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科學解釋善惡到頭終有報?


提前反對樓下所有拿個例來說明善惡有報或者天地不公的,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說這個問題。實際上還真有人研究過這個。

之前給老師們培訓得時候有個遊戲叫紅黑商戰,具體來說就是雙方進行博弈,可以選擇信任,背叛。雙方都信任擇一起賺錢,雙方都背叛擇一起虧損,雙方一方信任一方背叛則背叛的一方掙更多的錢而信任得一方虧相同數量的錢。遊戲的本意是培養共贏精神。

後來仔細研究發現這個情況實際上是在研究博弈論的時候提出的一個博弈情況。並且當時的博弈論專家羅伯特阿克塞爾羅格向全世界博弈論研究者徵集了15個博弈策略。這15個策略差不多一半是善良策略一半是邪惡策略。所謂善良策略是指不主動背叛的策略,反之則為邪惡策略。

結果互相博弈幾十輪之後發現到最後得分最高的前一半全部都是善意策略。所以在博弈中其實惡意往往只能獲得短期的優勢和利益,而長期來看必然是善意策略佔優勢。因此從博弈角度來說,理論是支持善惡終有報的說法的。

分割線

順便說下,最後得分最高的策略是一開始選擇信任,而後來每一輪模仿對手上一輪的操作(復讀機賽高)

這個策略正是孔子所言:以德報德,以直報怨。雖然很不喜歡現在很多人在繼承傳統文化時不分良莠一味吹捧的做法,但是不得不說一句孔子的智慧放在那個時代的確是牛逼到不行。


科學:啥都讓我解釋。

科學:解釋不了解釋不了。

科學:我比王師傅還忙。

還是我來給你解釋吧。

從科學教度講,就是萬物守恆定律。

萬物:指所有包括人類認知之外的東西,每個人能想到的萬物都是有限的,因為人的認知是有限的。

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所有對立面,都要維持一個基本的平衡,不管實的還是虛的,看得見的摸得著的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燒了柴會產生能量,化學反應會生成新物質,晝夜交替要24小時,南北半球春夏秋冬互相交替要365天,只是周期不同罷了,周期再長,也會維持一個基本平衡,什麼盛極必衰,風水輪流轉都是這個道理。

而那些說沒有報應的人,是因為你們只看到了人這短短一生的結局,幾十年而已,真的很短了,看不出什麼的。

這個世界在用它自己的方式維持著所有的平衡,欠下的債,早晚都是要還的。

我懷疑世界是個天秤座。


負責任地告訴你:善惡有報只是幻覺。

可能會有大佬跳出來,和你科學地分析一下:善惡未必有報。


這個問題似乎在問因果,不過在我的理解中它隱含著這三個問題:

1. 這句話是否正確?

2. 它是如何運作的?

3. 它被大眾確立併流行的基礎是什麼?


首先有必要指出的是:「善惡到頭終有報」這一命題是有缺陷的,該命題可以表示為:某人的善行與惡行,都必將會有與該行為或行為的施加者本身具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善報」與「惡報」後件。注意到該命題是一個全稱命題,且認為命題p:善行或惡行是命題q:對應「善報」或「惡報」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因此這裡只需要找出作出善行或惡行卻沒有相對應後果的案例(甚至是善行導致惡報的案例)便可證偽,此處過於顯然不作陳述。某些人錯誤理解了世界,卻指責世界背叛了他(請參考正義世界假設)。

那麼如果現在讓我們不那麼咬文嚼字,嘗試用統計學概率去解釋這一句話(請注意這裡可能會有點偏題,因為統計學屬於數學的一個分支還是應該算作科學有較大的爭議),我們會得到這樣的結果:在能夠獲得的足夠觀察案例及設定好的顯著度下,當我們發現某人作出善行後不斷獲得了善報,同時又觀察到某些人作出惡行經常獲得了惡報,那麼在經過歸納後如果這一概率達到了我們需要的可信度,我們就可以推出,是的,這個世界確實有較大可能是善有善報或惡有惡報的。當然,這些行為與報應必須具有一定的潛在邏輯關聯,同時這種邏輯關聯需要繼續追溯到社會心理學、道德心理學、腦科學等等的領域。而如果某人作出的惡行與某些顯然無關的後件如:「被天打雷劈」之間完全找不到任何潛在的邏輯關係,那麼這樣的善惡報觀念就不會在科學與邏輯的範圍之內被討論。目前比較符合這一論斷的科學研究主要為對「利他主義」及作為其實踐方式之一的志願服務的研究:如Alex H. S. Harris 與Carl E. Thoresen的Volunteering i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Mortality in Older People: Analysis of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發現在控制其他變數的條件下,頻繁參加志願活動的老人具有較低的延緩死亡率,相關率顯著。還有一項研究報告稱志願服務可以減緩慢性疾病疼痛與抑鬱症的發病癥狀。又如Inagaki, Tristen K等人的Neural Correlates of Giving Social Support發現幫助他人能夠刺激大腦中的中隔核(與獎賞有關的區域)並降低杏仁核的活動水平(換言之降低壓力)。然而有的研究也發現只有當志願者是無私的的時候志願活動對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才會有一定效果,如果活動摻雜了個人利益則沒有「善報」(外部性激勵的副作用)。而且也有研究發現過於「利他」的心理有害於健康。於此有關的例子不勝枚舉:

Many studies have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volunteerism (as a form of altruism) on happiness and health and have consistently found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volunteerism and current and future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a study of older adults, those who volunteered were higher on life satisfaction and will to live, and lower i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omatization. Volunteerism and helping behavior have not only been shown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but physical health and longevity as well, attributable to the activit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t encourages. One study examined the physical health of mothers who volunteered over a 30-year period and found that 52% of those who did not belong to a volunteer organization experienced a major illness while only 36% of those who did volunteer experienced one. A study on adults ages 55+ found that during the four-year study period, people who volunteered for two or more organizations had a 63% lower likelihood of dying. After controlling for prior health statu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volunteerism accounted for a 44% reduction in mortality. Merely being aware of kindness in oneself and others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well-being. A study that asked participants to count each act of kindness they performed for one week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ir subjective happines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while research supports the idea that altruistic acts bring about happiness, it has also been found to work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that happier people are also kin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happiness is bidirectional.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generosity increases linearly from sad to happy affective states.

Studies have also been careful to note that feeling over-taxed by the needs of others has conversely negative effects on health and happiness. For example, one study on volunteerism found that feeling overwhelmed by others demands had an even stronger negative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than helping had a positive one (although positive effects were still significant). Additionally, while generous acts make people feel good about themselves,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appreciate the kindness they receive from others. Studies suggest that gratitude goes hand-in-hand with kindness and is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our well-being.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happiness to various character strengths showed that "a conscious focus on gratitude led to reductions in negative affect and increases in optimistic appraisals, positive affect, offering emotional support, sleep quality, and well-being.".

同時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善有善報」也是有據可依的。比如互惠利他主義就可以解釋為何會有人為了行善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乃至生命:施善為這些人帶來了極大的聲譽,從而能夠讓這些人的後代與親人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從而間接促進自身的基因傳播優勢。「善行」可以被看作一種「孔雀尾」,行為本身對自己沒有直接益處卻暗示他人自己能夠承受他人不可承受之重。Pat Barclay的The evolution of charitable behaviourand the power of reputation就證明女性會對更加善良無私的男人更為青睞,這也能看作是一種「善報」。


由於看到@月月與海提到了博弈論,雖然提到了重複他人的邏輯的復讀機是最終贏家,然而其中的前提和一些很重要且具有啟發性的東西沒有提到,所以這裡補充下:

1. 博弈論是在分別設立好合作與背叛的收益與成本後進行高度簡化之後的結果,因此最好不要直接套用在現實生活之中。如果想要在現實生活中遵循博弈論的法則,需要自己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收益與成本,同時需要考慮是否會在未來繼續進行博弈,在不同的收益與成本以及不同的博弈次數下得出的博弈結果有可能完全不同。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無限合作的選擇才是最優。

2. 博弈論的結果會隨著參與者成分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說在某些群體里可能復讀機的策略是最優,但是到了另一些群體里可能無限欺騙的策略才是最優。其中存在互相之間策略的應對。 換言之,群體不同,最優策略也不同

3. 復讀機的邏輯是「先合作,然後作出對方的上一次的選擇」,然而如果博弈雙方都是「復讀機」,同時其中一方因為不小心作出了欺騙選項(這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某人睡過頭導致爽約)那麼雙方會在無限的(合作/欺騙),(欺騙/合作)之中糾纏,而這樣的效益顯然不如雙方同時合作帶來的效益高。復讀機的策略會在任意一方出現差錯時拋棄最優解。也就是說當出現差錯(這往往更加接近真實的情況)時「會在對方背叛自己後適當地原諒對方」的復讀機策略才是最優解,但這一策略的有效性會隨著各方作出決策時出現差錯幾率偏離合理區間時逐漸降低(就是說當因某項原因導致大家決策出錯的概率異乎尋常地高又或者是幾乎不出錯時具有原諒屬性的復讀機會逐漸失去對原復讀機的優勢)。

4. 在參與者成分均衡時,復讀機的勝利也需要建立在「足夠的交互次數」這一前提之下,如果遊戲進行次數太低(比如只進行一次)那麼無限欺騙的選項顯然更優。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善惡報」常見於宗教經文與說教之中,然而這樣的觀念其實也是一個被政權與社會大眾共同建構的具有傳播學語義的信念,會隨著公民對其逐漸強化的感知程度成為一種被無限正當化的直覺事實。劉海龍曾在《宣傳:觀念、話語及其正當化》中詳細描述了國家在構建信念體系時,可以通過封鎖、選擇性宣講及肆意解讀的方式廣播事件從而生產出需要的「知識」。又或者是按照福柯的「全景敞式監獄」提供的想法對公民進行精神及肉體上的規訓。由於「善惡報」為社會安穩及政權穩固提供了強有力的信念支撐,因此國家使用權力運作將該信念包裝成為了一種適宜公開宣談的直覺邏輯,再分別通過嚴格監察體制之下的宗教、大眾傳媒及教科書等方式植入公民的意識之中(比如電視與廣播中形形色色的法律頻道以及那句耳熟能詳的「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該體系中最為精妙的部分在於,官方始終握有著對「善」與「惡」以及「善報」、「惡報」的定義詮釋權,同時在許多時候也只能是通過權力的行使方式自上而下進行輻射的,而「下克上」的忤逆本身就會因為違背官方對「善」的定義而墮入悖論。「惡有惡報」在不同的社會、時間、空間都會被賦予不同的政治或思維導向,通過國家之間定製的法律女神「朱斯提亞」維護。在20世紀初許多國家都認為「同性戀」是「惡」且違法的,同性戀會因為不潔凈而被法律制裁得到「惡報」,然而到了21世紀反對同性戀的行為卻因其「對少數群體精神及自由的戕害」而成為了「惡」。對同性戀的歧視會在許多國家觸犯禁令。又比如,在集體社會裡大家會更加將邊沁的「功利主義」視為對善的導向,而在個人主義社會這種強盜邏輯則是對個人權利的違背,雙方也都必將為這樣的思維導向下所作出的選擇付出代價。在耳熟能詳的「是否應該折磨恐怖分子讓其說出炸彈位置」的思維試驗中,集體社會同意通過私刑讓其區服,獲得的結果可能是犯罪分子說出了炸彈位置從而拯救了群眾,而在個人主義社會大家則傾向於拒絕這一選擇,獲得的結果可能是炸彈爆炸,數千人因此喪命。表面看上去似乎是集體主義社會獲得了勝利,他們(對社會的)善得到了(對社會的)善報而個人主義社會(對個人的)善得到了(對社會的)惡報。然而,可能存在的另一種情況是,在集體社會作出選擇之後,當恐怖分子的同伴得知自己的夥伴被折磨致死時,反而會因暴怒而施加更加兇惡的自殺式炸彈襲擊報復,而個人主義社會則因為沒有獲得更大的損失得到了相對上的「善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前者的選擇好像又顯得是「善有惡報」了。因此,「公正」是一項擁有高自由度且可以被修飾的傳播觀念,會在不同的語義矩陣中形成不同的意識形態分野。什麼是「善」、「惡」?什麼是「善報」、「惡報」?這句話正確的程度取決於你對它們的定義。

我得承認以上的這些論述實在是太無聊太不浪漫了。

如果您真的執迷於想要「用科學」來解釋「善惡到頭終有報」,希望能從科學界尋求某一種寄託抑或是救贖。那麼,令人興奮的是,我發現確實曾有一位科學家發現的科學定律可以解釋它,同時由於這條定律實在是太基礎太重要了,它被寫在了我們的教科書內。我想只要您翻開高中物理必修一的課本就可以輕易找到它,這條定律是這麼描述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但我還是更喜歡高中老師教授的記憶方法:「作用反作用,生死相與共。」這條定律有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牛頓第三定律,來自於艾薩克·牛頓爵士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我想它與我們正在尋找的目標相一致,因為這條定律暗示著這樣一條樸素的價值觀:你對某項事物的作用,必將會導致這項事物與之相反的對你的反作用;你對善的理解與實行,必將會導致你所說的善及其行為後果對你的反作用;你對惡的理解與實行,也必將會導致你所說的惡及其行為後果對你的反作用。而瓦茨拉夫·哈維爾的一句話可能更加直白些:「Hope, in this deep and powerful sense, is not the same as joy that things are going well, or willingness to invest in enterprises that are obviously headed for early success, but rather an ability to work for something because it is good, not just because it stands a chance to succeed」,它的意思是:希望,在其深層且振奮的含義中,既不是發現事物正在變得更好時的快樂,也不是對某項可以得到早期成功的事業的投資的希冀,而是能夠從事於某項我們相信是正確的事業的能力,哪怕它終將失敗。


科學方法的第一步,語義解析並符號化

「有報」:指不同行為有不同後果,

「善」:指會被鼓勵的行為,標籤為A

「惡」:指會被懲罰的行為,標籤為B

「善惡有報」:被鼓勵的行為將會被鼓勵,被懲罰的行為將會被懲罰。

「善惡到頭終有報」:識別標籤A,獎A; 識別標籤B,罰B,但識別與獎罰可無限期延遲。

科學方法第二步:實例驗證

被鄧小平點名兩次的安徽名人年廣久,四次結婚,腰纏億萬貫,2018年10月被國家授予「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榮譽,似乎很有善報,但他兩次坐牢,似乎很有惡報。

而導致其被坐牢和被表彰的其實是同一個行為:炒板栗炒瓜子。1963年統購統銷年代,個人從事貿易被貼上了「惡」的標籤,叫「投機倒把罪」,年廣久賣板栗賺錢被揭發,被捕入獄判刑一年,「惡有惡報」立竿見影。

1983年底,年廣九炒瓜子的小作坊僱工100多人,那時僱員超過20人的民企被界定為「剝削」,當然貼上了「惡」的標籤,安徽省對此剝削惡行做了專門調查,但年廣九此次躲過一劫,因為鄧小平對是否仍把創造就業超過20人貼「惡」的標籤開始疑慮,決定延遲懲罰。鄧在84年10月22日中顧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說:「前些時候那個僱工問題,相當震動呀,大家擔心得不得了。我的意思是放兩年再看,那個能影響到大局嗎?如果你一動,群眾就說政策變了,人心就不安了......."

但幾年後安徽蕪湖還是對年廣九經濟問題立案,沒有發現經濟問題。但52歲的年廣九89年娶了23歲的彭曉紅。1991年法院以流氓罪判其有期徒刑3年。廣大群眾拍手稱快,說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又提到」傻子瓜子「年廣九,年廣九被釋放,他對沒個說法蹲了30個月監獄耿耿於懷。導致他惡報的剝削惡行,已變成創造就業的善舉,他不知道標籤事後由B換成A, 成了善有惡報,是沒辦法給他個說法的。


我用佛學的知識,最簡潔的表達—因果報應。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但好像這不是絕對的..數學:大概率的種善因就大概率得善果,反之。....


科學和善惡有報是矛盾的。善惡有報不具有科學性。

只能說,從博弈和概率的角度來看,為惡多的人有大概率會受到懲罰,但也只是概率而已。


誰告訴你善惡有報的,你不知道好人不償命,壞人活千年嗎?

每年都有很多惡人死去,似乎驗證果報,但是,你知道死在惡人的手裡的好人有多少?尤其是某人作惡多端,最後得了什麼病給掛了,我還是要強調,你知道每年有多少好人死於非命嗎?更何況,大部分情況下,人的善惡界限沒那麼明顯。你站到一個更高的維度,就發現果報就是個笑話。竊國者候,竊珠者盜竊,前者坐擁榮華,後者牢獄之災。

不要指望自然環境或者天道的果報,所謂正義只會遲到,不會缺席,那也只是亡羊補牢,中國的很多問題是治標不治本。人死了,正義來了也是遲到了,一個家庭已經沒有了丈夫妻子或者孩子。當然遲到比不到強,這個不用杠,至少不用蒙蔽不白之冤。

中國,會出現政客,在不碰觸高壓線的情況下為自己和家庭精緻的活著,君不見上午在反貪腐會議上慷慨激昂發炎,下午就被帶走,之後是漫漫鐵窗生涯。

法制的本質是人治,法律定的再好,沒人落實也是白紙一張。只有人心所向,對很多事情零容忍,敢於挺身而出,才會在執法上不放過一個惡人,不冤枉一個好人。

還有,所謂惡有惡報,還是要宣傳的,但是隨著所謂科學的普及,很多人不敬鬼神,也就不信地獄天堂,更不在乎禍及子孫。人是需要敬畏的。


善人沒好報,壞人活萬年


這種現象真的存在嗎?

科學,乃至於任何理論,又如何解釋不存在的現象?


推薦閱讀:

科學新書薈丨2018年精品推薦第20期
林本堅:用心則樂的晶元大師 | 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
科學調查表明:女性並不希望男友太聰明、太帥!
現代科學的誕生:真神和人神的鬥爭
宇宙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TAG:社會科學 | 科學哲學 | 科學 | 善惡 | 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