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屬於高級的自我欺騙方式嗎?


既然很多人很喜歡神,聖人,高人,權威這些概念,我們來討論一下宗教信仰是怎麼來的。

宗教信仰當然是一種欺騙方式。不光是自我欺騙,還是一種社會大詐騙。

我覺得這是心理問題,利用了人性中一個簡單的心理缺陷,也不能說是缺陷,人性中本來就有這種心理需求。

一個是安全感的問題,一個是邏輯的問題,這麼來說,相信神,相信偉人,相信權威,相信高人等等,其實都是一種差不多的心理。

引導你去相信這些概念,一般會採用一種簡單的邏輯圈套,通常會說:你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你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你怎麼能相信自己全是對的呢?當然會有比你認知層級更高的人,見識更廣的人,比如權威,高人,聖人,如果你按照這種邏輯推理下去,這不廢話嗎?我一個人才見過多少,學過多少東西。

這是一個常見的邏輯圈套,其實這完全是廢話,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局限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有認知局限,同時,每個人也都有一些自己獨有的,別人不具備的認知和經歷。

比如,我們一般都認為非洲的一些生活在原始部落時代的人,他們很落後,他們知識面很窄,可即便是這樣,對於當地的環境和一些現象來說,他們一樣擁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知識,對於當地一些環境的認知,他們才是權威,而不管你讀多少書,都沒辦法超越他們,因為你沒有生活在那裡,難道因為這樣,他們就是你的聖人

所以,我認為應該注意不要上了這種欺騙宣傳的當,一般這種宣傳的套路是:先指出你自身認知的局限性,讓你失去自信,再由你的"局限性"推理出一部分高人,權威或者聖人是沒有局限性的,是什麼都懂的,這個就純屬放屁了。

剛才舉非洲原始人的例子是想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局限性,同時每個人都會擁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別人不具備的認知,在這點上,大家都一樣,不存在高人聖人之說。

有一次,跟一個神棍朋友聊天,說到什麼叫"迷信",我覺得他給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解釋,他說:如果一個你沒見過的,你不知道的概念,你就信了,那就是迷信,同時,如果一個你已經認知到了,你見過了的東西,事實存在,而你仍然不信,這也是迷信,比如拿神的問題來說,神到底存不存在,那是另外一個科學問題,但是你迷不迷信他,這是人的認知習慣問題,如果你沒見過它,你就信,這就是迷信,如果你見了你還不信,這也是迷信。

所以,神存不存在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不是神,我們的認知是有限的,我們永遠無法絕對的認定神到底存不存在,但是,當你信賴它的時候,你真的見了嗎?

人有心理上是追求確定性的,不確定性會給人帶來不安全感,比如我們到一個公司去打工,簽好了合同,一個月上多少天班,應該拿多少工資,這樣我們心理就比較踏實,如果沒簽合同,只是說:好好乾,看你表現,放心,不會虧待你的,只要你表現好,再也不說到底給多少錢,這樣你每天心裡都會不踏實,睡不好覺,因為你到底也不知道你月底能拿多少錢,也許可能拿的比簽合同的還要多,但是你不知道,你不確定,你就不安全,不踏實。

所以,人在心理上永遠是追求確定性的,然而世界是由大量不確定性構成的系統,這是個矛盾,要知道,大自然和世界不是為了人類開心而存在的,這是基於不確定性而帶來的不安全感,是人性的基本特徵之一,應該是無法克服的,這是天性。

這個天性也正是各種騙子們,比如宗教徒們,以及傳銷組織,賣假藥的發揚光大的空間,這些套路幾乎無一例外的是利用人性的這個不確定性帶來的安全感打入你的內心,一般都會告訴你說:他們可以給世界帶來確定性,給你一個可以確定的世界,比如你怎麼樣做,就會有好報,你怎麼樣做,就不得好報,其實你最後有沒有好報,可能跟你做的什麼關係都沒有,但是至少這些東西,能給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心理上的安全感。

所以,有這樣的心理結構的人,還是會向飛蛾撲火一樣,勇往直前的撲上去,信仰,修練之,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邏輯騙術,但是,騙子們發明了各種說法,把宗教騙術包裝的很複雜,很華麗。

比如儒家,他們首先給你講一個偉人或者聖人的故事,告訴你這些人有多神奇,多偉大,告訴我這些經典是多麼神聖,你讀了這些經書會變成什麼樣的高人,再告訴你讀經之前要更衣沐浴之類的廢話,這些說法與儀式的作用是要在你的心理上達到一個效果,就是:這些經書你還沒讀,你就已經相信了,這就是迷信。

其實讀任何書,聽任何高人講故事,總要結合生活中觀測到的現象有事實來分析一下,看看那些道理跟我們平時觀測到的事實和過程符合不符合,如果符合,那是對的,如果不符合,那一定是他們說錯了,因為眼見為實,書上寫的字,那些人講的故事都可能是胡說八道的,而我們眼睛親眼看到的,大部分的時候,不可能是錯的。

相信高人與權威是一種很簡單的邏輯騙術,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為什麼是邏輯騙術,我們假定一個人或者一本書,確實很高明,它的認知層級比我們自身高明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它確實是高人或者厲害的書,這裡用個簡單邏輯,簡單問題,問題是:那人說的或者那書上寫的,你懂了嗎?如果你不懂,那你怎麼確定它的高呢?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說什麼,你依據什麼來確認它的高明呢?難道不懂的就是對的?就是高的?你有病嗎?你去相信你不懂的東西,一定是對的,這就是迷信。

反之,如果那人說的,或者那書上寫的,你都懂了,那反正它懂的你都懂,它高在哪裡呢?大家都一樣,如果你懂了,它的認知空間跟你是一樣了,也就不存在誰比誰高明了。

所以,基於這種最簡單的邏輯,我們可以說:高人和權威是不存在的,那都是扯淡。

因為一:如果它說的你不懂,即便它真的高明,你也沒能力確認它的高明,不存在高明一說。

因為二:如果它說的你都懂了,大家的認知空間一樣大,不存在誰高明誰不高明的問題,也不存在高人一說。

我並不是說不要學習知識,知識當然要學習,即便是非洲原始人也具備很多我們不了解的知識,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但是,這跟對高人和權威的崇拜心理,在根本不知道他們說什麼之前,就已經認定他們是對的了,這是兩碼事。

任何說法都要經過事實選擇過濾的,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同時有自己獨特的,別人不具備的認知,我們不崇拜任何權威和高人,我們向任何學習,把聽到的,看到的說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過自己分析之後,為我所用,而不是巴望著某權威高人或者神來引導自己,告訴自己人生的路該怎麼走,世界該怎麼建設,這是兩碼事。

因為,那些人講的是他們的生活而已,與我們無關,我們只是參考一下,而我們的生活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就像非洲原始人一樣,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最有權威性,別人沒有,你讓不了解你生活的人來指導你的生活,你這不就有病嗎?

所以,有一些崇拜高人、宗教、神、權威等等的人,並不是對知識有多少渴望,而實在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被引導,是一種基於不確定性的不安全感而產生的一種"被引導需求",而各路騙子正是利用這種心理需求下手的。我們真正的道家對這個是免疫的,少跟哥們來這套,你花我兩小時的時間,讓我聽你講經,行,先說清楚你給錢嗎?你要給錢我可以忍兩小時。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道家始終是一種小眾文化,不太可能發展成大眾文化,基本上來說,人類是一種很賤的生物,你必須要騙他們,他們才會愛你。

道家天性本真,不愛騙人,老瞎說實話,那就沒辦法了,只能自己玩,所以,愛就是騙,沒有愛就沒有傷害。

就某些人心理結構來說,我考慮還是需要被一些聖人,神,權威的引導的,這不是認知問題,是個心理問題,是沒辦法靠讀書,學習來解決心理問題的。

一般對這類有"被引導需求"心理結構的人,你只要想辦法讓他相信你是愛他的,並且你懂好多的知識,他一旦信仰了你,那你再說什麼他都相信,你讓他把錢都給你,他也給你,可好玩了,一般那些裝神弄鬼或者搞傳銷的,都找這類哥們下手。

有一次,有一傳銷的哥們請我加入他們組織,我考慮了一下之後說:要不你先給錢成嗎?我說我這人最講信用,只要收到錢,你把心放在肚子里,你說怎麼干咱怎麼干,就這麼爽快,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然後他就不理我了。

其實到處喝喝酒,找朋友吹牛,了解一下社會,自己再思考,這些知識都會有的,但是,有一些是技能性的,專業技術培訓類的知識,那個是必須花錢去學的,那個是沒辦法自己思考的,比如編程或者設計類的學科。


我覺得得先對「自我欺騙」做個區分:是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的自我欺騙。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個世界上的方法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有意義跟沒意義。

同樣的,你說的「宗教信仰」也是。

「宗教」的起源到底在哪裡我是不太了解,我也懶得去查。不過我到底還是知道幾個真正用宗教治國的國家的,在那個時候,宗教是「有意義」的自我欺騙。

先說說印度吧,最近阿三確實挺跳的,我關注的也比較多。

印度的歷史斷層很大,因為印度在歷史上被很多國家侵略過,以至於在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之間有兩百多年的空白。那宗教到底和這個國家發生了什麼神奇的化學反應呢?

促進民族團結。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在抵禦外敵的時候還是很團結的。當時小鬼子入侵,國共合作說是有裂隙,但畢竟還是實實在在的在一起幹了票大的。

所以就有種說法: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在國家的存亡面前,其他什麼利益都是次要的。而這,對於印度來說也成立。

在笈多王朝的時候,阿三終於收不了外國的欺壓了,壓抑了一百多年的血性一下子爆發,揭竿而起。喊出來:「大楚興,陳勝王!」

哈哈,開個玩笑。那時候揭竿而起的人說啥我也沒個說法,說到底還是懶得查。不過當時阿三確實是用印度教(也就是婆羅門教)實現了民族團結,確立了種姓制度用來提升民族凝聚力。

種姓制度什麼東西啊?放到現在還搞種姓制度可是要……呃,至少那些高種姓的人收斂了一點。反正當時種姓制度的一個作用就是用來把那些戰俘變成奴隸,以此壯大士氣,實現民族統一。初衷還是為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只不過屠龍者變成了惡龍罷了。

但你能說這個東西沒有任何意義么?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嘗試,真理來源於嘗試,科學也來源於嘗試。所以這個嘗試算是當時的「科學」吧。把這個思路放到「印度教」也是這個說法,也是這個解釋。

同樣的,還有神奇的猶太人。

說起猶太人我就不禁感慨:「這真是個神奇的民族」。

神奇在哪裡?

神奇在這個民族始終靠著宗教在古代文明不斷消亡的歷史時代存活到了現在。

從亞伯拉罕帶著猶太民眾從富饒的家鄉到貧瘠的應許之地「迦南」開始,這個民族的傳奇就開始了。

這個民族從一開始腦子就不太正常,正經人哪會從富饒地遷徙到貧瘠地。但猶太人就是這麼做了,原因也只是在舊約裡面提到的一句話——那是《應許之地》,是神指引的,所以就要去。所以他們就真的去了。

去了之後呢?

因為地方確實太貧瘠了,所以有時候就不得不前往臨近的「埃及」。沒辦法,要恰飯的嘛。然後就被埃及人當做吃白飯的人,抓去「洗盤子「了。

猶太人第一次失去了人身自由。

猶太人想:這不行啊,恰個「白飯」咋就還要當奴隸呢?當時埃及人好像也是因為宗教的原因(這個我不確定),所以對猶太人產生了民族仇恨——放到現在也就是所謂的民族主義。

於是摩西就出現了。

摩西帶領猶太人殺出重圍,回到了迦南地。這個好像在舊約的《摩西五書》上有記載。猶太人也因此進入了「士師時代」。

但這並不是關鍵。之後的第一聖殿時期也不是關鍵。

關鍵在於之後,也就是第二聖殿時期之後。猶太教應該是在這個時間段成立的。第二聖殿時期滅亡時,猶太人在羅馬人的鐵蹄下哀嚎痛哭,但也因此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歸屬。

猶太人的宗教的作用到底的也還是提升民族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大到什麼程度呢?有一句話:不論在何時何地,只要信仰猶太教,那你就是猶太人。

這就是「無家之國」。

到這裡,其實宗教的意義已經很明顯了——其實也算是另外一個國家,也能算另一個民族。國家和民族的作用顯而易見,都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實現個人認同跟提升安全感。

這就是宗教在歷史上的作用。

但現在呢?我個人覺得現在的宗教可以用「藝術」來描述。

因為藝術的定義是什麼呢?「當某種形式或者儀式由解決問題變成抒發情感時,就是這種形式或者儀式就是藝術了」。而現在的宗教也是,它已經不適合用來解決問題了,而是被用來抒發情感。

因此我覺得它是藝術,但與傳統的藝術不同,它是針對神的,神本身也是人,因此本質上也是針對人的藝術。

藝術是自我欺騙么?有那個成分,但這畢竟是一部分人的精神寄託,我不願意用自我欺騙來描述。

因為藝術在本質上也在解決問題——情感問題。因此是有意義的,所以不能簡簡單單的扣一頂帽子,就認為它是壞的,是沒有意義的。

這跟地域黑有什麼區別?


宗教信仰屬於低級的自我欺騙方式。


什麼是高級的自我欺騙方式?

公司,銀行,股市,民族,國家,政府,貨幣......

它們沒有一個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都相信自己是中國人,否則就沒有中國。如果當時我們起名叫龍國人,那麼我們現在會為了偉大的龍國夢而奮鬥。怎麼樣,這難道不比宗教要高級的多嗎?


什麼是最高級的自我欺騙方式?

everything

每一件事,人類,生命,地球,心......

你之所以是你,是因為你「欺騙」自己,相信你是你。

你相信生命,相信光的反射,相信1+1=2,相信你現在正在活著。


是的。


關於宗教的作用與意義,其實古今中外已經有很多大佬做了解釋,在此就不再復讀機了。本提問的是宗教信仰是不是自我欺騙?那我覺得所有的信仰,其實都有自我欺騙的成分;或者說,只要有理念就有自我欺騙的成分,不管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

為啥要有理念?因為人需要從過去的經歷中總結出些規律,用以指導未來的實踐。比如你從植物生長中總結出春播秋收的規律來為我所用。但是用某種理念來開始指導實踐到獲得自己的預期效果之間,往往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比如春天播種後要等到秋天才能收穫、中間隔了有半年。如果你春天播種時沒有對秋天能收穫的信念,那你就真沒法獲得秋天的收穫了。所以人需要信仰,沒有信仰就無法從事長時間的等待收穫。

但現實中不是所有事都像春播秋收那麼必然,需要你花時間精力去試探;而且在試探中還會不斷犯錯,你還無法確定最終能否獲得你所預期的結果。這時候勞動已經投入了、但收穫還看不到——在此青黃不接的時段離,唯有通過信仰、相信一切最終會實現,才能支撐人渡過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艱難時光,最終達到目的地。

但是不是所有分堅持與等待都能獲得預期收益的,有時候甚至是南轅北轍種瓜得豆。於是信仰就成了偏執、成了自欺欺人。但更有時候,眼前看似走投無路了、你似乎完全走錯了路,但你堅持過這段黎明前的黑暗後,結果會豁然開朗、應有盡有。這時候,有堅定信仰就非常重要。但在最終結果揭曉前,真看不出執著與偏執有啥區別,所以只能唯結果論英雄,現實就是這麼冷酷!

所以宗教信仰與其他所有信仰一樣,是把雙刃劍。執著與偏執之間就隔著一張紙,天知道誰對誰錯。所以還是古人說的好:盡人事,安天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時代就可以了,其他的就別想太多啦。


推薦閱讀:

283、【哲學】「此生如花」
211、【世界哲學大會】《光明日報》向日常生活發動襲擊的哲學
奧卡姆剃刀原理
人生要學會珍惜
精讀盧梭《愛彌兒》

TAG:哲學 | 心理 | 宗教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