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布拉德·皮特的新電影《星際探索》(Ad Astra)?

皮特飾演航天工程師羅伊,他的父親在 20 年前離開地球前往海王星,尋找外星智慧生物。不料任務失敗,有去無回。而羅伊此次也要飛越太陽系,找到父親,並查清當年失敗的原因。本片 8 月 29 日於威尼斯電影節首映,預告片:


這次,我們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評價這部電影,那就是電影的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在國內俗稱戲用平面)。跟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不同,《星際探索》看似並不是一個需要大量圖形裝飾的電影,但走進幕後,你會真相發現並非如此。

電影中平面設計的工作常常和文字有關係。依據劇本重新設計文字或者將它翻譯成其他語言形式,但無論怎樣,都要把握好電影背景歷史的準確性

劇中羅伊的飾演者布拉德皮特

以《星際探索》為例,它的視覺必須具備一些科學或技術依據,因為電影面向的是所有觀眾,其中的潛在觀眾也包括真正的科學家、工程師或研究者。雖然電影平面設計師不可能在一個月內成為火箭科學家,但他仍要設法吸引全體觀眾,這很重要,這就要求設計的作品必須充分尊重現實已有的知識。假設一個科學家在觀看一部基於科學的電影,如果裡面的知識缺乏科學的基本常識,他很可能會直接失去觀看的興趣。所以,對於《星際探索》的美術部門來說,僅僅注重設計的精美和視覺吸引力是完全不夠的。

《星際探索》導演在片場指導演員表演

《星際探索》的導演詹姆斯·格雷(James Gray)要求電影設計師要描繪真實的太空旅行。格雷對於製作幻想類的科幻電影並不感興趣,雖然在幻想電影中,人類可以穿越宇宙並舒適地生活在另一個星球上。格雷想要實用與真實,顯然鋼鐵俠那種在屏幕前的花哨操作並不適合這部電影。

利馬號太空船居住區

這部電影要創作一種感覺:在太空中,當問題出現時,宇航員只能通過機械手段來解決問題,例如更換軟管、損壞的零件,撥動開關等,否則他們可能會在幾分鐘內死亡。導演想強調在地球之外生活的困難性,這與常見的科幻電影操作不太一樣,之前要麼是基於現實或歷史重塑的硬核類型,要麼就是觀眾不會太在意科學性的太空幻想,而導演想在二者之中找到最佳答案。

仙王座號實驗區域布景照片

仙王座號室內布景照片

當然,導演可能並不是否認人類探索天空的必要性,也許他只是覺得人類不應該奢望毀滅地球後能輕易找到完美的新家,畢竟這幾年我們常說:「世上沒有Plan B的星球。」

設計前的研究工作

《星際探索》有三架主要的航天器:仙王座號Cepheus(羅伊用來抵達父親地點的美國航天飛船);灶神星號Vesta(挪威的一艘飛船)和利馬號Lima Project(羅伊的父親在太陽系最遠的地方進行30年科學實驗的飛船)。其他航天器還包括在地球與月球間輸送旅客的月球穿梭機、月球和火星探測飛船。還有一個預飛站,用於測試宇航員宇航服中的氣流。

月球穿梭機室內

這部電影中很多的平面設計細節都確保了準確性,以提升電影整體的可行度。例如太空飛船上的導航和生命支持面板,以及展示太空旅行旅遊方面的購物中心廣告。所以,作為科學界的外行人,電影平面設計師必須有一個顧問來提供幫助。

挪威太空船灶神星號上控制面板的細節暗示了空間里沒有固定觀看方向

廢棄的灶神星號門上的細節

在洛杉磯,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擁有大量資源,其中展示了奮進號太空梭。參觀太空梭的座艙對藝術總監凱文·湯普森(Kevin Thompson)來說非常重要,它影響了電影中仙王座號Cepheus的外觀。在科學中心,平面設計師凱倫·特內克(Karen Teneyck)遇到了曾在NASA Mission Control,Space X和美國空軍擔任太空梭飛行控制員的羅伯特·約厄爾(Robert Yowell)。他十分喜歡太空,並願意擔任《星際探索》的航天顧問。

月球航行導航面板設計

仙王座號Cepheus飛船的駕駛艙

除了在電影中擔任平面設計外,在現實中的很多平面設計項目也都需要構想一些額外的內容,比如在廣告中描繪一個想像中的世界,為企業設定虛擬視覺形象等等。平面設計師也需要構思故事、細節等設計線索,特別是文字內容。電影中除了圖形的形式外,文字內容也十分重要,再微小的細節觀眾也能分辨出來。

仙王座號里的宇航員手部細節

對於《星際探索》而言,技術性展示顯得格外重要。所有戰艦都將配備許多儀錶板,我需要為其創建詳細的標籤和原理示意圖,以向觀眾解釋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仙王座號飛行艦橋控制台平面布局設計

平面設計師不想使用虛假的術語,比如想當然的「推力」、「加速」、「緊急」之類的文字按鈕,而是創建一套真實的圖形語言。儘管劇組得到了一些奮進號太空梭的內部照片(布景設計師也用來激發靈感),但具體的細節是沒法從裡面看清楚的。碰巧的是,在幾周的資料採集毫無進展後,洛杉磯時報網站刊登了一張奮進號太空梭控制面板的球形全景圖,讓設計師終於可以看清裡面的細節了。

月球車的儀錶盤設計

接下來,平面設計師要與布景設計師一些合作,將資料里的圖形設計轉譯到電影的原創操控面板上。雖然這樣仍然看上去不可能像NASA製作的那般完美,但至少在細節上看,它已經算合理了。

仙王座號的駕駛艙 90%的控制面板都是基於真實太空艙設計的

在完成大多數面板(包括電氣系統,大氣控制和導航系統)後,航天顧問羅伯特和平面設計師凱倫開始著手弄清楚設計中涉及的燃油系統。由於仙王座號Cepheus是一艘超遠程飛行的宇宙飛船,因此設計師選擇了一個以核能源為中心,傳統的氫/氧燃料作為備份的動力系統。由於在船體外底部面板也會顯示引擎的配置信息,所以平面設計還要和視效團隊合作,確保前後設計的一致性。這個過程充滿挑戰,也充滿了征服未知世界的成就感。

仙王座號燃料系統面板設計稿

航天顧問羅伯特不僅為美術部們提供幫助,也為演員的表演提供指導。畢竟那些太空艙內的面板安裝正確,布拉德皮特不會使用的話,也沒有任何意義。羅伯特向宇航員演員展示如何使用這些控制面板,與布拉德皮特密切交流,甚至類似問道這樣的問題:「他們在太空中嚼口香糖嗎?」(事實上宇航員確實會這麼做)

飾演羅伊的布拉德·皮特坐在仙王座號的控制中心座椅上

火星指揮中心和博物館

劇組除了參觀加州科學中心之旅外,還參加了加利福尼亞州拉卡納達市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年度巡展,該實驗室專門研究無人太空任務。電影中虛構的火星通訊中心的布置就是參考了JPL及三個地球基地與衛星陣列的通訊方式。

平面設計師還需要弄清楚如何顯示太陽系中更遙遠的行星時間,這些行星的每日自轉和公轉的形成都不同。電影中,所有時空都被調整為地球UTC(協同世界時),因此指揮中心可以準確顯示在星際中的時間。

約翰·費恩飾演的斯特勞德站在堡壘卡森會議廳信息面板的前部

火星控制中心室內布景照片

福特卡森會議廳太陽系距離演示圖

火星指揮中心通訊板顯示衛星和時間信息

火星博物館的信息展示板 展示了太陽系行星的太陽光照量

在《星際探索》的火星上,有一個小型博物館,專供抵達後的旅客進行參觀。對於這個場景,平面設計師凱倫要為布景陳設師設計11個背光板,來展示火星殖民歷史。該歷史劇本中並沒有提到,所以設計過程也是構思想像的過程。

火星博物館面板 展示了早期殖民的故事

這些設計能為故事增添更多事實依據。設計師從攝影圖片網站及研究圖形資料中了解到:與地球相比,火星接收的太陽光大約是地球的44%,海王星只能接收0.1%的能量,因此無法在太陽系遠端使用太陽能。這批設計面板還展示出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以及火星與地球之間的大氣壓力差異以及它對人類居住產生的影像。另一面板的主題是如何利用無土栽培法在火星上種植食物,如何使用火星北極冰蓋上的輸水管道(類似於地球上的輸油管道)。面板內容還被重新排版為小冊子形式,以供「旅行者」隨身攜帶。

在火星休息室的圖表設計中顯示了尿液回收周期

利馬號無土栽培食品標籤

火星博物館的展示版面

月球大廳

在電影中,主角羅伊在正式進入太陽系飛行之前,曾在月球上停留,這在電影設定的未來中,似乎和一般的機場轉機一樣,沒有什麼困難。但是由於這個場景是在外景拍攝的,所以攝製組能進行的改造工作非常有限,但它仍然需要看起來像一個功能齊全的運輸中心,包括商店、銀行和本地運輸。拍攝前必須掩蓋現有的許多標牌,並且需要額外設計標牌來填充空間。

為太空飛船的設備和路牌設計的一些列平面細節

平面設計師凱倫想出了一個使用增強現實來填滿空間的方案,並且有可能符合電影的科技背景:未來不需要增強現實設備就可以看到虛擬立體影像。由於在月球上運輸和製作實物廣告會很昂貴,因此增強現實的確可能是未來最合適的太空廣告方案。

基於外部概念圖的內部登月步驟演示圖

登月大廳的另一個項目涉及一個裝有特殊眼鏡的箱子,該眼鏡將用於保護角色的眼睛。設計師為眼鏡項目構思了一個廣告標語:「長壽需要健康的眼睛」,還為提供拍攝用眼鏡的公司(電影中叫「 Macula Optics」)設計了一個虛構的標誌。此外,還有虛擬旅行——「土星之旅」、在拍照機中使用膠合板製作的鏤空宇航員、月球博物館的信息等。

月球酒店套間展示圖

為電影做平面設計的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你有能構思和充實觀眾所看到部分之外的東西,比如設計地圖。凱倫設計了整個月球運輸系統的圖表,有沿線的停留站點,類似於地球上的地鐵路線圖,向觀眾展示了被殖民的區域。

徽章設計

太空電影常常與各種特殊任務有關。在《星際探索》的太空飛船和空間站中,包括人物服裝上出現過大量的徽章,這些徽章展示了過去的任務成就與歷史,暗示了科學發展階段。這些徽章同時出現在地球的辦公室及各只飛船中。

仙王座號的太空任務徽章 展示了歷史上的探索歷程

NASA版與新設計的太空徽章

劇組嘗試過在設計上獲得獲得NASA的同意與授權,甚至在電影中提到該機構的名字。但NASA估計考慮到他們是真正的科學家,而不是電影製片人,並且擔心自己的身份被用於潛在的暴力場面,所以最後劇組不得不使用官方已經廢棄的Spacecom(美國太空司令部)機構名稱。

基於導演提供的希臘花瓶圖樣設計的太空任務徽章

本片還有很多其他需要平面設計的項目,包括車輛、較小的航天器、會議室、政府辦公室、地理實驗室和AREC站(AREC站使用超強納米結構建築材料拴在地球上,並將太陽能傳回地球)。

利馬號的植物種子銀行

電影的平面設計工作可能在別人看來十分的小眾,但其設計之旅充滿了未知與創造的樂趣。當然,我們不能忘了航天顧問羅伯特,或許,未來科幻電影需要更多的跨界知識進行支撐,而你將會成為下一個獨一無二的專業顧問。

參考來源:ADG《perspective》


《星際探索》這個片子在國內公映前的宣傳非常有中國特色,我們在各種映前宣傳稿里看到的都是諸如「好萊塢年度科幻災難巨制」「月球飆車」「火星逃亡」「驚天核爆」之類的關鍵詞,配合預告片和相關劇照,看起來真的還挺像那麼回事兒的。

月球飆車?火星逃亡?神秘狒狒?驚天核爆?emmm……宣傳里說的這些元素都有,但問題是,如果你真的是沖著這些來的,那你恐怕會失望的……

對我這種枯燥單調且乏味的中年直男觀眾來說,因為已經有了足夠長的觀影經歷,所以我才不會被這些詞兒給欺騙了。很簡單,先看導演是誰啊!

本片導演詹姆斯·格雷 James Gray 的上一部電影是《迷失 Z 城》,國內也引進了,不過被喪心病狂地刪減了37 分鐘(內地版104 分鐘,國際版141 分鐘),所以口碑尚可但票房很糟糕(豆瓣6.9 分,票房才 700 多萬)。他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藝術片導演,早期作品有《小敖德薩》、《我們擁有夜晚》、《兩個情人》、《移民》等,豆瓣評分均勻分布在 6.5-7.5 這個區間。最近的兩部作品《迷失 Z 城》和本片《星際探索》豆瓣評分都是 6.9 分。

這樣的一個導演拍了一部太空科幻電影,他是不會忽然搖身一變為太空版邁克爾貝的。所以,我在進電影院之前已經把心態調整的足夠好,而且還興高采烈地買了 IMAX 版,看完之後也心滿意足。

這是一個迷你版「太空奧德賽」的故事,飆車逃亡核爆災難什麼的都只是背景,重點還是父子情感,只是這個故事湊巧發生在太空里而已。就像之前的宣傳稿里說的那樣,「精湛的表演與絕美震撼的太空奇景,打破了這類電影的結構局限。更難能可貴的是,電影不單創造了一場史詩級的太空歷險,也探索了人性、人類生命與宇宙的關係,一部非凡之作,不僅充滿堅韌又倔強的探索精神、還帶著一種毫不猶豫的狂野氣質。」

因為布拉德·皮特的明星魅力,因為本片精良的美術,因為震撼的視覺特效鏡頭,因為導演營造的精巧氛圍,這部電影具有非常出色的觀感。當然,對於另外一些期待著飆車逃亡核爆災難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就會令人非常失望甚至憤怒。所以這部電影註定會有兩極分化的口碑,我身邊那些科幻迷朋友們,就對本片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

當然我挺理解本片在內地的宣發策略的,因為內地觀眾的口味傾向就是這樣。對於這樣一部太空題材電影,想要抓住內地普通觀眾,就得強調「科幻災難」、「驚天陰謀」、「星際史詩」這類關鍵詞。但問題是,那些想吃麻辣燙的觀眾被弄進影院後,就算你端上來的是最好的雲腿,觀眾還是不爽啊!

這是一個幾乎無解的難題,我就不在這裡多討論徒增煩惱了。總之,中國觀眾不是不愛看科幻片,但如何找到讓中國觀眾正確接收科幻電影的途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說起科幻,格雷這個導演顯然沒把心思放在太空和科幻上,他的重點全部放在布拉德皮特的父子情感上去了,對於片中出現的那些太空科幻元素,從細節來說,基本上屬於放任自流的感覺。但好在本片的美術環節做的非常出色,自己把自己照顧的很好,沒布拉德皮特都能自己活下來。但科幻電影的問題在於,如果導演沒有把科幻元素融入進故事核心,觀眾仍然是能夠感覺出來的。《星際探索》的問題就在於,因為導演對科幻元素並不在意,所以電影中的那些出色的科幻視覺設計,沒能和故事很好地結合起來,出現了嚴重的割裂感。這種視覺層面的出色,和故事本身的割裂,讓全片一直有一種微妙的不適感。

這到底是個啥?

之前在預告片中看到的這個場景,一直讓我很興奮。我一開始以為是太空電梯,暗搓搓興奮了很久。可是看電影時我迷惑了,這玩意兒到底是個啥?

首先它肯定不是太空電梯,因為它的長度和構造都不是任何一種太空電梯可能的樣子;其次它也不是空間站,因為它的底部是連接在地面上的;最後它也不像是某種超高建築因為它特么的太高了!

它的頂端就在大氣層邊緣

電影里也沒講這是個啥,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因為某種神秘的「電涌」導致的爆炸後讓布拉德皮特做了一次超高空跳傘。(話說已經有人做過超高空跳傘了,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來,自由落地的過程中有一段是會突破音速的,電影里居然直接跳過去了)然後這個開頭提了一嘴的「電涌」,用了幾句對白告訴大家這玩意兒很危險人類很危險要趕緊解決,然後電影就再也不提這事兒了……

至於說在失重飛船裡布拉德皮特順著眼角流淚什麼的類似這種令人疑惑的科幻細節全片還有很多,看到後半截時我終於明白過來了,導演格雷應該不是一個科幻迷,他無論對科幻還是科學都不太在意,他想表達的故事中的情感,其實還是屬於過去的世代。但一部科幻電影的最重要特徵,就是科幻元素是構成整個故事的核心基礎,如果抽掉這個科幻元素,故事和人物就都不成立了。但顯然《太空探索》並不是這樣的一個科幻故事,比如本片故事可以完美替換為 19 世紀,一個美國捕鯨船船長失蹤在南極,其實他肩負一個國家秘密使命,需要深入南極腹地尋找某個秘密或真相。二十年後,他的兒子也成為美國海軍,被政府徵召前往南極,因為他的父親還活著……(這不就是把《迷失 Z 城》又翻拍了一遍嘛!)

電影中的行星際飛船

本片中布拉德皮特先出發去月球,然後坐大火箭去火星,最後又從火星坐大火箭去了海王星,你們猜這段時間花了多久?從地球去月球是1天多,從月球去火星是17 天,從火星去海王星是……79 天……

你們可能已經發現了,導演格雷對太空到底有多大這事兒應該是沒概念的。所以他在想像布拉德皮特的迷你版太空奧德賽旅途時,基本還是按照地球上的空間和距離去想像的。

19 世紀的飛剪式帆船橫跨大西洋大概需要 15 天左右,20 世紀初的輪船從上海到舊金山橫跨太平洋大概是 60 天左右。但這是地球,而太空,它真的很特喵的大……

這種飛船怎麼能讓 4 個人在裡面呆 160 天?(往返都算上)

海王星距離太陽大概是 45 億公里,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0倍。45 億公里這個數字一般人沒什麼概念,換一個概念大家就知道有多遠了——以光速走完這段距離還需要 4 個小時……

1977 年發射的旅行者 2 號,通過一系列引力彈弓加速到第三宇宙速度,還用了 12 年時間才飛到海王星。如果以電影中出現的那種明顯是化學燃料驅動的大火箭,我們且不說燃料問題怎麼解決,想要在 80 天從火星飛到海王星,應該全程都會有至少 1G 左右的加速度,也就是全程基本不會有失重場景。而電影中顯然是根本不太在乎這個的。

至於說去月球換乘火箭去火星,月球上有太空海盜,海王星的神秘電涌,以及男主父親怎麼在那個飛船里活了十多年什麼的……基本上都是導演在胡來了。不過好在本片的攝影和美術部門都很給力,所以起碼在視覺上保證了足夠的可看性。

嚴格說起來,這是一部披著太空科幻片外衣的文藝片,基本上導演是把《迷失 Z城》又翻拍了一遍太空版……作為藝術電影,它具有迷人的魅力;作為科幻片,它是一個四處漏風的笊籬。

另外,根據未經證實的傳聞,月球海盜場景,以及太空狒狒場景,都是後來補拍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動作元素,改善敘事節奏。

要看太空題材影視作品,最近十年首推的還是《蒼穹浩瀚》(無垠的太空)The Expanse。現在已經有4 季了,從第 4 季開始亞馬遜接手,明顯有錢了,各種熊熊燃燒的經費。

英文小說已經出到第 6 本了,國內中文版出了前 2 本《利維坦覺醒》和《卡利班之戰》。後三本據說也都翻譯完了,只是在等待出版機會。它們分別是《亞巴頓之門》、《錫沃拉燃燒》和《復仇女神的遊戲》(均為暫名)。

看過美劇後喜歡這個作品的朋友,推薦你們看一下原著小說。

蒼穹浩瀚 套裝全2冊 利維坦覺醒+卡利班之戰京東¥ 64.80去購買?


我很喜歡導演想表達的孤獨感,羅伊他爸沉浸在尋找地外生命中無法自拔,一個人在離地球30億千米的地方忍受孤獨也要繼續尋找,很像中世紀為科學而被教廷燒死的科學家,為探索未知而獻身的殉道者

但是作者顯然沒有太空常識整部電影bug非常非常多,以至於影響到劇情的發展,對於凡是稍有科普常識的觀眾會造成很大的觀影障礙,本片大量的差評就來自於此

我個人打2.5星,1.5星給畫面,1星給給導演想表達的內核,建議導演可以看看太空無垠這部劇,買個坎巴拉太空計劃,亡星余孤玩玩可以提高這方面的知識,讓劇情更合理

下面挑bug

最大的BUG:故事沒有連續性

開頭在太空電梯遭受電涌掉下來了這太空電梯後面就沒出現過了,羅伊他爸的同事留在月球發射場也再也沒出現過

莫名其妙去往月球,莫名其妙去往火星,莫名其妙在去往火星中途遇到遇險船隻,莫名其妙在遇險船隻里遭到猩猩襲擊,然後猩猩後面就沒出現過了,我本以為劇情到這裡是在致敬2001,從這裡引出地外生命,沒想到就這麼沒有了。。。。

和船員搶奪飛船,然後一船的人就莫名其妙領便當,一個二氧化碳滅火器能幾分鐘內毒死三個人,本片中除了主角和他爸,其他所有人物都刪除也不會有違和感,所有角色都是NPC

然後是技術上的bug

地月商業航班的火箭除了拋了倆助推,整個芯級直接飛到月球,貌似火箭是一次性的,商業航班用一次性火箭。。。真和馬一龍說的一樣波音747坐一次就把飛機丟了,月球海盜實在是無力吐槽,其他小說電影的太空海盜都是小行星帶,邊緣行星窮鄉僻壤的地方,這海盜就在美國倆相隔不遠的基地之間活動,感情這不是月球是阿富汗,地球已經有商業航班前往月球了,這種離地球僅僅38萬km的高安區能出現海盜?

為什麼海王星軌道壞個深空探測飛船利馬號,這飛船能持續發出emp破壞地球而且距離越遠威力越大?這emp脈衝比太陽風牛逼多了地面發電廠都能給燒了,利馬號是反物質引擎推進的爆發出這麼強大的電涌為什麼利馬號沒有解體?裡面的電子設備完好無損還有個大活人,正反物質湮滅只會釋放純能量並不會造成所謂電涌,電影中的電涌在現實中連太陽活動高峰年都不能對地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

為什麼主角要先去月球再去火星?有個小知識,同一艘飛船從地球前往月球需要6.4KM/S ΔV去往火星需要6.1KM/S ΔV也就是說地球-月球-火星這一航線純屬多餘,導演拍月球這一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拍預告片中月球槍戰那一段,並且月球這一段的月球車竟然和48年前的阿波羅15號攜帶的月球車同款,只是加長了一下,導演如果抄一下火星救援的火星車,或者流浪地球的運載車顯得更有科技感

為什麼跟他爸通話要跑去火星?電影中說火星基地是唯一一個沒有受到電涌影響的地方,那麼火星基地和地球是怎麼通訊的?羅伊呆在地球上向他爸喊話和在火星上和他爸喊話是等效的

羅伊父親是第一個登陸木星土星的人,這是不可能的氣態行星無法登陸,且木星/土星輻射帶會導致電子設備損壞,損害人體健康,海王星並不是太陽風帶的邊緣,日球層頂直徑有120AU而海王星距太陽只有29AU,在這裡尋找外星人 emmm吃飽飯沒事幹,起初我以為是在尋找木衛二冰層下生命,沒想到是在尋找太陽系系外生命並且還是全宇宙的生命,我只能說找不到是正常即使是有,也不是人類當前技術能找到的,老頭子也是夠狂妄的用如此原始的連個恆星際通訊都沒有的技術來尋找地外生命

70多天就能從火星到海王星,這10幾年來美國政府就沒想過要把宇航員救回來?

至於其他回答吐槽的拿個擋板肉身穿越海王星行星環,我倒是覺得挺有意思的,行星環,以及光影特效挺不錯的,比星際公民,精英危險,無限星辰的行星環更細膩真實,在全篇都是BUG的情況下忘記BUG欣賞下畫面也算是值個票錢吧,在日光穿透海王星環的那一刻,我又自作多情的掙扎著以為這是導演在學俄國電影太空救援中那神秘的閃光,最後確實是自作多情那僅僅只是陽光

為什麼人們看星球大戰,婦聯不會再看的時候給電影挑科學上的BUG?因為這些都是科學奇幻科幻背景僅僅是一層皮並不推動劇情發展觀眾不會在意主角開的是超高速飛船還是條噴火龍,這類型電影就是爆米花片看著爽就是了科幻背景魔幻背景只要看著爽就沒有誰會挑BUG,而火星救援,地心引力,太空無垠,其劇情發展是需要科幻元素推動的,火星救援中設定了一個現實中不存在且不科學的超強火星風暴,並以此為線索講述馬克怎麼在火星上自救並存活,太空無垠設定了一個現實中不存在且不科學的的愛潑斯坦引擎並以此為動力開始了太陽系大航海,流浪地球設定了不科學的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科幻片設定一個違反科學的東西並以此為中心展開故事這很正常,但是圍繞核心的故事裡不要出現過於明顯的錯誤讓稍微有些常識的觀眾吐槽不已,我認為此片如果非要拍成科幻片,可以拍成太空魯濱遜

這個片段我彷彿在看KSP2的宣傳片,一模一樣的


本影片評不包含劇透

這部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製片方現階段還不應高估「硬科幻」與電影思想內核的兼容性

近些年,許多不同題材的「科幻」電影似乎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是「科幻電影」似乎從一種類型片逐漸轉向一種「底色」。似乎任何思想內核都能在科幻這種背景下大放異彩。

於是誕生了這部,企圖將「父子糾葛」與「探索未知」放到宇宙航行背景下闡述的,一次較為失敗的嘗試。

如果你是一個科幻迷,特別是「硬科幻」迷,我建議千萬不要作死去看這部片,你會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如果你對科幻無感,甚至對宇宙航行什麼的非常欠缺了解,我覺得可以試一試去看,也許你會被本片的父子糾葛所打動。

具體而言,如果將「科幻」作為電影的一眾底色,那麼相比於其它底色而言,「科幻」會顯得非常喧賓奪主,「硬科幻」更甚。這主要是因為「科」的部分,涉及許多超越當前時代,但不嚴重脫離科學支撐的內容。這部分的信息量,往往多到就算什麼情節都沒有,也已經足以讓觀眾感覺頭腦爆炸了。如果導演想在此基礎上構建情節,大致有兩個選擇,一是完全依靠「硬科幻」來推進(例如《火星救援》,《萬有引力》,甚至《2001漫遊太空》等等),另一種就是用「軟科幻」,強調故事性(例如《復仇者聯盟》,《她》,《盜夢空間》等等)。我覺得本片動機上似乎更傾向後者,但不幸地是,它選擇了「星際航行」這個偏「硬」的科幻元素。

「星際航行」的問題是,它一方面具有過多的現實依據,另一方面又是尋常觀眾不甚了解的。如果操作得過於忠實科學,往往會變得像是科普節目。如果過於服務劇情,又不得不類似「玄幻作品」那樣,極大地扭曲「科學設定」併產生違和感(譬如星戰中,不要問,問就是「原力」)。

對於看過本片的觀眾,你大可以嘗試一下,如果將本片中所有的「太空」底色,都替換成「大航海」,是不是很多事情能更加說得通呢?事實上,這就是導演所在做的事情。雖然本片有請NASA宇航員做科學顧問,但依然出現了很多有一定相關知識基礎的觀眾都能看出的設定問題。這是因為,許多科學設定,譬如動輒幾小時的通信延遲,幾個月到幾十年的宇宙航行時間等,都會嚴重破壞導演和編劇預設的推進節奏。

對此,本片選擇強行無視這些要素,按自己的想法來使用科學設定。結果導致本片在科學設定上最終一塌糊塗。主要角色的動機,故事的發展等完全與「科學」無關。實話說,我並不理解本片為何要強行選擇「科幻」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內核,因為相比而言,還有許多其它更合適的載體。或許,是因為「科幻」更符合當今「好萊塢爆款」的需求吧。

結果上說,本片在imdb 6.9/10(大眾口碑)和爛番茄 84/100(影評家口碑)上呈現了嚴重的兩級分化。原因其實很簡單,imdb的大量差評全都是有關不合理的科幻設定。而這些問題在影評家眼裡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們更關注所謂的「電影本身」。

以筆者自身而言,我的技術背景讓我無法無視電影中的設定漏洞,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本片的確在除此以外的其它環節操作尚可,思想內核也有值得玩味之處。綜合而言,我不推薦本片,主要因為有《火星救援》,《萬有引力》這樣的玉珠在前,我認為本片在題材選擇上犯了致命錯誤,而犯錯的原因大概率是出於商業上的考量。

----------為防止有些人說「不要和電影較真技術細節」我稍微打個比方來形容一下這個片里的所謂「細節」齣戲到何種程度。

其跑偏程度不亞於,一部「正能量青春校園愛情劇」,女主設定是16歲,但卻是3個孩子的媽媽(生母)。如果諸位覺得這個設定你也能接受,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反駁。


感覺應該像是藝術院線的電影。

以為會是&<星際穿越&>/&<地形引力&>那種,不是,(算有一點)

以為會是&<湮滅&>那種外星接觸的克蘇魯,不是

算是psychological drama吧,兒子尋找生命中莫名突然消失的父親;同時夾雜了探索外太空這種無限的虛無帶來的心理感氛圍感,父子間的人生心理和物理的隔閡好像被無限放大在這種虛無中。那種想要見到生命中突然消失的人的焦慮,反過來又對可能見到這個已經消失幾十年的人演變成對未知的(以及太空的)恐懼。那些內心獨白、慢鏡頭,莫名想到看&<聖杯騎士&>的感覺。

感覺是那種可以電腦上下載來一遍遍品的,但預告片剪成一種動作大片探索外星的感覺,宣傳上有點跑偏了

攝影、布景很美,外星的和太空的風貌也拍的很棒,他們能達到視覺效果和製造的環境氛圍上已經在講故事了,真正的一板一眼的敘事也許只是影片的一個部分而已


推薦閱讀:

拉扯出的奇異之點——拉氏點(2)告訴你嫦娥4號有多牛逼
葉文潔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把地球的信息發向太陽?
如果我在地心掏一個洞住在裡面,還受地心引力嗎?
如果有一天人類能直接通過腦電波交流會怎麼樣?
在迪士尼等待世界末日

TAG:電影 | 科幻 | 科幻電影 | 布拉德·皮特BradPitt | 星際探索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