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咖啡必須知道哪些事情?

如咖啡豆種類,烘焙度對應的水溫等等


謝邀!

我覺得這問題問的很怪, 因為會入坑的人並不會問這個問題, 因為"入坑"是流行語, 背後真正的意思是"愛上咖啡"。所以答案很簡單,只要是跟咖啡有關的,你都會主動願意了解和吸收知識,因為愛。


又輪到我上場了,我先來提供一些接地氣的東西。

看這個問題,總覺得會給人設條條框框,類似買單反相機要注意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然後順藤扯瓜,扯出很多看似有道理,又讓人覺得有些麻煩的東西出來。

所以我就想換個角度來說兩句。

入坑咖啡,你一定要知道的就是,咖啡的本質就是農作物而已,和大麥茶、菊花茶一樣都可以泡水,和瓜子花生一樣都要進爐子炒一炒,所以單純喝咖啡這件事情需要知道張嘴就好。

入坑咖啡可定要比單純的瞎喝喝要高級一點,翻譯另外一個大白話就是咖啡入門好了,好吧好吧,那麼我們就可以再多了解一點點。

按照我的習慣,接觸一件事物,要從源頭開始尋找資料。關於咖啡的兩個源頭:1、歷史的源頭 2、生產的源頭

1、歷史的源頭

之一:牧羊人的故事

有關於咖啡由來的傳說有好幾種,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牧羊人的故事:根據羅馬一位語言學家羅士德.奈洛伊(1613-1707)的記載:大約紀元六世紀時,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爾代某日趕羊到伊索比亞草原放牧時,看到每隻山羊都顯得無比興奮,雀躍不已,他覺得很奇怪,後來經過細心觀察發現,這些羊群是吃了某種紅色果實才會興奮不已,卡爾代好奇地嘗了一些,發覺這些果實非常香甜美味,食後自己也覺得精神非常爽快,從此他就時常趕著羊群一同去吃這種美味果實。後來,一位回教徒經過這裡,便順手將這種不可思議的紅色果實摘些帶回家,並分給其他的教友們吃,所以其神奇效力也就因此流傳開來了。

之二:雪克·歐瑪的故事

另一些傳說是阿拉伯半島上(即指北葉門)的守護聖徒雪克·卡爾第之弟子雪克.歐瑪在摩卡是很受人民尊敬及愛戴的酋長,但因犯罪而被族人驅逐。雪克·歐瑪因此而被流放到該國的俄薩姆,在這裡偶然發現了咖啡的果實,這是一二五八年的事。一日,歐瑪飢腸轆轆的在山林中走著,看見枝頭上停著羽毛奇特的小鳥在啄食了樹上的果實後,發出極為悅耳婉轉的啼叫聲。他將此果實帶回並加水熬煮,不料竟發出濃郁誘人的香味,飲用後原本疲憊的感覺也隨之消除,元氣十足。歐瑪便採集許多這種神奇的果實,遇見有人生病時,就將果實做成湯汁給他們飲用,恢復了精神。由於他四處行善,受到信徒的喜愛,不久他的罪得以被赦,回到摩卡的他,因發現這種果實而受到禮讚,人們並惟崇他為聖者。而當時神奇的治病良藥,據說就是咖啡。

這倆故事在百度百科也能查到了,一開始我也是深信不疑,那時候我還年輕,當我長大之後,我發現很多東西背後說不定還有點兒商業邏輯,後續也有學者對於這兩個起源產生一些質疑,所以這倆起源你們參考參考就好,我也沒啥石錘的證據,反正有倆傳說也挺好。

2、種植的源頭

這條線就是大家經常用的種子到杯子的過程

前面說了,咖啡本質是農作物,也就是種在地里的植物,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裡面的種子,經過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

雲南的咖啡樹

咖啡果實

我親手摘的咖啡果實

那既然咖啡是農作物,所以咖啡豆也是相應的有品種的,我們最常見的是下面兩種,具有商業價值的品種,還有一種產量很小的叫利弊瑞卡,因為難喝又不好種,所以一般不會去喝它。

當然,這是入門的品種,如果要深究品種的演化,你會看到這麼一張圖

找到小圖,有興趣可以去cafeimports的網站上去找大圖,這裡涉及到咖啡各個品種雜交啊變異啊等等,一路演化過來的品種圖。

部分不同品種的果實對比圖

不同的品種會影響到咖啡種植所需的環境,是否抗寒、抗病、抗蟲等等,最終都會影響到咖啡豆的風味,同一種品種重在不同的地方出來的風味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咖啡的味道是千變萬化的。

插播一張粗略的風味描述

原版英文會更準確一點

涉及到風味的部分,延伸內容有:

風味輪(網上有很多個版本,可自行查詢吸收)

不同烘焙對風味的影響

不同沖法對風味的影響

等等,延伸內容我就不多說了,講不完的,但是你可以持續關注我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連鎖都在標榜百分之一百阿拉比卡,其實到這裡,商業豆和精品都已經有了區分,就是阿拉比卡要比羅布斯塔好,羅布斯塔基本全是商業豆

同樣我們也會看到有些機構標榜一些咖啡豆的評分啊這類的數據

理性吃瓜,我們可以動手查一查的,畢竟人家說幾分就幾分嘛?

比如這個網站https://www.coffeereview.com/ 就提供很多咖啡打分的數據

僅供參考哦,畢竟送檢和門店出品還是不大一樣的呢

品種的事情結束了就是要把咖啡豆從樹上摘下來了,下面我為大家表演手選採摘

一般這種山坡角度大的,還有植被豐富的雨林等等,都是首選採摘,巴西這樣的平原會採用機器收割的方法,成本是人力更貴,但是人力有選擇的工序在,好的豆子都是人工在摘的時候要看一眼豆子是不是都完全成熟的,不是一把薅下來,那樣會混進很多不好的豆子進去。

機器採摘的話,是下面這樣的

由於1、機器採摘的過程中,雨露均沾,好豆壞豆都進去了 2、平原地區海拔低,咖啡豆生長快速,沒有辦法聚集更多的養分在果實內,所以風味也一般,所以一般平原地區出來的咖啡豆也是商業的居多。

採摘的部分延伸內容可以查一下世界產區的分布

不同產區的海拔數據

然後喝的時候試著去看看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區的咖啡豆有沒有什麼區別

採摘完之後,咖啡豆就要進行處理了,處理分水洗、日晒、蜜處理,這幾年還有層出不窮的新型的處理方式,就不一一列舉了,我為大家表演一下,小農戶家裡是怎麼做簡單的處理的。

果實要過水洗一洗,這是洗好的,大池子裡面洗的時候不成熟的果子和混進去的樹葉什麼的都會飄起來,可以撈掉

然後進入脫殼機

會通過震動篩選的方式,把果皮果肉分開,咖啡豆進入到一個框里

然後咖啡豆進入發酵池發酵

發酵完成之後在日晒場地上乾燥日晒,然後剝了皮就可以進烘焙工廠烘焙變成我們喝的咖啡豆了。

日晒處理方式:

這個就簡單粗暴多了,地方一放就可以開始了,晒乾到一定標準,再去殼,就完成了。

日晒的豆子和日晒的我

咖啡豆處理完呢,就可以去烘焙了,由於在處理的過程中也是有很多變數的,所以即使很好的豆子也可能處理失敗,所以一定是處理完成之後經過杯測打分,國際上認可的是80分以上才算是精品咖啡豆,當然如果認可完成之後,買回去的烘焙師不給力,給搞砸了,他也是有可能繼續打著精品的旗號繼續售賣的。

所以,想要獲得比較好的精品咖啡豆,在整個種植採摘處理烘焙過程中都是需要嚴格把關的,成本也會高一些,一般也會在咖啡豆包裝上標註好這款咖啡豆的產區、品種、處理方式、風味描述等等。

而商業豆一般就是打開,一看

黑到發光,就是商業沒錯了

還有喝到的咖啡種類啊這類的內容也很多

喝咖啡的顧宗威:Espresso的由來?有點意思哦(文末還有上個世紀的咖啡海報分享)?

zhuanlan.zhihu.com圖標喝咖啡的顧宗威:咖啡到底該如何分類?【銀河系喝咖啡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當然了,其實咖啡設備這塊兒,用什麼設備,什麼水溫,什麼研磨度也是可以講很多的,這裡好像又是講不完了,推幾篇文章吧。

銀河系喝咖啡指南之V60沖煮大法解析 【適合初級/中級愛好者】?

zhuanlan.zhihu.com圖標銀河系在家喝咖啡指南之聰明杯?

zhuanlan.zhihu.com圖標學生黨/上班族喝咖啡指南【銀河系喝咖啡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便攜膠囊機和電動膠囊機哪個更好用?【銀河系喝咖啡指南】【器具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幾百元的家用咖啡機值得入手嗎?【銀河系喝咖啡指南】【家用器具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銀河系摩卡壺操作指南(上)【銀河系喝咖啡指南】【器具指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附一個從種子到杯子的簡短視頻

從種子到杯子

附兩個產區視頻

好吧,說著說著,關於咖啡的知識似乎有點說不完呢

來日方長,關注我,我們慢慢聊


謝邀~~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了下自己是怎麼掉進坑裡的,然後又問了身邊其他做咖啡的小夥伴。

「喜歡咖啡的味道」

「感覺拉花很漂亮、會做拉花很酷」

「喜歡咖啡館給我的舒服感」

「覺得喝咖啡有逼格」

「想開一家小店、有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答案不一樣、但都離不開「喜歡」二字

所以,至於必須知道什麼

我覺得這沒有固定答案吧,取決於你的喜好及習慣。基於興趣點去探索、去主動學習你想知道的點,無論是興趣愛好還是要從事相關工作,這一點是基礎。

探索欲、求知慾是第一步。

帶著問題,相信挖坑的過程,你會樂此不疲,總有新的發現。

作為愛好入坑,如果說什麼是必須要知道的。起碼是要知道不同咖啡之間的區別吧,知道怎樣點單,菜單上的: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瑰夏、耶加、巴拿馬,他們分別是什麼意思、拼配是什麼、單品是什麼、SOE又是什麼;

從看懂菜單開始,然後試著去喝去對比去感受,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你會慢慢發現原來咖啡有那麼多種類和故事。你或許開始好奇:咖啡從種子到杯子的過程、怎麼區分、怎麼品鑒,甚至怎麼製作。

一步步循序漸進的來

可以去不同的店打卡,聽聽咖啡師們的分享,也是很不錯的學習方式。

如果想作為職業去做,你要想想自己具體想從事什麼:吧台咖啡師、咖啡豆烘焙師、自己創業開店?然後針對性去學習。建議找咖啡培訓學校去系統學習一下,這是最快速便捷建立知識體系的方式。當然,千萬不要覺得上個課就什麼都會了、什麼都知道了。上課更多的時候是給你一個清晰的框架和方向,做咖啡畢竟是一項技能,理論只是輔助你更好實操的基石。更多的,還是要去喝、去做、去思考。

所以呀,必須要知道什麼?

取決於你想知道什麼、你想做什麼?

在這個基礎上去找答案、或看書、或看看公眾號、或去咖啡館和咖啡師聊聊、或者知乎提問、或者去上個課。信息極度開放和密集的時代,只要你想知道,總能有辦法獲取到。

PS:

喜歡看書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些基礎的書,像韓懷宗老師的《精品咖啡學》之類的,翻一翻,挺適合入門的,從咖啡的起源、發展,到種植、處理、烘焙、萃取,都有介紹,這樣看下來,基本對咖啡就有了一個框架。

另外現在有很多專業推廣咖啡的公眾號,像咖啡精品美學、咖啡沙龍、咖啡工房等等,經常會有咖啡知識的分享,也是很好的學習路徑。


很多人都不介意把拿鐵咖啡稱為拿鐵,另外還有瑪奇朵。

拿鐵到了義大利就變成了牛奶。

瑪奇朵呢?

其實人家有兩種瑪奇朵,一個大杯,一個小杯。前者是,Latte Machiato,牛奶瑪奇朵;後者是,Cafe Machiato,咖啡瑪奇朵。

在中國怎麼都行,隨意。出國就不好說了。


貓屎咖啡請慎重考慮!!!!

貓屎咖啡,產於印尼,18 世紀初,荷蘭人在印尼殖民地蘇門答臘和爪哇島一帶建立了咖啡種植園,並且禁止當地人採擷和食用自己種植的咖啡果子。印尼當地人無意中發現椰子貓(麝香貓的一種)愛吃這些咖啡果子,並且會在拉大便的時候把豆子原封不動的排出來。

椰子貓只會挑最熟最甜的咖啡豆食用,這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篩選,其次,當地人發現這些豆子經過貓咪胃的發酵,產出的咖啡比普通的更好喝了。香醇可口的貓屎咖啡漸漸聲名遠揚,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當你看完貓屎咖啡由來的時候就知道了,這種咖啡如果想要量產,那麼只有養殖麝香貓,並且不停的喂她們吃咖啡豆!然後收集麝香貓的排泄物!如果貓屎咖啡不被大家認可也就算了,可它偏偏被炒上了天價,變成了「奢侈品」!

於是一條令人作嘔的產業鏈就形成了,人類殘忍和變態的行為從來沒有停止過!!!

貓屎咖啡的賣家一定想告訴你,貓屎咖啡是這樣「發現的」

但是其實99.99%的貓屎咖是這樣來的

人類把椰子貓囚禁在窄小的籠子里餵養,逼迫進食過量的咖啡果實(一天相當於喝一百多杯濃縮咖啡),同時為了讓他們加速排泄,還要給它們大量的餵食果漿,他們存在的意義就變成了:吃!拉!

囚禁椰子貓的籠子骯髒不堪,又十分狹小,長期紊亂的進食,導致它們產生各種消化系統疾病、便血等等。有些貓甚至伴隨神經質癥狀:來回踱步、瘋狂轉圈、撕咬同伴或是撕咬自己。這種可怕的日子光想想就毛骨悚然,一般,一隻麝香貓可以在這種環境下生產3年的貓屎咖啡。飽受摧殘和折磨後,開始奄奄一息,完全喪失野外生存的技能了。也就是說,一隻被人工強迫進食的麝香貓,最多只能活3年。你所喝下的貓屎咖啡,它的生產者可能已經慘死籠中。

其實貓屎咖啡的味道被很多專業人士詬病,美國特種咖啡協會(SCAA)表示「業界的共識是它嘗起來很差」

另外,椰子貓和果子狸是近親,想想都可怕!


推薦閱讀:

能推薦我一款咖啡豆嗎?
所以,墨爾本的咖啡到底有多好?
簡要分析咖啡世界冠軍的沖泡手法
新手學咖啡有前途嗎?
我想買一款咖啡因含量高提神口味又醇厚的精品咖啡豆最好磨成粉後可以用法壓壺糾結在曼特寧,阿拉比卡,羅豆?

TAG:咖啡 | 咖啡文化 | 精品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