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者真的可以自清嗎?

不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在你剛步入社會的頭幾年,總會遇到過幾次別人的誤解。你明明知道你做的是對的,是無可指責的,但是又無奈無法拿出證據來說服別人。一個善良的人,就這樣在一個充滿著誤解的社會中,從受害者變為施暴者。


黃秋生就在訪談中說:「那麼多人都說周星馳這不好那不好,你見他說過誰不好?」

這應該就叫「清者自清」了吧。


謝邀,這裡我想借jusf周存的一句歌詞:「不要以為舞台真能分清你的黑白。」


三人成虎聽過吧?清者自清,但是也擋不住別人的閑言碎語,心態好的人或許可以正常生活,心態不好的,可能在某一瞬間就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所以也建議這個世界少點噴子鍵盤俠,你可以不評價,但是別傷害


經歷過校園暴力。很多次。

最近一次是在今天,看到一個小女生被堵在牆角一幫女生圍著她,還有女生踩她的水杯什麼的。

我在樓上默默看了一會,往樓下扔了個紙團。

當時天快黑了。那幫女生抬頭以為是老師,就散了。初中生可能膽子小一些。

但是其實如果是以前我會衝下去護著那個女生。

小學有一個比我大幾歲的哥哥。

和我一個小飯桌。

然後別人總是欺負他。因為他是個傻子。

有一次很多人圍在一起笑話他的成績。還踢幾腳打幾下腦袋。他抱著書窩在角落裡。

我很生氣,就拉過來他到陽台說你別怕。那些人使勁敲門。我當時突然就害怕了。DuangDuang的聲音。

我只是一個一二年級的小姑娘而已。

我跟他說你寫啊。他說我不會。我湊過去一看,我也不會。

後來不知道怎麼結束的。

有一次他在學校里和我打招呼,我沒有回答。

可能因為太難過吧。

遇到這些儘力就好。


謝邀。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講一個故事。

四十年前,在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平凡也貧窮的小家庭,一兒一女,女孩較大。他們是村子裡最優秀的兩個人,都很讀得了書,都長得俊俏漂亮。女孩在村子裡有許多追求者,但她也一直比較矜持,思想也比較保守。她安分守己,對弟弟和父母都很好。

直到有一天,女孩的父親帶著女孩出門了,說是要去某位朋友家拜訪,天一亮就出發了。

他們倆走了很遠的路,終於到了一條巷子外。這條巷子里的房子都破破爛爛的,甚至比女孩自己家還要破。女孩的父親帶著她走進一間破房子里,和家主打了招呼,便去一邊說事了。

屋子裡什麼都沒有,除了一個年級相仿的男孩子,百無聊賴地坐在門口發獃。女孩很有禮貌地坐在一邊,乖乖地等父親說完事情。

不知不覺到了傍晚,父親談完了,他走出來,與家主道別。然後又對他的女兒說:「時候不早了,我要走了,但天色太黑,你就留在這裡吧。」

女孩不解,說要同父親一起回去。

父親拒絕了,「你就留在這裡,明天天亮了再回來,我走得快,等會兒你跟不上我。」

女孩沒有辦法,還是留了下來。

這個家主很好,還特意為女孩準備了一個小床。這一夜,女孩睡得很好。

第二天一早,女孩起床,一出門就發現周圍有很多人看她的目光很是鄙夷。她也漸漸聽清了一些聲音。大致內容就是,她一個姑娘家子,在別人家睡了一夜,並且這家人里還有一個沒討老婆的男人。

女孩大驚,她跑回去,質問家主,卻被告知,她已經是他們家的媳婦兒了。

她不明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周遭詆毀和污衊的聲音越來越多,只是過去了一夜,彷彿這個世界就變得再也不認識了。

她想回家,卻被重重阻攔,可她還是想了辦法逃回去,但好不容易回到老家時,那些曾經很喜歡她認同她的人,竟也認為她已經是一個被玷污了的不堪的女子。而家裡最親的父母,也沒有站出來說一句話,甚至還要趕她走。

她心如死灰地回到巷子里,回到那個破房子里,迷茫無措了起來。

沒過多少天,她與那個男孩的婚期就定下了。她奮力抗爭,拒絕,卻被一句「你要是個好姑娘,怎麼會嫁到我們家來」給打敗,她知道,她的清譽已經無可挽回了。

不久後,她成了婚,懷了孕,她終於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被父親賣給了這戶人家。

可是,能怎麼辦呢?

她想了許久,掙扎了許久,最終還是振作了起來。

沒有人可以救她,她必須學會自救。她要將那些被踐踏的名譽,一點點地拼回來。並且她,孤立無援,阻礙重重,唯有靠自己。

後來,她生下了四胎孩子,在此同時也奮力拚搏,憑著自己的知識,在旁邊的學校謀得了一點職位。再後來,她一邊帶著孩子,一邊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再後來,她的弟弟也成了材,做了點小官,她在她弟弟的幫助下,又做起了一棟房子。

房子建成的時候,街坊鄰居都來了,這是巷子里最高最好的房子,從一個破破爛爛的屋子變成這樣氣派的一棟樓,是所有人都盼望但謀不到的。

這麼多年了,他們終於拿正眼看了一眼那個女孩,不,她已經成了一個女人,一位出色的母親。

再後來,這位母親將兒女撫養長大,一個個都安排了不錯的工作,除了大女兒,那時候實在太窮,家都養不起了,只好讓大女兒先去工作,因此大女兒也只是一位工人。

但是,在這麼窮的一條巷子里,這位母親的成就也足夠碾壓所有人了。

從此,關於她的流言不攻自破,她也總算能夠昂首挺胸地走出去,甚至是,衣錦還鄉了。

這是我的姥姥。

這個故事,是我一周前,聽她自述的。

去年我考研失敗,今年又因為家庭的重重阻礙,心態再崩。

面對母親認為的「又沒人讓你非考復旦不可,你隨便考個碩士,有個學歷就好,為什麼非要浪費時間又考一次」,和諸如此類的,總之就是不支持並且阻礙我考研的態度與行為,我不知該如何應對。

父親不許我出去複習,母親不願接受半點風險,失敗兩次所要承受的是非和壓力,在我身上幾乎是雙倍,一半來自親朋好友,一半來自父母的重複與強調。

複習進度被拖得厲害,八月心態崩了以後也遲遲沒有恢復,儘管後來試過各種運動或者興趣去喚起動力,但都失敗了,一直到這個月初,聽了姥姥講的這個故事。

我很敬佩她,她的信念和心無旁騖,實在是令人震撼。我自愧不如,非常不如。

姥姥說,我太容易受父母影響,被所謂的「孝心」控制,因此無法展露自己的拳腳,總是被束縛著,被家庭,也被自己的觀念和脆弱,束縛著。

我的事情與清者自清無關,但我認為道理還是一樣的。

心性有待堅強。

心無旁騖,不只是對誘惑,應當還包括對他人的評價。

不論是消極的,惡意的,還是詆毀的,都儘力做到心無旁騖,然後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最後,到底能不能證明自己,大概也不重要了。


我是絕對不認可清者自清這句話的

早在八十二年前阮玲玉用自己25歲的鮮活生命寫出「人言可畏」這四個血紅大字。八十二年之後的今天,網路的傳播速度,無腦網民的斷章取義,再加上無良小編的添油加醋,普通百姓怎麼還可能清者能自清

自清者需要多麼大的肯景(權力,財力,道義,堅持)支持才能「自清」


謝邀。

清者自清不知道,但我拼了命不讓自己成為施暴者,如果有一天我變得不再那麼柔和,那我希望旁人能知道,為了不讓自己變得隨波逐流,我反抗過努力過。

以上!


沒有故事講

只有有一個自己的觀點

清者自清的清 是對大多數人的清 還是對自己內心的清

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了非黑即白這一說

兩者都能實現 但也基本也只能選擇一個去實現

人多嘴雜


清者自清,這四個字在現在我是這樣理解的。清白的人只能有自己清楚,別人不知道~知道~道~道~~


不知道為什麼我的timline里會出現這個問題。

題主對"清者自清"的理解似乎是被誤解的人是否有證明自己的正確的可能。

私生活的事我不考慮。這種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誰對誰錯根本沒答案,以下的答案僅僅與工作有關。

"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在你剛步入社會的頭幾年,總會遇到過幾次別人的誤解。你明明知道你做的是對的,是無可指責的,但是又無奈無法拿出證據來說服別人。一個善良的人,就這樣在一個充滿著誤解的社會中,從受害者變為施暴者。"

先上結論:題主的問題是沒問題的,問題的答案的核心在於,你認為的正確首先是可被證明的,否則都不過是胡鬧。

但題主的描述是有問題的,在描述里題主摻雜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道德判斷,主觀的把自己,或者說被批評和指責的新人,放在了道德的高處,給人一種"我是新人,你們批評我所以您們都是壞人"的印象。

以下正文

第一個問題,拿不出證據來說服別人,你憑什麼認為是正確的?

邏輯推理,實驗結果,已有的先例,規章條例,都是可靠的證據。如果這些證據你都沒有,你難道是靠直覺來證明你的正確嗎?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歐拉和哥德巴赫都認為這是對的,然而並未做出證明。難道後人就因為歐拉和哥德巴赫的意見就放棄了對這個猜想進行證明(或者證偽)嗎?

退而言之,如果這些證據存在但是是不可告人的,那別人沒有理解你的義務,被誤解你也先忍著吧。否則為什麼抗戰時期的諜報工作者諜報工作者在文革時期被批鬥的時候不自辯清白?因為出於保密條例,他們不能自證。

第二個問題,"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在你剛步入社會的頭幾年,總會遇到過幾次別人的誤解"。

我可不可以理解為因為是職場新人,所以還不了解這個行業的行規,慣例以及某些問題的可行解(未必是最優解),自己通過新人的直覺得出了一個和行規,慣例,可行解不一致的答案所以遭到了反對?

那麼,如果有悖於行規,不好意思這是你的鍋,一個行業圈子不會為你一個無足輕重的新人改規矩的。退而言之,如果行規存在效率上,法律上的問題,自然有合理的手段改變它,如果是道德上的,如果行規有悖於你的道德,那你退坑吧。

如果是有悖於慣例或者可行解,那你需要證明的是你的答案為什麼優於慣例或可行解。

第三個問題,"一個善良的人,就這樣在一個充滿著誤解的社會中,從受害者變為施暴者。"

善良?誤解?受害者?施暴者?

為什麼要做這種道德上的判斷?

完成工作(如果這工作不違反道德)關乎善惡嗎?難道善良就是所有人都互相哄著來,你好我好大家好?難道被"誤解"的人就是善良的人?

沒法證明自己的正確憑什麼說自己被誤解了?

民科還說自己推翻了相對論但是被學閥打壓了呢。

你工作做的有問題別人批評你,你就成了受害者?

後來你成了老手,新人依舊什麼都不懂你批評新人工作的失誤你就成了施暴者?

wtf?


可能吧,因為有時候被人誤會了,你不解釋吧人家就確定這事你乾的,你要是解釋的話,人家不聽,你就怒,再次解釋後人家就說你幹嘛脾氣這麼大,從這一點說,清者自清,但是又清者不清,因為別人會認為你解釋的不清楚,心裡一定和你有一絲隔閡,但是這種關係我們又不知如何維持,不知所措。


我自認也一直是個「清高」「正直」的人。 從小到大大,都是一個直爽的性情。可能因為家庭教育和自己愛好宗教、國學的緣故。從懂事起到讀書到工作,對於所謂「正直」二字,對於「進德修身」等等的自我追求,影響到交友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 當然,這僅僅是自己價值觀所致的對自我的要求,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是十分必要的。

在初入社會,工作問題上,面對一些不妥當的,不「靠譜」的人或者事,有過對抗和不平。無論是關係處理還是被動遇到的事。是有過一段時間迷茫的。

之後陰差陽錯,開始經商,這個問題更是變得明顯。直到隨著見識拓寬,並在一些長輩和宗教觀念上的受益。 開始領悟到「善巧」二字。

老話講的剛過易折。 一個人善良正直,或者嚮往善良正直。當然是沒什麼錯的。但是社會如此,一些人心如此,我們做不到和光同塵,菜米油鹽的生活必須需要我們在「方式」上學會調整。不然先不論這份善良正直和清高是否純粹,即使我們無愧於心,但方式不當也容易自傷傷人。

我個人來說,就是結合實際生活工作,在對待家庭、事業、朋友等角色和事情上,盡量做到三點。簡單的道理但是需要細細體會融於自身行動開來。

1、時常自省。個人體會是,大部分情況與外界的矛盾和一些我們認為錯誤的東西,很多時候,都是自身的問題。只有在自己的心態和處理方式上調整,才能解決問題。心態自然也才平和得下來。不易陷入情緒極端。

2、包容。無論對於朋友、親人、同事或者員工,各類人。 在非原則問題上,儘可能包容一些,可以勸告可以建議可以管理,但是切忌「得理不饒人」,用過多的責備和命令式的方式試圖改變一些問題,多半有弊端,無法妥善解決問題。生活中大部分情況下的自我心態不平和與他人的看法矛盾,都是可以「退一步」來解決,多試著思考雙方的立場和得失,找到那個平衡點,或許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3、所謂「清高」,很多時候,容易陷入「苛刻」。如果是對自己品德能力等的要求,那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放眼天下一個標準,就很容易自他矛盾。古話講「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是個很高的修養標準。如果我們做不到,千萬不可強加別人。

有一個比喻,做人最好的一種方式是如銅錢一樣「外圓內方」。我們在自己能力足夠和事情條件妥當的情況下,可以試著去維護改變一些東西。但是在力量不夠,時機不成熟的時候,不妨善巧一點,退一步,保存自己,見機行動。

事實上,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社會,做一個「好人」,堅持自己的人。都是不容易的。我只能說,莫舍己道,勿擾他心。只要自己無愧於心,踏實待人處事,在一些無可避免的矛盾上學會善巧變通一些的處理(不是圓滑),就夠了。


謝邀

清者自清?

像我這種人,應該就是勞資開心就好了,管你相不相信誤不誤會。


心裡還不夠強大 手段沒人家高明


不可以

你會在受委屈之後安慰自己賤人自有天收

但是其實不是

那些傷害你的人總會過得比誰都開心

冤枉你栽贓你那種都是過得很無憂無慮的人

該撕就得撕

還說出來就得說


瀉藥。清者自清,這句話聽到過很多遍,很多人把它奉為真理。但是,清者真的可以自清嗎?

一次跟朋友吵架,無非是為了她提的一些建議有爭執。但是,我愣愣的盯著他看來十秒。就走了,以為她能明白。誰知過了很久,慢慢自然和好,她問我那天為什麼盯著她看。

清者自清也許對於一點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看法,也不會在跟別人有交集的人來說很有用。但是在現在這個社會,人總要和別人有交集。你如果去辯駁,解釋,沒人能懂得了你。

若真是一個傲氣的人,不會等著事情慢慢澄清,那太久了。他一定會去辯護,思考著這樣翻盤。


如果有人要作你的話,怕是怎麼也清不了吧。


首先說我的觀點吧,清者自清沒錯,但別人冤枉你說你不清時,你怎麼辦?

高中考試,我的試卷放得偏了,正巧后座男生可能看了幾眼吧。下一場考試開始前,監考老師把考試誠信承諾書拍我桌子上說:再交流就把你名字記下來。我當時腦子很懵,但是出於本能地回嘴:我沒有啊。老師當時表情特別厭惡,什麼話都沒說,直接轉身上講台了。

其實意思就是,給你面子了,還裝?我到現在都忘不了那個表情有多傷人。

過了半分鐘吧,突然意識到,他在說我作弊。腦子轟地一下……從知道什麼是誠信什麼是原則之後,唯一一次作弊就是高一月考,問了旁邊同學地理後五道選擇題。其餘情況下,不管自己做得再糟糕,都沒有動過要看別人答案的念頭。

越想越憋屈,自己一個人哭,還不敢發出聲音。有種衝動想上講台和他理論,但是不想落個擾亂考場秩序的名頭,就強迫自己好好把考卷答完。

交了卷子之後,我就跟著那個老師,但是一下考場人都湧出來,我跟丟了。回到教室上晚自習,同學安慰我說,清者自清。

我聽不進去,真的,有時候涉及原則問題,忍不了,也不想忍。

我小時候,爸媽一直教育我不要太計較,學會原諒別人。我也很懂事,做個老好人,沒什麼脾氣。

後來長大了,就像叛逆一樣,拚命地要和小時候的自己不一樣,變得有些衝動,不願委屈自己。

到現在也覺得,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找他理論,而且是在考試結束後立刻理論。不是找事吵架,而是告訴他,告訴其他人,我沒作弊。


清者確實能自清,但是不是做冤大頭。如果被污衊被陷害,自身的利益遭到損害,那肯定要站出來為自己打抱不平,為自己爭取合理合法的權益。如果只是不痛不癢的流言和負面評價,無須去管,別人怎麼看你其實沒那麼重要,做好自己,自然有聰明人會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


蟹妖,知乎小透明第一次被邀請(?ò ? ó?)

這個真的是可以的,我在高一的時候有個女同學,和我都是地理課代表,就是那種特別安靜學習特別認真的那種。每天基本上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就算我們全班都鬧翻了天,她也一直坐在那裡不停的學習。但是待人也很友好,我們班基本上沒有說是不喜歡她的。


推薦閱讀: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為什麼人的壽命就這麼短促呢?
我們被迫出生在這個社會,為什麼在世俗眼裡必須對社會作出義務?
你人生彈盡糧絕還欠一屁股債的時候,是怎麼起步翻身的?
生活和電影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快奔40的人,難道人生就真的定型了嗎?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