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上說,唯心所變,唯識所現,為何我心所現的世界會有其他眾生的存在呢?


是時大徳摩訶迦葉。從座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

世尊。若諸眾生求於佛法力無所畏。如是等人當集何法。當以何法護是眾生。當以何法令不退轉無上正道。

如是請已 佛告迦葉。

善哉善哉。迦葉。汝今所問多所安樂。安隱世間 利益天人。乃能問佛如是之事。

迦葉。汝今諦聽 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大徳迦葉及諸大眾受教而聽。

佛告迦葉。

若有眾生求佛智慧 佛力無畏。迦葉。是等眾生於一切法。應無所得 無所依倚 生諸善根。

迦葉。若有菩薩求於無上正真道時。若有相著。或於佛法 起有為相。或於佛法 起無為相。或於佛法 而起妄想。自作是相 我知佛法。於是相中堅執不舍。當說是人 不名為向於無上道。

何以故。

悕欲佛法 則為著我。當作是修。

若數執我 則不能斷。

若不能斷 則有悕望。

所悕望處 乃悕望法。便為所害。

若為所害 便起馳騁。

若起馳騁 則有流轉。

若已流轉 則有貫穿。

若已貫穿 則有妄想。

若已妄想 則有分別。

若已分別 増益妄想。

若増妄想 則有思覺。

若已思覺 則有堅著。

若已堅著 則有隨逐。

若有隨逐 則有迷惑。

若已迷惑 則便為失。

云何為失。謂失安隱。

云何安隱。謂無分別。

若起分別 則便有常。

若已有常 則有對礙。

若有對礙 則便有住。

若已有住 則有相續。

若已相續 則有相違。

若已相違 則重相違。

若重相違 則有虛錯。

若已虛錯 則有狂亂。

若已狂亂 則有虛誑。

若已虛誑 則有憂惱。

若已憂惱 則有悔恨。

若已悔恨 則有所害。

善不善法 隨所愛著。

然實無有定法可著。但以想轉 為想所縛。是名想縛。

貪無定處。瞋無定處。痴無定處。

起於妄想分別之心 不能度得無上正道。

迦葉。是名愛處。

何故名之為愛處。

無有定法 名之為愛。無可愛法 無可愛處。但堅著愛 唯空堅著。謂堅著我 堅著眾生。堅著凈不凈。

迦葉。一切法空 妄想為物。

若無物物想。則以菩提為物。

若以菩提為物 則是我想。

若有我想。是則不名為菩薩也。

何故名之為我想也。

雖有所想 想無所得。

想無所得 名為我想。

是故不真實句 名為我想。

若眾生實 則菩提實。

云何為菩提。謂見諸法皆悉如幻。

云何如幻。

謂不說我想 命想 眾生想。

若有無想 在於心者。是人則著 想及非想。

若著想非想 是則狂醉。

若已狂醉 則為一切眾苦所追。

若為一切眾苦所追。如來說名為 住狂諂。

何以名諂。

住於狂亂 有妄思惟。

若妄思惟 則有我我所。

若有我我所 則有言說。

若有言說。如來說名為 無言說。

彼為言說言說所持。是故說言 一切諸法從思惟有 悉是我實。

迦葉。猶如空中 有雲聚起。而是雲聚 不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而來。

如來實說 不從十方方所而來。解如是已 如實而說。隨義演說 相應實說。

而是雲聚 則非是聚。說名雲聚。

何故說名雲聚也。起眾雜色 種種雜色。從虛妄起。是中無定名為雲霧。見雲霧起 雖見雲霧 無有定想。是中畢竟無雲霧實。

迦葉。猶如有人語餘人言。相與共往 至蔭處坐。

智慧之人作如是言。我今不往。

是人答言。不說有我 但說有蔭。

智者有言。汝若說蔭 則為非蔭。

迦葉。汝觀是人。於少言說 尚不系著如是。

迦葉。若解如來法性道者。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迦葉。如來尚欲於不善法 行於善法。若世眾生有我想者。於如來所 是第一義。

何以故。如來解如是我想者 則為非想。

余小凡夫 不知如來隨宜所說。與如來諍。是故我說世間與我諍。我不與世間諍。

云何世間。

世間者 名曰眾生。

云何名為眾生世間。

如來了知世間如如。是故名曰眾生世間。

諸凡夫等自生是知。是生是滅 互相殘害。是彼言說 欲得出世。

何以故。此得大暗 住著世故。

若住著世 則便有貪。

若貪 則瞋。

若瞋 則痴。

若痴 則有諍。

若諍 則相違。

與誰相違。謂與如來及聲聞僧。

若相違 則貪。

若其有貪 則重相違。

若重相違 便取於有。

若取於有 則便求有。

若已求有 便不知足。

若不知足 則便多作。

若已多作 便有多欲。

若有多欲。則住欲界色無色界。

若住三界 則便執著。

若已執著 則無逆流。

若無逆流 則常受死。

若常受死 不至涅槃。

若不至涅槃。至叵至處。

至叵至處。謂至地獄如是。

迦葉。修行不吉 名為不修。

若不正修 則有瞋恚。

若有瞋恚 則無推求。

若不推求 則不識我想。

若不識我想 則同一聚 同為一物。謂我我所。

云何名我。

執著不實 作種種妄想。造作諸業。

若作種種妄想。造作諸業 則著於我。

云何我所。

無有智故 名為我所。

又是身者。諸物和合 名之為身。名戒聚果。

以瞋恚心 輕於他人。

以瞋恚故 生於我慢。

如聚生谷 攝受守護。是名我所。

若有我所 則有狂惑。

若有狂惑 則便有痴。

若已有痴 便有誹謗。

若有誹謗 則便有瞋。

若已有瞋 便有貪取。

則為所燒。

為所燒者 為想所燒。所謂男想 女想 命想。此是我許。

是名我所。

有我所者 彼罵我所。

罵我所者 謂是凡夫。

是凡夫道之所依止。

是名我所。

迦葉。若不聞此法。知於菩提。知菩薩行。此知於行。

迦葉。是菩薩行都無有行。名菩薩行。


因為理解錯了,這句話意思是,你所處的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因為你的心識帶了一個處理器,被處理過後的世界,才是你所處的世界。

譬如你前面站著一個人,這是真實的嗎?不,真實情況是你面前有一堆會動的原子,你的心識把它們變現成了「人」。

那人對你說:「你好。」真實情況是,這堆原子一陣涌動,發出了「ni hao」的聲音,而你的心識將這個聲音變現成了一句有意義的話,你的心識對自己變現而成的話還產生了反應,促使你也發出了「ni hao」的聲音。

心如工畫師,畫作夜叉相,自畫己自怖。

如果那個人說的是「雷猴」,如果你聽得懂一點點粵語,你的心識處理器就能將「lei hou」變現為「你好」,但如果你聽不懂,你的心識處理器變現不出這句「你好」,那在你的世界裡,就是一個人對你發出了一個意義不明的聲音。

又譬如這幅圖:

你能不能看見那個有一個角朝下的純白色正三角形?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三角形是存在的嗎?三角形是有三條邊的封閉圖形,這個白色三角形既不是封閉,也沒有三條邊,甚至這個三角形本質上只是空白,只有黑色的部分是畫上去的,所以這個三角形本質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你心識的作用下,你的心識結合這些黑色的部分,現起了一個相,然後又分析這個相,與自己所見過的東西進行比對,最終判斷這是一個純白色的、一個角朝下的正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就這樣出現在了你的世界裡。

但其實根本沒有這麼一個三角形,那只是空白。


種子有四種,一種叫共中共,比如器世間。一種叫共中不共,比如私有財產。一種叫不共中共,比如浮塵根。一種叫不共中不共,比如有執受的凈色根和內五塵。第八識包括三個方面,不可知執受,處,了。執受就是有根身和種子,處是器世間,了是行相。有根身是不共相種子現行出的色根與依處。是有執受的。成唯識論說能夠被自己所受用。他人的有根身是不能變現的,原因是不能受用。唯識里以能夠受用與否作為種現互熏的依據。因此,看似他人,不是不共中不共的有根身,而是不共中共的浮塵根,自己能夠受用,但無執受。


是因為你心識種子里想要有其他人,所以生在有其他人的地方。


說反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你心所現的世界,因起意識心而變現會有其他眾生存在。就是說是你的妄想心起現行,才搞出種種現象的。


推薦閱讀:

佛教講究四大皆空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藏傳佛法中的殊勝月是怎麼回事?
如果存在六道輪迴那麼做的壞事多了會不會墮入畜生道?
我現在越來越來感覺佛菩薩就在我身邊是我的想多了還是什麼原因啊?
菩薩是靠什麼成佛的?

TAG:佛教 | 佛學 | 佛經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