀意識來判斷哲理的對與錯的。不仁是指天地沒有感情,視萬物為用草扎的狗,這也向神化天地使天地有了七情六慾的神話發起挑戰,是樸素的辯證法。無為並不是指沒有作為或者什麼都不做,而是指不以己為而為,做事不能以獲取利益而作為動力才去做,那就是有己為,運用無為的方式去處事做人,反而事事順利功成圓滿,這不正是老子道理的玄妙性嗎?


不是,是管子。只不過,老子將他的內涵進行了明晰,將他的外延擴展到天地萬物之始。


本意就是原文中的一句話: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無為常和無不為放在一起,無不為就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無為無不為不是不做事,只是一種做事的態度,做符合自然規律的事不做違反規律的事。比如餓了就吃飯、口渴就喝水、困了就睡覺。說起來都是沒用的廢話,但是做起來誰都有廢寢忘食的時候。

個人亂琢磨的一些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討論一下。


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先入為主的生活和做事


老子最早提出的「無為」,就是要充分認識自己,認識宇宙,要順應環境,不要妄動,無謂耗損自己的時間,精力,去追求那些虛幻的事物。


推薦閱讀:

何謂有道(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文武哲學思辨之二:道可道,非常道
莊子也無奈:人,為什麼要自欺欺人?
什麼叫誠(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周末讀書】道可道,非常道

TAG:道家 | 老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