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


上個星期帶果果去博物館,走累了在文化公園休息,旁邊的長椅上坐著一位三四歲的寶寶和他的媽媽,不知道因為什麼,孩子突然哇哇大哭,媽媽剛開始輕輕的哄著,可是孩子非但不領情,反而直接邊哭邊跳,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這時媽媽發飆了,直接站起來對著孩子怒吼,「 你怎麼個回事,哭,就知道哭,嘴巴給我閉起來!再哭我就直接走了,以後再也不帶你出來玩啦!」

被媽媽罵完,孩子哭的聲音更大了,上氣不接下氣,兩隻小手張開著想要去抱媽媽,媽媽甩開了他的手,拖著孩子往前走....

果果看著這一幕,嚇壞了,小手緊緊地拽著我,瞪著圓圓的大眼睛追隨著那對母子,很久很久...

說實話,我可以理解那位媽媽的情緒失控。或許,她忙碌了一整個禮拜才換來了一天的休息,早上5點就起床準備,和孩子鬥志斗勇了一上午,還沒走到博物館,孩子就因為一丁點的事情大哭大鬧,壓抑的情緒,瞬間爆發...

我知道,作為父母,我們的初心肯定是對孩子溫柔以待,可是,面對孩子的磨嘰磨嘰,面對說了無數遍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的屢教不改,面對精力和情緒的雙重挑戰,我們的著急和焦慮,會在一瞬間爆發, 繼而情緒失控。

可是,在養兒路上,我們真的不能憤怒,不能情緒失控嗎?

不,我們有權表達自己的憤怒,有權不壓抑情緒,因為任何情緒也不可能被壓制,它總是會找到一個出口發泄出去的。

只不過,我們在朝向孩子大吼大叫發脾氣的時候,要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很重要,發脾氣不是要傷害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而是要把發脾氣,變為有效的管

國外曾經做個一個實驗,關於媽媽的表情和孩子的反應。

實驗剛開始,母親對孩子微笑,孩子也很開心。

當母親不再笑,板著臉時,孩子開始意識到不對勁了。

當孩子嘗試著用不同行為讓母親重新再笑,而母親依舊板著臉時,孩子有不知所措了。

最後,孩子開始哇哇大哭。

對我影響最深的兩本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和《一分鐘父親》,兩書中的觀念驚人的一致,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孩子不聽話,發火其實是最無用的方式。我們朝孩子發火時,不是在糾正孩子的行為,而是在攻擊孩子本身。人在受到攻擊的時候,會本能地保護自己,同時捍衛自己的行為(即使是錯誤的行為)

兩本書中都給出了具體的實操方案,結合自身的實際,總結下來為:

1. 憤怒來了,是的,我很憤怒!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接受我生氣的事實,不必自責或者內疚。我們有權利讓孩子知道,我對她此時此刻的行為是怎麼樣的一個反應。

2. 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表達自己情緒時,我們可以說,你這樣做,讓我很生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去表達自身情緒的時候,儘可能用主語」我「 代替」你「, 這樣,不僅能更好釋放我們的情緒,還能讓孩子直觀的明白我們的意思。

我們說「我很生氣」時,孩子馬上就能知道奧,媽媽生氣了。 我們說「你是個壞孩子」時,孩子卻陷入到自我意識中,在想自己做錯了什麼,反而會激起自我防衛和反抗。

3.堅定而詳細地告訴孩子什麼行為讓你生氣。

想要糾正孩子的行為,必須要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錯的,是讓父母生氣的。

你可以說,「我已經很多次地提醒你,把吃進嘴裡的飯吐出來非常不文明,會影響到別人吃飯,可你這是第三次把飯吐出來了」。

你也可以說,「媽媽說過,不能光腳走在很濕的地板上,因為會摔跤,可是你還是這樣光腳走!」

4. 告訴孩子解決方案,孩子如何做會更好。

明確的給孩子指出一條解決方案,是糾正孩子行為相當有效的方法。

孩子把口裡的飯吐出來時,你可以告訴孩子說,「如果你吃飽了 ,你可以自己去玩玩具,如果沒吃飽,安安靜靜地認真吃飯,可以把不想吃的東西放在桌子上..

光腳踩在濕的地面上,你可以說,」你可以光腳在客廳的其他地方,如果想要來濕漉漉的洗漱間,可以穿上你的小魚拖鞋,又漂亮魚兒還能游泳...

5. 如果像上述媽媽一樣情緒失控,及時修補關係,讓孩子知道你愛她。

如果上述4步沒能做到,最後還是忍不住罵了孩子,一定要同一天內,在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去和孩子進行交流,看著孩子的眼睛告訴她你愛她,為自己的情緒失控說聲對不起,並且再一次討論為什麼你會情緒失控。

昨天放學接果果回來,我們倆一起表演繪本five little monkeys 系列,到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的時候,果果直接穿著鞋子跳到我剛剛換的純白色的沙發上,邊跳邊唱,「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nancy is a little monkey, jumping on the sofa"..

我喊,」Nancy, take off your shoes! (脫掉鞋子!)

果果跳的反而更起勁了,搖頭晃腦的,」No, mommy, No. Nancy monkey has a lot of fun!"

這個時候,我看著我白色沙發上的黑腳印,心中有一萬頭野馬咆哮而過。

數了無數遍「親生的,親生的」,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開始在心中默念發脾氣的四部曲。

我先關掉音樂,把果果抱下來,盯著她的眼睛嚴肅地告訴她說,媽媽非常生氣,因為果果穿著臟髒的鞋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我提醒了果果,果果還是穿著鞋子在上面跳,沙發現在變成黑色的,我又要重新去洗! 我很難過!

果果看著我,一動不動,有點想哭。

我接著說,「我知道果果是忘記了脫鞋,媽媽提醒的時候果果正玩的高興,不想去脫。但下次我們可以一回到家中就把鞋子換掉,或者光著腳也行」

果果一聽,馬上說,「那我以後一回家就光腳!」

我去掉沙發套拿去洗,過來一會,果果跟來了,她輕輕的對我說,「媽媽,我記住不穿著鞋子往沙發上跳了,現在,我能穿上小魚鞋子,和你一起洗嗎? 」

那一瞬間,所有的憤怒都轉為了感動,我給了果果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一起開心的洗衣服了(當然,我在洗衣服,她在玩水...)

寫在最後:

其實,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憤怒來了,我們哪還想得了那麼多,往往都是先吼了再說。

想要發的脾氣越來越少,需要我們刻意練習,改變,才能一點點發生。

但是,如果是隨意發泄生氣,憤怒等情緒,辱罵孩子變成一種常態的時候,上述方法也許就沒什麼用了,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

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們在反思,改進的同時,也變成了一個更好的自己。我的寶寶,她是一個四歲的孩子,她的媽媽,也是一個四歲的媽媽。我們一起努力,讓親子關係,變得簡單而溫馨。


當父母與孩子共情,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朋友小佳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有一次分享會上,她給在座的父母們講了一段她早年做心理諮詢的故事。

一個媽媽帶兒子來做心理諮詢,原因是「孩子太叛逆,說什麼都不聽」。那對父母的觀念里認為,孩子不聽話,絕對是孩子的問題。他們找諮詢師的原因也不是真想解決問題,而是希望多一個「權威」幫他們「馴服」孩子。兩人見到諮詢師以後,媽媽說了很多話,孩子一言不發,眼睛就盯著地板。

聽媽媽說完,小佳說:我已經大致了解情況了,現在我可以單獨和孩子談談嗎?朋友回憶說,那次諮詢的很多細節她記不太清,但有一個細節,她記得特別清楚。每當談到母親,孩子就會說:反正我說什麼她都不聽。反正什麼都是我的錯。反正她覺得我什麼都不好。

孩子的這幾句話一直記在小佳心裡,尤其是那3個「反正」。後來她做諮詢的時候會特別留意「反正」這兩個字。她發現,那些被父母稱為「叛逆」的孩子最喜歡說這兩個字。而家長越是把孩子理解為「叛逆」,父母和孩子未來溝通越會很難進行下去。

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父母只關注孩子對事情做出的反應,卻沒有真正理解孩子行為背後隱藏的真實需求,因而往往做出不恰當的回應,而這樣的回應常常會造成親子隔閡,還可能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這是導致親子問題的一個主要障礙。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這本書正是從回應孩子這個角度展開,指出了正確回應孩子在親子關係乃至塑造孩子人生觀念中的重要意義,並且對各種回應方式運用案例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使父母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各種回應對孩子產生的直接影響,進而能夠對自己的回應方式進行反思,這對於改善親子溝通有非常好的作用。

良好的回應是養育的必經之路

如果上小學的兒子有一天放學回來對你說:「媽,我跟同學打架了!」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 我認識的一位家長,在遇到這個情況時,她的第一反應是,指著兒子說:「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不準跟別人打架,你怎麼就是不聽話呢?」結果兒子「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後來她才知道,是另一個孩子無故先動手的。

事出必有因。孩子的每一個「非正常」表現的背後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可能是在宣洩精神或身體上的創傷所引起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是在呼喚父母的關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宣洩。

比如說,如果孩子告訴你,「我不想上學了」。通常家長們都會站在制高點,帶著價值判斷的反應: 「你怎麼可以這麼懶!」「你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這麼一說,孩子受到批評,對與父母溝通的意願就大打折扣。而不帶評價的傾聽做法,則會營造安全的談話氛圍,讓孩子願意敞開心胸。「你的意思是說,你最近對上學不太感興趣了,是嗎?」然後再問他:「為什麼呢?你能告訴我原因嗎?」慢慢讓孩子繼續把他心裏面的話告訴你。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長為健康幸福、適應力強、意志堅定的人,希望他們學會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作出明智的決定。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實現這些目標應該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開始。

孩子的快樂,適應力與意志力的程度,與我們的教育方法密切相關。如果每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你都要反駁、斥責他,那孩子長大後終將不會快樂,只會覺得自己很糟糕,缺乏自信心。

所以孩子怎麼做,就源於父母的回應。孩子的情緒反應主要取決於家長的心理狀態,及家長對孩子負面情緒的應對能力。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說話的父母。沒有不願意說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聽話的父母。

孩子的意識發育和語言表達能力常常不同步,很多東西想到了,但說不出來,或者是說出來的和他們的本意有很大的距離。大人一定要從他們的各種表達方式中聽出孩子的心聲,還要想辦法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站在聽眾的位置上,去傾聽孩子的意見,然後平心靜氣地和孩子交流想法,對孩子不能清晰表達出來的觀點,父母要做必要的補充,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家庭教育的決定性力量是教育習慣

我們太多的父母,說的太多,聽得太少,甚至不聽。「快寫作業去!」「趕緊睡去,明天要上學!」「我現在還有事,明天說!」然後就沒有結果了,希望孩子像機器人一樣按照自己編好的程序執行命令就好。父母的潛在語言在告訴孩子:你不用思想,你不可以思想,聽我的就行了。同時也是在暗示孩子:你做不了自己的主,你不行,你沒這個能力。

很多人習慣把兒童的品行問題歸咎於孩子自身,所以習慣指責孩子,可如果你認真的去看,孩子的品行習慣是非常依賴家長的教育方式的。我們許多人在平時也知道,孩子有了過失應該好好和他談,但一遇到突如其來的事情時,經常條件反射地沖孩子發火。這會讓孩子的「小毛病」變成痼疾,或變得脾氣暴躁,自卑固執,或者是屢教不改,一錯再錯。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聖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 實際上,習慣對於孩子的生活、學習以至事業上的成功都至關重要。

你想讓孩子成為你真正的孩子,服從你制定的規則,就必須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尊重,才能使保證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當我們與孩子有良好的關係時,孩子自然就會做出讓我們開心的事,同時當我們試圖改變他們的行為以及培養他們的好習慣時,他們才更願意配合我們。

很多問題,只有當父母與孩子共情,真正蹲下身來,面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而不只是滿足孩子一時的情感需求,或者以一時的行為來評價孩子,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孔子《學記》中說「親其師,信其道」,意思是說「學生只有和老師親近了,才會信任老師,相信老師所說的,接受老師的教育」。其實,這話對教育孩子的父母同樣適合。要先獲得孩子的親近、信任,才能讓孩子主動聽你的教導。

一個尊重孩子的父母,一個以孩子為朋友的父母,一個以賞識眼光看待孩子的父母,一個以平常心看待孩子成功的父母,才是一個成熟的父母,才會帶給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

能夠做到良好的回應孩子,這是在親子關係乃至塑造孩子人生觀念中會起到重要意義。《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適合每一個家庭的父母閱讀,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在這條修行的路上,我們的要不斷學習,不斷成熟,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自在從容的陪伴孩子成長。

正版 回應 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京東¥ 32.90去購買?


和孩子進行健康、積極的溝通有助於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家庭和睦、以及全方位促進孩子的發展等等一系列好處。今天不再贅述積極溝通(positive communication)的好處,而是來具體談談如何通過五步來和孩子進行積極的溝通,以下主要是針對5、6歲以下的孩子。


第一步,表揚

使用表揚來正向強化孩子正確和良好的行為表揚是絕佳的方式來給孩子傳遞——「我想讓你怎麼做

我們經常忽略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去給孩子肯定,認為表現好是理所應當的,但實際上我們卻錯過了最佳的、最有效的和孩子溝通良好行為的機會。

在表揚的時候,一定記得要清楚和具體。讓他們清楚的知道到底是自己的哪些行為可以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

比如,孩子在玩完玩具後,自己把玩具放到該放的地方。我們經常可能會說「你好棒、真棒!」之類的話,但是這樣的表揚並不夠清楚和具體。相反,我們應該這麼說「你可以把玩具自己收拾好,你真的是太棒了!」

清楚和具體是父母和孩子溝通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技巧。你試想一下,當我們成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都不可能做到「我不說,你知道」這樣的境界。那對一個只有幾歲的孩子來說更不可能。

所以,清楚和具體的表達你的意思,千萬不要讓孩子去猜。另外值得注意的時候,在表揚的時候,除了言語以外,讚許的眼光,拍著肩膀的手勢動作等也很重要。

第二步,模仿

對你認可的孩子行為進行模仿

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家長可以對孩子的動作進行模仿。

因為這可以向你的孩子表達,你在注意他們,你對他們在做什麼很感興趣。比如,孩子在擺動一個玩具,家長可以相應的模仿孩子的動作。

那孩子就可以意識到「哇,媽媽也喜歡這樣。媽媽也喜歡這樣玩我的玩具。那麼我這樣做一定是非常正確和好的。我以後還要這麼做!

模仿的時候注意,孩子怎麼做,你也怎麼做,包括快慢和方式。不要比你的孩子做的更快或者更好。因為我們主要是通過模仿來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互動、去給他們傳遞一種肯定「我看見你了。我在注意你。我喜歡看你這樣玩耍」,而不是去訓練他們如何「正確的」玩一個玩具(有時候可能會限制孩子的想像力)。

第三步,描述

對孩子正確和良好的行為進行客觀描述從客觀的角度,用語言來詳細描述孩子在做什麼。

向孩子傳遞一種——「我已經注意到你的良好行為了。」就像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如何做一個播報員。如何處理老大老二打架——二胎和雙胞胎父母必備技能

比如,孩子正在玩積木,我們可以說「你正在進行分類,你把黃色的積木放在一起,把紅色的積木放在一起。」

第四步,全神貫注

在和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專心!專心!專心!

每天至少抽出一次你認為合適的時長(可以是20分鐘、30分鐘)來和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這樣有助於和孩子建立一個非常好的交流模式,以及親子關係。

在和孩子進行每天高質量的陪伴的時候,一定要全身心投入的去交流、關掉你的手機、去給你孩子你當時所有的注意力

交流不僅僅限於語言,其他的比如,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語音語調和眼神的交流等都在傳遞著信息。而孩子是在這種全方位的交流中形成對周圍的人和事、對自己的概念。

所以,保證一天中至少有一次你可以和孩子進行非常高質量的交流——給予孩子你所有的注意力;說話的時候看著你的孩子;面部表情、語音語調、肢體語言傳達出來的都是滿滿的耐心、關心、在意和愛。

第五步,積極傾聽

在孩子說話的時候,扮演一個「積極的傾聽者」我們經常會強調作為父母,要去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因為傾聽也是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但是如何可以扮演一個好的傾聽者的角色是有些技巧的。有時候孩子只是想跟你說話或者向你吐槽一些另他們感到不高興的事情。我們除了需要像第四步中提到的全神貫注、給孩子你當時所有的注意力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比如,我們可以只重複孩子說的話。因為有時候我們太喜歡對孩子所說的內容進行評論、加一些我們的主觀判斷,但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想要的可能僅僅是「我的爸爸媽媽在關心我,他們在乎我的感受,我需要他們注意我。」在重複孩子說的話時,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目的,適當的進行內容修改。

比如,孩子說「我現在不高興。」,如果你想教孩子一些情感表達的辭彙,你可以重複「你看起來確實有點失望和懊惱,因為大哥哥並沒有答應跟你分享他的玩具。」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急切的給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或者命令式的指導建議。我們只需要去重複孩子的話,或者結合第三步去用事實來擴展你重複的句子,來引導孩子自己去認識到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案。當然,你也可以用一些開放的、中立的引導句子來幫助孩子,比如「你有什麼其他更好的辦法嗎?」

總之,和孩子的進行積極交流的時候,父母需要用愛、用心去進行全方位的交流(眼神、動作等),這是一個走心的過程。

/End.


我是Jennifer,一位追求幫助孩子健康、茁壯成長的母親

歡迎各位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兒童科研所

以及我的微博@兒童心理學牛燕彬

http://weixin.qq.com/r/jjsSCvLEDK9zrbZp926c (二維碼自動識別)


父母不要教育孩子。教育的本身就是人為地設定一個三觀,讓孩子盡量趨近於它。但父母能保證自己的三觀會符合時代的發展么?所以父母應該和孩子行程團隊,作為輔助幫助孩子觸摸世界。什麼時候父母不妄自尊大,退居二線,什麼時候孩子才能獨當一面。我三歲的女兒非常懂禮貌,別人總問我怎麼教的。我說她自己琢磨的。一個孩子要接觸小朋友,怎麼讓大家都喜歡我呢?在我們的幫助下她發現禮貌是個好的方法,於是自覺地懂禮貌。比如姥姥摘花,她去阻止,說這樣做別人會討厭我們的。只有她自己摸索出來的才是習慣。


三個方面教大家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首先,接受並且尊重孩子的情緒:

我們的行為會受到情緒的影響,比如我們情緒特別激動比如特別憤怒的時候,經常會做出一些「不像是自己」的行為,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在我們爸媽的眼裡,孩子如果做了一些看起來「不聽話」的行為,爸媽其實應該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孩子的情緒出了問題,所以才會導致他們這樣。

其實在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激怒」爸媽的行為可能都是有原因的,比如不想按時上床睡覺是因為想要爸媽多玩一會兒,沒有玩到想要的玩具所以才會在遊樂場大聲哭鬧……

比起斥責孩子不許哭、對孩子發脾氣,爸媽其實更應該做的是了解孩子內心的情緒和想法,了解他們「不聽話」背後真正的原因,先接受孩子的情緒,再來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

相反,如果爸媽不去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否認孩子的感受,甚至用最糟糕的體罰方式來懲罰孩子,不僅起不到糾正孩子行為的作用,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讓孩子對爸媽產生「對抗心理」。

被稱為美國爸媽的「育兒聖經(the parenting bible)的書籍《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種有一句話特別有道理:「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回應的方式決定了是增加他的痛苦還是有助於他去解決問題」。

當你感覺到孩子的情緒特別激烈(比如特別難過、生氣)的時候,爸媽不能抱著「孩子想鬧就讓他鬧」這種想法冷眼旁觀,而是應該找到方法先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告訴他們「媽媽現在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你是不是感覺現在很生氣,那不然我們拿張紙來把你的生氣畫下來,隨便怎麼畫都可以」。只有當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他們才能冷靜的「聽媽媽的話」。


其次,爸媽應該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懲罰孩子

其實很多孩子「做錯的事」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比如爸媽發現孩子洗完澡後,把濕毛巾丟到了床上,爸媽心裡期待孩子做的事情是「洗完澡後把毛巾掛在架子上」,但是可能一出口就變成了「你怎麼又把毛巾丟在床上了!」或者「媽媽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把毛巾丟在床上!」

生活中孩子犯的這種「小錯誤」其實很多,有的爸媽可能會為了改變孩子的行為,就會對孩子做一些小小的懲罰,「你今天表現不好,所以晚上不能看動畫片了」。

這種「不許……」「媽媽說過多少遍了……」帶有情緒的說話方式以及懲罰其實很少能夠起到真正的作用,因為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他們只是接收到了「不許做什麼事情」這個指令,卻不清楚到底為什麼不能這麼做。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當爸媽發現這個情況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描述事實」,跟孩子說「濕毛巾放到床上了」,接著告訴孩子「這個小錯誤會有什麼後果」,「毛巾把床單都弄濕了,我晚上可不想躺在濕床上」,最後告訴孩子「正確的行為應該是什麼」,「你可以幫我把毛巾放到衛生間的晾乾架上嗎?」或者你可以給孩子在衛生間貼一個提示貼,「記得洗澡毛巾用完要放回到架子上哦!」

爸媽跟孩子講道理是想讓孩子的行為舉止得體,如果只是用懲罰的方式讓孩子改正行為,短時間內可能會有效,但孩子不明白自己錯誤行為的影響,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下次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會再出現同樣的情況。

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很多爸媽往往喜歡用一些話來「威脅」孩子,比如孩子說「你要是不…我就…」,比如「你要是再玩iPad,我就把它扔出去。」

其實這種威脅對孩子來說並不具有威脅性,因為爸媽根本就不會把平板扔出去,這種空洞的威脅只會讓爸媽的話在孩子心裡失去信服力,孩子反而越來越不想聽爸媽的話。

相反如果爸媽能夠直接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讓他長時間玩iPad,因為這樣會傷害他的視力、影響他正常睡覺等等,孩子反而更容易聽進去。

這裡簡單概括一下,當孩子行為出現偏差時,爸媽需要做的應該是一步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可能有什麼壞處(或導致什麼不好的後果),然後再來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行為。

最後,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

爸媽不要什麼事情都替孩子決定,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這種溺愛會讓孩子過於依賴父母,沒有主見,不獨立;而是應該給孩子選擇的空間,給孩子一些選項自己做選擇,讓孩子自己決定生活種的一些小事,比如穿什麼衣服,做哪些家務等等。

堅持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或者鼓勵孩子自己做事情,我們反而可能會發現孩子更願意「聽話」。

如果爸媽能夠在交流時給與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理解,陪孩子一起解決問題,鼓勵孩子,給孩子表揚和認可,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告訴孩子「你不許做什麼……」,其實就已經成功邁出讓孩子聽話的第一步啦!

輔助媽媽科學帶娃,歡迎參考【國際媽咪APP】。我們專註全球精品母嬰,11年的時間裡服務過千萬寶寶,承諾保質保量,替寶寶把關好每一吃穿用度。

END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

可以關注我

也可以點個贊哦


有效溝通遵循三點原則:共情式理解,換位思考,最大限度包容。

小寶三歲的時候因為剛上幼兒園,對於新環境不太適應,每天上學都會哭鬧,最後強行送走。持續了三天,我覺得這樣會減弱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和秩序感,所以在第三天接回家的時候,開始行動了。

首先我表現得很難過,告訴他一天都沒見他很想他。能不能請小寶安慰一下媽媽?小寶上前抱抱我,讓我不要哭。我們路上沒有說任何關於幼兒園的話題,就是玩,吃好吃的。

晚上洗漱完睡覺的時候,我們開始講繪本,繪本內容是關於幼兒園的,他沒有排斥,跟我一起看,還會跟我交流幼兒園的事情。

這給了我一個信號就是他不排斥幼兒園,對於幼兒園生活不排斥,還印象深刻,跟我分享的都是他覺得有趣的事情。這讓我充滿了信心。

臨睡前,我告訴他:「媽媽陪著你睡覺,等你睡著,媽媽需要去做白天落下的工作了。」「不能不做嗎?或者明天再做。」「謝謝寶貝關心媽媽,當天的事情要當天做完,媽媽不想當貪吃蛇,推延的工作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多,就像貪吃蛇的身體越來越長哦。」

接下來是重點——「那你為什麼不在白天完成呢?」「因為媽媽白天看到你去幼兒園一直不開心,媽媽擔心你,知道你想念媽媽,媽媽就更想念你啊。所以媽媽白天都沒有工作,就是在幼兒園門口擔心你來著了。但是老師說,去幼兒園玩,多跟小朋友接觸的孩子才會健康長大,媽媽想帶你去好多好玩的地方,但都是大孩子才能去的,所以媽媽即使再想念你,也要等你在幼兒園長大,這樣我們就能去更好玩的地方玩了。」

「媽媽,你明天不要擔心我了,好好工作,我會很快長大的。」「謝謝你小寶,那媽媽能繼續在幼兒園門口等你下學早點接你嗎?實在太想你了!」「可以啊,但要先完成工作,不要做貪吃蛇。我還想你帶我去更多好玩地方玩呢。」「好的,一言為定,晚安。mua!」

從這以後小寶沒有再鬧過,我感覺這要比活生生把哭鬧的孩子塞進幼兒園更加順應孩子的心理發育規律,良好的親子溝通會為今後孩子入小學後的家庭教育打下良好的感情基礎。

感謝看到這些文字的你,贊同的話請給個「贊」的鼓勵。


蹲下來,平等對話,了解孩子內心世界。不要遇到問題就說:不能……,不要……。


推薦閱讀:

一般什麼原因會影響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10歲娃刷牙、上廁所、做作業、睡覺都要媽媽陪,總覺得家裡有東西。不陪就哭,但上學自己可獨立走一半路。?
女人離婚了,真的對孩子傷害很大嗎?
【感統乾貨】前庭功能失調的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腎炎患者能懷孕嗎?看看醫生怎麼說

TAG:孩子 | 家庭教育 | 父母 |